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江主编的《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宝贵的精神财富。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海江主编的《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种传统训示类启蒙读物,汇集了历代典籍中众多有关修德志学、为人处世之道的格言警句600余条。这些名言警句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书中那些有关人情世态的格言警句,有着极强的社会环境针对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的格言警句,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原文】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①。自恨枝无叶②,莫怨太阳倾③。大家都是命④,半点不由人。
【译文】
山里有长得笔直的树,世上却罕见真正的正直之人。树木只应抱怨自己的枝上无法长出叶子,别抱怨太阳太偏心。一切都是命里安排,由不得自己控制。
评析
此番话有点宿命论的味道,而且似乎太过悲观了。世界上好像不存在好人,人的命运也完全无法由自己掌握,这种观点当然是不可取的。若真如其所说,那人类还需要什么努力,完全听天由命、坐着等死就好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虽然不排除这些话是先人经过人生的种种磨难之后,发出的无奈的感叹,世事无常确实是令人难以捉摸的。然而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合力的作用,每个人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那么作用力的方向自然会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够左右的,努力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自然也就在所难免。难道人们能够就此放弃所有努力吗?那样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自己又将变成何种面目?因此,努力还是必要的,不努力当然更加一无所有,只不过对于努力的结果则不必那么强求。
世上的事难以预料,世上的人心更加难以看透。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不能强求干人一面,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要求自身保持一种绝对稳定不变的性格。“世上无直人”的言论有些偏颇,当然人无完人是肯定的,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前一句就应该推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绝对完美的,“山中有直树”自然不能成立。其实,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中并不缺正直的人,更不缺好人,只不过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瑕疵罢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瑕疵人类才变得可爱,真正完美的人是高不可攀的,也是难融于世的。人只要努力使自己接近完美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没有必要因为有一些缺点就对人类悲观失望。 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做人应该乐观一些,将眼光放远一些,这样才不会因为时运不济、人心难测而对生活失去希望和热情,日子也才能过得轻松一些。
业精于勤严于律己
【原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①,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②,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③。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译文】
在春天就应该为一年的事情作打算,黎明时分就该为一天的事情作打算。一个家庭要想幸福首先要和睦相处,一个人的一生要成功首先要勤奋努力。应该用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态度去宽恕别人。控制自己不随便讲话就如同塞紧的瓶口,摒除私心杂念就像坚守城堡防备敌人。
评析
一个人的成功是有法则的,它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人从多方面去提升自己才能获得,这里提出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勤奋是必需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古人通过如此多的至理名言讲述着“勤”能给人带来的各种好处,“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使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从一天到一年,从家庭到人生,它告诉人们,青春是美好的、时间是宝贵的,唯有珍惜时间、辛勤耕耘才能收获喜悦。
其次,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很多条件作为助力,比如高尚的品德、宽大的心胸、良好的人际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应有的品德和修养,也是取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契机。对待别人不能太苛刻,否则便会失去很多朋友,同时失去很多助己前行的推动力。若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凡事多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以恕己之心恕人,凡事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适时原谅别人的错误,就能使自己处于一种和睦融洽的环境中,为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具备坚定的意志,“防意如城”,就是要排除私心杂念,防止心猿意马,以免对自己的信念造成不良影响,妨害自己通向成功的道路。“守口如瓶”是对自己与别人隐私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要做到守口如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坚强的精神防线才能把持住自己那张不听话的嘴。一个满口是非、满心杂念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更别提成就什么事业了。
其实,说到底以上几条都是要人们能够做到严于律己,不管是行为上、思想上、待人上还是言语上。唯有如此,才能塑造高尚的人格,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P22-25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语文课外阅读做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标对中小学生指定的阅读目标,我们对图书市场进行了考察,并邀请了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与同类图书比较,本丛书还增加了如下栏目:
阅读导航: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艺术特色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前,对本书的全貌有一个基本了解。
快乐导读: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切入主旨的问题,引领读者步入正文的阅读。
旁批旁注:旨在帮助读者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对作品正文的理解,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启发读者思考。
情境赏析:体现了对典型人物、典型语言、典型心理描写及创作手法的鉴赏评析,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审美鉴赏。
名家点评:名家对此书或书中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
我们衷心地希望阅读此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