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陵编著的这本《梅山峒》是全面介绍梅山峒的第一书。该书以宋神宗“开梅”的历程(即将梅山峒建为新化县的历程)为切入点。它波澜壮阔,精彩纷呈,故事情节像汹涌的波涛一样畅快,而且一个比一个出人意料,一个比一个扣人心弦。其中梓龙出峒、辩战会、梅山姊妹花比武、端午研讨会、王安石闯宣德门、神宗两探王安石府、李受智说济阳郡王、两宫泪下、吕嘉问卖祖求荣、大廷战、赵抃入蜀、王安石与司马光、神宗泪赞苏轼、峒主教子、峒主峒娘探慰单凤娘、神宗两诏求言、蔡烨上书、还盘王愿、蚩尤屋场誓师会、乔执中义收全州、泗里河之战、王安石救章悖、郭祥正智会峒主,更是脍炙人口,足可流传后世。
梅山峒是苗族始祖蚩尤故居地,苗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发祥地;是与中原历代王朝对峙了近四千年后仍巍巍屹立不服朝廷的“独立王国”,也是西南诸“蛮”之首。周康陵编著的这本《梅山峒》叙述了宋神宗“开梅”即归统梅山峒的全过程,彰显了宋神宗、宋相王安石、峒主苏甘、宋官赵抃、蔡烨、章惇、乔执中、郭祥正等先贤们谋定和实施和平统一策略的警世智略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丰功伟绩;作者把神秘了几千年先进神奇的以鬼神信仰、生殖崇拜、绝世的艺术、“天不怕、地不怕”的蛮性为主要特色的古苗文化,原汁原味全面地展示给读者。
会长惴惴不安地跟着峒主进了启圣厅,笔直悚立。
峒主亲热地请他坐下,郑重托付:“要制止哑峒长,只有拜托你老人家了。”
会长从椅子上弹起,激动得双泪如注:“我……一定……好好,我去。”
峒主把令旗按放老人怀里,嘱咐:“不能没有它,又不能全靠它。相信你老人家能够想出好办法。回来的时候,千万莫走大路,一定要化整为零,从山里绕回来。”
峒主把老人扶上自己的爱马,送出大门,拳拳叮嘱“路上小心!”,殷殷地望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后,才转身回厅。
回到厅里,不见了峒相。正诧异间,左厢房响起了脚步声,峒相笑眯眯地随声走了进来,说:“去颜岭和潭溪的快马已出发多时。我嘱咐他们‘与敌对峙,莫先攻’。还要温塘、白岩两峒做好出峒接应的准备。”峒主长长地舒了口气,两人会心一笑。
树影长过树干的时候,严塘、颜岭、潭溪三处都先后来报:官军按兵不动,无任何攻击迹象。
峒主松了口气:“郭祥正已按兵不动近两个时辰。现在,天色已不利于他出兵了。可以肯定,他确实只想保住宝庆,不愿和我们结仇。只要梓龙不撩他……”
“他就会放山哑子一马。”峒相与峒主四日相对,眼露笑意。
峒主坚信地征求意见:“接援的两个峒不放出去了。”
峒相补充:“暂时不放,等等老爷子吧。”
“这个哑龙,能听老爷子的么?”峒主直着两眼沉思。
梓龙会长鞭打着峒主的宝马,只半个时辰,已飞过了坪上,恰好遇上男兵首领押送胜利品回峒。一长队被押的汉女,后面是五担盐挑。
会长先招呼:“光猛子,多少?”
“一百八十九个,四担半。”光猛子咧嘴朗声回答,洋洋得意。
“自己这边怎样?”
“唉!死三十多个了。不过,他们那边起码死二十个这么多,尽是官家人。嘿!你猜我干了多少?十七个呀!真过瘾。”
“峒长不理峒主叫他回撤的命令,不怕砍脑壳呀?” “嗨!砍掉脑壳好出气。哑性发起来了,天不服,地不服,还管脑壳?”
“你们都不管他,看着他发哑性呀!”
“你一走,谁还能管得了他呀!越管越哑,越劝越绊。这回,真是现出‘哑峒长’本色了。他老庚被他扇了个大耳光,一边脸肿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他娘骂他,他跪在娘面前拿刀剁手指头,吓得老人家赶紧收了口。他婆娘被他推在门外尿坑凼里,牙齿脱了两颗。这个死哑子,平时我还没看出来嘞,哈哈!”
“硬的不行,不好来软的呀!”
“哎呀,更不行!有十来个婆娘家拜在他面前哭了足足一袋烟久。他走,被她们围着扯着,死乞白赖地缠着。后来,他提脚一踢,踢翻三个,半天不能动。吃软还算男人啦!”
“猛子,你怎么不管?你们不是剁脑壳的朋友吗?看着他死呀!”
“我才不管嘞!老爷子,和你老人家讲实话,我跟定他了。要杀要剐我作陪,要砍脑壳一起砍。”说着,把眼一瞪,把刀一劈,然后咧嘴一笑,“我服他!”
傍晚,老会长赶上歇息的队伍时,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峒民们兴高采烈,都争着向他报喜。他还没喘定就了解到了:与严塘官军相隔只五里,幸好,双方暂时相安无事。提在嗓子眼上的心咯噔一下落了下来。他拍着胸脯暗自庆幸:“祖宗显灵,祖宗显灵!”很快就找到了峒长。峒长正在布置战事,激昂慷慨,咬牙切齿,部属们个个愤怒地挥拳舞刀。老爷子躲在门边,听到子时就要出击,不觉脑袋一嗡。醒来时,已坐在众人包围之中。
峒长催促:“客公,这样急,什么事?”
老人神秘地从怀里慢慢掏出一个精致瓷瓶。众将喜出望外,惊叫。,四酎!”,立马动手去抢,都被女兵首领卯英使劲拨开。不一会,瓷瓶已被卯英高高举起,大家只好老老实实涎着脸等。卯英找来个小杯子,俏眼瞪着说:“一个一个来,捣乱哕?我揪脱他耳朵!”大家嬉皮笑脸一个一个把递过来的美酒眯着眼睛抿下喉,兴犹未尽地赞叹酒味。
峒长又催。老人叫大家坐好,然后慢慢地、详细地介绍当前的形势。介绍完后,房子里一片沉寂。 过了一会,峒长瓮声瓮气不屑地说:“口袋!口袋算狗屁!刀山火海,我梅山人也一样闯,连眼睛都不闭。”说完,轻轻地一哼。
P8-9
中华各族,分久必合。民族分合,源自文化。文化,只要存在,必有交流;只要交流,必在存异中求同,必在碰撞中融合。中华各族,终必如百川归海,融合成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这是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梅山峒》的故事,是这股大潮中璀璨的一段。
一、梅山峒不是洞
梅山峒的“峒”指多山多洞的地方。古代中原汉人对西南民族聚居的领域,大的称州,小的称县,再小的称峒。“梅山”源自苗语“皋芈”。梅山峒地域属楚,楚王姓芈。汉人译“皋芈”为“芈山”。“芈”与“蛮”“梅”音近,“芈山”后传为“蛮山”“梅山”。所以,峒内原有蚩尤后裔,便自称“梅山人”。后来,润州(今江苏武进县境)自称“梅山人”的蚩尤后裔,历经辗转跋涉,回归梅山峒里。“梅山”之名,更为凿凿。
五千多年前,神州大地,经过无数次群体间的战斗和聚合后,并存两个最大的部族联盟。一个在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北方,首领是轩辕氏;一个在以长江中游为中心的南方,首领是神农氏。后来,诸侯相侵伐,而神农氏世衰,不能征,炎帝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再后来,炎帝被轩辕氏战败于阪泉,蚩尤又应运而生,取而代之。蚩尤比起轩辕氏来有三大优势:一、轩辕氏的部族只会游猎,而蚩尤的部族已普及了种稻,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部族,后来称为“苗”;二、司马迁说,苗人在打仗时,除了像别的部落一样用石头、棍子外,还能“持金而战”。这里的“金”指的是青铜武器。管仲《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水出,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三、苗人在与恶水莽山、瘴气猛兽的奋争中锻炼出剽悍、勇武的猛性。于是,蚩尤北上中原,与轩辕氏进行了惨烈的涿鹿(今河北涿县)会战。轩辕氏因为有南人恐惧的大风沙、干旱和别的部族的帮助,擒杀了蚩尤。苗人自此备遭剿杀,纷纷南逃。梅山峒是蚩尤的故里,是历经磨难的蚩尤后裔聚居的地方。
逃到西南诸省的苗人后裔,演化为西南几十个少数民族,奉盘瓠为始祖。他们和苗人一样,都被称为“蛮子”;他们的境地和苗人的境地一样,都被称为“蛮地”。东南亚的许多民族也根自苗人,如今越南还有苗人150万。近三十年来,韩国、朝鲜、日本、法国和美国先后涌出许多研究团体,寻找其苗裔在中国的根。美国的印第安人还派了个寻根代表团专程访问过湖南。
涿鹿之战后,轩辕氏自称黄帝。司马迁告诉我们,黄帝曾在胜利后“南至于江,登熊、湘”。“湘”是指湘江,“熊”是指梅山峒所属蚩尤故居地大熊山。“大熊”是黄帝此次登山时改的。黄帝又称有熊氏,他将蚩尤故居改名为“熊”,冠以“大”,意思是要蚩尤的子孙都成为他大熊的子孙。
梅山峒在今湖南省中部,归化前,它的地界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是所辖十八个峒的属地,在今新化县和安化县。新化县为上梅山,安化县为下梅山。冷水江市原属新化,也属上梅山。第二圈层是势力范围,在宋时的潭(潭州,今长沙)、邵(邵州,今邵阳)、辰(辰州,今沅陵)、鼎(鼎州,今常德)、澧(澧州,今澧县)之间,大致包括今长沙市的宁乡县西南部,益阳市的益阳县、桃江县、安化县,常德市的桃源县南部,株洲市市区,醴陵市东南部,湘潭市的湘乡县,韶山市的部分山地,娄底市的娄星区、万宝新区及双峰县、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东部,邵阳市的新邵、邵东、隆回、洞口、武冈五县山地及新宁、城步、绥宁三县的北部占今雪峰山上、中、下三段全部地域,总面积约六万平方公里,将近占今湖南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第三圈层是梅山文化区。梅山文化即以梅山峒文化为代表的古苗文化,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十几个省、区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本原。蚩尤遗族是世居梅山峒的湖南人的主要先祖,梅山文化是现代湖湘文化的精髓。
梅山峒是苗族及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发祥地。梅山峒的始祖蚩尤是苗族及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始祖,也是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的“三祖”之一。梅山文化是大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天下第一蛮
梅山人自称“天不怕,地不怕”“天不服,地不服”,被誉为“天下第一蛮”。天下第一蛮的蛮性源白天下独一无二的厄境。
1.梅山峒的自然环境是世上罕有的。
梅山人的家园是雪峰山和东部平原之间隆起的峻岭绵绵、丘壑重重的广袤丘陵,土地贫瘠,病害繁杂。这里,莽莽深林,郁郁蓊蓊,蟒兽争啮,狞禽混啄;沉沉瘴霭,弥弥漫漫,凶疫频发,恶痈成灾。这里,二十里之内,必见溪河;滩险瀑急,毒水肆流。这里,深洞之多,不可胜数;小的可容千人,深的长几十里。
2.遭戮之残,抵抗之烈,世所独有。
自黄帝始,汉苗在融合过程中的争斗,时息时烈。一方不断地侵扰、掠夺乃至攻城、立国,一方连续地征伐、屠戮乃至围歼、清剿。中原王朝,出兵之多,少则数千、数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出将之强,秦有白起,汉有马援,三国时有诸葛亮;出兵之频,历代诸王,几无例外。彰彰史册,历历较著。对蚩尤故居梅山峒更是务求尽极。欧阳修的奏章上说:“今湖南捕贼者,杀一人头,赏钱一千。官军利赏,见平人尽杀。”公元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派兵攻入梅山峒。当时,梅山峒分左、右两甲。左甲长扶汉阳战死,左甲被杀得尸骨遍野。右甲被杀之余,又被掳去两万。当天,宋军选了两百把利刀,只一次便杀了一万五千人,妇幼几尽。
3.梅山峒人的生活极为困苦。
梅山人吃的全是旱地出产的杂粮,住的是清一色板屋,住木房的人极少,最简单的住屋是用石头垒的石屋。板屋是用树和杉皮搭建的吊脚楼,有的傍岩,有的傍山,有的傍树;有的利用石洞,有的利用土洞,有的露天。劳作时不分昼夜,女子经常独处深山。睡觉时不脱衣,全家人围在灶凼边;来了客人,不分男女,一概和家人挤在一起。梅山人除未嫁女孩头发中分、结辫垂于后外,男女都裹头。男子椎髻,白巾裹结,去须,多文身。一年四季,男子穿白布衫,女子着青布衫、斑布裙,不穿裤。男女都光脚,长年不换衣、不洗脸、不洗澡,面目黝黑。梅山人由于长期吃不到食盐,普遍粗脖肿颈。
极端的厄境和极致的奋争,铸成了极致的蛮性;绝世的厄境和绝世的奋争铸成了天下第一的蛮性。梅山人不服朝廷,不服官,不服管,对周边官府的出击从未停止过。出击的路线有四条:一是走现在的邵阳,二是走现在的宁乡,三是走现在的怀化,四是走现在的武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围潭州府,即现在的长沙市,围了近一个月。他们最恨官,见官就杀。他们杀官兵,务求斩尽杀绝,而且杀法惨绝。汉人入峒,只要与官府有一点联系,必杀无疑。他们杀了一辈子官还嫌杀得太少,临死前把刀传给儿女,嘱咐儿女接着舍生忘死地杀。梅山人在不停的战斗中个个宁死不屈。在梅山,没有任何男、女、老、幼投降的传说。梅山的首领,无论官府如何收买,没一个变节。梅山峒不接受和谈,从未与官府和谈过。汉人用几千年的时光不遗余力地在中华大地湮灭蚩尤的信息,迫使各地的苗人和苗裔都接受了盘瓠为始祖,梅山人却一直公开地独奉蚩尤为圣祖。梅山峒在血泊中巍然屹立了四千多年。
梅山人蛮骨铮铮,蛮血烈烈,舍生忘死地抗争,舍生忘死地讲理,舍生忘死地精忠,舍生忘死地刚烈,舍生忘死地开拓,舍生忘死地勇担道义,舍生忘死地勇为人先,舍生忘死地吃苦耐劳,舍生忘死地坚韧不屈,舍生忘死地诚信守诺,舍生忘死地重情重义。他们的蛮性是中华民族的传家瑰宝。
三、梅山蛮文化落后么
梅山人的先祖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种族,是世界上最先发现并使用青铜和铁的民族。他们有世界一流的医药,有世界一流的艺术,有世界一流的文学,有世界一流的学术——骚学、巫学和道学。他们的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文化。由于长期的封闭、压抑,作为这种文化集中代表的梅山峒文化,在有些方面虽然受滞或退后了,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得以飞速乃至畸形地发展:
1.冶金业的发展,为今天冷水江市成为“世界锑都”,为娄底市成为全国钢铁工业重要基地奠定了基础。
2.医药成为全国之首。
3.手工业、渔猎业长足进步。
4.创造了辉煌全球的艺术。
5.蛮性得到极致的提升,才干得到急剧的提高。外人赞誉“蛮子有才”,这是后世“惟楚有才”的雏语。 6.极致地崇拜生殖。
7.极致地崇信鬼神。
8.人人习武,个个能战。
9.极致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滋生出正气凛凛、和谐安定的社会风气。做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市无二价。
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梅山文化,孕育了湖湘文化。正是有了湖湘文化的熏陶,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中,才经常充当先锋或中坚。梅山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灿烂的大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绝世的神秘峒
梅山峒独处孤立,自它出世,外人知之寥寥,而偏见繁多,莫不有意无意地把它渲染得越来越神秘。
在外人眼里,梅山峒“穷山”的瘴霭、“恶水”的毒流、“怪洞”的妖气,人人习武习毒、个个“刁蛮”。
“刁悍”的民性,都似张着的啮人的巨嘴。
在外人眼里,梅山的风俗更令人骇异。比如,梅山鼓励野合,老无上限,少无下限,耄耋之老,豆蔻之少,概莫能外。梅山不仅鼓励性事,而且推崇性事。梅山盛行彰扬性交的艺术,盛行当众表演男女裸体性交的“淫祀”,盛行对男根、女阴的崇奉。又如,普天之下,梅山人最笃信鬼神。所信鬼神之多,谁也说不清楚。梅山人诚信,没一处没有鬼神,没一事能与鬼神无关。梅山无时无处没有祭事、法事,其规模、程序、形式,无不令人瞠目结舌。梅山人“装神弄鬼”,可以用一碗“法水”治几十种病痛,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以把阳人“放”去“阴问”,可以去“阴间”“查访”。梅山巫师能“喝令”成千上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鬼神。
外人更为诧异的是,这些垢面文身,“青面獠牙”“猿猱上下”,讲着叽里呱啦一口蛮话,连文字都没有的“生番”“蛮子”,竟然创造了怎么抹杀也抹杀不了、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住的、光怪陆离的文化。其中许多项竟然是世界级水平,包括梦幻般的艺术,甚至还包括渊博的学术。他们诧异,人家普通的佩刀真真切切地可以砍断自己“吹毛得断”“削铁如泥”的宝刀。他们不明白,自认冠绝世界的中草药,竟然比不过人家梅山。他们尤其疑惑,他们自诩是“礼乐”之邦,可是,孔夫子却盛赞人家梅山的音乐,说什么听了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他们想不明白,梅山人苦得要死,偏是“黄发垂髫,皆怡然自乐”。梅山人闲暇时离不了歌舞,找情人时更要唱歌跳舞。干起活来,哪怕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只要嘴巴有空,绝少不了引吭高歌。梅山峒遍地是歌,伸手一抓,就能抓着。梅山人穷得要死,偏爱打扮。无论男女老少,极少不佩银器,除了有耳圈、项圈、手圈外,还有脚圈,甚至衣服上也要坠上几斤、十几斤、几十斤。男人佩心爱的腰刀;女人不止戴花戴草还戴果子,滴里嘟噜,漂亮了人,也漂亮了心,看上去连骨头都是轻的。
在外人心目中,梅山峒像大海里云雾笼罩的怪岛,神秘莫测。
中国历史“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规则,始创于我们的老祖宗黄帝。蚩尤被杀后,他和他的部族便成了文人笔端的禁区。经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冲刷和沉淀,其史迹早已烟消云散;无论正史野籍,即使幸存一星半点影子,也多半被歪曲篡改。古代中国,有两位伟大的文人写过梅山峒,一位是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一位是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他们都对梅山峒心存仰慕,可惜他们笔下的梅山峒仍然是神秘的。这不能怪他们,他们本来就没想过要正面写。他们怎么能正面写呢?天地茫茫,岁月悠悠,梅山峒退出历史舞台后,后世学者要想钩得梅山峒的沉迹,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梅山峒便一直神秘下来。
五、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本书写梅山峒,把切入点选为宋神宗“开梅”的历程,即将梅山峒建为新化县的历程。“开梅”是汉、苗纷争四千多年后实现统一的决定性的一步,是空前绝后的绚烂史篇。它波澜壮阔,精彩纷呈,故事情节像汹涌的波涛一样畅快,而且一个比一个出人意料,一个比一个扣人心弦。其中梓龙出峒、辩战会、梅山姊妹花比武、端午研讨会、王安石闯宣德门、神宗两探王安石府、李受智说济阳郡王、两宫泪下、吕嘉问卖祖求荣、大廷战、赵抃入蜀、王安石与司马光、神宗泪赞苏轼、峒主教子、峒主峒娘探慰单凤娘、神宗两诏求言、蔡烨上书、还盘王愿、蚩尤屋场誓师会、乔执中义收全州、泗里河之战、王安石救章悖、郭祥正智会峒主,更是脍炙人口,足可流传后世。之所以要把切入点选为“开梅”,是因为:
1.写开梅,就要写汉、苗两个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就要展现北宋神宗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弘扬古汉文化;就要把神秘了几千年的原汁原味的古苗文化,全面地、活生生鲜灵灵地首次公诸国人,让神秘“梅山蛮”各式各样人物的真实形像首次昭昭面世。
2.开梅涵括汉、苗分合的全过程,写开梅,就是彰显中华各族必然融合为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
3.写开梅,就是歌颂和平统一的方针,彰显先贤们探求和实施和平统一策略的历史背景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彪炳汉、苗和平统一过程中先贤们的警世智略和垂古功绩。
六、独具一格的爱情
梅山峒的爱情,是“世外桃源”中独有的,都非常美丽奇特、勾魂摄魄,汉人连想都不敢想。《梅山峒》中的爱情故事,有正面描写的,也有侧面描写的。有峒汉之间的,一对是双目失明的单身母亲用苦水喂大的女兵首领和宰臣家贵公子,一对是勇蛮的峒长和书香世家的娇柔佳丽,一对是才貌出众的女兵和峨眉弟子;也有峒人内部“梅山三友”和“梅山姊妹花”五人的交融。有的是摇曳多姿、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有的是神秘莫测、催人泪下的悲剧。这些爱情都融在故事的主线里,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国人公开研究梅山文化,才三十多年。这本公开发行、全面介绍梅山峒的第一书,是研究梅山文化的志士们公开奉世的头胎婴儿。谨祈他落地时的“呱呱”声,能引得国人的惊喜和爱护。
拙著荟萃了国内处无数梅山文化研究者们的宝贵成果,在成书过程中幸蒙李新吾君的悉心指教和谢石君、梁新春君、张凌女士、曹潺君、李新民君以及毛芳、谢彦林贤伉俪的鼎力支持,谨致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周康陵
2014年7月干武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