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是一部长篇小说,书中通过对小县城里的小故事的描写,透视出当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同时也是作者王立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曾经入围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了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精品奖一等奖,东北文学奖一等奖,并成为建国以来百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王立纯的《庆典》以县城为背景,主人公谷玎总是时运不济,又处在社会中承前启后的环节,社会转型的离心力让他懵懵懂懂,找不准东南西北。他在诗意和现实之间挣扎,不得不承受人格的痛苦,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却仍能坚持人生要义精进不息,用萤虫之火烛照周围,同时努力自我救赎。
站在东山坡上,整个北沙县城尽收眼底,烟云拂面,长风人怀,便令人顿生豪气,俯视之下的世界原来竟是如此之小,指点之处,所有的建筑都仿佛是一些积木玩具了。县委书记杨家良眯起眼睛看看远处,对站在身边的代县长谢俊放说:
“你发现了吗,北沙城很像一张明信片!”
谢俊放说:“是,挺像的!”
杨家良说:“这些可爱的丘陵使它很像一座城市——欧洲的城市,那座城市里出现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
谢俊放有些茫然:“这个我倒是没想到!”
杨家良把目光移向电视闭路台女记者凌玲,她正把那支火箭筒似的玩意儿朝向他们。
“我觉得它很像佛罗伦萨!”女记者回答说。
“这样的城市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杨家良说。
“我们不是有过朔黎和茜茜嘛!”谢俊放不无自豪地说道。
杨家良看他一眼,轻轻一笑:“可惜,朔黎这样的作家还不能算是地道的北沙人。茜茜也只是一个浅薄的歌星,她绝对称不上北沙的骄傲;而她对自己是北沙人这条也一向讳莫如深!”
谢俊放张了张嘴,没再吭声。
桑塔纳轿车等在一旁,司机看着他们发笑,好像面对齿轮不合的变速箱。
杨家良看看手表,又看看不远处的烈士纪念碑,用手在脚下的土地画出一个扇面,斩钉截铁地说道:“这地方不错,就这么定了!”
谢俊放看着他义无反顾地钻进轿车,于是用眼睛把那道虚线又描了一遍,说:“行,就这么定吧!”也跟着钻进了轿车。
凌玲收回摄像机。她对自己的跟踪采访很满意。她甚至觉得,刚才的画面很有伟人运筹的韵味,倒像一幕电视剧了。
银灰色桑塔纳轿车缓缓滑下山坡,平稳地驶向县城。杨家良这时才补充说:“当然,还得开个会通过一下!”谢俊放没吭声,只是在心里说:“开不开会,还不是一回事?”
穆江无江,北沙无沙,一百年之前,这儿连稍稍暴烈一点的风都不刮,刮风扬沙子,那是后来的事。县城周遭是丘陵,逶迤着围出一块平整的小盆地,俗称金笸箩,被先民们开辟了蓁蓁草木,种谷种稻,养牛养羊,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下来。北沙的大米曾是清廷的贡品,穗大粒饱,洁白中隐隐透出淡青色,灿若珍珠,宛如碎玉,做熟了油光鉴亮,吃起来口齿留香。后来专家仔细研究了,品种是一样的品种,奥秘在土地上:亿万斯年之前,这里曾有过一次壮观的火山喷发,岩浆在盆地里均匀铺开,上面又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黑土,对北方短暂的日照有着极好的吞吐吸纳作用,又加山里流出的活水灌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自然就优于别处。民以食为天,因了这好粮食,就吸引了各地流民前来落户,雪球似的滚几滚,小盆地就有些盛不下了,连盆沿上也鳞次盖起了房子,吃饭反倒成了问题,即使呼呼隆隆学大寨也不顶用。经过几十年地上地下求索,才终于发现,原来这个聚宝盆里除了大米,还有两黄两黑(黄烟黄金、煤炭石墨)可卖大价钱。随着大烟囱的增多,北沙在穆江地区腰杆越来越粗,属于小而殷实后来居上的县份。屈指算来,从清朝道光之后,这块宝地上平调和遭贬的县太爷极少,因此有民谣说:要添乌纱,先上北沙,跳板一踏,皇城安家。
现任县委书记杨家良有些例外。他是从省里派下来镀金的,转一个圈子还要回去,这一点人所共知,连他自己也不否认。组织上的术语叫下放基层。有如孙行者吃了仙丹,必经老君炉那么一炼,才会超凡脱俗,位列仙班。这比土著干部有着诸多优势,在很多人看来,那就是省里干部下来现场办公了。转眼一年过去,他的德能勤绩诸方面已经多有口碑,现在,他就要为最后的目标冲刺了。
轿车在高低错落的房屋之间穿行。街道是规整的,透露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但建筑是参差的,还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县里的官如同走马灯,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在全部历史上体现一个人的意志,有如水平不一的画家们搞百米长卷,每个人的成功只能是局部的、阶段性的,成功与成功者之间的衔接也不可能妥帖自然,所以种种遗憾在所难免。他这样开释自己,便宽慰起来,悠然地点燃一支香烟,又揿下前面的收录机按钮,一曲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便水似的流淌出来。
P1-3
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写作的意义。或者,虽然他有时可能会困惑,但是,他从没有真的想过停下来……这里有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悲怆和苍凉。
时势之变人所难料,而一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我们只来得及守住我们的所知,尽我们的所能。……多少年后,当人们检视中国人在这一段时间的复杂经验时,立纯先生的作品依然是珍贵的、意味深长的旁证。
——李敬泽
作品对人的心灵具有穿透力。是出类拔萃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对底层人物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有着贴近真实的描摹。作者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感情。和传统的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一部创业史、心灵史。
——韩作荣
用日常生活表现重大题材,现实主义新的文本,小生活大艺术。可用六个字概括:现实、诗意、幽默。……对于读者而言,它不光是认识的,也是审美的。它回到文学本身的出发点,回到精神家园,倡扬了民族精神,触摸到了人性的深处。是一场“剖析与狂欢”。小说充满诗意,历史记忆和现实对位。
——范咏戈
王立纯是带着爱心和温情、善意和敬意描写这些“过去人物”的。他的语言生动幽默,略有反讽色彩,表明了作者和对象之间、当代与过去之间所必要的审美距离感。风格建立在认识最深刻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动力就是要求对生活有更多一层的发现和观照。
——吴秉杰
现代史学的一种观点同样认为,在重现历史事实时,需要注意实证生活在那个历史时期的普通人的普通经验,而不是把目光集中于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月亮上的篝火》正是这样一种文本。它代表的史学观是具有现代性的。
——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