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柏林/二十世纪著名战役》编著者陈玉潇。
“攻克柏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本书内容真实、生动,力求为读者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提供有力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攻克柏林/二十世纪著名战役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陈玉潇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攻克柏林/二十世纪著名战役》编著者陈玉潇。 “攻克柏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本书内容真实、生动,力求为读者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提供有力的帮助 内容推荐 《攻克柏林/二十世纪著名战役》编著者陈玉潇。 《攻克柏林/二十世纪著名战役》内容提要:苏联红军在东线一路所向披靡,美英法盟军在西线的进攻也连奏凯歌,法西斯德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艾森豪威尔将攻打柏林的重任历史性地让给了苏军,常胜将军朱可夫的百万大军重重包围了柏林。绝望之中的希特勒携红颜知己爱娃饮弹自尽,群龙无首的德军不情愿地举起了白旗。盟军将领间的钩心斗角,希特勒险遭暗杀的来龙去脉,纽伦堡审判中纳粹战犯的最后下场…… 目录 第一章 为实施第二个战局创造条件 苏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战役 第二次突袭战役 克里木半岛的解放 战略态势的改变 第二章 白俄罗斯战役 为突袭德军创造条件 利沃夫一桑多梅日战役 著名的第七次突击 波罗的海沿海的解放 攻占布达佩斯 没有奇迹的一天 第三章 希特勒负隅顽抗 攻防发生变化 柏林之争 东线的准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苏军进攻柏林 重要防线的突破 源源不断的攻势 第四章 同盟国走向携手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三次重要会议 俄、英、美三巨头合纵破敌 第五章 盟军会师 强渡莱茵河 苏美、英美会师 柏林城外 柏林市中心区的战斗 国会大厦的攻克 战争狂人希特勒 孤立无援 第六章 攻入柏林 最后的午餐 投降通知 一片白色的柏林 签署投降书 国际法庭的条例 纳粹巨头们的下场 正义的判决 第七章 攻入柏林后 分割柏林 划分之争 附录·人物传记 斯大林 希特勒 试读章节 著名的第七次突击 苏军第七次突击是在1944年8月20日至9月末,在苏联、罗马尼亚边境地区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境内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是这次突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粹德国非常重视对苏、罗边境的防御。德军一旦在罗马尼亚失败,不仅会失去石油、粮食和供应基地,而且希特勒反动联盟也会很快瓦解。因此,德军统帅部在苏、罗边境的雅西一基什尼奥夫地域部署了实力强大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弗里斯纳上将)。该集团军群辖德第6、第8集团军,独立第7军和罗第3、第4集团军,兵力为90万人,共50个师,其中25个德国师;有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400余辆,由德、罗航空兵810架飞机支援。德军利用山地与河流建立了三道防御地带,并以战斗力最强的德第6集团军坚守基什尼奥夫突出部,两翼侧由罗军掩护。 苏军在第二次突击中,追击德、罗军队已越过了苏、罗边境。乌克兰第2方面军自北面,乌克兰第3方面军自东面,对在雅西和基什尼奥夫地域的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基本兵力形成了包围的有利态势。苏联政府曾于1944年4月12日敦促罗马尼亚政府与纳粹德国断绝关系,参加“旨在恢复罗马尼亚独立和主权的抗德战争”,但遭到安东尼斯库反动政府的拒绝。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反动政府仍然追随德国进行战争。苏军实施第七次突击的目的就是,歼灭摩尔达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集团,全部解放苏联西南方国土,并迫使罗、保两国政府退出侵略战争。参加作战的苏军有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部分兵力,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进行支援。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的兵力为125万人,有火炮和迫击炮1.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870辆、作战飞机2200架(含舰队航空兵飞机)。在苏军编成内还有罗马尼亚志愿步兵第l师。苏军在兵力武器装备上比德、罗军队占有明显优势。 1944年8月20日,苏军利用有利态势,发起了强大进攻。整个战役分两个除段进行: 从8月20日至27日为第一阶段的进攻。苏军在这一阶段的意图是合围并歼灭基什尼奥夫地域内的德第6集团军。为此,乌克兰第2方面军突击集团从雅西以北、乌克兰第3方面军突击集团在宾杰里以南同时发起进攻,突破德军防御后向胡希、弗尔丘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围歼基什尼奥夫地域德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攻迅猛,打破了德军增援计划,连克三道防御地带,在第二天天黑前攻占了雅西、特尔古一弗鲁莫斯市,于23日进至胡希地域。乌克兰第3方面军从德、罗军接合部发起进攻后,很快切断了德第6集团军同罗第3集团军的联系,于23日进至普鲁特河。至此,苏军完成了对基什尼奥夫德军集团18个师的合围,同时在多瑙河区舰队配合下,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形成了合围。这一天,罗马尼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法西斯起义,赶走了驻扎在布加勒斯特的德军,成立了新政府。24日,罗马尼亚政府声明脱离德国,退出侵略战争。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于是停止抵抗,并很快将枪口转向法西斯德军。希特勒为了拖住这个同盟者,于8月24日命令德军向布加勒斯特进攻,结果被罗马尼亚军击退。德军被迫放弃夺取罗马尼亚首都的计划,撤出了布加勒斯特地域。在此期间,苏军解放了摩尔达维亚首都基什尼奥夫。接着苏军以34个师的兵力歼灭被围的德军集团,于27日天黑前,全歼该敌于普鲁特河以东区域。 8月28日至9月30日苏军实施第二阶段的进攻,其任务是歼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为此,苏军在围歼基什尼奥夫地域德军集团的同时,即以两个方面军的基本兵力50多个师,合围的部队从正面上向罗马尼亚腹地发动进攻。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向喀尔巴阡山进攻,以主力迅速向西南方向挺进。至30日,苏军攻占了罗马尼亚巨大的石油工业中心——普洛耶什蒂。8月31日,苏军进人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接着,便向特兰西瓦尼亚进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沿多瑙河向南疾进,9月5日前到达罗、保边境。保加利亚政府虽宣布中立,但未同德国断绝联系。9月5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苏军从9月8日开始越过罗、保边境。这一天,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和其他一些城市爆发了武装起义,保军大部分投奔到起义者一边。 P20-P21 序言 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战争如影随行。战争与文明相互交错,既催化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战争带来的是社会的变革,是即将面临的新的局面。这种局面可能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也可能是阻挠社会向前发展的。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战争中,使这一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加宏大、场面更加残酷、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这段时期的战争注定要记录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了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随着战争像信息化发展,战争出现了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三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 当战争被科技包装之后,人们的权利和欲望开始无限扩大,企图在生死较量中获得想要的地位、金钱、土地。这一次,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被战争包围。当历史的大幕拉开,枪林弹雨的残忍杀场,令人作呕的血腥画面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当时的人们是不是会感叹战争的。忧惧?如果墨子在世,是不是会长叹一句:“然,胡不已乎?” 为了哪些荒芜的土地,为了哪些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千千万万人葬送了鲜活的生命。战争,两个充满了血腥的两个字眼,虽然给当权者带来了荣誉与地位,带来了新的世界格局,却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带来了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带来了爱人之间生生世世的遗憾,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翻开这本书,重新回到那个遍地硝烟的年代,感受这些战争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悔悟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