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述鬼神灵异的书。这是一本关于民间信仰的最直接的记录。你相信这世上存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吗?你相信人类灵魂里住着仙人和魔鬼吗?你认为民间的“鬼神信仰”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吗?那么,让我们翻开这本一千七百多年前写就的书,触摸当时平凡小民灵魂最深处的信仰与尊崇吧!!
本书选取《搜神记》中最为精彩和有影响力的篇章进行品读,轻松活泼的品读文字,为神秘诡异的故事增添了一丝诙谐的味道。本书把古代的神话传说与现代的写作手法相融合,以现代人的口吻从另一个侧面来叙述古代的神话故事,从而引领大家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不一样的“鬼故事”。
《搜神记》——中国第一本笔记体志怪小说,号称一部“鬼神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古人的识见确实有限,但正是在这种受了约束的识见的前提下,古人无限放大了他们的想象力。也许我们今天看不见的很多事物,在古人的眼里反而是昭著的,其中有鬼神、有变化、有不可思议的种种。本书给予你第三只眼睛,让你看到一个古老的、神秘的灵异世界。
赤松子,相传为神农雨师,曾服用冰玉散祛病延年,并把这种方法教给神农氏。他还能跳入火中自己却无任何伤害。赤松子经常到昆仑山,住在西王母曾经住过的石室里面,随着风雨而上下往来。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与他一起隐遁出世。到了高辛氏统治时,他又出来当雨师布雨,现在天上管布雨的神仙仍是赤松子。
雨师,单从字面上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求雨的巫师,其实雨师是司雨的神,又叫屏翳、玄冥。如果说是巫师的话,那从“今之雨师本是焉”这句来看显然是很荒谬的。神农时代距离《搜神记》的写作时间已经很遥远了,如果赤松子还只是一个巫师的话,估计也快成妖怪了。到了汉代,雨师又有了自己的星宿位置,人们以毕星为雨师,并且列入国家祀典,等于是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后来,道教兴起,神系,封赤松子为左仙太虚真人。不仅如此,道士们还假借赤松子之名,发表了几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如《赤松子中戒经》和《赤松子章历》等。据今人研究,这两篇文章的成书年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说赤松子真的是神仙的话,按照神仙的长生不老之说,赤松子退休之后写写学术论文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相传,神农时期正是因为赤松子的降雨神技,天下才得以不为干旱所苦,华夏民族才由此进入了农耕社会。可见这赤松子对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的贡献可真是不小啊!赤松子不仅会降雨,还经常修炼自己的技艺,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得道成仙。关于他成仙一事,有说他是服食冰玉成仙的,《山海经·南山经》注中说赤松子所服食的冰玉就是水精(水晶)。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因此山上有赤松祠、赤松涧。但无论怎样,赤松子都从一开始就在仙道之途上被树为仿效的榜样。屈原在《楚辞·远游》中有:“闻赤松之清尘兮,原承风乎遗则。”汉张良也曾感叹:“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宋人文同诗云:“故国岷峨最佳绝,几时归伴赤松游?”皆见仰慕之情。“从赤松子游”在历代文人笔下成了一种清高脱俗、美好自由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遁世、隐逸、学道、求仙的人生观。
淮南八公
淮南王安好道术,设厨宰以候宾客。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门吏白王,王使吏自以意难之,曰:“吾王好长生,先生无驻表之术,未敢以闻。”公知不见,乃更形为八童子,色如桃花。王便见之,蛊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三光,遇北斗兮。驱乘风云,使玉女兮。”今所谓《淮南操》是也。
品读 如果刘安活在今天,那绝对是无数女性梦想中的王子,无数男人崇拜而嫉妒的贵胄。他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权倾一时的崇高地位,家财万贯、宾朋满座,同时他又才华横溢、泽被后世,是罕见的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精通乐艺,研习道术,留下飘然仙去的玄幻传说。这不是少女漫画里穿越出来的角色设定,而是确有其人、有据可考的西汉淮南王——刘安。
刘安资质聪颖、才华过人。相传汉武帝曾专门召他来长安撰写《离骚传》,清晨下达的诏令,刘安大笔一挥中午就交稿了,大有关羽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之势。刘安有《淮南子》一书流传于世,治学为政的部分自不必多说,其中独到精准的化学和物理知识,更令今人叹为观止。他发现大气湿度的变化使琴的音调改变;他按木炭与羽毛的吸湿性而创制相应的验湿器;他用冰制成凸透镜对日聚焦取火;他记述了阳燧(凹面镜)焦距的初步概念;他以胶合磁石粉末的方法制作人造磁体;他论述了七音十二律及其相生之说;他还发明了我们现在仍在食用的豆腐。不过,似乎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炼丹的时候发现的。看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对科学的追求并不矛盾啊! 刘安一生热衷黄老之术,到了晚年更进一步发展到了对长生不老的不懈追求。光长生不老还不够,他还追求抽象意义上的“万岁”,于是乎他暗中制造兵器,网罗人才,阴谋篡位。汉武帝自然不会听之任之,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进入淮南。
所谓信神者自有神助,那信道者也有仙助。话说在此之前曾有八个从天而降的老头儿登门求见刘安。门吏进来通报,刘安想:这自称有道行到我这骗吃骗喝的人太多了,我这点俸禄也养不起,就让门吏去难为难为他们。门吏出去说:“老先生们,我们主子好长生之术,不过你们都衰老如此,恐怕没什么真本事吧!”八老啥啥一笑,顷刻之间,化成面若桃花、水灵灵、鲜嫩嫩的八位童子,刘安一见大喜,摆宴奏乐,亲自抚琴为歌:“平地驾云腾雾起,辗转日月星辰间,遇北斗之璀璨,伴玉女之婵娟……”这首琴曲被命名为《淮南操》,后世广为流传。似乎后来青莲居士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也有这《淮南操》的影子呢。
这八老也不白来吃喝,刘安谋反败露后,搜捕的官兵到来之前,八老大作法术,带着刘安华丽丽地羽化登仙了。当然真实情况是刘安畏罪自杀,民间传说有这样的美好结局,也算是给一生好道的刘安一个精神慰藉吧。P2-5
这是一本讲述鬼神灵异的书。
这是一本关于民间信仰的最直接的记录。
你相信这世上存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吗?
你相信人类灵魂里住着仙人和魔鬼吗?
你认为民间的“鬼神信仰”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吗?
那么,让我们翻开这本一千七百多年前写就的书,触摸当时平凡小民灵魂最深处的信仰与尊崇吧!!
“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搜神记》可称其中的集大成者。它是魏晋南北朝成就最高的玄怪小说,是中国古代神鬼玄怪小说的先驱。
《搜神记》搜罗了自上古至东晋各种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大多篇幅比较短小,情节简单,但内容却神奇诡谲,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语言雅致清峻,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直而能婉”的典范,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它不但成为后世志怪小说的榜样,也是后人汲取创作素材之渊薮,传奇、话本、戏曲、通俗小说每每从中选材;至于其中故事被用为典故者,更是不可胜计。
本书选取《搜神记》中最为精彩和有影响力的篇章进行品读,轻松活泼的品读文字,为神秘诡异的故事增添了一丝诙谐的味道。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把古代的神话传说与现代的写作手法相融合,以现代人的口吻从另一个侧面来叙述古代的神话故事,从而引领大家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不一样的“鬼故事”。
本书还精选了大量精美的传世图片,与文字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定能给读者阅读本书带来精彩纷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