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动物志》内容涵盖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执笔撰写的陈德牛、杨潼、吴小平等都是我国著名的动物分类专家。《天目山动物志》不但有严谨的编写规格,而且体现了很高的学术价值,各类群种类全面、描述规范、鉴定准确、语言精练,并附有大量物种鉴别特征插图,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参阅。
《天目山动物志》反映了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天目山及其丰富的动物资源,还可供农、林、牧、畜、渔、生物学、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者参考使用。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发动物资源,首先必须认识动物,给每种动物以正确的名称,通过详细表述并记录动物种类、自然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经济价值与利用等信息,规范各类动物物种的种名和学名,对特有种、珍稀种、经济种等重大物种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作客观记载,为后人进一步认识动物提供翔实的依据。陈德牛、杨潼、吴小平等主编的这本《天目山动物志(第1卷)(精)》经野外标本采集,鉴定共计36科63属123种和亚种(包括一新种),其中淡水贝类10科13属17种;陆生贝类17科37属76种和亚种(包括一新种);陆栖寡毛类2科3属17种;蛭类6科9属11种;淡水蟹类1科1属2种。同时,对实际研究过的种类作了比较详细的形态描述,每个种均列有分布、生物学、有关文献等,并编有分种检索表。
本志不仅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天目山丰富的动物资源,而且可供农、林、牧、畜、渔、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