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青、张伟其专著的《谁动了我的婚姻》中所有的案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讲,由于受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对于个人的私生活向来都是讳莫如深。作为自己内心最隐私的这一部分,不可以被窥视,更不愿意拿出来与人分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这种欲望无处释放,便会积郁于心,对于人的生活状态、工作态度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很多负面和消极的想法,威胁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也许这些故事,并不能涵盖所有不幸婚姻的所有问题,而且每个家庭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但至少能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吸取的教训,让我们的婚姻不要再延续他们的不幸……
《谁动了我的婚姻》收集近60篇根据真实具体案例整理出来的婚恋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有打工者,有学生、有知识分子,有白领也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年逾半百。这些不同年龄段的普通人讲述了他们的婚姻感情故事。这些故事,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故事跨度短则数月,长则几十年,有很深的历史纵深感。每篇故事都能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的人情风貌与情感价值的取向。讲述的方式和语言带着各自人生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烙印,可以说这些故事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晓青、张伟其专著的《谁动了我的婚姻》每一篇故事背后,婚恋咨询师细心而温情的指导,让整个故事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风貌。婚姻咨询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倾诉者以正面的引导,力图帮助倾诉者建立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打造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15我的初恋情结
初恋是美好的,但能和初恋顺利步入婚姻的却也不多。正是因为这份美好,这份稀少,所以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在我们的心里泛起层层波澜。32岁的文字编辑林枫此时就在这样的波澜中沉迷着……
林枫自述(32岁职员):
叶枫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并且已经娶妻生子的人,已经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再来谈初恋和曾经的爱情了,但是我还是想把这段感情说出来见见光,因为它经常会在我感到幸福或者痛苦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让我感觉到压抑。”
“也许我说得很乱,只是一些感情的碎片,但还是希望你能从中理出头绪,把这些碎片拼合起来,给我一个完美的故事。然后,我会小心地珍藏、封存,并且永远都不可能再重新翻开了!”
(一)
我和文子相识于2000年,是我的朋友小敏给我们介绍的。
初次见到她的时候,感觉她是那种很柔弱、很文静、很淑女的女孩儿。不过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做好谈恋爱的准备,只是觉得在那个年龄,应该谈恋爱了。读大学的时候光看着别人谈,我还不知道恋爱是什么滋味呢。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妨体验一下。所以说这份爱情一开始就目的不纯,我不是想真正地爱上她,而只是想尝尝被一个人爱的滋味!就是因为这个动机,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当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她的时候,依然还是不愿意承认。
那时的我刚毕业,整天往人才交流市场跑,而她也刚刚失去工作,所以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在一起。
有一天我们从人才交流市场出来,介绍人小敏说她骑车带着文子太累了,问我可不可以替她带着文子送文子回家,我答应了。文子静静地坐上了我的自行车,我们一直没说多少话,小敏很知趣,一路把车骑得飞快。而我则骑得很慢,不知不觉就到了她们的住处。
我看了她一眼,说:“你上去吧,我要回家了。”她说:“要不你上来休息一下吧,骑了这么远的路,怪累的。”我说恐怕不方便吧?她说没关系。早到的小敏更是一个劲儿地拉我,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她们走上楼去。
她住的地方很简单,一张床、一个柜,然后就是合用的厨具。第一次走进女生的闺房,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浑身都感到不自在。于是我提出要走,文子也看出了我的不自然,没有强留我。
(二)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交往。不久我暂时到一个网吧做夜间网管,而文子还是没找到工作。我每次下班后都要到她租住的小屋和她聊聊天。慢慢我了解到文子是廊坊人,刚刚毕业,打算在石家庄找一份工作。这一点儿更坚定了我只想尝尝恋爱滋味的念头,因为父母不同意我找外地的女朋友,而我又是一个从小就非常听话的孩子。
在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文子非常细心,也很会照顾人。
我家中的事情不多,每天早晨一下班就来到文子的住处,等待我的是已摆好的洗脸水、茉莉花香味的香皂和做好的饭菜,我放下工具包,肯定能在两分钟内吃上饭。饭后,我偶尔也会帮着她收拾碗筷。平时在家我经常洗碗,但在这里,文子一次也没有让我洗过,她说:“女人是水做的,所以要洗衣做饭,而男人是土做的,所以要奔波于闹市街头。”
其实文子做饭的水平很差,而我是一个有五六年做饭经验的“老厨”了。有一天下班后,我想让她看看我的手艺,于是那天下午我们手拉手到菜市场买菜,很像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买菜回来,我一边做菜一边笑着对文子说道:“今天我且小露一手,请小姐细心记下。”我的话把文子逗得很开心,脸上都笑出了红润。于是我做菜,她做饭,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共同打造烛光晚餐。不到半个小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那天文子对我的手艺无比佩服,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出她对我已经有了好感。
(三)
随着接触的增多,我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文子的可爱之处,她温柔善良、柔情似水,而我也逐渐发现我的心正慢慢向她靠拢。虽不是我的本意,但我的心已由不得我控制了。
我开始想追她,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有了一个绝妙的计策。那天下班回来,我故意揉红双眼,到了楼上,我对文子说我的眼中进了沙子,还装出疼痛的样子。文子立刻去拿了条干净毛巾,我当时心中暗喜,脸上却还故意装出很痛苦的样子。不想文子拿了毛巾,并没有帮我擦拭而只是递到了我的面前,我心里很失望,心想她怎么不替我擦擦呢?这样我就可以伸手抱抱她了。
过了几天我又去她那里,无论我设计了多少示爱的台词,但一见到她,我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她看出了我的心思,故意提了一些别的话题,马上就到上班的时间了,我站起身说要走,透过她的表情,我看出她仿佛在等着我说出那句话。终于在即将走出屋门的一刻,我转身一把抱住了她,紧紧地将她拥在怀中,在她耳旁轻轻地说道:我好喜欢你!她没有说话,也没有挣脱我的怀抱,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拥抱着。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我轻轻地松开双手,看了她一眼,在她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我喜欢你,宝贝!”
去上班的路上,我浑身颤抖,心中的爱情火焰烧得我欲罢不能!文子!我最终还是爱上你了,我终于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她身上淡淡的茉莉花的香味和美丽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
中秋节,我按原计划进行,就是想和文子一起包顿饺子吃,早晨下班回到她那里,她刚洗漱完!见到我,她显得异常惊喜,忙问:中秋节怎么不和家人一块吃团圆饭呀。我说:回家太远了,不如咱俩一起过中秋节吧。然后我们就一起到市场买菜。
买菜回来后,因为已经上了一夜的班,我觉得很累。看看时间还早,便对文子说:“我觉得很困,眯一会儿,一个小时以后你把我叫起来我们一起包饺子。”文子点点头。但等到我再睁开双眼,看到文子正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坐在床上对着我微笑,这应该是幸福!而我却感觉到了心疼!我略带责备地对她说:我不是让你叫醒我一块包吗?她略带羞涩地对我说“我看你睡得很香,所以就没叫你!”
吃完饺子,我趴在床上看杂志,她就静静地躺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她看着我,我看着书,书上写的什么我看不到,我只用手机械地乱翻着,当我抬头与她的眼睛对视时,我的心跳加速了,我望着她、她看着我,时间仿佛停止了,我强忍着自己急促的呼吸,默默地望着她,我们拥抱在了一起。那天我终于吻到了她。
有天晚上在网吧值夜班,我有些困了,迷迷糊糊地,忽然听到老板娘大喊一声“蚊子!”
听到老板娘叫文子,还以为她真的过来了呢,立刻站起来眼睛四处寻找文子的身影,只看到老板娘边笑边说“我在说墙上有只蚊子,不是说你的那个文子呢。”……
P70-72
序言
“什么样的爱情最牢固?”
“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最靠谱?”
“什么样的婚姻最幸福?”……
这些看似简单而又深奥的爱情婚姻问题在咨询中被人们反复追问着,面对咨询者渴求答案的眼神我却常常无言以对。我一直在努力探求,可至今仍没有什么满意的答案。
有人说爱情是甜蜜的,可环顾四周为爱痛苦纠结的大有人在,有人说爱情是美妙的,可是遭遇到锅碗瓢盆日常杂事的时候又那么不堪一击,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使人牵肠挂肚、藕断丝连,有时候让人痛苦不堪、纠结万千;更有甚者以甜蜜开始,孽缘结束。有多少人能读懂爱情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觉悟出情感的内涵。爱情本身就是一个“三无产品”:无标准、无具象、无替代。每一个人对爱情都有独特的感悟,借鉴他人的理论或经验,收获的不一定是甜蜜的爱情。
婚姻就像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别人看到的只是诱人的颜色,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记得我常爱说的几句话,婚姻的目的本来想吃甜头(幸福),却忽视了馒头(现实),形成了对头(冲突),最后收获了苦头(悲伤),这是多少人婚姻过程的演变。相爱容易相处难,很多在事业上叱咤风云的佼佼者在婚姻的经营中却一塌糊涂。婚姻和事业的经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婚姻不需要输赢更需要智慧。我历来提倡三感行动:“感激心恋爱、感谢心结婚、感恩心分手”,切忌不要把爱换为仇恨,把情缘化为孽缘,甚至把无辜孩子的幸福也搭上。这是我们实在不愿看到的情景。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是需要被关怀的弱势,可在若干咨询案例中看到的是很多女性的坚强;也有人说男人应是女人的保护神,可现实中又发现太多不能担当这种角色的男人。当浪漫的爱情变为实质婚姻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如何去化解矛盾升华爱情是考验夫妻双方的试卷,婚姻不是战争,家庭也不是战场,只有家庭和谐了幸福才会来敲门。
幸福不是从他人嘴中说出来的词语,而更多的是自我的感觉。外表的愉悦不一定代表内心的幸福,物质的富足也不一定说明婚姻的美满。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多少对情侣或夫妻把婚姻经营得甜甜蜜蜜,又有多少对夫妻为婚姻而伤痕累累。
有调查显示,2013年的第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尽管数字令人震惊,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康、幸福和谐的婚姻,对于我们每个人,甚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这些数字的提升也刺激着我们的神经,逼迫着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我们的婚姻怎么了? 本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讲,由于受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对于个人的私生活向来都是讳莫如深。作为自己内心最隐私的这一部分,不可以被窥视,更不愿意拿出来与人分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这种欲望无处释放,便会积郁于心,对于人的生活状态、工作态度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很多负面和消极的想法,威胁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也许这些故事,并不能涵盖所有不幸婚姻的所有问题,而且每个家庭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但至少能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吸取的教训,让我们的婚姻不要再延续他们的不幸……
最后,感谢所有故事的主人公,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感谢他们愿意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痛苦和幸福,同时祝福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寻觅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写一本书不容易,写一本自己满意的书也不容易,写一本让大众满意的书就更难了,想写本婚恋家庭方面书的意愿已经在自己的心里酝酿很久了,可由于自己的懒惰迟迟没有践行,所幸碰到了晓青姐,机缘已到一拍即合,紧锣密鼓的整理成型后,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强迫症似地来回反复检查推敲,唯恐出什么大纰漏,既对不起读者,又对不起来访者。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些瑕疵,诚恳的希望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也正是您们的积极认可和不吝赐教才会鞭策我们为下一本书的开端奠定基础。
有人说生活是苦难的,也有人说生活是甜蜜的,每一个人起点不同,经历不一,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就像婚姻,经营的好收获的是更多幸福,经营不利就容易收获痛苦。社会是由若干个体所组成,每一个人相对都是他人的旁观者,不能身在其中,很难体会当事者的酸甜苦辣。出此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呈现,希望能更多的为大家提供借鉴!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什么恩怨情仇自然也是昙花一现,老天为我们制造了相聚的缘分,就应该彼此珍惜、努力经营。或许我们不能把婚姻经营的大红大紫,但不离不弃也是另外的一种意境,我们仍要珍惜身边走过的每一段路和每一位人。
婚姻不仅有经营的技巧,同时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年轻时追求浪漫,中年时追求安全,老年时追求相伴,在这相处经历中,有相遇时的惊喜,相争时的沟坎,相敬时的亲切,相爱时的甘甜,这才是一段真实的婚姻,这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花园。
感谢辰吴心理中心的战友们,没有您们的“旁击侧敲”此书的深度和广度会大打折扣!
感谢我的搭档晓青,没有你就相当于没有土地的种子,您深厚的功底,专业的睿智是此书血脉的基石!
感谢研究出版社及北京世图版权代理公司的朋友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此书的顺利出版!
张伟其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