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技术类高职高专教改系列教材)》由曲恒绪所著,本教材是依据安徽省财政支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目标进行编写的。
在内容组织上,本着“理论适度,应用为主"的理念,删去了一些理论推导,注重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删去了实际工程中较少应用的“受扭构件”和不便于手工计算的“框架结构”等相关内容,增加了“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内容。
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简介、梁板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可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作为土建类相关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技术类高职高专教改系列教材)》由曲恒绪所著,为由安徽省财政支持的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简介、梁板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技术类高职高专教改系列教材)》除可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作为土建类相关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
绪论
0.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0.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0.3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发展
0.4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第1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钢筋
1.1.1 钢筋的品种和等级
1.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1.1.3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选用原则
1.2 混凝土
1.2.1 混凝土的强度
1.2.2 混凝土的变形
1.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1.3.1 概述
1.3.2 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1.3.3 钢筋的锚固
1.3.4 钢筋的连接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2.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 结构的功能要求
2.1.2 作用、作用效应、结构抗力
2.1.3 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2.1.4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2.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2.2.1 结构的功能函数
2.2.2 占构的可靠性与可靠度
2.3 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
2.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2.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2.4 耐久性规定
2.4.1 耐久性的概念
2.4.2 耐久性设计的内容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受弯构件正截面配筋的基本构造
3.1.1 截面形式和尺寸
3.1.2 受弯构件的钢筋
3.1.3 钢筋的保护层
3.1.4 钢筋的间距
3.1.5 截面的有效高度
3.2 梁正截面的试验研究
3.2.1 适筋梁的工作阶段
3.2.2 受弯构件正截面各阶段应力状态
3.2.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
3.2.4 适筋梁与超筋梁、少筋梁的界限
3.3 单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3.3.1 基本假定
3.3.2 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3.3.3 截面设计
3.3.4 强度复核
3.4 双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3.4.1 基本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3.4.2 截面设计
3.4.3 承载力复核
3.5 T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3.5.1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
3.5.2 截面设计
3.5.3 承载力复核
第4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概述
4.2 无腹筋简支梁斜截面上应力状态和破坏形态
4.2.1 无腹筋梁斜截面上应力状态
4.2.2 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
4.3 有腹筋简支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3.1 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4.3.2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3.3 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4.3.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4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要求
4.4.1 抵抗弯矩图
4.4.2 纵筋的弯起
4.4.3 纵筋的截断
4.5 钢筋的构造要求
4.5.1 纵向钢筋构造
4.5.2 箍筋的构造要求
4.5.3 弯起钢筋的构造要求
4.5.4 钢筋细部尺寸
第5章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
5.1.1 材料强度等级
5.1.2 截面形式及尺寸
5.1.3 纵向钢筋
5.1.4 箍筋
5.2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2.1 试验分析
5.2.2 承载力计算公式
5.2.3 承载力计算方法
5.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3.1 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
5.3.2 两类偏心破坏的界限
5.3.3 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
5.3.4 长柱的正截面受压破坏
5.3.5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6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6.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2.1 承载力计算公式
6.2.2 截面设计
6.3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7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7.1 概述
7.2 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7.2.1 裂缝的分类
7.2.2 裂缝控制的等级和要求
7.2.3 裂缝宽度验算
7.3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7.3.1 概述
7.3.2 短期刚度Bs
7.3.3 长期刚度B
7.3.4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简介
8.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8.1.1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8.1.2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8.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类型
8.2 预应力施加方法
8.2.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8.2.2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第9章 梁板结构
9.1 概述
9.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9.2.1 结构平面布置
9.2.2 结构内力计算
9.2.3 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9.2.4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9.3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9.3.1 双向板的受力特征
9.3.2 双向板结构内力计算
9.3.3 截面配筋计算要点和构造要求
9.3.4 双向板支承梁的构造要求
9.4 楼梯设计
9.4.1 现浇板式楼梯
9.4.2 现浇梁式楼梯
9.4.3 楼梯设计实例
第10章 结构施工图识读
10.1 梁、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0.1.1 梁的平法识读
10.1.2 板的平法识读
10.1.3 梁、板构造详图
10.2 柱施工图识读
10.2.1 柱的类型
10.2.2 柱的平法识读
10.2.3 柱构造详图
10.3 剪力墙的平法识图
10.3.1 剪力墙构件类型与钢筋类型
10.3.2 剪力墙的平法识图(出自11G101—1)
附表1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内力系数表
附表2 双向板按弹性分析的计算系数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