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不要惊疑,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现代管理学虽然诞生在西方,但是“拿来主义”也须要过“水土不服”这一关。事实上,如果说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在不同的时期都成就了两国的经济繁荣,那么,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亟须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支撑。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传统与习俗的支配。因而管理越是能够利用当地社会的传统、价值与信念,则越是获得更大的成就。那么,中国式管理的特色究竟在何处呢?在读完本书时,你就能得知答案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式管理的30个大手段和40个小细节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李雯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式管理?不要惊疑,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现代管理学虽然诞生在西方,但是“拿来主义”也须要过“水土不服”这一关。事实上,如果说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在不同的时期都成就了两国的经济繁荣,那么,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亟须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支撑。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传统与习俗的支配。因而管理越是能够利用当地社会的传统、价值与信念,则越是获得更大的成就。那么,中国式管理的特色究竟在何处呢?在读完本书时,你就能得知答案了! 内容推荐 本书独辟蹊径,从丰富中取其精,由庞杂中择其要,精心整理出中国式管理的30个大手段和40个小细节,其目的是在中国本土为国内企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思想精髓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本书结合了中国人的基本特征,结合了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及人文环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分析,并针对实际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力求让中国的管理者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有所教益。 目录 上篇 中国式管理的30个人手段 手段O1.借力打力,变劣势为优势的管理手段 手段02.见微知著,察人于细的管理手段 手段03.换位思考,消除偏差的管理手段 手段04.唯才是举,任其所长的管理手段 手段05.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的管理手段 手段06.能者则上。劣者当退的管理手段 手段07.合理搭配,用人到位的管理手段 手段08.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管理手段 手段09.适度施压,激发干劲的管理手段 手段10.推心置腹,动之以情的管理手段 手段11.一诺千金,言出必行的管理手段 手段12.迂回战术,避实就虚的管理手段 手段13.将能君不御的管理手段 手段14.诛大赏小,严以立威的管理手段 手段15.不因人言而废才,用人不疑的管理手段 手段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管理手段 手段]7.未雨绸缪,洞察先机的管理手段 手段]8.合理使用激将法的管理手段 手段19.崇功立威的管理手段 手段20.杀一儆百的管理手段 手段21.剑扫朋党,拆散小圈子的管理手段 手段22.事烦不能久,善于授权的管理手段 手段23.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管理手段 手段24.隐藏个人好恶的管理手段 手段25.权衡利弊,依势择人的管理手段 手段26.引而不发,点到为止的管理手段 手段27.洞烛情弊,防止内耗产生的管理手段 手段28.兵无常势,法因势变的管理手段 手段29.不即不离,亲疏有度的管理手段 手段30.因势造势,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管理手段 下篇 中国式管理的40个小细节 细节O1.注重人才培训,提高全员素质的组织细节 细节02.加强合作,强强联手的组织细节 细节03.以和为贵,化解下属冲突的组织细节 细节04.家族式管理的组织细节 细节05.何必鱼死网破,好聚好散的组织细节 细节06.创造家庭温馨氛围的组织细节 细节07.双向交流,形成互动的沟通细节 细节08.晓以利害,循序渐进的沟通细节 细节09.渴望圆满,寻求和谐共处的沟通细节 细节10.因势利导,务实严谨的沟通细节 细节11.展现自己,实现脱颖而出的沟通细节 细节12.情深意重的沟通细节 细节13.谋定而后动,顺应形势的决策细节 细节14.环环相扣,统筹全局的决策细节 细节15.审时度势,灵活机变的决策细节 细节16.至诚以待,以人为本的决策细节 细节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执行细节 细节18.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执行细节 细节19.“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执行细节 细节20.全盘考虑,处处留心的执行细节 细节21.正人先正已的领导细节 细节22.不诿过于下属的领导细节 细节23.善于纳谏的领导细节 细节24.不辨而明的领导细节 细节25.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个人魅力的领导细节 细节26.给下属真正尊严的领导细节 细节27.以少胜多,知人善用的授权细节 细节28.逼下属勇挑重担的授权细节 细节29.信任下属,不滥加干涉的授权细节 细节30.相互制衡的控制细节 细节31.以诚克刚的控制细节 细节32.让下属安心的控制细节 细节33.攻心为上,降服“不安分”员工的控制细节 细节34.亮出诚心揽人心的控制细节 细节35.依势而变,讲求兼顾与并重的激励细节 细节36.把握分寸,赏罚有度的激励细节 细节37.旁敲侧击,方法各异的激励细节 细节38.赏罚分明,合理有效的激励细节 细节39.灵活机动,因人而异的考察细节 细节40.在动态中识人的考察细节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手段01 借力打力,变劣势为优势的管理手段 所谓中国式管理的手段,就是符合中国人性要求的管理。它所依据的思想形态,就是自然流行的太极思想,而其方法,主要也在于推、拖、拉的太极拳法。当然也包括借力打力这一精妙拳法,下面我们就以事例来说明。 长平之战,赵国45万大军被秦国活埋,战斗力削弱了许多。公元前258年,秦军又把赵国首都邯郸包围了。由于形势十分危急,赵王就向魏国和楚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领兵十万去救赵国。这时,秦国也派使者威胁魏王说:“如果魏国派兵救赵国,秦国就先调兵攻打魏国。”魏王怕秦国攻打,就命令晋鄙把部队驻扎在魏赵交界,按兵不动,以观变化。 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见魏国按兵不动,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弟魏国相国信陵君,信中说:“请公子看在你姐姐的情分上,立即发兵来救邯郸十几万人的性命。”信陵君看了信后,就去见魏王,请求立即下令进军救赵。魏王因为怕得罪秦国,始终不肯下令。于是信陵君毅然决定自己带领平日所养的上千名食客,到邯郸和秦军拼一死战。 在信陵君的食客中,有一个叫侯嬴的,本来是个看门的小官,信陵君听说他有见识,就亲自赶着马车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当贵客招待。这时侯嬴已经七十多岁了。信陵君率领一批食客要去邯郸,来向侯嬴告辞。侯嬴一反常态,只淡淡地说:“公子保重!我老了,不能同去。”信陵君觉得很奇怪,就再三追问侯嬴为什么是这种态度。 侯嬴这才说:“公子只有这么一点人,要去和秦国十万大军拼命,这不是拿肉去喂虎吗?不但救不了赵国,反而是白白送死。我听说魏王把调兵的‘兵符’放在他最宠爱的妃子如姬的卧室里。你曾经帮如姬报了杀父大仇,如果你去求她帮助,她一定会冒着生命危险把‘兵符’偷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拿‘兵符’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去救赵国了。我有一个朋友叫朱亥,有力气有胆量,他可以帮你的忙。”信陵君听了以后,就去找如姬帮忙。当天晚上如姬果然把魏王的“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信陵君。 信陵君带着“兵符”到了晋鄙军营中,合上了晋鄙手中的“兵符”后,命令晋鄙领兵救赵。晋鄙见信陵君带的人不多,不大像魏王派来调兵的,就说等派人去问了魏王以后再决定。这话激怒了一旁的朱亥,他吼道:“‘兵符’已合上了,救人如救火:谁跟你在这儿磨时间?”说着取出20公斤的大锤,几锤把晋鄙打死。夺得兵权后,信陵君率兵直奔邯郸。魏、赵两军联合作战,邯郸之围终于被解除了。 魏王对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十分愤怒,就免了他的相国之位。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几年。后来,魏国和秦国打仗,接连败退。魏王只好又把信陵君请回魏国,仍让他当相国。回到魏国,信陵君联合魏、赵、燕、韩、楚五国军队,把秦军打得大败。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借力打力,以他人之力成自己之事。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思路也应如此,任何企业都会经历由盛转弱的过程,自然也会有处于不利局面的时刻,因此,懂得运用变劣势为优势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蒙牛与伊利,两家奶业巨头同处西北边陲重镇呼和浩特,尽管蒙牛的诞生比伊利晚10多年,但蒙牛还是在短短的4年内奇迹般地壮大,从进入市场时在同行业排行第1116位,到2002年以1947经济界业内人士说,如果不是“先建市场,后建工厂”,蒙牛产品的问世至少要晚一年;如果不用经济杠杆撬动社会资金,蒙牛的发展速度至少减慢一半;如果不引入国际资本,蒙牛的国际化至少要晚几年。 从品牌上,甘当老二,依附于伊利,借势于伊利。蒙牛巧妙地通过“甘当内蒙古第二品牌”的品牌宣传和“中国乳都”等概念的推出,叫响了蒙牛自己的品牌。 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是这样诞生的:内蒙古乳业第一品牌是伊利,这事世人皆知。可是,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是谁?没人知道。如果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创第二品牌”,这就等于把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到了后边,一起步就“加塞”到了第二名的位置。这个创意加上蒙牛的实力,蒙牛一下子就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光沾大了,势借巧了。 蒙牛在宣传上一开始就与伊利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冰激凌的包装上,他们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把蒙牛与伊利绑在了一起,既借道伊利之名,提高了蒙牛品牌,使双方利益具备了一定的共同点,又使伊利这个行业老大投鼠忌器,避免了其可能的报复性市场手段,因为此时伊利任何报复性的市场手段都可能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果。 在产品上,一开始蒙牛就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伊利的主力产品是高端的利乐纸盒包装(利乐包),蒙牛就生产低一个档次的利乐枕、塑料袋包装;伊利的主战场在一线大市场,蒙牛就从二、三线市场做起,俨然一个跟随者的角色。 蒙牛在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待着“牛气冲天”的那一天。 序言 不论是经营的制胜之道,还是圆融的大智慧,说到底,外在看到的管理只是手段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个文化过程。因而,中国式的管理手段体现的便是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和思想精髓。从管理的整个运动过程来看,管理的过程是人活动的过程,是文化运作的过程,使得管理学有了新的概念:人文管理——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有序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文化兼容并重。中国式管理,说来也就是其中古为今用的一个途径而已。 正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所说:“管理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适合的,即使看上去不那么现代,也应该采取;不适合的,即便多么先进,也要视情况而定。对西方好的东西要学习;对传统的东西要总结继承,要有创新。在企业管理中要立足实际,不要被任何成型的模式套牢。” 企业管理这门学科,近几十年来可谓百家争鸣,各种理念已是“古今交错,东西贯穿”。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学界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管理思想和理念正逐步朝东方回归。西方的管理学家们也开始认识到,他们的那一套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并且开始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找智慧。 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许多到中国来留学的人都对中华文化有很深厚的兴趣,全世界都想汲取中华文化里面的营养,并适时地把它运用出来。这就使得现代管理中的“中西合璧”逐渐成为主流。 管理无国界,中国式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的管理,所谓合理就是合乎规律。与西方式管理不同,中国式管理真正倡导以人为本。从组织的打造和管理的结果来看,我们希望一个组织能像一个人一样,机动而灵活。而西方式管理则侧重于把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序化的机器,然后去创造财富。不过现实是,人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将自己物化成生产工具,而需要更多的自动自发,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正在积极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华文化“道”的层面的东西提炼成一个系统的、能够指导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理论,在企业界推广和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成分,但同样也混杂了不少的糟粕。因此,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大量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这样,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既要吸收和继承,古为今用,又要扬弃和更新,进行改造。尤其是在今天的经济管理中,更要利用文化的力量,对管理进行创新,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 以中国管理哲学为基础,并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这种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使管理有效。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编写了本书,致力于在中国本土为国内企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思想的管理手段,结合中国人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及人文环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分析,并针对实际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力求让中国的管理者们从中有所教益和启示。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