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由蔡冬梅编著。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由蔡冬梅编著。
空想社会主义在英、法两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巅峰,这是由当时两国的经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也为19世纪初期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如果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儿,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特点是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历史状况所决定的;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儿,他的学说的特点是由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历史状况所决定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是从纺织业领域酝酿成长的。167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沃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即“珍妮机”。“珍妮机”可以使16到18个纱锭同时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棉纱的生产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当时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最初的推动力。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71年以水力机为动力建立了第一个棉纺工厂: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接下来,在纺织行业出现了净棉、梳棉、漂白、整染等机械。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提出了动力问题。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从而推动了机械制造、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各个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使英国整个工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据统计,1771年到1830年的几十年间,棉花的消耗量增长了50倍。煤铁的产量也是成倍地增加,1820年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工业最发达国家。
工业革命推动着英国走进了机器工业时代。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同时,英国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近代工业无产阶级。大量破产的农民和受到机器大工业的排挤而破产的手工业者,同时构成了无产者的后备军。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充满忧虑地指出:
随着从前的手工业生产的被消灭,随着小资产阶级的消灭,现在,谁要是生而为工人,那么他除了一辈子做工人,就再没有别的前途了。
工业革命在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起来。资产阶级的财富增加了,但无产阶级却变得更加贫困,机器的使用使许多熟练工人被女工和童工所代替;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不断加强,劳动时间也在不断延长,但工资却在不断下降,居住和生活条件极端恶劣。随着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加重,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不断激化。但是,当时工人还没有认识到受压迫剥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单地把愤恨发泄在机器和厂房上。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还没有出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还处于自发的阶段上。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了出来。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不久,法国在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把全部封建遗迹从法国地面上一扫而光”,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扫清了道路。法国工农业生产沿着资本主义轨道迅速发展,随后也开始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中,广大劳动人民作为革命的主力军,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希望在推翻封建贵族和高级僧侣的野蛮统治后,能确立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但是,革命的结果使他们感到万分失望,新确立的资产阶级统治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反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无助。整个社会再一次深深地陷入了尖锐的矛盾对立之中。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英法两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英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法国,这对矛盾也在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生活的苦难和斗争的无助,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极大关注。他们认真思考了这个新阶级贫困的根源,解剖社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社会制度不合理之处提出了改良的途径,描绘了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就是这些思想家中有代表性的三位。P2-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时,这样说道:“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五百年时间。”他在讲话中精辟地概述了近五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及其代表人物。习近平同志的这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重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光辉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3年5月就开始策划要出版一套《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作为《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姊妹篇,便于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方面各界别读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来较为系统地了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风雨历程和宝贵启示。出版社邀请我担任这套丛书的主编。我自1949年3月北京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了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的学习,随华大队伍从河北正定迁进北京,给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当助手,担任学习助理员(助教),辅导新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等课程。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大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起,我一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教研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主编过《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大辞典》等书,出版过《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等论著。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各类历史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我深感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是很有眼力胆识、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慨然应允。我以远超耄耋之年,病弱之躯,甘愿为主编好这套丛书克尽绵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依我管见,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拓展这样四个波澜壮阔的历程。这四个历史进程既是依次递进,又是后者涵盖前者。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我精心设计的书名如下。
第一册,乌托邦社会主义首创者莫尔;
第二册,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三位“最伟大智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三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始祖马克思;
第四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第五册,巴黎公社革命活动家、“国际歌”作者鲍狄埃;
第六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
第七册,父子两代社会主义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卡尔·李卜克内西:
第八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开拓者列宁:
第九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第十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卢森堡;
第十一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帅斯大林;
第十二册,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共产国际时期独立探索者葛兰西;
第十三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先锋、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第十四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
第十五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先锋、西班牙共产党中央主席伊巴露丽:
第十六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自治社会主义试验者铁托;
第十七册,美国社会主义探索者、美国社会党创始人德布斯和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福斯特:
第十八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马里亚特吉和古巴革命英烈格瓦拉;
第十九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创始人片山潜;
第二十册,越南共产党缔造者、越南社会主义奠基人胡志明。
从以上设计来看,这套丛书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和出版社分头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老中青学者分别编写。其中有四位作者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作者都听过我讲课或者读过我的著作,对我的学术思想较为了解。2013年9月12日中国工人出版社约请在京作者10人召开组稿会。我讲了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要求。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我们明确了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职工和青年学生了解与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缅怀伟大历史人物,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并且更加自信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还明确了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职工的普及型、大众化的传略,而不是学术性的人物评传,也不是带有想象性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依据翔实、精确的史料,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加强故事性与可读性,又要注意思想性、理论性,要文风活泼,文字通俗,力求把书稿写成雅俗共赏、做到图文并茂,对大众有吸引力、能引人人胜、启人深思的传记。同时还要写到各个历史人物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的影响,这样我国读者就会感到更加亲切。我还向每位作者提示了写好书稿的具体要求,向7位作者提供了我多年积累的有关9位历史人物的全部书刊资料,对每位作者都提出了如何写好书稿的建议。随后我还审读了部分书稿提纲和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还有一点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这套丛书论述、颂扬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和功绩,是为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先辈中诸多先驱、先哲、先贤、先锋、先烈为社会主义事业锻炼成才的路径,心系群众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服务群众的本领,担当重任的志向,等等。我们为杰出人物谱写传略,并非是要鼓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精英伟雄只有勤于密切联系群众,敏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宣传鼓动群众,精于组织指挥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才能成就社会主义事业。任何英雄圣贤由于个人思想领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风、思想意识的欠缺性都难免有过失和错误。所以我们在这套丛书中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纠“左”防右,在充分肯定历史人物成就与功勋的同时,也简要点明其不足与差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贤。英雄难免也会失败,甚至失败得很悲惨;圣贤难免也有过错,甚至错得很离奇。善于学习者要精心学习别人、尤其是伟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从其短处和缺点中汲取教训。但愿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我们能做到切实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共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是所至盼,期然为序。
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