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欧洲大陆的局势使得它必须优先发展陆军,俾斯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任上,理智、紧缩的海军政策令海军发展缓慢。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德国人再也不肯满足于只拥有一支二流海军了,他们的工业实力已经足够雄厚,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的膨胀速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自身实力的发展……
本书按照前无畏战列舰、无畏/超无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袖珍战列舰的分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德国海军历史上的战列舰发展,并配有丰富的历史照片和出色的文字介绍,是了解德国海军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国战列舰实录/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欧洲大陆的局势使得它必须优先发展陆军,俾斯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任上,理智、紧缩的海军政策令海军发展缓慢。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德国人再也不肯满足于只拥有一支二流海军了,他们的工业实力已经足够雄厚,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的膨胀速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自身实力的发展…… 本书按照前无畏战列舰、无畏/超无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袖珍战列舰的分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德国海军历史上的战列舰发展,并配有丰富的历史照片和出色的文字介绍,是了解德国海军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内容推荐 随着第一艘战列舰“萨克森”号的服役,德国由此走上建立强大海军之路。他们先后发展出前无畏舰、无畏/超无畏舰、战列巡洋舰、袖珍战列舰等多种战舰,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硝烟弥漫的海面上,虽然有“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等舰拼死奋战,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角逐,但却无法改变德国海军破交军角色,巨舰大炮时代的辉煌难再延续……本书以真实的笔触,配以展现战列舰威猛庄严的历史照片,并用详尽的资料,透视了德国海军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功勋战列舰的发展、辉煌与没落,让您从中领略到昔日海上霸主的斑斑精彩。 目录 第1章 德国前无畏战列舰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布伦瑞克”级战列舰 “德意志”级战列舰 第2章 德国无畏/超无畏战列舰 “威斯特法仑”级战列舰 “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恺撤”级战列舰 “国王”级战列舰 “拜恩”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 第3章 德国战列巡洋舰 “冯·德·坦恩”级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第4章 德国袖珍战列舰(装甲舰) “德意志”(“吕佐”)级袖珍战列舰 “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 “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 第5章 德国战列舰的建造历程 前无畏舰 无畏舰与超无畏舰 袖珍战列舰 新型战列舰 第6章 德国战列舰的技术特征 舰型及舰体构造 舰载武器装备 防御能力 轮机部 第7章 战争中的德国战列舰 避免战争与发展经济的神灵 “存在舰队” 夺取波罗的海的制海权 舰队的毁灭 破坏通商作战的得失 第8章 德国战列舰的结局 终化泡影的德国未成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未完工的战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未完工的战列舰 试读章节 1906年,自从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建造了“无畏”级战列舰以后,此前所有的战列舰都沦为了二流战舰,德国也随即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迅速建造了许多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而到同年年底德国就已经建造完毕17艘战列舰及5艘战列巡洋舰,另有4艘战列舰及3艘战列巡洋舰处于建造之中,此外德国还制订了再建造3艘战列巡洋舰的计划。 关于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方针,当时的德国海军主要重视战舰的防御能力,其战列舰主炮的口径仅为280毫米及305毫米,与英国战舰的305毫米、343毫米相比均要小一些,但其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厚度却与同期英国战列舰基本相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德国海军建造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的计划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战争前半期,虽然造舰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但其进度十分缓陧。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此前已经下水的“吕佐”号战列舰正式完工,“拜恩”号、“巴登”号战列舰及“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也已经下水,并先后在1916—1917年内完工。进入战争后期,建造潜艇及驱逐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各种资源及劳动力也均向其倾斜。这样,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不得不中断,直至战争结束也未能完成,这些建造中的战舰也于战后被解体拆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最后建造的战列舰是4艘“拜恩”级战列舰。其中,该级的第一、第二号舰一“拜恩”号及“巴登”号于1916年服役,而第三、第四号舰一“萨克森”号及“符腾堡”号虽已下水,但最终建造工作只停留于下水阶段。在“拜恩”级以前,“恺撒”级、“国王”级战列舰的主炮均为305毫米火炮,因而该级战列舰既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装备381毫米火炮的德国战列舰,同时还是第一批采用了与同时期英国战列舰同口径主炮的战列舰。 无论是在计划年度(1913、1914年)方面,还是在主要性能方面,德国“拜恩”级战列舰均与英国“君主”级战列舰相对应。其主炮口径均为38l毫米,航速也均为22节,但“拜恩”级战列舰舷侧水线部分及主炮塔部分的装甲厚度达到了350毫米,与“君主”级的330毫米相比防御能力明显处于优势。 在主机方面,与“拜恩”号及“巴登”号一样,“符腾堡”号也采用了3轴蒸汽轮机,主机功率为35000马力;“萨克森”号则采用了两轴蒸汽轮机(28000马力)及1轴柴油机(12000马力)相结合的方式,仅靠与中心轴相连接的柴油机工作的话,其巡航速度可以达到12节。 这两艘未建成的战列舰就这样一直停泊在建造厂附近,并于战后的1919年11月退役。此后,“萨克森”号于1920年被售出,“符腾堡”号也于第二年被售出,并分别在汉堡和基尔解体拆毁。“萨克森”号搭载的8台柴油发电机被安装到了4艘正在建造的商船中。 根据战前1914、1915年度的造舰计划,德国海军于1914年8月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当月订购了第一艘舰一“马肯森”号,4艘该级战列巡洋舰均于1915年内动工,并计划在1917年夏至1918年秋建造完毕。该级舰的最大特征是装备了356毫米火炮。从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发展过程来看,从早期的“冯·德·坦恩”号(1911年完工)到“塞德利茨”号(1913年完工)等4艘战列巡洋舰均装备的是280毫米主炮,开战后完工的3艘“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装备的是305毫米主炮。而同时期英国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则为305~343毫米,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战列巡洋舰铺装了与英国战列舰相当的重装甲。 “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是“德弗林格”级的改进型,其装甲的配置模式及厚度均与“德弗林格”级基本相同。由于装备了大口径主炮,因而其舰体增大了一圈,主机功率也进一步增大。虽然外观与“德弗林格”级也很相似,但其舰体干舷部分比甲板要高出一层,主炮分别安装在了前后中心线上的4座双联装炮塔中。356毫米主炮在当时的欧洲是十分罕见的,同时期只有美国和日本在其战列舰装备有这种火炮,而英国战列舰则已经装备381毫米的巨炮。德国之所以选择小口径主炮也许是为了尽量减轻整体重量吧。当时,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水线部分及炮塔前部的装甲仅为229毫米,装备有38l毫米巨炮的高速战列舰的装甲厚度为330毫米,因此可以说356毫米的火炮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实战要求了。 在4艘该级战列巡洋舰中,只有“马肯森”号及“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于1917年下水,其他两艘正在建造的战舰则于当年中止了建造工作,并分别于192l—1922年作为废铁出售、解体拆毁。其中,建造进度最慢的第四艘舰(原计划命名为“俾斯麦侯爵”号)在船台上就被解体了,而第三艘舰(原计划命名为“腓特烈亲王”号)为了空出船台而被迫于192()年3月下水,但此后不久就被解体拆毁。 时任德国国防部长诺斯克。当时,诺斯克极力镇压蓬勃发展的左翼革命运动,因此许多劳动者都对其恨之入骨。据说造船厂的工人们就称呼“腓特烈亲王”号为“诺斯克”号,也许工人们心里正是希望他能够随着解体的战舰一起消失吧。 该级舰将“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主炮改为8座38l毫米火炮,防御方式及主机等均与“马肯森”级基本相同。从外观来看,其舰体增长了4.8米,烟道也得到了改造,此前的几根烟囱被集中为—根粗烟囱,这也是该级舰变化最大的地方。根据建造要求,其航速需要达到29~29.5节,但这样其主机功率就必须要达到11万~12万马力。为了避免战舰大型化,最终其航速仅为27节,主机功率与“马肯森”级相同,为9万马力,其标准排水量为33500吨,因此它也是当时德国海军最大的战舰。 德国海军共计划建造3艘该级舰,其中第一艘“约克”号于1916年7月动工,其他两艘未动工就取消了。“约克”号于第二年年初停止了建造工作,建成部分仅重1000吨左右。从整体来看,该级舰是与1916年7月动工建造的英国“胡德”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超过了4万吨)相抗衡的战舰,也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了顶峰的战列巡洋舰。如果按照英国海军的标准,可以称其为高速战列舰。 在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中,“约克”级战列巡洋舰是最后一批编列出预算、制订正式建造计划的战舰。而作为非正式的计划,德国曾于1918年2月、3月考虑建造装备有420毫米巨炮的战列巡洋舰。关于其主炮数量,德国海军共考虑了4座、6座、8座三种方案,最终选择装备6座主炮。该级舰的排水量定为49200吨,主机功率为22万马力,航速为32节,装甲厚度达356毫米(与战后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相同),但其甲板防御能力仍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据说德国于1918年3月还制订了建造类似英国海军“暴怒”号的轻型战列巡洋舰设计方案。其排水量为29500吨,装备4座350毫米火炮,水线部装甲厚100毫米,炮塔部装甲厚203毫米,主机功率为20万马力,航速为34节。P134-136 序言 1871年,威廉一世和他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借此东风,德国海军不久也正式以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帝国海军仅仅是支沿岸舰队,全舰队没有一艘战列舰。两年后,德国海军才下定决心要用战列舰作为舰队的核心。1878年10月20日,他们的第一艘战列舰“萨克森”号服役了,但是我们在其身上仍然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岸防舰的特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100年,这话委实不假。 德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欧洲大陆的局势使得它必须优先发展陆军,俾斯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任上,理智、紧缩的海军政策令海军发展缓慢。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德国人再也不肯满足于只拥有一支二流海军了,他们的工业实力已经足够雄厚,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的膨胀速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自身实力的发展。1888年,德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真正立足于远洋作战的主力舰“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同一年,威廉二世即位,与他的父辈不同,小威廉从他英国祖母那里吸收了强烈的大海军信念:“德国是个世界强国”,“德国的未来在海洋上”,“我不把我的海军建立到和我的陆军同等水平,我决不停息。”从此德国海军的战列舰队开始长足进步。 德国人庞大的海军计划无疑也激怒了当时海洋的实际主宰英国人,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也由此产生,并且愈演愈烈,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倚仗发达的工业实力,德国海军在若干具体技术上拥有了对英国海军的优势,这其中包括火炮技术、光学观瞄设备技术等,然而在作战理念、技术发展等重要方面,仍显稚拙的德国海军几乎完全沦为了英国海军的尾追者。1906年英国海军划时代的“无畏”号下水,3年后德国海军也建造了自己的第一级无畏舰——“威斯特法仑”级,并在短短7年时间里,陆续发展了“赫尔戈兰”、“恺撒”、“国王”、“拜恩”4级共21艘庞然巨舰,把德国海军推上了空前绝后的顶峰;1907年4月14日,英国海军“无敌”号战列巡洋舰下水,德国人诚惶诚恐,匆忙变更“冯-德·坦恩”号重巡洋舰的设计,寻求对抗手段,并依葫芦画瓢设计了“毛奇”级战列巡洋舰。在日后对阵时,德国的设计表现出了更好的生存能力。从这些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德国海军聪明、勤奋且不乏理想和抱负。庞大的德意志战列舰队曾令英国海军不安,在两位海上巨人唯一一次碰撞中,德国海军甚至还赢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然而他们却缺乏胆识和进取精神延续胜利,终于被封锁在港口里挨到了战争的结束,不得不以“彩虹行动”维护自己的尊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海军受到传统列强的严厉管制,战列舰在严禁发展之列,直到希特勒上台,这些管制才实质上被突破。 希特勒与小威廉一样热衷巨舰大炮,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海军无论地位还是理念都再也无法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准,虽然有“俾斯麦”号、“沙恩霍斯特”号等舰拼死奋战,演绎了一段段传奇,但这却改变不了德国海军的破交军角色,德国海军的战列舰数目单手足以数清。 本书按照前无畏战列舰、无畏/超无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袖珍战列舰的分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德国海军历史上的战列舰发展,并配有丰富的历史照片和出色的文字介绍,是了解德国海军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