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辽南往事/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书香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可三大爷这一次病得太重,三大娘用生姜大葱煮水给三大爷发汗也没把三大爷从炕上发起来,三大娘看看实在扛不过去,才借了王财主五毛钱去抓了两副汤药。可能穷人很少吃药,见药就灵,两副汤药就把三大爷的病治愈了。三大爷爬起炕了,可欠下的五毛钱却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头上。当时的庄稼人,特别像三大爷他们这样无房无地的穷人,除了租种别人的土地赚点粮食吃,极少有来钱之道,所以为了五毛钱的债,三大娘才决定在这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溜掉。

三大娘把几个碗盆装进两个筐里,让三大爷挑着,又把两床与其说是被,不如说是两团烂棉絮打成一个捆,让父亲背着,一家子就准备起程上边外了。

三大爷、三大娘还有父亲和吉发,是去年这个时候从山东海阳县逃荒到辽南这个叫无名屯的乡村。去年,山东海阳县遭了水灾,灾后又瘟疫肆虐,我的大爷和二大爷两家都在瘟疫中死绝,三大娘一看,立即决定逃荒,像大多数山东逃荒人一样,下关东。三大爷、三大娘领着一双儿女。还有孤苦无靠的我父亲,一行五人一边要饭一边往北走,走了几天,才走到莱阳地区。这时天已冷了,一家人又饿又累都走不动了。三大娘一看这样走下去,走不到关东全家都得拖死,就牙一咬,在莱阳一个地方把九岁的女儿小青卖了,卖了几个钱,这才搭车搭船到了大连。

当时的大连,是日本人的天下,以前只和乡邻打交道,只知道下死力在土地上刨食的三大爷,哪敢在这个洋人横行的花花世界里落脚,一个劲催三大娘继续往北走。但三大娘不肯,三大娘原想凭三大爷和父亲的年富力强,在城市找点活干,就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了。然而,他们在大连的街头上流浪了几天,实在找不到落脚之处。他们目不识丁,人地两生,不知道怎么找活,怎么讨生活,除了遭人白眼,受欺负,好事绝没有他们的份,三大娘这才服输,决定听三大爷的,继续往北走。

一家人离开城市继续往农村流浪,这时他们卖闺女的钱已花光,天也越来越冷,凭他们衣衫褴褛,肚里空空,很难再走下去。这一天,他们流落到辽南的无名屯,三大娘说:咱不能再往北走了,听说北边现在已经冷得能把人的耳朵都冻掉了,就咱们这赤头露脚的,走到那边也得冻死,不如先在这个屯子落落脚,混过这一冬,明年看情况再说。三大爷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就这么办吧。

三大娘进了屯子,见人就打听,问谁家雇人干活,谁家有地往外租,有人指着有两扇黑大门的宅院,告诉他们那是村里最富裕的王财主家,他家有地往外租,叫他们去找找王财主看看,说不定王财主能给他们想个办法。

三大娘拉着三大爷进了王财主的大院,诉说了他们的难处和投奔他的目的。王财主说:眼下已地倒场光,家里不需要长工,不过你们既然投靠我,我也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眼下再往北走也确实不是时候,不说别的,那白毛风烟泡雪你们就受不了。再说啦,现在都是听见买卖跑死客,北面听名声好,其实好什么?比这边冷不说,还土匪胡子成窝,比这边还要兵荒马乱。

就是,这年头,穷人到哪儿也不好活,王财主,您就发发善心,帮扶俺一把,俺一家就在这儿落户了。三大娘忙不迭地点头请求。

王财主听三大娘这么说,也就爽快地说:那好,我在南山坡有几亩坡地,地可能薄拉点,可话又说回来,这人勤地不懒,只要你们肯下力气,一年下来混个嚼裹没问题。

三大娘赶紧道谢说,您可救了俺全家了,以后俺日子过好了,决忘不了您。

王财主,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当时是无名屯头等户,家里有几十天(辽南土地计量单位,一天为十亩)地。他把他南山坡那几亩没人爱租的坡地租给了走投无路的三大爷,见远道而来的三大爷、三大娘一家实在可怜,就又把他闲着的两间窝棚借给三大爷住,且是白住。当时,别看那两间窝棚破烂简陋,四面透风,但对晚上露宿街头的三大爷一家,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王财主还关照他们说:你们租了我的地,就是我的佃户,今头晌你们先把家安顿下来,下晌我领你们去日本人的衙门落户口、领良民证。既然你们想在这里长期落户,良民证一定得办。

三大爷一听糊涂了,问:什么?领良民证,俺在山东家可没有这一说。

王财主说:这里是你山东家吗?这里是日本的关东州,是日本人的天下。

三大爷更糊涂了:这里明明是中国的地盘,怎么成了日本的关东州?

王财主瞅了一眼蓬头垢面、一脸尘土的三大爷,说:看来你还真不知道,也是,老泥腿子,除了种地,能知道什么,那我告诉你,十多年前,日本和老毛子——哦,就是俄国人,在这地方为争地盘打起来了,打来打去,日本把老毛子打败了,从那时起。这地方就划给了日本,成了日本人的地盘。

三大爷更惊讶了:成了日本人的地盘,那咱中国人怎么办?P3-4

后记

我把亲人们的故事讲述到这里,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我还想交代一下继父和母亲后来的情况,也许能为我对人性的探讨再补充一笔。

继父和母亲的幸福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就又一次降临到他们头上,那是全国最困难的1961年,当时农村人都饿得两腿发软,两眼发花,不断有人走黄泉路去阴曹地府报到。当时我正上初中,继父和母亲为保证我的学习,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都省给我吃,继父饿得全身浮肿,干活无力。而这时,上边却突然派了工作组进驻各个生产队,掀起一场“落实改造一切漏划阶级敌人”的运动,简称“落改”。要求各小队都要找出一两个漏划的阶级敌人。

无名屯的地主富农镇压的镇压,伏法的伏法,找一个漏划的阶级敌人很难,T作组和生产队的运动骨干动了几天脑子,最后想到继父的头上。

是啊,想给继父按上个罪名太容易了,就从他阶级立场不清,为一个地主女儿,富农的遗孀而在不该转业复员时自己要求脱了军装,就等于背叛了革命,何况当时部队已经按逃兵身份取消了他革命军人资格,这不是漏划的阶级敌人是什么?工作组意见达成一致后,就派民兵抓走了快要走不动路了的继父,关到大队,要他交代思想动机和根源……批斗了几场,最后大概觉得定为“反革命”还不够格,就定为漏划的“坏分子”,在地、富、反、坏、右中占了第四位。

而这时继父已快不行了,离去那世只有一步之遥。已成家立业的哥哥知道了家里的情况,担着政治立场不清的风险,送回了硬从嘴里抠下的食物和粮票,才把继父从阴曹地府门口拉回来,让他具备了沦为阶级斗争工具的起码条件。

继父由一个在战火年代出生人死的革命军人,转换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后,就过上了社会上最低等的贱民生活,生产队最脏最累的活,非他莫属,生产队有好事,如发放点什么福利刺激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他靠边站。另外还要定期写思想检查和思想汇报。继父虽在部队里认识几个字,但写这类东西他还远远胜任不了,但这不怕,因为他还有我这个上中学的儿子为他捉刀代笔,能够胡乱应付过去。

但有些事情我就帮不上忙了,那时,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一来运动,上边就按惯例派下工作队,工作队一到,就按惯例拿这些贱民开刀,先组织发动贫下中农,引导贫下中农怎么开批斗会,怎么发言,怎么呼口号……一切准备就绪,就派民兵把贱民们拉到小队大队,就像古代开战前拿活人祭旗一样,又批又斗折磨一通,算是揭开运动的序幕。

因为这样的运动太多,批斗来批斗去,我在村里也被人另眼看待了,大人们可以随便地呵斥我,和我年龄相仿的同伴疏远我孤立我,仿佛我也成了小五类。为此,继父和母亲经常不过意,认为都是他们连累了我。

更让父母有负罪感的是1965年我高考落榜,由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变成下等农民之后。从此继父在我面前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看我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父子感情已不复存在,这让我感到别扭,感到痛心。其实我很清楚,即使没有继父这个“坏分子”头衔,我也考不上大学,那一年,即便考生的直系亲属有点问题,也难跨入高校大门,何况像我这样的富农子弟呢。应该说是我们的富农成分连累r继父,而不是继父连累了我,可不管我怎么解释,也消除不了继父的负疚感。

然而,灾难还在后头。我高中毕业的第二年+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继父和母亲的厄运进一步升级,特别是继父,又一次跨入地狱之门。

我这里用了“又”,当然指的是他一小就经历过九死一生的逃荒炼狱,后来又从北满日本人的地狱里闯过来。但这一次,继父在自己人制造的地狱里,却再也没有力气逃生了。

在史无前例的运动之前,农村的“类”们都惧怕工作队,因为工作队一来,就意味着一场运动降临,不管这场运动的性质是整漏划敌人,还是退化变质的干部或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干部,“类”们都得首当其冲,在劫难逃。但到史无前例的运动来临时,连工作队也没有了,“革命群众”自发组成一个个造反队。这些像雨后蘑菇一样多的造反队完全没了约束。也就是没有了老百姓通常说的王法,他们想怎么整治旧的“类”和新涌出的一批批“牛鬼蛇神”就怎么整治,想玩什么花样就玩什么花样,用麻绳蘸水抽打,戴高帽子游大街、站高凳,烈日下跪石子、学乌龟爬……经历了一次次折磨的年迈的继父,最后在一场残酷的批斗中,再也没有站起来。

对继父的死,母亲没掉一滴眼泪,没哭一声,只是默默坐着,连一句话都不说。母亲的反常让我毛骨悚然,一股寒意从头顶传到脚底,我劝母亲,让她哭出来,叫来吉发、家宝反复劝说,但没有用。母亲表情木然,对所有的相劝都无动于衷,有时还奇怪地笑笑。似乎她的灵魂已游离出这个世界。

吉发把我拉到外头,悄悄告诉我说母亲情况不妙,让我时时看着,把家里一些能致命的东西都收起来。说得我更加恐惧。埋葬了继父后,我就什么也不干,时时看着母亲,把家里的菜刀、剪子、绳子什么的都藏到她找不到的地方。但人决心已定,不是我能看得住的。一个深夜,我因为太困睡了,待我醒来,母亲不见了,家里没有,我第一个念头就想到继父,母亲一定是见继父去了。我跌跌撞撞跑到继父墓地,见母亲果然躺倒在继父墓前,但人已没有救了,她喝了一整瓶的敌敌畏。我不知道家里怎么会有这瓶敌敌畏,母亲又是怎么藏得没有让我发现。

母亲走了,母亲这次追随继父而去,距离被堂嫂解救那次,整整三十年。堂嫂一手制造了这对人间最苦命鸳鸯的生死劫,也给了他们这十几年团聚的机会,使他们享受了一段真正的人生幸福。真是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说堂嫂了。

敌敌畏是烈性毒药,烧心烧肺,喝敌敌畏的人,死得都很痛苦,但在继父墓前,我看到母亲临终前的表情很安详,我想母亲在那一刻可能感到很欣慰,她终于可以不用担心,没有顾虑地和继父永远相随了。这一愿望,在万恶的吃人的旧社会没有达到,在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新社会也没达到,所以只能去那世实现了。

父母走了,堂哥吉发在父母走后不久也离开人世,在他们走后的无数个悲痛而又寂寞的夜晚,我和同样也是单身汉的家宝经常睡在一起,通过他,我记录下了这些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往事。

序言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可我在这里讲述的,就是和我有关的几个家庭的“家丑”,和我有关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这些人里有我的三大娘三大爷,有我的堂哥吉发和他的两个老婆,有我的姥爷和我的父亲母亲。

其实,和我有关的这几个家庭、这几个人物,都是当时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是农村底层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决无值得炫耀的资本。然而,就是这么几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物,在我所经历和未曾经历的年代里,却上演了一幕幕跌宕曲折的悲剧:真情相爱的人生离死别,至亲的姥爷掐死外孙,一心要独吞家产的大娘扼死侄子,霸道成性的媳妇毒害婆婆……

总之,每一次的幕起幕落,无不因为贫穷、愚昧而造成的人性扭曲使然,无不因为自私、贪欲和自我的恶性膨胀使然,鲁迅先生在他很多作品里对人性恶的剖析,竟在我的亲人身上一一得到印证。所以,在亲人们故去多年,我想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以还原那个他们生存过的社会,还原他们在那个社会环境下的精神状况和生存挣扎。

愿亲人们的在天之灵原谅我。

内容推荐

《辽南往事》内容介绍: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可我在这里讲述的,就是和我有关的几个家庭的“家丑”,和我有关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这些人里有我的三大娘三大爷,有我的堂哥吉发和他的两个老婆,有我的姥爷和我的父亲母亲。

其实,和我有关的这几个家庭、这几个人物,都是当时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是农村底层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决无值得炫耀的资本。然而,就是这么几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物,在我所经历和未曾经历的年代里,却上演了一幕幕跌宕曲折的悲剧:真情相爱的人生离死别,至亲的姥爷掐死外孙,一心要独吞家产的大娘扼死侄子,霸道成性的媳妇毒害婆婆……

《辽南往事/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作者梁书香。

编辑推荐

《辽南往事》由梁书香著。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家庭、发生在他祖辈、父辈身上的一幕幕悲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让读者充分认识到只有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拯救生活在农村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