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汶川诗人羊子书写汶川地震的诗集。它摒弃了“史诗”传统概念中那些“神出鬼没”的元素,直接抒情在生活的原汁原味中。与传统史诗不同的是,诗人不是一个“说书人”,不是在那里讲述、不是旁观,而是把“我”直接带入,甚至主观、固执地把自己民族的心迹和盘托出。它几乎呈现了所有的羌文化元素,把这个民族书写得淋漓尽致,血肉饱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汶川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羊子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汶川诗人羊子书写汶川地震的诗集。它摒弃了“史诗”传统概念中那些“神出鬼没”的元素,直接抒情在生活的原汁原味中。与传统史诗不同的是,诗人不是一个“说书人”,不是在那里讲述、不是旁观,而是把“我”直接带入,甚至主观、固执地把自己民族的心迹和盘托出。它几乎呈现了所有的羌文化元素,把这个民族书写得淋漓尽致,血肉饱满。 内容推荐 羊子为自己民族的苦难和创伤、坚忍与顽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书写了的—部当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汶川羌》大开大合,以自己对本民族的认知和血脉的认同,以自己的洞察和感受,把自己民族的生命原色、生存状态以及梦想和希望呈现出来。羊子的呈现具有强烈地质感,嘹亮、宏阔,粗粝、尖锐,有时还带着他刻意的含混和固执。 目录 上部 遗传渊源 羊的密码 羌与戈 神鼓与羌笛 石头与墙 供奉 入海岷江 羌姑娘 羊毛线 草场 岷的江和山 中部 灭顶之痛 时间弯腰 5·12 这些声音 天漏 车死了 映秀 倒了 冰冷的数字 噩梦 为什么,不! 飘的眼神 呼唤 追寻 孤岛 车队 来了 志愿者 再震 救援者 驰 旗帜 力量 祭唤 喀喀喀 阿尔寨 汶川 重生 歌声 想泉 羌·费孝通 下部 这般现实 大鸟 微风 朝霞 孩子 面世 总 解蛊 真相 我们 我很急 骏马的传说 神羊指路 人 汤的阳光和大地 故乡唤我 转化 虚无、枷锁与愤怒 拆去心灵的围墙 族群的火焰 裂的碎片 内心站在门口 语言一旦出发 煞尾或者过渡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次,勇敢地转过身,把娇小的背脊交给了家的正面, 燃起激烈的目光,泅渡似的不顾一切,寻找着我的眼睛。 我就在旁边,离她不到三丈远的骏马背上。 是我的歌声拉住了她进入到故事的高潮或者开端。 迅速地,她把她和她的父母分开,逃命似的,向我奔来。 在我晚霞一样的歌声中,轻风般飘逸的目光中, 她泪流满面,经过我的牵引,回到我的马背,我的奔驰之中。 第一次背叛了她的家庭,她与我和我的骏马跑进了新的画面。 在所有鲜花和云朵,所有青草和流水的尽头,我和她, 跑进了九曲黄河第一弯的雪白的帐篷,所有辽阔环绕的帐篷, 第一次,她把时间和草原拒绝在帐篷的外面, 让内心的波涛猛烈地撞击着我的胸口。 默默地,允许着一块绝美的岷山玉悬挂在帐篷的门口, 像一面旗帜炫耀在星空的对面,所有夏天的里面。 我的姑娘。 以一个祖先的方式,出现在这个黄昏的这个夜晚。 这是三千年前,同一片天空下的另一块土地上, 尖刀镌刻的符号在大块兽骨的表面,瞄准了我的帐篷。 帐篷之后,是她的家的帐篷,是我的家的帐篷。 我们所有牧羊人的帐篷。 帐篷四面云朵一样停泊渡口的羊群和反刍的牛群。 星点一样放射光芒的骏马和脚下的土地。 天鹅。昆仑山。青海。奶香温暖的孩子和所有牧鞭。 啊,姑娘,你让我的胸膛长出了另外一种深刻的痛。 当朝阳在大地上倾倒牛奶和云雾的时候, 当所有的光芒滚烫每一片草场的时候, 当我们的童年被身边更多的童年代替的时候, 一次次随时牵挂和莫名想念之后, 所有花香,水香和天香,心香一起交给你的时候, 你的父母的帐篷在牧犬声中渐渐沉沦的时候, 火塘边那碗奶水和羊肉入肚之后, 我的眼睛被你的嘴唇点燃之后, 在微笑和安稳中,你走进梦乡采摘春天的时候, 轻轻地,新的霞光让你离开了我的羊皮袄的温柔和挽留, 啊,姑娘,你的幸福和奶香让我感受到了思念的痛。 那个遥远的清晨你走进温泉独自沐浴的时候, 是神灵指引我的骏马把我带到你的身边, 清凉的天空倒映着你奶皮一样光滑柔和的身段, 鸟鸣声中我被击落马鞍。 就这样,你走进我云雾缭绕的心思和沸腾的目光。 犹如仙女自由自在,你无视我在身旁的沐浴。 所有的温暖流过你花朵一样开放的清晨。 我就是那道推开山峦徐徐灿烂的霞光。 你和我,我和你,沐浴在相互的看见之中。 把完美的心跳交给了温泉的温柔与神秘的洗礼。 突然的喊杀和青铜弓箭的飞蹿让我回到骏马背上的反击。 我们的帐篷瞬问被滚滚的尘烟和血腥的杀戮埋葬了。 我的姑娘。最后一刻,我倒在了我们曾经相依的河岸边, 倒在了一群猛兽般汹涌狂乱的人流潮水之中。 没来得及把你的父母的帐篷,我的父母的帐篷, 所有牧羊人的帐篷和旁边的牛羊,孩子,转移到厮杀的外面, 我就因为骏马的速度和挥舞的牧鞭的折断而飘落了。 飘落在我的歌声接走你的那二个瞬间。 所有的大陆翻江倒海。所有的天空无踪无影。 美好的回忆和想象全部埋在了时间的深处。 是他们,毫无面容的他们把我带进了甲骨文的里面, 带进了牛羊一起殉葬的墓穴的潮湿和阴暗的里面, 带进了三头牛,五只羊换走我的自由的里面, 青铜大鼎沸腾的烧灼和炖煮的里面。 我这个让你成为女人的男人,终于忘记了起伏的山冈, 忘记了你十三岁,独自悄悄走出你的父母的家, 融人我从清晨或者黄昏奔驰而歌的豪气。 姑娘。我的祖先的好姑娘。 我是我祖先的一次回来。我是我祖先的一次活着。 我是我祖先的一次歌唱。现在,彻底想你了。 我的姑娘。 P24-27 序言 一 这是羌族诗人羊子为自己的民族书写的一座诗的丰碑。 在这之前,知道羊子的人更多的是因为那首在祖国大江南北到处传唱的《神奇的九寨》,那是羊子作词的歌曲,也是羊子可以引以为骄傲的创作。客观地说,羊子的诗远没有这首歌词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所以羊子在诗人的队伍里几乎是陌生的。尽管写诗时间也很长了,但他的名字似乎一直还在汶川、还在他自己生长的羌寨、自己民族的圈子里。 最早知道羊子《汶川羌》这部长诗,是阿来告诉我的。阿来说,“羊子在写一个大东西,写羌的,你关心一下,让他好好弄,能够弄出个好作品”。这是地震以后,那年的岁末。我看到《汶川羌》是在5·12一年以后,羊子带着他的第二稿来到我的办公室,怯生生地,把厚厚一摞诗稿放在我的桌上。那一次,我们聊了些与诗无关的话题,羊子坐了一会儿便告辞了。我没有挽留羊子,我还没看稿,没有发言权。但是临走我使劲握了羊子的手说,我相信你。其实我是相信阿来的判断。 又是一年了。这一年,《汶川羌》几易其稿,从原来的近六千行到现在即将付梓的三千多行,我可以说,亲历了一部优秀作品从胚胎到出生的全过程,亲历了一个还相对稚嫩的诗人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中国诗坛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诗人的全过程。我以为,《汶川羌》无疑是中国长诗的一个重要的收获,羊子以自己优秀的诗歌为自己的民族树碑立传,羊子也因为自己的民族而生动、而成为这个民族杰出的歌者,让自己站成一个民族的文学标杆。 二 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具有先民的传奇色彩。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在甲骨文中是经常互用的一字之分化。姜、羌从字的象形上,均似头戴羊角头饰之人,所以以羊为图腾的羌,应该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古羌族部落众多,辽阔浩荡。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的古羌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藏汉语系的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的先民。至今保留下来的纯粹的羌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四川阿坝州的北川,汶川。 几乎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流传千百年的史诗。羌民族和其他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也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泽其格布》中这样口口相传的史诗成为民族的文化瑰宝。《羌戈大战》叙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土著戈基人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木姐珠与斗安珠》记叙了一位人间青年与仙女恋爱的故事。故事展示了羌族古代社会人与神、神权与反神权复杂的斗争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神权、天命的大胆挑战,真实地反映出羌族男女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斗志,热情地歌颂了羌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浓厚的神话史诗色彩,《泽其格布》对发动战争的泽其格布极力规劝、谴责,表现了羌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羌民族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呼声。如果说,这三部诗歌所反映的羌文化以我们对史诗的传统经验和概念予以认证的话,那么,经历了几千年从强到弱演变的羌民族,更加迫切地需要以当代羌人的视野和思考把自己的民族重新书写在中华文明史上。 对于史诗,几乎在世界范围内的现当代文学,面对任何一部作品,学界都十分谨慎,似乎谁都不敢轻易言说。这与我们对史诗的敬畏有关,同样也与我们久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概念有关,无论时代的推进,无论语境的衍变,似乎这个概念永远也不会更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几千年来一直被尊崇为范例。 汶川的羊子是羌的后代,所以我们看到羊子的骨子里就埋伏着这份“野心”,他是这个民族当之无愧的歌手,他一直企图以诗歌为自己的民族重新书写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汶川羌》是羊子为自己民族的苦难和创伤、坚忍与顽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书写的一部当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与前面谈 …… ——截选自《攀援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 后记 我终于说出了前所未有的话,或者说,说出了一直以来存储在我生命之中的话,虽然仅仅是冰山一角。我充满感激。 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感谢责任编辑王亚梅女士热情付出。感谢诗人梁平先生对我的激励和指导,并欣然作序。感谢作家阿来先生给予我的热望和指引。感谢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先生、副主席意西泽仁先生给我创作成长的机会和热忱努力。感谢四川省委宣传部给予的关怀和大力支持。感谢羌族作家谷运龙先生的文学倡导、关心和信任。感谢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先生给予的帮扶和鼎力支持。感谢龚学敏先生多年来的诗歌探讨和对我的真挚关心。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感谢《民族文学》主编叶梅老师给予的鼓舞和希望。感谢编辑杨玉梅女士在巨大灾难发生后的牵挂和物质惠及。感谢《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的邀约和关注。感谢鲁迅文学院的培育和熏陶。另,感谢书法家洪厚田先生给本书的特别题字。 感谢每一个给我以美好诗情与人间美意的朋友,包括领导、老师。我想,我会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语场,真实地想念并且感谢。 我的感谢也要推向我的亲人、乡人和族人。他们如山,如水,如日月,如浩荡而绝无影像的空气,默默无语地支撑着我,凝视着我,期盼着我。小心翼翼,年复一年,在岷山苍茫而赤裸的褶皱之中,在岷江日渐低落的涛声下面,想念,嘹望,或者淡然,极少前来靠近“耽搁”我上班。越是如此,我越是看清楚了自己的渺小和苍白。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吴开明,赵飚,兰晓梅,李年明,傅学敏,以及走进诗歌的张韩芳,在参加工作十多年了还那么信任我,关爱我。 还要感谢我的根。我的“托体同山阿”的父母和遗传中必然存在的祖先。我的爱痛无比生动而深刻的家人。感谢天地万物赐予我丰富的饮食与神秘的启迪和暗示,尤其是对我和家人的庇护与赐福。感谢滋养我的诗歌精神更加长远的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感谢祖国。感谢正在前行的时代。 这些感激如同体温,与我的诗歌不可分离。 羊子 2010年3月于汶川 书评(媒体评论) 羊子的诗歌,是我曾经想看到的一种有价值的文本,对历史,对现实,对个人的一种诗性的超越和抒写。“我”是从历史而来的,也是从灾难的洗礼而来的。一个幸存者,一个因幸存而重新看待世界了悟人生的人,是作者自己,也是渡尽劫波的羌。 ——阿来 羊子为自己民族的苦难和创伤、坚忍与顽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书写了的—部当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鸿篇巨制。《汶川羌》大开大合,以自己对本民族的认知和血脉的认同,以自己的洞察和感受,把自己民族的生命原色、生存状态以及梦想和希望呈现出来。羊子的呈现具有强烈地质感,嘹亮、宏阔,粗粝、尖锐,有时还带着他刻意的含混和固执。 ——梁平 羌族文化的传承,汶川历史的记忆! ——叶梅 羊子是忧虑的,他的忧虑来自于他的祖先曾经自由来往于中国西部那个大坝上潇洒的身影。羊子是抒情的,他的抒情更多的来自他生活的地域,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美好事物。 ——龚学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