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江城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不一样的同盟会

前面说过,章太炎因为孙中山“贪污案”闹分家,最后率领他的浙江派脱离同盟会,重新用起他们原来的名字光复会。而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则率领他们的广东派去了南洋,并在那里成立了同盟会总部。

虽然黄兴的湖南派站在孙中山这边,湖南派与广东派都叫同盟会,但事实上互不隶属,各干各的,互不知会。直到无比悲壮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开始前不久,黄兴才与孙中山重新走到一起。

同盟会除了分裂为上述几个大的派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由长江中下游各省同盟会会员组成的派别。这个派别是怎么来的?

当时,孙中山坚持要搞“边角革命”,即在远离中央政府、天高皇帝远的边角地带进行暴动、起义,利用此处朝廷统治薄弱的机会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搞武装割据,然后慢慢扩展到全国。

一来孙中山的想法比较符合历代农民起义的模式。

二来孙中山选择的“边角地带”,如两广和云南,或临海,或与异国接壤,非常便于接受国外的物资支援。

因此之前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按照孙中山的方略进行的。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孙中山的“边角革命”并不成功。

有鉴于此,一些人提出了不同于孙中山的观点,他们说:正确的方式是搞中心开花,应该在中国的腹心——长江中下游各省进行起义,一旦成功,可以直接割裂清朝与南方各省的联系,迅速推翻清朝。

坚持这种想法的同盟会会员因观点一致而结成了一个新的派别。当然,这些人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各省,尤以湖北、湖南为最。

“共进会”和“文学社”

湖北处于中国中部,其省会武汉交通十分发达,号称“九省通衢”。

因此,武汉不仅仅是朝廷一直重点控制的要地,也是西方列强争夺的地盘。狂流激荡之下,各种思潮在此交集。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张之洞同志留下的两样遗产——武昌的新军、汉阳兵工厂的枪炮,实在是滋生革命的好土壤。

在同盟会分裂的大背景下,1907年之后,湖北也出现了两个革命团体。这两个团体的历史沿革十分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这两个团体的前身同为“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而且这两个前身跟同盟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共进会”。

共进会,分裂自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为来自湖北的孙武、刘公、居正,以及来自湖南的焦达峰,他们几乎都是留日学生出身。他们跳出来单干的原因很简单:不爽同盟会的工作方式。他们有三条强大的理由。

一、同盟会不知道用“深化合作、创新发展”来驱动革命事业发展,只知道埋头四处搞暴动,联系会党的工作已经多年没有取得新的进展。

二、同盟会目光短浅,不敢解放思想,认定新军那里是革命死角,不敢在清军内部发展革命力量。

三、同盟会喜欢搞地域歧视,只重华南一隅,从没想过在长江流域开展革命活动。

因此,共进会的行动指南就是八个字——号召会党,运动新军。

尽管共进会偶尔打着同盟会的旗号占些便宜,譬如利用同盟会的渠道购买武器,但他们的会旗不是青天白日旗,而是自己研发的红黑两色的九角十八星旗,意指十八省共襄盛举,该旗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铁血十八星。

黄兴对共进会另立门户的行为不是很高兴,曾质问共进会的头头之一焦达峰先生:“为何脱离组织单干?”

面对黄兴的质问,焦达峰镇定自若:“同盟会行动迟缓,我们只是急革命所急,并非内心有异。”

黄兴接着问:“咱们两家闹革命,革命成功后,谁听谁的?”

这个问题可难不倒焦达峰,只是他的回答有些“山大王”的口气:“还没起兵您就提这个,为时过早。等哪天革命成功了,如果那时您功劳大,我们听您的;要是我们功劳大,您就听我们的。”

焦达峰两句话就把黄兴给顶了回去。当然了,焦达峰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同盟会跟共进会已无隶属关系,而黄兴与他焦达峰的关系再也不是领导与下属的上下级关系,黄兴轻易拿他没办法。

在武汉,共进会主要的组织者是孙武,大致相当于“共进会公司”的武汉大区经理。孙武,光听名字很像是孙文的弟弟,事实上他和孙文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此人原名孙葆仁,后改名孙武,在名字上确实故意山寨了“孙文”一把。

P2-P4

目录

走向共和

 第一章 十月围城,谁放的第一枪

 第二章 水陆两栖的"带头大哥"黎元洪

 第三章 是谁在革清朝的命

 第四章 最大公约数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

 第六章 欢呼吧,为了民国

 第七章 孙中山与袁世凯大斗法

 第八章 最美丽的时光

 第九章 一个耳光换来国民党,国会大选不如村长海选

 第十章 民国第一疑案

 第十一章 “二次革命”那点事

 第十二章 将独裁进行到底

 第十三章 “诈尸”前的宁静

 第十四章 必须做皇帝

北洋称雄

 第一章 孙中山召开战败总结大会

 第二章 武林大会

 第三章 皖系当国

 第四章 大家一起来护法

 第五章 五四狂飙

 第六章 直皖大战烽烟起

 第七章 广东风云

 第八章 乱战中国

 第九章 孙文寻枪,国民党起

 第十章 黄埔!黄埔

 第十一章 创纪录的惨烈--直奉大决战

 第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内容推荐

江城所著的《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讲述以国共合作北伐为开端,以抗战爆发、缅甸远征为主线,描述了近代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由统一再度分裂,最终走向统一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犹如一幅·恢宏的画卷,再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在民族危急存亡关头奋起自救的精彩往事。重点突出了从1931到1945年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以幽默深沉的笔法还原了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吴佩孚、张作霖、冯玉祥、张学良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以激越悲壮的语调讲述了以黄埔军人、地方热血军阀为主体的铁血军人们的英雄豪情。令读者在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编辑推荐

从来没有一本关于民国的书籍,能像《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这样,全面、真实、透彻、有趣地将民国这段历史讲明白说清楚。因此,《历史深处的民国》是当下中国数千万“民国迷”了解民国、认识民国的首选读本。

作者江城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中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