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医知道》是一本一看就懂、拿来即用的养生秘籍,介绍了人人都想跟着学的家庭养生方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医传人王宏才教你无需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中医养生智慧。学会这些中医养生方法,可以让你的身体自然恢复,保持最佳状态,从容到天命;小病不复发,大病不沾身;不只是活到老,更是活得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只有中医知道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王宏才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只有中医知道》是一本一看就懂、拿来即用的养生秘籍,介绍了人人都想跟着学的家庭养生方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医传人王宏才教你无需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中医养生智慧。学会这些中医养生方法,可以让你的身体自然恢复,保持最佳状态,从容到天命;小病不复发,大病不沾身;不只是活到老,更是活得好。 内容推荐 中医以草本植物入药为主,配以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手法,对人们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有独特的功效。并且中医是把天、地、人视为一体,从根源上分析疾病,善于“治未病”,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这是中医相比西医更加擅长的。 王宏才编著的这本《只有中医知道》里没有看不懂的专业名词,也没有絮絮叨叨的理论,而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最基本、最实用的中医常识。书中不对枯燥的中医专业理论进行介绍,也不针对复杂的病症提出医疗方案,而是介绍中医的思维特征、养生智慧、养生理念,指导人们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疾病在你的身体里无处藏身。 目录 第一章 与自然和谐,身体才能健康 1.人与自然相应的养生智慧 2.与自然和谐的形体保养 3.形神共养才能颐养天年 4.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5.阴阳平衡才是顺应自然 6.动静适宜才能与自然协调 7.顺应四时,才能延年益寿/ 8.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9.春季养生的原则 10.夏季就是要养阳气 11.秋季养生顺应天时 12.冬日晨练讲究“必待日光” 13.与自然和谐远离亚健康 14.与自然相违背的都市生活方式 15.进补也要与自然和谐 16.日常饮食怎么与自然相应 17.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与自然协调 第二章 养生就要养气血 1.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2.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 3.气血充盈才会有好的容颜 4.气血足才能百病无 5.补气血先补脾胃 6.胖补气,瘦补血 7.情绪也会影响气血 8.损伤气血的生活习惯 9.气血两虚怎么补 10.五谷杂粮让你气血充足 11.日常辅助补养气血的食疗 12.补养气血的花茶 13.几种补养气血的食物 14.女性养血法 15.唱歌也能打通气血 16.瘀血是衰老的象征 第三章 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少 1.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2.五味过量伤五脏 3.养生先“养心” 4.补益五脏先调心 5.远离心脏病的诱因,你做到了吗 6.保护肝就是保护“心灵的窗户” 7.白领怎么养护“肝” 8.经常熬夜易伤肝 9.猛吃猛喝让脾难受 10.“反酸”要引起重视 11.日常饮食养护脾胃 12.保护好你体内的“宰相”——肺 13.寅时最适宜养肺 14.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肾脏 15.肾有问题,人体就成了垃圾场 16.养护肾就等于加固大堤 17.失眠从五脏找原因 第四章 会运用经络的人懂养生 1.认识人体的经络 2.十二经脉与养生 3.怎样通过经络看五脏六腑 4.人人都能运用经络保健 5.手太阴肺经 6.手厥阴心包经 7.手少阴心经 8.手阳明大肠经 9.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太阳小肠经 11.足阳明胃经 12.足少阳胆经 13.足太阳膀胱经 14.足太阴脾经 15.足厥阴肝经 16.足少阴肾经 第五章 阴阳平衡就能获得长寿 1.人体与天地的阴阳 2.别把阴阳想得太神秘 3.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 4.阴阳不平衡,身体会怎么样 5.身心平衡身体阴阳才能平衡 6.上火原来是人体阴阳失衡 7.维护阴阳平衡,注重节能养生 8.阳气就是人体里的将军 9.男人要吃出阳气 10.阳气就是身体的火力 11.救阳气就是救命 12.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伤阳气 13.四季都怕冷如何补阳气 14.养身要动,养神要静 15.巧用饮食来调理阴阳 16.饮食要分清食物的阴阳 17.如何用睡眠来调和阴阳 18.阴气不足的调理 第六章 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1.用眼过度,全身都累 2.老年人怎么养眼 3.耳朵是身体的影子 4.呵护好自己的耳朵 5.老年人养生应“多动嘴” 6.鼻子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7.心肺的观测仪——鼻子 8.病从口入,管好你的嘴 9.从嘴唇颜色观察身体健康 10.别让口腔长疮 11.保护好人体的排泄口 12.治疗便秘的误区与自我调理 第七章 病由心生,情志决定健康 1.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2.养心调神,远离亚健康 3.快乐是健康大处方 4.随遇而安,快乐常在 5.为什么说“乐极生悲” 6.“七情过激”的危害与调养 7.对健康有影响作用的八种行为 8.稳定血压先要调整好心态 9.情志直接影响“内分泌” 10.四季的情志调节 11.调节情志以延寿 12.学会调节心理疲劳 13.道德修养是情志致病的终结者 14.培养业余爱好,增添生活情趣 15.在日常生活中养心调神 附 子午流注 试读章节 与自然和谐的形体保养 “形体保养”是《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它能确保形体、体格的健康,对于养生保健具有深刻的意义。要想保养好形体,就要重视起居、饮食、保健等养生要领,它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形体保养如何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呢?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慎起居 《黄帝内经》指出,“起居有常”。这强调了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要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一致,即“法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只有符合阴阳变化规律的起居方式才能算作“有常”。 其实,最适合人类的作息时间,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白天的时候,人体和大自然一样,阳气充盛,这时适合外出工作。晚上,万物寂静,阳气潜藏,人就不适合工作了,这时就应该休息。因此,生活起居、工作要有规律,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如休息时间、工作节奏、运动锻炼规律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气血运行的节律,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节饮食 食物是脏腑气血转化生成之源,如果饮食不当就会造成身体疾病丛生。所以“食饮有节”在中医养生中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中医提倡“节制饮食,现代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节制厚味”,要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的特点,避免脂肪过多和热能太高。现在的人们吃饭顿顿不离肉,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还催生出许多其他疾病。 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指的是不要违背常规,过度劳作。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要注意张弛有度,强度不可太大,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即使在办公室,也应避免长时间地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如果人体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持续得不到活动,就很容易造成劳损,所以办公室工作人员得颈椎病的几率很高。 《黄帝内经》中的“不妄作劳”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避免房劳,意思是节制性生活。如果房事不节,就会造成身体的过度耗损,从而动摇生命的根本,损害健康。 和于术数 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指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比如,保持心理的平衡、生活的规律、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术数”在古代指的是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诸如导引、按跷、呼吸、吐纳等。张介宾注曰:“术数,修身养性之法。”当然,这些养生方法要因人、因时、因地去选择。 P4-5 序言 有个姑娘不知怎么回事,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不仅全身水肿,而且身上还长满疖疮,又痛又痒,有的地方还流脓水。她看了好多医生,抹了好多药膏都没有痊愈,每到春季就复发。 无奈之下,这个姑娘找到一位民间的老中医。老中医建议她多吃些油菜薹。在中医理论中,油菜薹有散血消肿的功效。 姑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吃了几天清炒油菜薹,没想到她皮肤上的疖疮得到了缓解。再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后,她身上的疖疮完全消失了,连疤痕都没有留下。此后也再未复发过。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所以得了病更愿意去看西医。因为他们觉得西医方便、快捷,吃点药片、输点液,甚至开个小刀,病就好了。 殊不知,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都不能包治百病。例如,肠胃发炎了,吃点西药输点液,暂时缓解了症状,但若稍不注意饮食,病症就又会发作,这时就可以通过中医调养来防止病情反复。还有一些患者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滥用化学药品,结果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医源性疾病。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掌握一些中西医常识,从根本上根除疾病,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中医以草本植物人药为主,配以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手法,对人们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有独特的功效。并且中医是把天、地、人视为一体,从根源上分析疾病,善于“治未病”,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这是中医相比西医更加擅长的。 《只有中医知道》与其他中医书不同。书里没有看不懂的专业名词,也没有絮絮叨叨的理论,而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最基本、最实用的中医常识。书中不对枯燥的中医专业理论进行介绍,也不针对复杂的病症提出医疗方案,而是介绍中医的思维特征、养生智慧、养生理念,指导人们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疾病在你的身体里无处藏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