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绪论
汉字的性质
一 汉字作为“文字”的共有属性
二 汉字作为“汉字”的个性特征
三 “汉字”的定义
汉字的产生
一 为什么会产生文字
二 文字是怎样产生的
三 汉字是由谁创造的
汉字的发展变化
一 汉字形体是发展变化的
二 汉字读音是发展变化的
三 汉字字义是发展变化的
为什么要学习汉字文字学
一 识汉字
二 明训诂
三 在较高层次上掌握母语
贰 汉字的“字母"——文
“文”和“字”
以“文”御“字”
一 以“文”御“字”与传统汉字识字法
二 以“文”御“字”与打通古今汉字间的隔膜
三 以“文”御“字”与破译历史文化信息
常用“文”示例
一 自然现象
二 人体
三 动物
四 植物
五 工具器物
六 建筑
七 动作
八 形容
叁 汉字的“拼写”——汉字结构
所谓“六书”
象形
一 什么是象形字
二 象形字字例
三 特殊字例讨论
四 把握象形字形义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指事
一 什么是指事字
二 指事字字例
会意
一 什么是会意字
二 会意字字例
三 特殊字例讨论
四 义符辨识
形声
一 什么是形声字
二 形声字字例
三 特殊字例讨论
四 声符辨识
五 形声字与其声符在读音上的关系
会意兼形声
一 什么是会意兼形声字
二 会意兼形声的结构模式及其字例
肆 汉字的字形
汉字形体的“简化”与“繁化”
一 汉字形体的简化
二 汉字形体的繁化
构字部件的变体
一 构字部件形体变化呈现的两种走势
二 构字部件形体变体举例
古今字
一 什么是古今字
二 常见古今字举例
形义分化字
异体字
一 什么是异体字
二 异体字之间的结构关系类型
同形异实字
一 什么是“同形异实字”
二 “同形异实字”的类型
伍 汉字的字音
汉字的音项
一 为什么许多汉字会有多个音项
二 多音项字各音项读音间的关系
三 多音项字的音项合并与保留
汉字的音义关系
一 汉字音义的随机关系
二 汉字音义的系统关系
以字音求字义
一 由字音推导假借义
二 由字音推导同一字族的“同源字”义
三 由字音推导联绵词义
陆 汉字的字义
汉字的本义
一 什么是“本义”
二 本义的重要特点
三 怎样判断一个字的本义
汉字的假借义
一 什么是“假借义”
二 假借义与本义的关系
三 怎样判断假借字
四 假借义释例
汉字的引申义
一 什么是“引申义”
二 引申义与本义(或作为源头的假借义)的关系
三 引申的类型
四 引申义举要
汉字的常见义
一 什么是“常见义”
二 “常见义”与本义的关系
汉字的错讹义
一 什么是“错讹义”
二 “错讹义”与本义的关系
“联绵字”及其字义
一 什么是“联绵字”
二 “联绵字”在形、声、义关系方面的基本特点
三 “联绵字”字义举例
四 “联绵字”工具书
“合音字”及其字义
探求字义的途径
一 “因形索义”
二 “循声求义”
柒 音韵知识
音韵与汉字
一 汉语语音变化对汉字的影响
二 学习汉字文字学最需掌握的音韵学知识
上古韵母与声母
一 上古韵母及其相互关系
二 上古声母及其相互关系
捌 部分古代汉字工具书介绍
形训类及《说文》
声训类及《释名》
义训类
一 《尔雅》
二 《方言》
三 《经籍篡(同“撰”)诂》
综合实用类
一 《玉篇》
二 《康熙字典》
附表1:《常用汉字一简多繁对照表》
附表2:《常用汉字声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