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后六十年的中国波澜壮阔,人物命运浮沉,随之出现巨大的变化。
《长辈》整体构思十分宏大,写下了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刘、顾两家人的情感纠葛。这部小说尤其关注小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沉浮,描述了各色人的人生情态,有对命运的无力感,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揭示了时势造英雄、社会变迁影响人的命运的主题。语言朴素而真实,情节绵密。本书由刘运勇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运勇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上世纪后六十年的中国波澜壮阔,人物命运浮沉,随之出现巨大的变化。 《长辈》整体构思十分宏大,写下了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刘、顾两家人的情感纠葛。这部小说尤其关注小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沉浮,描述了各色人的人生情态,有对命运的无力感,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揭示了时势造英雄、社会变迁影响人的命运的主题。语言朴素而真实,情节绵密。本书由刘运勇著。 内容推荐 《长辈》真实地描写了北方阳城和南方乐城一群小人物在战争与和平时代的革命生涯。“我”的父亲、阳城农民刘开亮参加革命后英勇杀敌,悍不畏死,转战到南方,后入重庆炮校学习、工作。乐城地下党外围人员顾培中胸怀大志,隐蔽斗争,不幸于解放前夕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们历经解放战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遭遇各异,以不同的经历展示革命之波诡云谲。而与刘家、顾家关系较为密切的白家、鲁家、姬家一众长辈,则在六十年中或帮助、或反对、或附合着他们,与刘、顾二人性格纠结、命运相连、结局迥异,产生了复杂多变的矛盾。这些矛盾终随社会的进步而逐一化解。《长辈》语言朴素而真实,情节绵密。本书由刘运勇著。 目录 1.当八路军/001 2.鬼子输了/006 3.胜利果实/012 4.外公屋里/018 5.红汤圆儿/023 6.大姨出嫁了/029 7.蛰伏/037 8.买枪要有钱/043 9.爷爷/050 10.姬妮儿/057 11.说服/064 12.送枪/070 13.告密者/077 14.国军溃败/085 15.黎明前/092 16.放鸽儿/100 17.火线入党/106 18.追田樱/111 19.抓间谍/114 20.茶碗阵仗/119 21.悲痛/127 22.不准参军/132 23.解放/140 24.月亮花/147 25.培训战神/158 26.选举大队长/165 27.外婆不嫁/171 28.相亲/177 29.集体婚礼/184 30.顾右派/190 31.大跃进/197 32.还乡/205 33.非战/211 34.转业了/217 35.水巷子/223 36.门户相当/229 37.造反/236 38.淘井/243 39.准备逃避/249 40.文攻武卫/258 41.川剧样板戏/264 42.高原好/269 43.汉口调肉/277 44.山神发怒/284 45.因为诸葛亮/290 46.陈七入蜀/298 47.覆巢之下/303 48.翻案/311 49.探监/319 50.平反/330 51.爷爷猝死/334 52.琐事/340 53.金葵花/348 54.白美丽/355 55.莫拆文庙/361 56.家宴/368 57.抓周与抓机会/375 58.刘氏后人/381 59.过年了/386 60.退休/393 61.负荆请罪/398 62.人生七十/404 63.鲁文俊醉酒/410 64.甲子年/418 试读章节 父亲是个八路。 抗日战争胜利前十天,父亲刚满十六岁,在河南省阳城县赵河镇维持会当杂役。这份活儿虽有做汉奸的重大嫌疑,却是官府中人,引起过好些乡亲的眼热。父亲当然不是汉奸。那时,他还太小,拿在手中的,并非刀枪,只是一根竹棍儿般的吹火筒。就是说,相当于助理厨子,打杂的,而且只会烧锅择菜,不会炒肉蒸馍煮饭。做这事可称为混。哪朝哪代都有混饭吃的孩儿,且往往引以为荣,贪图混个出息。父亲难道是个混混儿?他决不认,自己吹嘘,做过二面馍。就是用一层白面、一层红薯面裹出的馍馍。比之吃糠咽菜,二面馍确是极好的主食儿。从官家这吃食儿看,乡维持会不富裕,大鱼大肉吃得少。再说了,河南自古就是中原逐鹿之地,老百姓流离失所,饥了饿了所致,纷纷抢着到官府做事甚至当兵,就叫作吃粮。有粮吃就等于有了活命。父亲能够到赵河镇维持会吃上二面馍,全靠他大舅姬良富帮忙。姬良富是维持会长,父亲待他很尊重,称为舅爷。 这时,维持会长姬良富一觉睡过头,醒来一看,院子里静悄悄的,少了鸡飞狗跳,也不闻雀儿叽喳,连惯常有的兵丁下操声都湮没了,像突然罩上盖儿的楠竹蒸笼。他要骂娘,又不想撑嗓子眼儿,想了一想,摸到隔壁屋外甥住的炕边。 见父亲憨牛般睡着,姬良富往他屁股狠踢一脚,很恼怒:亮,太阳都晒屁股了,咋还死睡的嘞,买菜去。 阳城人习惯称单字名儿,同辈单字加哥、弟,比如,富哥、成弟什么的,晚辈只叫一个字,刘开亮就被叫做亮。 父亲嗯了一声,翻过身体,勉强睁开眼睛,看了姬良富一眼。姬良富以为他要醒。父亲再翻转身体,又睡了,那明亮的瞳仁里,根本就没有姬良富的啥影影儿,还留着残梦儿似的,忽悠悠的,尽是些花枝儿姑娘嘞。 姬良富咯地一笑,看出了,这孩儿有心事,做少年人花朵儿柳枝儿那梦嘞。便不再踢他,凑拢耳朵吼:亮,你那花朵儿的媳妇儿可来了咧! 父亲翻身坐起就问:在哪?淑玉来了,媳妇啥模样,俊不?他其实并未见过爷爷替自己寻下的柳庄媳妇。 姬良富兜他屁股,又踢一脚,暖昧地说:想媳妇,还早着咧,俺告诉你,起来买菜,准备过中秋节的吃食,去街上打听打听,咋悄没声儿黑没影儿的,滚汤泼了那些地老鼠? 日本人矮个儿,眼睛多近视,双腿盘着走路,活像这地方的老鼠。 父亲答应着,提拉起大腰裤,蹬上未曾谋面那媳妇儿做的千层底儿布鞋,挎了菜篮子往外走,先不忙出门,蹲在石水缸前,噗噗掊了几把,洗得脸上干净了。姬良富咬牙切齿地恨他慢。父亲却说,俺梦见媳妇了,要不洗涮洗涮,丢老屋的先人!姬良富捣鼓他,说你早些儿蹿出去,没准碰上柳淑玉,领了逛街,那才老美的事儿呃。父亲果然上当,不再折腾不休,拎起菜篮子,飞似的跑出大门。 姬良富得意地笑了,笑得好像被谁捏了一把,圆脸拉长了,尖着下巴颏,活似一条成年老狐子。 赵河不过蕞尔小镇,大小跟一座山寨差不多少,从前叫过赵河寨。它是进出伏牛山的主干道。山下是茫茫的平原,庄稼地无边无际的,这时都种着高粱和棉花。日本人占领了赵河镇,戒备森严,只要掏不出花花绿绿的良民证,任准都不能进去。八路军桐柏山游击队的侦察员们,要侦察赵河寨镇的情况,也只能趴在寨子外面的累山上用望远镜来照。累山是座名山,那时的赵河,夹在山口中,像男人仰躺着、叉开双腿。其身体部分就是场镇。双脚是外伸的两条公路,分别通往县城和父亲的老家白河乡。裤裆里夹着那两座炮楼,死死闩住寨门,低处看上去十分谨严。八路军桐柏游击队侦察队长姬良成观察好久,突然笑了,说赵河寨像个狗尻子,引得队员们哄堂大笑。姬良成决定化装侦察,进赵河寨摸清楚日本鬼子的布防情况,再制定攻寨拔炮楼的方案。那时,侦察队员通过当地维持会的工作内线,都搞得有一张良民证,混过固若金汤的碉堡,并不是什么难事。在他们看来,攻打三教九流混杂的赵河镇,算尿不了个啥。 姬良成扮成卖核桃小贩儿,浓眉大眼的,头戴毡笠,腰束蓝布带,脖子勒一条老土布汗巾,看着像商贩,可一搭话直来直去的,像跟谁下战斗命令。队员担心他暴露。姬良成死盯着那人,说要不,你们扮了进去?那些队员说他霸气,争着劝说,其实希望换成自己,去立下这一功。抗日战争打得胜利在望,再不出手,谁还能捞到多少立功的机会哩?姬良成偏偏也是这想法。何况,都扮成贩儿了,再脱下衣服,换了给队员穿上身,那不石可碜人的嘛!便张口就骂:啥废话,你奶奶的,还不给俺装核桃。 那些队员说话故意发飙:队长,这核桃,可实沉得要命的哩,真就装了? 姬良成发狠:真装。 队员们七手八脚的,把那青格格的核桃,装进两只大竹筐里。姬良成挑上肩膀试了试,挺沉。把这挑一百七八十斤重的核桃,从这山头挑进赵河,至少要走上五六里地,甭说侦察了,先就会把自己累得个半死。可他不反悔。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打桃干。伏牛山出产这核桃,皮薄肉脆,路上能砸来吃饱了。况且,姬良成进赵河寨侦察,还有别人不具备的条件,换了其他人去,哪能放心。于是,他挑起核桃担子,筐底下藏着两把镜面匣子枪,挪下了山,往赵河镇赶过去。 姬良成和姬良富是亲兄弟。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