你还在遭受工作的折磨吗?你还在遭受老板和上司的折磨吗?你还在遭受失恋的折磨吗?你还在遭受家人和师长的折磨吗?你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吗?的确,我们必须体验折磨的痛苦,才能体会到获得的喜悦。一个真正的成功者,能够忍受折磨。你只有感谢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你只有懂得宽容自己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诸多方面,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要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
人生在世,总要经受很多折磨,承受各种苦难。其实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这些折磨对人生并不是消极的,反而是一种促进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因为,生命是一次次的蜕变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使人生得到升华。如果你已是一个成功者,只要回想一下,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进步、成功的,不单是你自己的能力,不单是朋友和亲人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生命中那些折磨过你的人激发了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进步。因此,你应该感谢那些折磨你的人,不管他们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他们在折磨你的同时,也在成全你,正是他们让你成长、成熟、成功!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一人生处世大智慧,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是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当你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助之时,本书会给你以力量;当你迷茫、痛苦和失落之时,本书会给你以慰藉。
只有历经折磨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生活,只能在折磨中得到升华。
自从人被赶出了伊甸园,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人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失业、失恋、离婚、破产、疾病等厄运,即使你比较幸运,没有遭遇以上那些厄运,你也可能要面临升学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各种烦心事,这些事在人生的某一时期萦绕在你的周围,时时刻刻折磨着你的心灵,使你寝食难安。
法国作家杜伽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妥协,要以勇敢的行动,克服生命中的各种障碍。”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并不是社会的一个幸运儿,不幸的生活却促使他成为一个永远的抗争者。家道中落的松下幸之助9岁起就去大阪做一个小伙计,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得15岁的他不得不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过早地体验了做人的艰辛。
1910年,松下幸之助独自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一名室内安装电线练习工,一切从头学起。不久,他诚实的品格和上乘的服务赢得了公司的信任。22岁那年,他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检验员。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挑战。
松下幸之助发现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经有9位家人在30岁前因为家族病离开了人世,这其中包括他的父亲和哥哥。当时的境况使他不可能按照医生的吩咐去休养,只能边工作边治疗。他没了退路,反而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疾病,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与病魔斗争,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内心也越来越坚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患病一年以来的苦苦思索,希望改良插座得到公司采用的愿望受挫的打击,使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插座生意。
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一个一夜之间成功的公司。创业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飞涨,而松下幸之助手里的所有资金还不到100日元,困难可想而知。公司成立后,最初的产品是插座和灯头,然而当千辛万苦才生产出来的产品遇到棘手的销售问题时,工厂竞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员工相继离去,松下幸之助的境况变得很糟糕。
但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创业的必然经历,他对自己说:“再下点工夫,总会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坚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意逐渐有了转机,直到6年后拿出第一个像样的产品,也就是自行车前灯时,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1945年,日本的战败使得松下幸之助变得几乎一无所有,剩下的是到1949年时达lO亿元的巨额债务。为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松下幸之助不下50次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其中辛苦自不必言。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击垮松下幸之助,他享年94岁高龄,这也向人们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心理上、道德上成熟起来时,他才可以长寿。他之所以能够走出遗传病的阴影,安然渡过企业经营中的一个个惊涛骇浪,得益于他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并能坦然应对生活中各种挫折的折磨。松下幸之助说过:“你只要有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逆境或顺境,坦然的处世态度,往往会使人更聪明。”
人生在天地之间,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对人形成一种无形的折磨,使很多人觉得人生在世就是一种苦难。
其实,我们远不必这么悲观,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折磨人的事,但是生命不一直在延续吗?人类不也一直在前进吗?很多事情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历经折磨以后,反而更加欣欣向荣。
事实就是这样,没有经过风雨折磨的禾苗永远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没有经过折磨的雄鹰永远不能高飞;没有经过折磨的士兵永远不会当上元帅;没有被老板、上司折磨过的员工也永远不能提高业务能力……这就是自然界告诉我们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切事物如果想要变得更强,必须经过折磨。
人也一样,只有历经折磨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生活,永远只能在折磨中得到升华。
给自己一个突破自我的机会
一个人不管你想要在哪个方面获得成功,也不管你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环境有多么好,如果你不能突破自我便不能成功。
伏尔泰说:“不经历巨大的痛苦,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在自我心中形成一个障碍,直至完成,这些障碍都会一直存在,很多人因此而陷入失败。
很多人花费许多力气去找寻“无法成功”的原因,其实他们不知道自我设限就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面临生活中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时,不妨将这些不如意当作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勇敢地跨越自我的极限,生命就会更上一层楼。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上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德山禅师在尚未得道之时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日复一日地诵经苦读让德山有些忍耐不住。一天,他跑来问师父:“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日破壳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母鸡的羽翼只能提供让小鸡成熟和有破壳力的环境,你突破不了自我,最后只能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听后,满脸迷惑,还想开口说些什么,龙潭说:“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就说:“师父,天太黑了。”龙潭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就把蜡烛熄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啊!即使我不把蜡烛吹灭,说不定哪阵风也要将其吹灭!只有点亮心灯一盏,天地自然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成了一代大师。
鹰是世间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在40岁时,它如果要继续活下去,必须经历一次痛苦的重生。
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有力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开始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触到胸膛。它的翅膀也开始变得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飞翔都显得有些吃力。
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开始一次痛苦的重生——150天漫长的折磨。它必须很卖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就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经历了一次再生。
如果40岁的鹰选择逃避,那么等待它的就是生命的枯萎,它唯有选择经历苦痛,生命才得以再生。重生与成功的道路上注定会荆棘密布。
人生道路上,每一次辉煌的背后肯定都有一个凤凰涅槃的故事,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折磨原本就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生命,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折磨中茁壮成长。P2-3
著名诗人顾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人生是残酷的,人类是脆弱的。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它有时是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有时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的折磨。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所有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匍匐在大地之上劳作,备受折磨。很多人在面对种种折磨的时候,听天由命,最后就真的成了蚂蚁,平庸地度过一辈子。但面对这样的人生,有些人却超越了这一切,他们每天都有快乐的笑容,他们把幸福的感觉洋溢在自己周围,他们的美丽仿佛天神,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他们对折磨抱持一种感谢的态度,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变了一个样。苦难、挫折和失败在别人的眼中如洪水猛兽,但在他们眼中却自有一种美好,他们不逃避一切,勇敢地迎难而上,他们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折磨,惧怕不测的事情,那么他的人生中就只剩下“逃避”二字。
其实,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吧,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你会发现所有的折磨其实都是促进你生命成长的“清新氧气”。
人们往往把外界的折磨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外界的折磨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折磨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人生中的折磨,它总是完全消极的吗?清代著名文学家金兰生在《格言联璧》中写道:“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由此可见,那些挫折和横逆的折磨对人生不但不是消极的,还是一种促进你成长的积极因素。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调整自己对所受折磨的想法,让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的看法,如此,才能看见自己生命的阳光。每个人都必须毫无抱怨地接受并感恩折磨,因为正是生命中的折磨激发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建筑起坚固的信念。当这一切转化为动力时,也正是我们实现目标的重要时刻。法国文豪罗曼·罗兰曾说:“从远处看,人生的不幸折磨还很有诗意呢!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很多人都害怕遭受折磨,其实折磨与幸福看似相反的东西,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折磨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折磨之为折磨,正在于它能够撼动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人的肉体和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值得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不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折磨。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它必然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当你不断遭受折磨,你的灵魂也在不断的折磨中不断升华,最终,你将在不断的进步中趋近完美的人生。
成功者往往都是在巨大的折磨中诞生的,他们常常把折磨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激励、一种教训……
生活中,当我们遭受批评、伤害、欺负、背叛、欺骗、责罚、讽刺等等这些折磨时,我们不要愤恨、抱怨,更不要以牙还牙,相反,我们要感谢那些折磨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加了我们的智慧,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强化了我们的双腿,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如果你已是一个成功者,那么只要你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进步、成功的,不单是自己的能力,不单是朋友和亲人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你的对手激发了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进步。折磨是成功的阶梯,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折磨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一个人就会在折磨中走向成功。
你还在遭受工作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老板和上司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失恋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家人和师长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吗?
的确,我们必须体验折磨的痛苦,才能体会到获得的喜悦。一个真正的成功者,能够忍受折磨。你只有感谢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你只有懂得宽容自己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如果你现在还在遭受这样那样的折磨,你就该庆幸,因为命运给了你一次战胜自我、升华自我的机会。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些折磨吧,感谢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折磨你的人,你就会获得幸福。因为折磨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感恩是你对世界的馈赠,懂得感谢折磨你的人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诸多方面,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要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