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传奇》作者王志军选择了吕不韦这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进行研究和小说创作。关于吕不韦的著作很多,作者独特之处在于,将吕不韦融入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去观察、演绎,使读者能够熟悉历史事件,感受历史氛围,从中体会到吕不韦的政治智慧与诸多的无奈。作者力图将历史的真实性、小说的趣味性、思想的深遽性融为一体,让读者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获取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开启更多的感悟与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吕不韦传奇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志军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吕不韦传奇》作者王志军选择了吕不韦这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进行研究和小说创作。关于吕不韦的著作很多,作者独特之处在于,将吕不韦融入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去观察、演绎,使读者能够熟悉历史事件,感受历史氛围,从中体会到吕不韦的政治智慧与诸多的无奈。作者力图将历史的真实性、小说的趣味性、思想的深遽性融为一体,让读者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获取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开启更多的感悟与智慧。 内容推荐 王志军编著的《吕不韦传奇》以先秦政治人物吕不韦为写作对象,通过对吕不韦不同人生阶段的重大事情的生动阐述,向读者展现了吕不韦的传奇生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本书文笔生动,悬念迭起,是一部较好地反映吕不韦生平的书籍。 目录 第一章 生逢乱世 第二章 少年才俊 第三章 邯郸听辩 第四章 商海奇葩 第五章 东游临淄 第六章 初露其锋 第七章 游历秦国 第八章 邯郸居奇 第九章 咸阳立嗣 第十章 忍痛割爱 第十一章 逃离邯郸 第十二章 精心护嗣 第十三章 韬光养晦 第十四章 封侯拜相 第十五章 标本兼治 第十六章 立德立言 第十七章 开疆拓土 第十八章 养虎遗患 第十九章 饮鸩遗恨 试读章节 生逢乱世 周赧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92年,诸侯各国没有发生过一场战争,竟然出现了太平景象。 已是人夏时分,天气仍有几分寒意。 阳翟城里中心豪华区有一处大院,十分雄伟。院内的西厢房里,躺着一个年轻的妇人,俊俏的脸上已是蜡黄,没有一点血色,如同死人似的。几个稳婆围在产妇身边束手无策。尽管巫婆在院子里念念有词地跳着大神,似乎也于事无补。 厅堂上正面墙上设有吕氏祖先灵位。留着花白长须的吕熙大老爷站在祖先的灵位前默神祈祷。 吕熙早年在卫平侯宫中为官,官至上大夫。卫平侯全不思振兴之道,整日里沉溺于郑卫之音,苟且偷安,国势日衰。吕熙几次进谏,卫平侯虽然敬重,却做出一副无可奈何之状,依然故我。吕熙于是弃官从商。经历几十年的官场、商场风风雨雨,吕熙已练就了气定神闲处变不惊的气度。饶是如此,儿媳难产,却使得他十分担心,在心里拜请祖宗之灵庇佑。 四十开外的吕鑫则焦急地在院里来回踱步,家人和几个下人都低着头候着,不敢吱声。 吕鑫长年经商,举手投足之间透着儒雅之风。他娶了三房妻妾,生了一群女儿。已是三代单传,却没能生个带把的。去年从邯郸娶了一个赵媚娘,几番恩爱,倒是一下子怀上了。请了有名气的郎中把脉,都道是弄璋公子。谁知临产却出了意外。 “老、老爷,秦、秦大夫请到了。”一名下人气喘吁吁跑了进来,在门边就软倒地上了。 “快,快去接秦大夫。”吕老爷抬腿往外走。 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如飞而至。 从轿子上下来一位老者,六十开外,也不客套,提着一个药箱,步履矫健地走进了西厢房。 吕鑫不便进房去,只好站在门外等候,见几个巫婆还在跳着舞着,把她们全赶走了。 秦大夫伸出手指,探赵媚娘的鼻息,已没了呼吸。拿脉,却还摸到微微的跳动。于是,打开药箱,取出银针,在赵媚娘几处穴位扎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赵媚娘竟然苏醒过来。门外焦急万分的吕鑫闻讯大喜。 “喂点糖水。”秦大夫吩咐。 下人赶紧给产妇喂糖水。 “不要紧张,不要着急,一阵一阵地用力。一定没事的。”秦大夫笑着安慰道。 赵媚娘听了,苍白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点了点头。 一个胖乎乎的婴儿终于顺利地产下。 “恭喜夫人,是个公子。”稳婆喜洋洋地说。 一个女佣欢天喜地向门外报喜:“老爷,生了个公子!生了个公子!” 吕鑫快步跑到堂屋神龛前,敬上一炷香,跪拜在地。吕熙大老爷则激动得口中不停地念叨“祖宗积福,祖宗积福!” 吕家大院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庆气息。 吕家赵媚娘生产时死而复生,母子平安,一时成为阳翟城的美谈。 “听说那个媚娘流了许多血,已经断了气,都救活了,真是神仙!” “哎,我们那里女子生孩子时,经常死人,去年还死了几个。要是秦神医当时在就好了。” 人们对秦大夫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阳翟城东郭有一座仁心药膳坊,四合院式。临街是两层楼,一楼门面是药店,二楼是客房和住房。后面四合院,做加工作坊用。 仁心药膳坊位置虽偏,生意却异常好。不单阳翟城的居民纷纷前来看病抓药,而且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的人有疑难杂症都闻名而来。人们舍近求远,不辞辛苦,到这里来就诊,都是冲着这里有个神医秦大夫。 没有人知道秦大夫的来历,秦大夫也一心看病,不与一般人谈及自己的事情。人们也不需要太多去关心秦大夫背后的故事,而是津津乐道他的种种神奇医技。 吕鑫走在街上,不时听到人们的议论,掩饰不住兴奋,露出满面春风。身后两个佣人挑着担子,也显得十分轻快。 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照着街面,红色基调下的光影显得错落有致,分外迷人。 吕老爷健步踏进仁心药膳坊,看到两个伙计在给客人抓药,秦大夫则耐心地给一个已经抓了药的客人详细地解说注意事项。 “秦大夫,大恩人,忙了一天,也该歇工了。我今天特来拜访,想向大夫讨杯茶喝。” “救死扶伤,医者本分。吕先生大驾光临,想必有所教益,楼上有请。” 楼上的会客厅布置十分素雅,一个茶几,一架筝,几卷竹简,一缕清香,别无他物。 吕鑫长年经商,行迹遍天下,交游甚广。然而,步入秦大夫的客房,心里却有为之一净的感觉。 两人席地而坐,佣人斟上茶。这茶是新出来的雨前茶,不用看,闭目一吸,就会令人心醉神迷。 “我对大夫神往已久,只是囿于蝇头小利,忙碌奔波。大夫来阳翟一年多了,我却因大夫救了贱内和犬子才来拜会,惭愧惭愧。”吕鑫起身对着秦大夫深深地作揖。 秦大夫起身还礼。“吕先生出身名门贵胄,不屑官场,以仁心治商,虽富甲一方,不招妒,不招恨,必然福泽后世,难得难得。” 吕鑫家族在阳翟是名门望族。吕姓祖先是大岳。大岳为夏禹心腹之臣,被封为吕侯,其后人以吕为姓。随着时代的变迁,吕姓后裔开枝散叶,流转各地,其支脉以吕尚封齐建国为盛。吕侯正传的吕国南迁后被楚国所灭。吕鑫这一脉则守住中原之地,家族也颇兴隆。其族叔公吕仓在东周为相,族叔吕礼在秦国为客卿。吕鑫的祖父也做过小官,后与陶朱公的后裔结识为友,又与白圭相识,对他们的经商之道心向神往。吕鑫的父亲吕熙则辞官经商,斩获颇丰。传到吕鑫这一代,规模越做越大了。 “家父对大夫非常钦佩,特叫我转达他的心意。上次救了贱内和犬子后,大夫又被别人请走了,家父非常遗憾未能与大夫煮酒畅饮。家父想请大夫抽空到府里一叙,略表敬意,不知大夫能否移驾?”吕鑫诚心诚意邀请道。 “救死扶伤为医者本分,令尊心意老夫心领了。”秦大夫道:“令尊德高望重,能与他相交也是人生乐事。只是你看老夫这里每天患者不断,不易脱身呀。” “秦大夫宅心仁厚,医术高超,远近求医者甚众。如是,则难得有闲。”吕鑫想了想,谦恭地问道:“恕吕鑫眼拙,我还不知道大夫祖籍在哪里?大夫大名?”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老夫乃渤海郡郑人。”秦大夫眼神有些暗淡。 “渤海郡郑人?”吕鑫心里想起一个人来。“我曾在赵国时与扁鹊有一面之交,相谈甚欢,十分投缘。记得扁鹊也是渤海郡郑人。不知大夫与扁鹊是否熟悉?” P1-3 后记 并非只是为了正名 写完这部《吕不韦传奇》,仍觉兴尤未尽,心中既兴奋又惶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时期象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人才辈出群星璀璨,那样充满活力影响深远。中国所有的传统文明、经济政治制度都可以追根溯源,从那个时期找到本源。 毫无疑问,在那璀璨的群星中,吕不韦是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商人转身为一个强大的秦帝国相国,扶持培养了一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 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几乎所有的史料、野史中所记载他是一个奸诈、贪婪、图名、好色、畏死之人,千百年来都没逃脱其“坏人”形象。 然而,研读历史,一旦你摆脱先入为主的羁绊,将当时的大事件仔细疏理出来,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历史有太多的谬传。 中国几千年来都轻商,谓之末。对商人没有好印象,动则称奸商。这种鄙视心理一直存在人们的心里。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人才意识平等意识很强,由商而仕,或由仕而商的人物很多。那些成功的商人,如子贡、卓氏、程郑、宛孔氏、曹邴氏、刀间、师史、宣曲任氏、桥姚等,都是受人尊敬的人物。如管仲、鲍叔牙、白圭、范蠡等人,他们或由商入仕,或由仕转商,均为时人所敬重。而吕不韦最突出的特点不是由商转仕,而是提出“奇货可居”,第一个将商业运作规则成功进行政治投资的人。这为后世统治者所忌讳。 周王朝自平王东迁后,诸侯割据纷争了五百余年,统一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而诸侯之中,最终最具统一实力的是秦国。然而,秦国从西歧崛起过程中,历代君王将相都是以大肆杀戮来开疆拓土的,其新占之地数易反复。吕不韦在秦为相十三年,大幅度地拓展了秦国疆域,新增三郡,得一地是一地,史料上却没有其杀戮无数的记载,可谓奇矣。后来他回封地洛邑时,以他的人望和谋略完全可以助他国抗秦,但他放弃了。因为他不想逆历史潮流使天一统一大业因他而滞后。 如果一切服从于战争和功业,吕不韦完全可以集中秦国的物力财力进行攻伐。但是,他更注重安抚庶民,发展农业,改良工具,鼓励生产,完善郡县制,改革官僚制度,使秦国境内一片安宁。更为难得的是,他立足长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四万余顷良田变成沃土。 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极为活跃,各有其利弊。吕不韦却胸怀大志,广招贤才,耗资巨大,集数年之功,集百家之长,编撰了《吕氏春秋》。这本书中所提出的民本思想、义德思想、君臣各守其职的思想、尊士孝悌思想等,既使越过千年,仍然闪烁着巨大的光茫。 后世君主最为忌恨的是吕不韦的“以吕易嬴”和与赵姬私通。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其说法来源有三:一是赵姬原为吕不韦之人;二是成峤反叛时布告;三是春申君黄歇偷梁换柱的例证。成峤反叛之言和黄歇之例均不足信。赵姬与嬴异人相处后,十二个月后才有嬴政,怎可能是吕不韦的种?嬴政在秦宫中那么多年,如果的吕不韦的儿子,无论从长相和性格上都会有相似之处,难道没有认破?其后两人还会那样撕破脸皮?坚持这种说法的人,要么是好事之人,要么是别有用心之人,要么是忌恨吕不韦之人,要么是想贬抑嬴政之人。 吕不韦为相后还与赵姬时常私通之说,更为牵强附会。吕不韦为外来之人,虽然权倾天下,绝不会因赵姬而授人以柄,更不会推荐一个大阴人给赵姬。从后来吕、赵之间的矛盾,吕不韦与妻子合葬北邙山,以及吕不韦的操守可以看得出来,吕不韦为相之后与赵姬再无私情。 吕不韦的人格魅力和威望在那个时期也是无与伦比的。吕不韦免相之后,百官为之说情劝留,战国时期,在尊贤养士方面最为著名的四公子为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然而,没有那一个如吕不韦一样真心待士,成为道义之交。吕不韦免相,有那么多门客相随而去,吕不韦死后,有那么多人甘冒杀头之罪为其送葬。这是四公子难以奢望的。 如果说吕不韦畏诛而自尽,更是不可理喻。当年赵国将嬴异人看守得那么紧,吕不韦仍然可以运用计谋将其潜逃回秦国。以吕不韦的聪明才智,如果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想要潜逃,岂不易如反掌。选择饮鸠自尽,最有可能是他想用死来证明他的节操和对秦统一天下的期待。这必须是一个宁死不屈的硬汉才会如此表现。 当然,吕不韦也有一些弱点和不足,对赵姬、嫪毐、嬴政过份地仁慈迁就,对李斯的为人也未看清,错误决定派成峤挂帅出征,等等。在集权制下,成王败寇,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吕不韦挟威取嬴氏而代之,一统天下,历史又将如何评说呢?! 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发现,我才有着强烈的心愿为吕不韦而写,为众多不明真相的人们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吕不韦。 为了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为自己改变过去论证历史的写作方式,我选择了以小说的形式进行表述,以留给读者更多判断和想象的空间。我所诚惶诚恐的是,首次尝试写长篇历史小说,远比现代小说要艰难,不尽要符合史实,更要再现出当时的情景,这必然会在情节设置、情景描写等方面出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或许是一种积累和财富,她将有助于我以后的历史小说创作。 在长达三年的收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师长和朋友的鼓励、指点和帮助,我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 2014年4月3日于雁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