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履湖城轶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凌树人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履湖城轶事》作者凌树人力图以徽商徐氏一家之百年经历为线条,以作者独特的视角为故乡定格一段业已远去、正在远去、必将远去的独特之习俗、独特之风情、独特之文化;抛砖引玉,以便后人修正,挖掘,追溯。(故乡鞋塘镇,历史上曾称“履湖镇”,地处浙江省金华县东部,浙赣铁路北侧,为一亦城亦乡、亦农亦商之千年古镇,山灵水秀、民风古朴、长街深巷、古韵犹存。有着斗牛、高凳、担堵、豆腐棒、三五七、花头台、斗台戏、抬花架、当清正、跑五方等土生土长、独具匠心的地域文化。)

内容推荐

《履湖城轶事》这部38万字的小说以艺术的手法,将作者凌树人故乡鞋塘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老人说:“故乡山灵水秀,民风淳朴,这片土地孕育了我,在外50多年还是让人魂牵梦萦。”

《履湖城轶事》虽是一部小说,凌树人却对孝课、金华戏、斗台戏、金华斗牛等单独设章,详尽地介绍了这些风俗的由来,并记录了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一些情节。凌树人笑着坦言,这些都是生活的背景。“家乡的风俗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精彩变化,同时也记录了这里的历史。”

目录

一 编制外的城市

二 前楼下旗杆厅

三 六十年一遇的”孝课”

四 酣畅淋漓的金华戏

五 “斗台戏”与“大逼山”

六 “卵汤”就是水煮荷包蛋

七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八 三十年媳妇熬成婆

九 富商小姐也当童养媳

十 “伙头军”和“花子头”

十一 “美食家”

十二 绝无仅有的”板凳灯”

十三 烧香求子

十四 “徽州得宝”

十五 二姑夫、奶爸及两位本家

十六 鬼子来了

十七 “恭喜恭喜”

十八 八大队又叫做“吴部”

十九 威灵寺与黄鼠狼山谷

二十 金华斗牛

二十一 托孤

二十二 两场级别悬殊的婚事

二十三 宁波“逃官”

二十四 解放区的天

二十五 自食其力

二十六 大女儿明玉和二女儿明珊

二十七 耙松毛·晒粮·修水库

二十八 离家

二十九 天灾人祸

三十 小女儿明珍

三十一 北京二锅头

三十二 小儿子明正

三十三 大儿子明方

三十四 尾声

试读章节

一 编制外的城市

履湖,地处浙江省东部、浙赣铁路北侧,西距金华市区六十华里,东去义乌县城不多不少也正好是六十华里。因为地方确实算不上太大,可又实在说不了太小,故而在涉及行政级别这一类颇为敏感的问题上,自古以来就常常没完没了地闹出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来。时而村、时而乡、时而区、时而镇,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直弄得与这些名堂毫无干系的平头百姓们眼花缭乱、莫名其妙,直惹得地方上那些管事的、不管事的、没管事却又一心想管事的无品吏卒们一个个地手忙脚乱、上蹿下跳。然而事情不论如何地折腾,依据众多或老或少、或土或洋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长期坚持不懈地考查与论证,据说有一点是早就有所定论,即打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直至今日,哪一朝、哪一代也不曾有人在此修城建郭、设府置县。可是事情怪也就怪在这里,方圆数十乃至上百里的老百姓们偏偏就置那些钦定官封的村、乡、区、镇及学问家们的万般辛劳于不顾,非要认着死理向其奉上一个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城”字,千年不变、死不改悔地尊称其为“履湖城”不可。如果究其根由,除了那些至今还尚未被官方和专家们发现而有待发现的凿凿铁证以外,恐怕也只能暂时归咎于该地在四乡民众心目中所占据的显赫之地位了。

“哎!你们听讲了没有?阿土癞头的宝贝囡下月就要‘卖’到履湖城哕!不晓得前世做了什么好事,积了什么阴德,年纪轻轻的就轮着她去‘大地方’享清福!啧啧——”远近大小村庄的水塘周围,农妇们三三两两地蹲在青石埠头上,一面用棒槌狠狠地捶打着拧成麻花一般的衣被尿片,一面就常常可着嗓门向同伴们发出如此愤愤不平的感慨。金华乡间某些特定的场合当中,“卖”与“嫁”竟然同义。这种文字上的“通假”,直至多少年以后、“两个文明”家喻户晓的21世纪初叶也还没能得到广泛而彻底的纠正。

“你写(该字金华方言中读‘虾’)意噢!履湖城嬉嬉,馄饨吃吃!”还没完全获得人身自由、不能随意远行的半大屁孩们,则往往撅着脏乎乎的小嘴伫立村头,怀着酸溜溜的复杂心情,向赶集回来的兄辈甚至父辈们发泄自己那实在难以吞咽的愤懑。履湖城,是他们心目中的上海巴黎;薄皮肉馅的鸡汤馄饨,则是他们理想中至高无上的美味佳肴。

山里人家,素来将接待来自“大地方”的亲朋好友视为一种难得一求的殊荣;与此同时,此类客人也会立刻变成全村人家共同的贵宾,你追我赶、熙熙攘攘地争相窥觑,送瓜送菜送鸡蛋。然而,要是一旦发现来客——当然主要指的是年轻女客——衣着打扮并没有人们原先想象和企望的那般时髦、那般鲜艳、那般漂亮,那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就必定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偷偷地、远远地朝着你指指戳戳、叽叽喳喳:

“履湖城的人怎么会穿这种衣裳呢?你们有没有弄错?”

在她们看来,堂堂履湖城人当然应该至死不渝地领导着世界时装的发展潮流。

履湖城众多的人口当中,庄、金为地方上举足轻重的两大姓氏,前者约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七,后者则接近三成,其余为方滕吴楼、盛许陈雷等少数外来的所谓客姓或者小姓。“客姓”,泛指“土著”以外的一切外来之姓氏;“小姓”,则特指“客姓”中专门从事抬轿吹喇叭、守坟看祠堂等特殊行业的族群。听老一辈人所讲,两大“土著”之中,庄姓先来,金氏后到。大约早在西晋初年之前,庄姓老祖先奉旨从现在的福建泉州一带起程,携家带口、跋山涉水、辗转千里、陆陆续续地北迁来至金华,在境内东北角的太阳岭下、如今的洞殿里,即源东乡安家落户。日升月落、冬去春来,经过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长期的繁衍生息,人丁逐年增多,直至大有人多地少之虞。

某朝某代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清晨,一庄姓小后生肩扛一根专门用来担柴挑草、中间圆两头尖、当地叫做“筇”的加长型扁担,腰里紧扎“汤布”……

P1-2

序言

但凡世人,有谁不爱自己的父母?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

故乡地处浙江省金华县东部、浙赣铁路北侧,为一亦城亦乡、亦农亦商之千年古镇,山灵水秀、历史悠久、长街深巷、青瓦粉墙、民风纯朴、古韵犹存。有着斗牛、孝课、高凳、闹搡、担堵、豆腐棒、三五七、花头台、斗台戏、锣鼓班、抬花架、当清正、跑五方、宫殿式板凳龙灯头、路亭免费供应草鞋凉茶等等诸多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祖父原籍徽州府歙县。“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十四岁上辞别爹娘,背井离乡,沿着练江、新安江、衢江、金华江一路来至金华。先在诗人艾青的祖父蒋文蓬先生经营的傅村“永福祥”杂货铺里学徒四年,接着又在自己二哥所经营的“许霄记”里当店员长达十八年之久,继而挑货郎担、摆杂货摊、造屋开店。1933年下半年,新的店面楼落成,逢蒋文蓬之子、艾青之父蒋忠樽先生在孝顺镇的“蒋贤兴”南货店因故歇业,祖父收购了“蒋贤兴”的全部柜台、货柜、用品及剩余货物,正式挂牌“许德兴祥记”。此时,艾青因举办“春地画展”正被关押在上海建德路和思南路交界的法属第二看守所内,其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狱中问世不久。

祖父遵循徽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诚、信、义”三原则,文明经商、和气生财、童叟无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善待乡邻、关心公益、热心助学,并利用各种别出心裁、匪夷所思的办法全力资助抗日游击武装,积极主动地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评选为开明绅士、开明地主、人民陪审员,曾经参加县、市(地区)、省三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政协会议。早年与中共二大代表、共青团中央首任书记、民主建国会主要负责人施复亮先生有着一定的私交。施复亮先生及其夫人钟复光先生,还是父母亲的证婚人。、借助祖父的庇荫,后人们在金华府城各校就读期间,曾得到艾青二弟蒋海济先生及夫人洪雯娟女士、三弟蒋海涛先生、施复亮女儿施月明女士等人的多方照顾。

母亲娘家是地主,婆家为工商业兼地主,出嫁来到凌家之后,在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善待上下、和睦邻里的同时,认认真真、结结实实地当了几十年、为几十人烧饭的“伙头军”。人民政府、贫下中农明察秋毫,土改划分阶级成分之时,将其英明地排除在地主之外。后因体恤婆婆年老脚小,主动代其出席“地主会”,天长日久,也就正式地“混进”了四类分子队伍、地富反坏行列。又因精明能干、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竟然步步高升,成了该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开会与“义务劳动”的召集人和实际上的“领导人”。鉴于多年来之突出表现,屡受大队乃至公社干部的口头表扬,并且多次许诺:“只要有‘摘帽’的机会,第一个摘的就是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队伍中人人皆领得一纸令他们老泪纵横、感激涕零的“摘帽证”,唯独她一人没有。一来觉得“有失公允”;二来害怕将来政策有变,到日寸‘‘说不清”,便三番五次赶赴公安局,无论自己是不是地主,都要求“想办法发一张”。公安人员为此而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文中涉及徽州之事,参考与借用了季宇先生所著、1998年3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徽商》,王振忠先生文、李玉祥先生摄影、2000年1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乡土中国·徽州》,丁言模先生编著、毛世屏先生和丘克军先生主编、2001年1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左儒右贾》的有关内容。在此特向各位先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身后始终有着老少三代,三位平凡而坚强的女性之鼎力支撑。年近百岁的母亲庄耕春,数十年来源源不断地向我提供着时时面临湮没的各种珍贵素材。妻子宁建明为了让我有暇自学、涂鸦,用单薄的肩膀、孱弱的身躯独自扛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含辛茹苦,积劳成疾,先我而去。女儿凌寒多年来以各种方式时时鼓励,促使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衷心地谢谢三位亲人,谢谢了!

将此作为微薄的礼物,敬献给伟大的母亲,敬献给已经逝去的妻子,敬献给故乡,敬献给生活在家乡及海内外的所有金华乡亲。

作者

2013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6: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