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是一部奇书,它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格列佛对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代,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因而数百年来,《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
这是一部寓言小说,小说用了讽刺影射的手法。前面的两个部分,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电影的伟大宝库之一”。本书反映了当时英国的自大和狂妄。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讲述了格列佛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成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
格列佛和小人国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密起来。这一章里面,格列佛想要参观小人国首都密尔敦多,一路上步步惊心。为了怕上衣下摆会损坏都城的街道和房屋,格列佛甚至不敢穿外衣。参观回来,内务大臣来拜访格列佛,提到帝国内忧外患,并且面临外敌入侵的严峻形势。请格列佛参与作战。那么,格列佛有没有答应内务大臣的请求呢?这场战事的胜负又将如何?请看下文。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与一位大臣谈论帝国大事,并且表示愿意为国王效劳对敌作战,另外还描写了利立浦特首都密尔敦多和皇宫的情形。
我想参观首都密尔敦多,这是在我重获自由后的第一个要求。臣民们对我要参观京城的通知也早已知晓。都城的城墙至少有11英寸宽,大概有两英尺半高,每隔10英尺在城墙的两边就矗立着一座塔楼。我怕上衣的下摆会把他们的房屋损坏,因此我不敢穿外衣,而只穿了一件短背心。
尽管在此之前国王下令严禁任何人外出,但这也挡不住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在我之前的旅行之中还从没见到过这么多的人。那些胡同和巷口,宽12英寸到18英寸不等,为避免伤及无辜,我只能望洋兴叹。全城的中心在两条大街的交叉点上,这里是国王宫殿的所在。
我可以随意进行参观,皇宫内院在最里面,我根本没有办法看到里面,但我真的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尽管院墙是用厚达4英寸的坚固石块砌成的,但即便如此,假如我要跨过去的话我也不能保证它的安全。国王也因为我无法去看他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而感到遗憾。
我做了两张高3英尺的凳子。我又一次来到城中的消息早已通知给市民们了,这次我把那两张凳子也带到了皇宫。我先将举着的那张凳子放在内院和外院之间的空地上,之后,我将脚跨在我刚刚放下的那张凳子上。我进到内院后,又用带钩的手棍钩进第一张凳子。我就这样来到了内院中。在我侧身躺下来的时候,我从中间的几扇窗子中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最金碧辉煌的宫殿。我看到皇后和王子在自己的寝宫里正由随从们陪伴着。皇后陛下还对我亲切地笑了笑,我还很荣幸地亲吻了她的手。
一天早上,在我获得自由后约2个星期,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只带了一个侍从,来到了我住的地方。他希望我能跟他谈一个小时。我能够获得自由他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我没有理由拒绝他的这个请求。
对于我能获得自由,他首先表示了祝贺。他也谈到了自己在这件事上也是帮了一些忙的;但之后他说,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家现在的特殊处境才让我这么快就获得了自由。他说,在外人眼里我们国家国富民强,一片太平盛世,实际上却有两大危机正在威胁着我们:于内有激烈的党派斗争;于外有强敌伺机入侵。帝国内在70多个月以来一直存在着两个党派间的激烈斗争,一个党叫斯兰姆克三,另一个党叫作特兰姆克三,这两个党派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鞋跟的高矮上。据说更合乎古老的传统礼仪制度的还是高跟党,但是国王却将一切政府行政部门的职位都给了低跟党人。你应该能感觉到这些的。国王的鞋跟就特别低,比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员的鞋跟至少要低一个都尔(一种长度,约为1/14英寸)。两党现在已结下了很深的怨恨,我们预计特兰姆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比我们要多,可我们却掌握了权力。
让我们担心的是继承王位的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虽不明显,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因为他的一只鞋跟高一只鞋跟低。而就在我们还在为这可怕的内忧伤神时,外患又起,布莱夫斯库岛的敌人向我们发动了入侵的威胁。这是宇宙间的又一个大帝国,面积和实力均可与我皇统治下的帝国相媲美。并且从你那里我们还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住着像你一样庞然大物般的人类,只是我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都宁可相信你是从月球或某个其他星球上掉下来的,如果身躯像你这般大的人再来100个,就会把国王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和牲畜吃个精光。P23-2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就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文明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其闪耀的智慧穿越古今中外,经过岁月的磨砺,升华成今天的经典。阅读美好的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诗经》,阅读《红楼梦》,阅读《雾都孤儿》,阅读《安徒生童话》……日不间断,我们也许会因为书中一段华丽的诗句而激扬,也许会为某个主人公的坎坷遭遇而落泪……任思绪随着书中动人的故事飘飞。阅读的过程就是励志、炼心、启智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知识,培养的是情感,塑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
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考虑照顾各年龄段读者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阅读习惯,设置了知识链接、专家解疑、智慧引路、名家导读、哲理名言、名师点拨、好词好句、阅读思考、名家品评、重点测试等栏目。全套书图文并茂,精美的彩色插图,令经典的情节完美呈现,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具体的情景描述,增加阅读的乐趣。
没有阅读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场昏梦,深邃的思想,美漫的文字,映照在心灵的浪尖上。读书是一种接受前人智慧的方式。因为读书,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读书不仅于个人有益,也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益。
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读者广泛认真地阅读名著,一定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从中涉取人类文化丰富的养料,为今后成材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为心灵排除困扰和谜团;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
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谢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