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学史
分类
作者 韩高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观点大体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保持一致,本书虽是为非专业的阅读者所写,但其中的观点却都是在全面地综合吸收了专业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本书所描述的中国文学史范围限于远古到近代,按照此一时段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在内容的表述上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九个时段。

内容推荐

本书所描述的中国文学史范围限于远古到近代,按照此一时段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在内容的表述上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九个时段。每部分先总述该段文学发展的总体风貌,然后对重点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予以简明扼要地介绍,文字风格力求轻松活泼,或以幽默风趣之言揭示作家个性,或以纯净朴实之笔赏析奇文好诗,要以易于接受为原则。除此之外,在书中相应部分还以年表的形式对该段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文学事件(作家生平、重要作品的创作等)及文学进程进行简要展示,以帮助读者了解主要作家、作品的背景,加深理解。阅读中国文学史难免要遇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热点问题,书中的“相关链接”可以帮助读者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古代图、书并称,诗、画相关,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作品也早已成为画家的素材,鉴于这一古老的传统,本书还配有精选的图画,它们或为作家的肖像,或是一首诗的意境,或是文人生活的一侧面,都能形象地对书中的文字叙述加以印证,同时也可满足读图时代读者特殊的阅读需要。

目录

先秦文学

 中国文学的摇篮——上古神话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左传》:叙事文学的最佳范本

 《老子》:失意文人的精神家园

 孔子和语录体散文《论语》

 《孟子》:论辩散文的典范

 庄子笔下瑰奇浪漫的哲理散文

 《苟子》:儒家思想集大成之作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与楚辞

 《战国策》:纵横捭阖的历史散文

 宋玉与中国文学中悲秋伤逝的永恒母题

 先秦寓言的渊薮——《韩非子》

秦汉文学

 李斯和《谏逐客书》

 才高见妒的文学家贾谊

 刘安和《淮南子》

 汉赋代表作家司马相如

 滑稽文人东方朔和他的游戏之作《答客难》

 司马迁与史传文学的典范之作《史记》

 扬雄及其辞赋

 汉乐府叙事诗中的双璧:《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班固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张衡对后世文学的多方面贡献

 文人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古诗十九首》

 东汉政论文的代表:《论衡》与《潜夫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曹”“七子”与建安文学

 竹林七贤与正始文学

 西晋文坛的双子星座:陆机、潘岳

 左思、刘琨对建安风骨的继承

 “中兴第一”郭璞和游仙诗

 《搜神记》与鬼怪世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牧歌

 狂傲放浪的山水诗人谢灵运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文学批评家刘勰和《文心雕龙》

 庾信文章老更成

 南北朝民歌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四杰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王维和山水田园诗

 “诗仙”李白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诗史”杜甫

 大历诗坛百态

 韩愈、孟郊与崇奇尚怪之风

 白居易与元稹

 杜牧、李商隐与晚唐文坛

 唐代传奇小说与市井百态

 花间鼻祖温庭筠

 “词中之帝”李煜

宋辽金文学

 王禹偁与宋初文坛

 柳永词的市井情调

 闲雅隽永的晏殊

 文坛领袖欧阳修

 苏轼的人生与创作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富艳精工的周邦彦词

 婉约词人李清照

 历代诗人之冠:陆游

 爱国词人辛弃疾

 江湖雅士姜夔与吴文英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元代文学

 《全相平话五种》与元代说话艺术

 关汉卿与《窦娥冤》

 白朴和《梧桐雨》

 王实甫和《西厢记》

 马致远与元初散曲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

 南戏“四大传奇”

 张可久与元末散曲

 回族诗人萨都剌

 高明和《琵琶记》

 为梅而生的诗人王冕

明代文学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施耐庵与《水浒传》

 刘基和寓言名作《郁离子》

 文坛宗主李梦阳

 吴承恩的《西游记》

 “狂人”徐渭和《四声猿》

 王世贞及其文学创作

 叛逆文人李贽

 汤显祖与《牡丹亭》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袁宏道兄弟三人的创作

 冯梦龙与“三言”

清代文学

 身仕两朝的诗人钱谦益与吴伟业

 顾炎武与清初诗坛

 王士稹与康熙诗坛

 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作

 洪异和《长生殿》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曹雪芹与《红楼梦》

 袁枚的生平和创作

 桐城派的古文创作

 地方戏的勃兴和京剧的诞生

 李汝珍与《镜花缘》

近代文学

 首开风气的诗人龚自珍

 英雄的颂歌:《三侠五义》

 落魄名士陈森的《品花宝鉴》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女侠诗人秋瑾

 刘鹗的《老残游记》

 苏曼殊和他的哀情小说

 南社诗人柳亚子

 汪笑侬与京剧改良

试读章节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之传(即为解释《春秋》而作),其著者为鲁国史官左丘明。从今本《左传》来看,有许多“无经之传”(即记述了不少《春秋》里未载之事),其思想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于专门解说《春秋》的《公羊传》、《毂梁传》。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左传》不为解释说明《春秋》而作,而是战国初年的史官在春秋时瞽史(盲人史官)讲诵底本的基础上编成的。《左传》原本当以讲述历史兴亡故事为主,晋代杜预始割裂故事,分系于春秋编年体框架之中。

《左传》编者搜集的素材主要是瞽史讲诵的底本,但也有当时能见到的各诸侯国的国史——“春秋”,和史官所保留的文书档案。同时还有可能大量采纳了民间的传说。虽然叙事时间从春秋初年到战国初年,跨度较大,但《左传》编者叙事的重点始终是诸侯争霸。围绕着这条主线,《左传》中讲述了春秋五霸的事迹,特别是晋、楚争霸的经历在《左传》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他所有的笔墨,但凡写战争、叙会盟等等,都为这一主题做铺垫。

因为《左传》主要取材于瞽史讲诵,因此其中叙事写人显得特别生动活泼,为后世叙事文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一,瞽史在讲史时,为了吸引听者,在大致符合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对人物和情节进行适度的改造加工,如设置悬念,合理添加细节等,有的地方甚至带有神话和传说的性质。例如《左传》中写齐桓公称霸的过程,先从齐国的内乱写起,重点讲述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的事,和桓公九合诸侯,代天子令诸侯的功业。齐国内乱时,管仲本为桓公对手公子纠之臣,但经鲍叔牙举荐而为桓公相。正是桓公博大的胸怀成就了管仲,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些情节都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与故事性。再如关于晋文公重耳称霸故事的讲述,也是从晋国内乱写起,其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重耳流亡、复国,城濮之战等情节,都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特别能吸引读者。《左传》在讲述这类历史故事时,常常借用民间传说和与此相关的一些偶然事件来加强叙事的趣味性。如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的功臣介子推在重耳复国后未被封赏,在上山隐居前与其母的对话,并无他人在场,《左传》所记显系根据民间传闻。还有宣公二年写宋国和郑国在大棘开战,战斗中宋国的狂狡用戟柄救出被困在井下的郑国士兵,结果反被对方俘虏。从情理上说,这似乎显得很荒谬,但却增加了叙事的趣味性。

其二,在描写人物方面也十分突出。瞽史讲史的核心是一个个的历史人物,因此以瞽史讲史底本为主编成的《左传》,同样是以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天子、国君,有卿大夫,有下层小人物,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个性鲜明,毫不雷同。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行人辞令”。行人,指春秋时期的外交官;辞令,指这些外交官按当时礼制规定使用的一种有特殊格式和风格的言辞。行人辞令就是《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各国执政者和外交人员在与别国处理外交事务时针对具体事件所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来自春秋时期各国的记言之史的记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行人往来频繁。凡行人出使别国,必须依照当时通行的礼仪,以辞令相对答。大国侵略小国,要“奉辞伐罪”;小国应付大国,则须“委婉其辞”。如郑国执政大臣子产,就很善于运用辞令维护郑国的利益。他有很多精彩的辞令,既符合事理人情,又有文采,在当时就流行于卿大夫之口,成为辞令中的经典。所以人们称赞说“子产有辞,诸侯赖之”。P7-8

序言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形象展现,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获得诗意、寻找精神家园的高尚行为。中国的文学史和中华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当我们翻开中国文学史,透过苍凉而厚重的文字,扑面而来的是古先贤亲切的面容、博大的胸怀、磊落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谐的心灵……当我们和着历史的春夏秋冬,徜徉于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那些梅兰竹菊、风花雪月,那些悲欢离合、诗酒琴棋,和着浓浓的书香,让我们在一种极度的愉悦中体验着与古先贤们进行心灵沟通与对话的过程。也许有些紧张,有点焦虑,但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咏叹在耳畔响起,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次第展开,当“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闲愁悄悄袭来,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无奈挥之不去……掩上书卷,我们总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当你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忙碌得倦了,当你在人生的名利场中打拼得累了,或者当你忙于繁重的功课、考试,或者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而不能自已,总之,不管遇到什么,阅读中国文学史,你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这些,就是编写这样一部形式特别、内容简明的中国文学史的初衷。

本书所描述的中国文学史范围限于远古到近代,按照此一时段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在内容的表述上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九个时段。每部分先总述该段文学发展的总体风貌,然后对重点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予以简明扼要地介绍,文字风格力求轻松活泼,或以幽默风趣之言揭示作家个性,或以纯净朴实之笔赏析奇文好诗,要以易于接受为原则。除此之外,在书中相应部分还以年表的形式对该段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文学事件(作家生平、重要作品的创作等)及文学进程进行简要展示,以帮助读者了解主要作家、作品的背景,加深理解。阅读中国文学史难免要遇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热点问题,书中的“相关链接”可以帮助读者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古代图、书并称,诗、画相关,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作品也早已成为画家的素材,鉴于这一古老的传统,本书还配有精选的图画,它们或为作家的肖像,或是一首诗的意境,或是文人生活的一侧面,都能形象地对书中的文字叙述加以印证,同时也可满足读图时代读者特殊的阅读需要。

本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观点大体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保持一致,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目前通行的几种文学史,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则参考中华书局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所收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关成果后,再进行取舍。本书虽是为非专业的阅读者所写,但其中的观点却都是在全面地综合吸收了专业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专深的研究和常识的推介是学术的两大必要课题,中华书局推出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典籍已功在学林,有目共睹。近几年也致力于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推介,也初见成效。就这套“一本书读懂”系列来说,其用意也在于此。十多年前,我曾参与《先秦诗歌鉴赏辞典》的撰稿,也曾作过《宋词赏析》一类的普及性写作,领略过其中之甘苦,也深知这项工作的责任。

本书的体例是由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的社长及几位编辑同志拟定的,在确定每一段写作提纲、具体撰写的过程中,责任编辑聂丽娟女士不辞辛苦,多次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时时督促,保证书稿按期完成。初稿完成后,又经她通篇审读,使文风更趋平易,体例更加统一。同时聂女士还承担了为本书配图的任务,费时不少。可以说,没有她细致而富于专业精神的工作,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我的研究生边思羽、车颖、安奇贤、周忠强、张佳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帮我搜集资料,围绕本书写作,大家论难析疑,倍感切磋琢磨之乐。应当说,这是我们师生间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  韩高年

2010年3月于兰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