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一代儒商,俨然是财富和成功的化身。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商海中奋斗了50年,他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启迪,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借鉴。王剑编著的《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跟李嘉诚学做人做事做生意》深刻总结了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不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堪称经商哲理,完美体现了李嘉诚做人与经商的魅力。本书主要从思路决定出路、做事先做人、诚信赢天下、不断学习、眼光长远、细节决定成败、广纳人才、居安思危、天道酬勤、大胸怀大气魄等方面,精准、全方位阐述李嘉诚的经商成功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跟李嘉诚学做人做事做生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王剑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嘉诚,一代儒商,俨然是财富和成功的化身。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商海中奋斗了50年,他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启迪,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借鉴。王剑编著的《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跟李嘉诚学做人做事做生意》深刻总结了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不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堪称经商哲理,完美体现了李嘉诚做人与经商的魅力。本书主要从思路决定出路、做事先做人、诚信赢天下、不断学习、眼光长远、细节决定成败、广纳人才、居安思危、天道酬勤、大胸怀大气魄等方面,精准、全方位阐述李嘉诚的经商成功之道。 内容推荐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跟李嘉诚学做人做事做生意》由王剑编著。 《李嘉诚50年经商哲学--跟李嘉诚学做人做事做生意》简介: 他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主导了香港半个世纪的地产风云;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全球最赚钱公司”。 不了解李嘉诚的人,更多地只是看到他的财富。其实财富本身不足以让他显得不凡与高贵,李嘉诚之所以显得不凡与高贵,更在于他深谙做人的真谛与做事的法则。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未学经商,先学做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因此,学会做事与做人意义非同一般。 目录 第一章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 1 经商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力 2 人弃我取,这是做生意的大智慧 3 只要有成功的思路,失败了也能东山再起 4 领先商界的本钱在于创新 5 商机无限,生意场中敏锐的嗅觉最值钱 6 要有放眼全球的决策头脑 7 不为自己设限,生意就没有极限 第二章 做事先做人,会做人才能成大事 1 要做事先做人,要经商先立德 2 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 3 有些生意,利润再高也不能做 4 绝不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5 生意人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名声 6 成功没有定式,但一定要有原则 7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第三章 诚赢天下——宁可破产,不失信用 1 信誉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金字招牌” 2 一个高明的商人会依靠“诚”字驰骋商场 3 把承诺看得与合同同等重要 4 宁可破产,不失信用 5 信誉要实实在在,不要夸夸其谈 6 过河绝不拆桥,害人者终将被害 7 做人不能太精明,厚道一些不吃亏 第四章 不断学习,知识是企业家最大的资本 1 没有知识,很难成就大事业 2 知识的积累远比金钱的积累重要得多 3 记住,永远跟住科技发展的步伐 4 社会是一本大书,需要终生进修 5 生搬硬套书里的东西有时会吃大亏 6 不仅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总结 第五章 人脉即财脉,做生意离不开人脉圈 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 贵人相助,麻雀也能变凤凰 3 人脉枝繁叶茂,生意才会畅通无阻 4 多结善缘就能多得帮助 5 没有私心才能结交到良友 6 有钱一起赚,自己发财也让别人发财 7 交友就像做生意,投“本钱”才有回报 第六章 眼光长远——要高瞻远瞩,才能事业做大 1 商人的目的是利润 2 能从不同寻常的事件中嗅到大商机 3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4 谋略决定局面,顺势经营才能做大 5 长线投资,获取利润 6 借鸡生蛋,要学会善借外力以小博大 7 投资,要果断进入,断然抽身 第七章 投资非投机——步步为营,稳步发展 1 要做大事,谨慎二字不可丢 2 “一夜暴富”往往意味着“一朝破产” 3 花90%的时间,不想成功想失败 4 稳扎稳打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 5 要冒险,但不能盲目冒险 6 两条腿走路: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第八章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胜过注重结果 1 最终极的竞争在于细节的竞争 2 忽略小细节可能会丢掉大生意 3 事业之成败在于不断地调试 4 紧跟政府风向,政策就是机遇 5 眼明手快,看穿新闻中的商机 6 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第九章 广纳人才,人才是立事之本 1 儒商气质:重情、重义、重信 2 用人之道:科学化、专业化、年轻化 3 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船 4 与下属分享利益,增强凝聚力 5 宁亏自己,不亏大家 6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 7 把人才放在最恰当的位置才是最高明的用人哲学 第十章 居安思危,不要总沉迷在眼前的辉煌中 1 一时的成功不等于一世的成功,要有危机意识 2 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要居安思危 3 危机与风险策略:未雨绸缪,处变不惊 4 更重要的不是看到机会,而是看到灾难 5 见招拆招,变“危”为“机” 6 越是有风险的地方,越是有大的利润 7 风险太大,利润再高也放手 第十一章 天道酬勤:成功10%靠运气,90%靠勤奋 1 幸运成功一时,勤奋成就一世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事业都一样 3 商道是从挫折和痛苦中磨炼出来的 4 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5 人生最怕的就是满足 6 把时间当对手,你将无往而不利 第十二章 大胸怀、大气魄,成就大商人 1 和气生财,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容纳多少财富 2 要有豁达的胸襟,才可以容纳细流 3 大局为重,大气量才能有大作为 4 要有听取别人意见的气量 5 利益共享,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6 胸怀天下,才能做天下人的生意 7 富不忘本,回馈社会才是真富贵 试读章节 1.经商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力 人有一双眼睛,它们是用来发现新事物,洞察人性的;人有一双耳朵,它们是用来耳听八方、收集信息的;人有一双手,它们是用来实干的。但主导双眼、双耳、双手的,是人的思想和智力,如果没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智慧观念,就不可能用眼睛去发现机会,用耳朵去捕捉信息,用双手去抓住扭转命运的转轮。 对于李嘉诚而言,他之所以能走出生活的困境,攀向事业的高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智慧。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李嘉诚14岁就开始工作,而且非常早熟。在年少的李嘉诚眼里,跑堂工作不只是一个饭碗,更是一个接触他人,学习社会经验、体验人生智慧的机会。 要知道,茶楼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里面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李嘉诚对形形色色的人都充满兴趣,在工作期间,练就了超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学会了投其所好、见机行事的人际交往技巧,使他很好地胜任了茶楼跑堂这份工作。 后来,当他进入五金厂、钟表厂、塑胶厂当推销员时,他这种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他了解客户需求,驾驭客户心理的绝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本领,李嘉诚不会有后来的辉煌成就。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困境中,李嘉诚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抱怨工作低贱,抱怨出身低下,而是选择逆风而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吃苦与命运抗争。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思路造就的命运。一个思想积极的人,其人生永远不会黯淡,这就是李嘉诚所具备的成功者思维。 创业之后,李嘉诚的智慧在商场竞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足、超越‘置地’!”他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当初长实能够超越英资置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与置地的竞争中,长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力都逊色于置地,李嘉诚能够带领长实一举击败置地,充分展现了他的商业智慧。 例如,在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兴建建筑的招标问题上,长实之所以能够战胜置地,就是因为李嘉诚善于投地铁公司所好,他知道地铁公司急需现金,于是提供资金盖楼,而且在利益分享上,只要小头,把大头让给地铁公司。地铁公司自然把两个地铁站上的开发权交给他。通过这次竞争,李嘉诚不但以弱胜强,而且击败了置地等30多家竞争对手,在商界一鸣惊人,为他日后获得银行的信任、同行的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毫无疑问,这仅仅是李嘉诚“斗智”成功的案例之一。下面这个案例,更是充分彰显了李嘉诚的智慧、勇气和魄力。 在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之后,李嘉诚决定进军北美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为此,李嘉诚主动负责设计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并通过香港有关机构,了解欧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把这些广告画册寄出去。 不久之后。北美那边有了反馈。有一家实力强大的贸易公司(S公司)对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十分感兴趣,对其报价也颇为满意,他们表示在一周之后派人来香港参观,以便更好地考察工厂、洽谈合作。 李嘉诚对s公司的反馈十分重视,他了解到S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长江塑胶厂将迎来腾飞的机会。然而,李嘉诚不敢确定这个机会一定属于他,因为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来香港为的是考察整个塑胶行业,然后从中选择一家或几家作为合作伙伴。 这是一次斗智斗勇的竞争,比的是信誉、是质量、是企业规模.说到底,比的是企业领导者的智力和勇气。当时长江塑胶厂论实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算不上老大,拓展欧洲市场时,由于他的企业规模有限,不被客户信任。因此,他决定吸取之前的教训。 李嘉诚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又惊讶的计划: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为此,要把旧厂房退租,把可用的设备搬迁到新厂房,购置新的设备,安装调试,招聘新人并对新人进行上岗培训。这一切都要在一周之内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这个计划前功尽弃。 在这短短的7天里,李嘉诚与员工们一起战斗,每天他们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李嘉诚虽然紧张,但是毫不慌乱,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谁做,每一天的工作进度,他都安排得非常妥当。从这一点上来看,足见李嘉诚的冒险并非草率,也足见他在关键时刻的沉稳气度。 当S公司派购货部经理来到香港的那天,新厂设备刚刚调试完毕,李嘉诚让副手负责安排全员上岗,自己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客人。同时,他已经在港岛希尔顿酒店为外商预定了房间,在接外商回程的路上,外商表示要先参观工厂。 李嘉诚心中忐忑不安,他担心全员上岗会不会出现问题。可是,当汽车驶入工业大厦时,李嘉诚听到了熟悉的机器声音以及塑料气味,顿时安下心来。这一次,S公司一下子就看到了长江塑胶厂的实力,他们与李嘉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而李嘉诚也由此蜚声全港,成为“塑胶大王”,让同行们刮目相看。P3-5 序言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提起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创业经商,李嘉诚不仅赢得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宣扬了良好的思想,留下了美好的名声,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 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创立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在半个多世纪的经商生涯中,他传播了“诚信打天下”、“勤奋与吃苦”、“有钱大家赚、让利于人”、“谨慎投资”、“回报社会”等丰富的做人做事做生意的思想,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为福布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富豪,李嘉诚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从1950年创业至今,李嘉诚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等动荡形势,但李嘉诚从未在哪一年亏损过,他的企业横跨世界55个国家,从香港走向内陆,从中国走向欧美,称得上是“日不落商业帝国”。 半个多世纪的创业经商历史,李嘉诚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美誉,从“塑胶花大王”到地产大王,再到“超人”。李嘉诚每跨入一个行业,就能立即引来行业旋风。虽然他不一定在每个行业都能成为先行者,但他总能稳稳盈利,为壮大自己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 李嘉诚不仅是财富的化身,还是品德高尚的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从当年的白手起家、以小博大,到后来乃至今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李嘉诚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那么李嘉诚到底是怎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呢? 苦难造就了商业天才。李嘉诚的家境并不富有,甚至说非常清贫,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后来因为肺病去世。作为家中的长子,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放弃学业,毅然挑起了赡养母亲、照顾弟妹的重担。他在茶馆里当过跑堂的伙计,在舅父的钟表店做过店员,在五金厂当过推销员。在工作中,他吃尽了苦头,但也极好地磨炼了心性和意志力。 推销成就了商业天才。李嘉诚的成功,与他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是分不开的,推销不仅锻炼了他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信处事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白手起家,一鸣惊人。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三年之后,李嘉诚的塑胶厂就渐入佳境,之后通过积极开拓世界市场,他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的成功是冥冥之中的理所当然,又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与他做人、做事、经商之道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做人之道是:令人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是最重要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他认为只要多付出一点,你便可多赢一点。这就是李嘉诚的经商之道。 当然,李嘉诚的成功与他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显然分不开。他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有不同才能的人,还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在他的领导班子里,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人才,他们为李嘉诚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总结用人之道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需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这就像一台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部分作用。”这句话透彻地点出了李嘉诚的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在取得商业成就的同时,李嘉诚还用心经营另一个事业——公益慈善事业。他在这方面的付出和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这种富不忘本,懂得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个企业家乃至普通人学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