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对北京践行和引领低碳发展,建设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于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城市具有借鉴作用;有助于丰富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学和环保产业经济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本书由李慧凤、杨艳芳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李慧凤//杨艳芳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对北京践行和引领低碳发展,建设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于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城市具有借鉴作用;有助于丰富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学和环保产业经济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本书由李慧凤、杨艳芳主编。 内容推荐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吸收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最新成果,构建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关键因素贡献度,并对北京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两大领域,即交通碳排放及建筑碳排放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北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了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为北京温室气体减排及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供政府环境管理及规划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参考使用。本书由李慧凤、杨艳芳主编。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1.2 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 1.1.3 中国发展低碳城市具有迫切性 1.2 低碳城市国内外研究及实践动态 1.2.1 国外研究及实践动态 1.2.2 国内低碳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动态 1.3 低碳城市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1.4 本书的创新点 1.4.1 北京碳排放计量研究 1.4.2 北京发展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3 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1.4.4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在分析中的引入应用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北京碳排放源分析 2.1 碳排放源 2.1.1 工业领域碳源 2.1.2 交通运输领域碳源 2.1.3 农林业领域碳源 2.1.4 环境工程领域碳排放 2.2 北京碳源分析 第3章 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3.1 北京能源消费状况 3.1.1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 3.1.2 北京市能源消费特点 3.2 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3.2.1 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3.2.2 北京市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3.2.3 北京市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点 第4章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计量研究 4.1 北京市城市交通的发展概况 4.1.1 公共交通 4.1.2 城市对外交通 4.1.3 民用交通 4.2 北京城市交通的特点 4.2.1 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 4.2.2 机动车使用强度过高 4.2.3 机动车运行速度较低 4.2.4 机动车出行时间较长 4.3 北京城市交通碳排放计量及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4.3.1 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4.3.2 数据泉源与处理 4.3.3 北京城市交通碳排放实证结果 4.3.4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结果分析 第5章 北京市建筑碳排放计量及影响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5.1 北京市建筑业发展现状 5.1.1 行业发展概况 5.1.2 建筑节能 5.2 建筑碳排放评估方法综述 5.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5.2.2 研究角度 5.2.3 主要评估体系 5.2.4 主要计算方法 5.3 宏观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 5.3.1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 5.3.2 建筑物寿命周期碳排放的估算 5.4 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量估算 5.4.1 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分析 5.4.2 金属材料能耗计算方法 5.4.3 非金属材料能耗计算方法 5.4.4 新建建筑能耗 5.4.5 建筑运行能耗 5.4.6 总能耗 5.5 北京市建筑碳排放计算 5.6 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比较分析 5.6.1 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的国际比较 5.6.2 北京市建筑物碳排放的国內比较 5.7 影响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分析 5.7.1 定性分析 5.7.2 STIPRA模型 5.8 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预测与分析 5.9 分析的不足之处 第6章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6.1 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 6.1.1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6.1.2 科学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6.1.3 推广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为节能减排加力 6.1.4 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6.1.5 严格治理城市环境,倡导低碳生活 6.1.6 勇于探索厉行实践,打造低碳社区 6.1.7 完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依法推进节能减排 6.2 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6.2.1 低碳城市建设缺乏长期综合规划 6.2.2 管理体制不顺掣肘低碳城市建设 6.2.3 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 6.2.4 绿色低碳行为尚需政策支持 6.2.5 低碳城市建设的标准界定尚处在探索阶段 第7章 北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低碳城市内涵界定 7.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7.2.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則 7.2.3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7.2.4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框架 7.2.5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7.2.6 北京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第8章 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8.1 总体目标和原则 8.1.1 北京低碳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8.1.2 指导思想及原则 8.2 构建三个主体、三个层面、三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8.2.1 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三个主体的职责 8.2.2 政府、市场和民间社会3个方面的作用方式 8.2.3 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的主要内容 8.3 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及措施 8.3.1 宏观方面 8.3.2 中观方面 8.3.3 微观方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