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龙出征(中国首次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共和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夫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雪龙出征》。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雪龙出征》。

目录

一、筹备决策

 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

 正式组建北极考察队

 中国决定考察北极

二、挺进北极

 “雪龙”号整装待发

 “雪龙”号在近海圳练

 海上航行顺利排除障碍

 暂泊加拿大罗姆港待援

三、考察海区

 摆脱海面浮冰围堵

 同时发现两只北极熊

 出北极圈进白令海

 拖网调查渔业资源

 采集深海浮游生物样本

 梅花取样器首次取样

 考察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考察船的后勤保障工作

 完成白令海综合考察任务

四、冰区作业

 随船记者勇斗严寒

 在大冰面上展开作业

 冰缝里采集深水样品

 队长亲自侦察冰情

 冒严寒联合大考察

五、短暂休整

 考察队暂泊图克港

 加方上船例行检查

 图克港送别队友

 考察队接待旅行团

 历经艰险返回到“雪龙”号

六、建科考站

 建立科考终点冰站

 直升机搜寻连续冰盖

 小艇被冰块意外挤损

 作业队员对峙北极熊

 科考队离开冰区返航

试读章节

“雪龙”号在近海训练

考察船离开上海码头之后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泊在一个离岸很近的海面上,继续进行没有完全就绪的准备工作。

按计划,考察船6月30日上午离开上海外高桥码头,应该驶向长汀口的锚地,在那儿停泊一天。

安排停船的目的,按考察队队长陈立奇的话说,是给船上的科学家留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下,从集装箱里把仪器搬出来。另外,也可检查一下仪器,如果万一有什么疏漏,可以采取补救措施。

“雪龙”号船长袁绍宏说:

这次备航的时间太短,很多船员都是在昨天下午,才有3个小时的时间回家看看,有的连跟家里人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这次出海,大家都没有接受救生训练,所以7月2日早上,我们要进行救生训练。训练完成后,等科学家们调好仪器,我们的船才会正式起程向北极进发。

7月2日7时30分,广播里传来船长袁绍宏的声音:

8时准时进行弃船救生训练。

大家匆匆忙忙起床,连早饭也顾不上吃,警报器就拉响了。于是,大家赶紧提了救生衣直奔甲板,几位记者顺手把相机也带上了。

船上120多人分乘两辆救生艇和两只救生筏。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不会发生像“泰坦尼克”号上那种救生器材不够用的情况。

记者组被指定搭乘2号救生艇。这是一种橄榄形、全密封的船,不像一般船上的救生船是敞开的,倒像一个潜水艇。这种形制,就是针对极地严寒专门设计的。

全体人员都穿好救生衣在甲板集合。船员们七手八脚把救生艇往海里放。这个铁家伙发出巨大的汽笛声,船尾的推进器也高速旋转起来。

船放到一半,表明一切正常,演习宣布结束。

这时出现了一点故障:救生艇上不去了,因为起吊机的电源开关打不开了。经过几分钟紧张检查,故障排除了。

“雪龙”号汪大副安慰大家说:“电力系统不影响安全,因为艇是靠自身重量放下去的。”

演习结束后不久,“雪龙”号考察船于12时30分正式出发了。

海上航行顺利排除障碍

7月3日,“雪龙”号经过30多个小时的航行,进入对马海峡。

对马海峡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雪龙”号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晚上,穿过了对马海峡。

天气多云,有风,海浪较大,船有些晃动。部分队员从昨天晚上起,开始再度出现轻度晕船现象,不过大多已经恢复。

船上的生活和工作也开始变得有条理起来了。科学家们在整理仪器设备,船上还创办了一份名叫《极地探索》的小报,稿件已经备齐,正在做排版工作,估计第二天就能出版。

下午,首席科学家陈立奇作了第一个专题报告,题目是“北极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随后5天的报告安排也已经落实,除了科学家的专题学术报告外,还安排了记者作采访见闻报告。

自7月1日从上海起航以来,“雪龙”号一路绿灯,在风平浪静中行驶在日本海,次日早上将穿越宗谷海峡,进入鄂霍次克海。

据国家海洋局气象预报中心研究员解思梅博士介绍说,考察船离开上海时,处于一个低压气旋的边缘,天气阴有小雨将有雾。

但开航一段时间后,天气好转。在5天的航程中,一共遇到3个低压气旋,船一直跟在气旋的后面,从而避开了风浪和大雾。  解思梅比喻说,这就好比开车遇到红灯,常常会老是红灯,而遇到绿灯,则一路绿灯。

船长袁绍宏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日本海在这个季节往往是多雾,以前航行遇到过5米以上的大浪。”

考察船航行的这几天却是风平浪静,能见度良好。为了紧跟着气旋,考察队放弃了原计划在日本海进行的第一次停船采样的计划。

解思梅博士说,未来几天内,“雪龙”号前方还有几个高压气旋,与考察船同方向向前移动,预计11日到达美国阿拉斯加罗姆港。在“雪龙”号完成第一阶段的航行之前,都会有好天气相伴。

7月6日凌晨,“雪龙”号船穿越了北太平洋日本海的宗谷海峡。13时,考察船停船两个小时,进行第二次采样及试验。

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秦为稼说:

进行此次考察预演是为了让考察队员们试用设备、熟练操作,以及进行协调配合训练。

海洋考察预演项目包括:在后甲板,海洋组的队员把一个海底表面沉积物采样箱放入了1000米深的海中,表明6000米的深水绞车工作正常。

在右甲板,队员把一个梅花状生物和分层采水器放入了1000米深海水中进行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测量,得到的温度、盐度曲线证明探头工作正常。

预演中,考察队大气组还放飞了一个抛弃式无线接收器对湿度和气压以及臭氧含量进行测量。放飞后,数据接收情况一切良好。

在考察船附近,可以看见库叶岛上的山影,偶尔有几条海豚在远处水面探头窥视。

所有上甲板的人都穿上了防寒服。大家都在担心:这么早就用上了“全部家当”,过几天到了北极该怎么办呀?

7月9日上午,“雪龙”号考察船进入白令海时,出现了机械故障。9时10分,“雪龙”号主推力轴承出现大量漏油现象。主推力轴承是螺旋桨的动力输送部件,其最大推力可达180吨。

经检查,漏油的原因是油盘松动,密封件损坏。轮机长报告驾驶台后,要求减速行驶。“雪龙”号慢慢停下来,开始检修。

停船期间,一艘俄罗斯巡逻军舰前来询问,在得知不需要帮助后离去。

轮机部伞体动员,原来估计12个小时左右能修好的故障,用了5个小时就修好了。

18时,由吴金友主持记者碰面会,船长袁绍宏向大家介绍了船只发生故障的详细经过。

据介绍,“雪龙”号是第一次出现这么严重的机械故障。介绍完毕,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稿。

“雪龙”号继续推进。

20时召开的记者会仍由吴金友主持。

大家看到,这次考察队长、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到了会场。吴金友面带尴尬笑容,首先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大家,刚才开新闻发布会,现在又要开这个会,向大家说明情况。”

吴金友接着说:“今天发生的是非常正常的小故障,我们认为有能力、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修理好,经过船长和陈队长商量,没向海洋局报告,就作出了停船的决定。为了不影响整个工作,希望大家不要发布消息。”

记者们开始非常不理解,后来想想也有道理。船发生故障,航海日记一定要记,队长也肯定会向北京报告。怕只怕记者各有角度,“家里”产生误解。

P16-21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