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包尔之战(制空权和制海权之战)》由毛元佑著,为《太平洋战争》系列之一。《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拉包尔之战(制空权和制海权之战)/印记图说太平洋战争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毛元佑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拉包尔之战(制空权和制海权之战)》由毛元佑著,为《太平洋战争》系列之一。《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内容推荐 《拉包尔之战(制空权和制海权之战)》由毛元佑著,介绍了太平洋战场中日本的军事据点拉包尔的战况。1943年11月美军实施拉包尔袭击战,但日军的防御异常顽强,久攻不下。美军改变战术后,拉包尔的防守工事失去了意义。1945年8月日本签字投降后,日军才最终从拉包尔撤走。 《拉包尔之战(制空权和制海权之战)》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 目录 总序 作者的话 引言 一、初战珊瑚海 二、“该死的山道” 三、血染布纳—戈纳 四、猎杀“孔雀” 五、夺取新乔治亚 六、喋血新几内亚 七、争夺布干维尔 八、被抛弃的拉包尔 试读章节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把焚天的烈火,把浩瀚的太平洋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场。 第二天正午,腿上套着钢架的罗斯福总统,站在众议院的讲台前,向国会紧急会议发表了历史性的演说。在结束10分钟讲演的时候,美国总统满怀信心地预言:“凭着我们人民的无限决心,我们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胜利似乎离合众国很遥远。在1942年的头几个月里,美国面临的形势很不妙。失败的气氛一直笼罩着华盛顿,让人心灰意冷的坏消息像潮水般地涌往白宫,要取得胜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正如新上任的美国舰队总司令金海军上将所言:“通往胜利的道路是漫长的,斗争是艰苦的。我们将以我们所有的一切,同敌人周旋到底。我们必须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军舰。然后就该轮到我们进攻了。我们将取得最后胜利,这一天必定会到来!” 和盟国的灰心丧气相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捷报频传,东京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狂欢之中。 日本人的战争计划,始于如下预想: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摧毁在珍珠港;夺取威克岛;袭击菲律宾和英国占领的香港;占领泰国和马来半岛,进而攻取新加坡。在摧毁美国在菲律宾的海空力量之后,袭入和攻占菲律宾,然后南下婆罗洲、苏拉威西、爪哇、帝汶岛、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按照日本原来的估计,攻取上述地区大概需时半年。但实际作战却出奇地顺利,日军只花了3个月便达到了战争目的。1942年4月,日军的气势达到了顶峰,其“大东亚共荣圈”之美梦似乎即可成真,这让日本军国主义者欣喜若狂。他们狂飙式的武力征服,为日本赢得了一个广袤万里的帝国。这个帝国有着丰富的食粮、原料、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市场。占世界很大一部分的稻米生产、天然橡胶、锡矿和石油资源,现在都可以用来满足日本工业的需要,能充分保证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疯狂运转。 依照常理,日本应将攻势稍作停顿以巩固战果。但这些轻而易。举的胜利,让日本军国主义头头们头脑发胀。日本决定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以拥有北起库页岛、南迄新几内亚的整个太平洋地区。 然而,在策划与制订第二阶段作战计划过程中,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在整体战略及具体作战目标的选择上却产生了严重分歧。 是继续发展大规模战略进攻,还是按照原计划采取战略守势,以确立长期不败的战略态势?是以美国及太平洋正面的海上作战为主,还是以英国、中国及印度洋、亚洲大陆方面的陆地作战为主?日本陆军部和海军部争执不下。 日本陆军认为:第一阶段作战的巨大战果,使日本在今后两年内可以称霸西太平洋,太平洋方向的持久不败态势已基本形成,加上日本不具备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和手段,因此在占领南方资源和战略要地之后,应利用美国海上力量经珍珠港打击之后一时难以恢复的有利时机,立足于战前确定的持久作战方针,迅速转入对日本本土、中国以及南方占领区的战略调整,培植国家战争力量,从根本上确立长期持久的战略态势。据此,对东线太平洋方向的美国,应采取旨在确保已占领区域的抑制作战。同时,将陆、海军主力转用于西线的印度洋和中印缅大陆地区,通过控制印度洋、击败中国以及与德意相呼应强行打通印度和西亚等行动,首先击败美国的盟友英国和中国,达成孤立美国的目的。然后,再调头向东,与美国进行海上决战。 日本海军则认为:战前确定的第一阶段攻占南方的资源地与战略要点,第二阶段消灭来犯之美国海军主力的计划已不适应顺利发展的战争形势。由于开战初期就重创了美国海军,原定于第二阶段寻歼美海军主力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因此,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应是在美国的实力恢复之前,在太平洋与美国展开积极作战,通过主力决战,彻底摧毁美国海上力量,以尽快结束战争。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山本早在战前就认定,与拥有雄厚战争潜力的美国打持久战,对日本不利,应该采取连续不断的积极进攻,迫使美国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难以恢复。太平洋战争初期的胜利,更加坚定了日本海军首脑以美国为直接打击对象、在太平洋方向实施连续主动进攻的决心。他们坚信:“拖延时间,不仅将丧失以往战果,而且会使敌人增强实力,使日本陷于坐以待毙的被动地位。”“消灭了美国舰队和英国海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干任何事情,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途径。” P10-12 序言 人们总是处在回顾、思考、展望和进取之中。历史与往事是经验,是教训,总给人以启示,是为“师”也。今日之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均未解决,五洲狼烟不断,尚无宁日可言。战争依然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不能不正视的一大威胁。诚然正义终会战胜邪恶,战争本身也终有消亡之日。而回眸战争的足迹,有助于人们探求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以为正义之胜利而谋,为人类最终之和平而计。《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而做,这正是其宝贵价值之所在。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反抗法西斯日本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一场大较量。1941年1 2月7日(日本时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为太平洋战争拉开了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全面爆发。美、英、中、苏等同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展开了历经数年的殊死搏斗。太平洋地区和中国大地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与西方欧洲战场的战事息息相关,影响着整个大战的走向与结局。研究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战事,对于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研究近代战争及其战法很有参考价值。 《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作者们在著述中,不是对历史事件做长篇累牍的论述,而是运用大量文笔对特定的重要历史人物及主要事件进行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描写与刻画,因而使这部由11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既有史料朴质的原味,又有文学表述的魅力,着实令人拾卷难释。尤其是作者笔下对某些历史事件鲜活细节的描写,半个多世纪以来尚鲜为人知,更使人一睹为快。 本书的编辑手法别具一格,自有迷人之处。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原始照片、图片、地图,并辅以画龙点睛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相映生辉。那些重现在读者眼前的一幕幕硝烟滚滚、惨烈悲鸣的昔日战争景象,着实让人少了几分研读史料的枯燥,增加了几分对野蛮战争的感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领悟。 总之,本书既有浓厚的军事论述色彩,又有赏心悦目的文学品位,称得上是一部少见的多元性作品。 更有,本书虽以太平洋战争为主题,却又以简洁的文笔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始末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阐明了中国战场、远东战事与太平洋战争的关系。这也是本书编辑上的又一特色。众所周知,日本军国主义欲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27年7月,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就在其给天皇的秘密奏折中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尔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将这个“田中奏折”视为其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的金科玉律。换句话说,其野心的实现,必须以中国为其进攻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后方基地。而恰恰是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抗日斗争,使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打乱了它的全盘计划,使其失去了实现野心的前提,从而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战场上美、英等联军从被动转向主动的作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言及,参与本书编写的各位同仁都是从事军事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行家里手,各个著作颇丰。策划人钟庆安于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后作为军事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事军事研究和杂志编辑工作三十余年,对日本军事及其战史有其独到的见解。系列丛书《太平洋战争》就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辛勤耕耘、集体合作的结晶。 本书将以其问世之应时、史料之丰实、学术内涵之博大及其别具一格的编写手法,为历史的纪念增辉。 谨以此为序。 李致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