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岳贤伦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2岁前,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好习惯是帮助孩子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是断送孩子前途的枷锁。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10个方面出发,全面、细致地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相信各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内容推荐

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10个方面出发,全面、细致地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本书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并以生动的案例、权威的专家指导和实用的培养方法立体地加以展现,相信各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目录

第一章 生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习惯1:“我就不想睡觉”

——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习惯2:“妈妈,我的文具盒嘟里去了?”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习惯3:“妈妈,再等我一会儿。”

——做事不拖拉

 习惯4:“别理我,忙着呢!”

——高效利用时间

 习惯5:“唉呀!今天差点儿忘了写日记。”

——坚持每天写日记

 习惯6:“妈妈,这样坐着舒服。”

——立要正、坐要直

 习惯7:“我该先做什么呢?”

——先做重要的事情

 习惯8:“我该怎么办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习惯9:“今天晚上我想看一个通宵。”

——适当看电视

 习惯10:“不就是多交几块钱的水电费吗?”

——节约水电

 习惯11:“不就是一个馒头吗?”

——爱惜粮食,不剩饭菜

 习惯12:“让我再玩一会吧。”

——远离网络游戏

 习惯13:“我来拨电源。”

——增强安全意识

 习惯14:“离远了我看不清楚。”

——让孩子珍视自己的眼睛

第二章 饮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营养

 习惯15:“我最近不想吃早餐。”

——不可一日无早餐

 习惯16:“我吐子不饿,等会儿再吃。”

——定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

 习惯17:“苦瓜那么苦,我才不要吃呢。”

——纠正孩子偏食

 习惯18:“我就喜欢吃零食。”

——不贪吃零食

 习惯19:“白开水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好喝。”

——多喝白开水

 习惯20:“我不吃青菜,我要吃红烧肉。”

——多吃水果蔬菜

 习惯21:“用冰冲一下就可以吃了。”

——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习惯22:“我喝了剩下的饮料后怎么会肚子痛?”

——变质食物不能吃

 习惯23:“哈哈,笑死我了!”

——吃饭时不说笑

第三章 卫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健康

 习惯24:“我不想洗手了。”

——饭前、便后洗手

 习惯2S:“用妈妈的毛巾擦擦手!”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习惯26:“我不想刷牙。”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习惯27:“妈妈,今天我不想洗脚了。”

——每晚睡前洗洗脚

 习惯28:“我身上还不脏呢。”

——勤洗热水澡

 习惯29:“这是同学给我画的奥特曼。”

——勤换衣服、穿着整洁

 习惯30:“狗狗,我们一起睡觉觉了。”

——不与宠物过分接触

第四章 锻炼身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体质

 习惯31:“我得学习,哪有时间跑步呀?”

——早晨跑一跑

 习惯32:“吃饱饭我就不想动了。”

——晚饭后散散步

 习惯33:“我不喜欢打球。”

——选择球类运动

 习惯34:“我不想做广播体操了。”

——坚持做广播体操

 习惯35:“我什么也没报,不惑兴趣!”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第五章 学习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学识

 习惯36:“我怎么老爱开小差?”

——上课专心听讲

 习惯37:“老师课堂上是怎么讲的呢?”

——上课认真记笔记

 习惯38:“我害怕回答错了,没敢举手。”

——积极回答问题

 习惯39:“我不敢问老师问题。”

——大胆提问、质疑

 习惯40:“这字怎么写得歪歪扭扭的?”

——书写要工整

 习惯41:“只有抄,我才能完成任务。”

——独立完成作业

 习惯42:“还早呢,我玩会儿再去做作业。”

——按时完成作业

 习惯43:“没必要预习功课,反正明天老师也要讲。”

——课前预习

 习惯44:“我学得挺不错,不用复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课后及时复习

 习惯45:“我不知道先学哪门功课好。”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习惯46:“怎样学习才有效呢?”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习惯47:“我才不爱看那些没用的书。”

——多阅读课外书

 习惯48:“如果当时问一下老师就好了……’

——虚心向别人求教

 习惯49:“妈妈,我已经‘ci’过饭了。”

——说好普通话

 习惯50:“老师,我又迟到了……”

——按时上学,不迟到

第六章 思维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智慧

 习惯51:“我才不要学什么棋呢!”

——培养孩子的棋类爱好

 习惯52:“这些思考题我都不会做。”

——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习惯53:“问题原来可以这样来思考!”

——多角度看问题

 习惯54:“这可怎么办呀?”

——思维灵活、不僵化

 习惯55:“如果是我……”

——换位思考

 习惯56:“风筝就是用来放飞的,还能干什么呀?”

——发散性思维

 习惯57:“为什么彭彭画错了,老师还要表扬他呢?”

——创造性思维

 习惯58:“老师写的应该不会错。”

——批判性思维

第七章 劳动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价值

 习惯59:“妈妈收拾,我不收拾。”

——收拾自己的物品

 习惯60:“我不会自己洗衣服。”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习惯61:“妈妈,我不会做饭。”

——邀请孩子下厨房

 习惯62:“晚上直接就睡觉了,干嘛要叠被子呀?”

——铺床叠被

 习惯63:。你帮妈妈干点活行吗?。

——让孩子爱上家务劳动

 习惯64:“学校组织我们去捡白色垃圾,我不想去。”

——参加公益劳动

 习惯65:“没意思,我不想去!”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习惯66:“你们去吧,我想自己在家玩。”

——参加生产劳动

第八章 理财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财富

 习惯67:“爸爸,有钱什么都能买吗?”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

 习惯68:“姑蛄给我钱是让我买新衣服的。”

——学会储蓄

 习惯69:“我该先买什么呢?”

——有计划地消费

 习惯70:“哎呀,我买的东西忘了记了。”

——买东西要记账

 习惯71:“妈妈,我的压岁钱你不能动。”

——正确对待压岁钱

 习惯72:“妈妈,我也要买名牌鞋。”

——勤俭节约、不攀比

 习惯73:“妈妈,你能再给我些零花钱吗?”

 一——靠自己的劳动赚钱

第九章 文明礼貌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修养

 习惯74:“我又不认识他们,怎么问好?”

——来了客人问个好

 习惯75:“我不是故意踩他的脚的。”

——碰到、踩到他人要说“对不起”

 习惯76:“我忘了敲你房间的门了。”

——进他人的房间先敲门

 习惯77:“坏爸爸,我不喜欢你。”

——尊敬父母

 习惯78:“爷爷,奶奶,你们自己夹吧!”

——尊敬老人

 习惯79:“哎,哎,这面包多少钱呀?”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习惯80:“滚开,这个苹果是我的。”

——不说粗话和脏话

 习惯81:“妈妈,我不想和陌生人说话。”

——接受他人的帮助要说“谢谢”

 习惯82:“这是我的巴拉拉,我不让她玩。”

——懂得与他人分享

 习惯83:“你睡你的觉,我看我的电视。”

——不打扰他人

 习惯84:“我的课本哪里去了?”

——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习惯85:“怎么没人主动和我讲话了?”

——耐心听他人讲话

 习惯86:“‘水泡眼’告诉我的。”

——不给别人起外号

第十章 道德行为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习惯87:“那都是同学送的。”

——不说谎话

 习惯88:“这不是我拿的。”

——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习惯89:“不就是一块橡皮吗?”

——借东西要按时归还

 习惯90:“你真走运,捡到了一个手机。”

——拾到东西要交公

 习惯91:“别人都是这样随手丢的。”

——不乱扔垃圾

 习惯92:“我的纸巾用完了,只好吐在地上了。”

——不随地吐痰

 习惯93:“妈妈,小卖部多找给我一块钱。”

——不贪小便宜

 习惯94:“我又没排在像前面,碍你什么事儿了?”

——公共场合要讲秩序

 习惯95:“快跑,车来了。”

——遵守交通规则

 习惯96:“妈妈,咱们快走吧,不要给这个瞎子钱。”

——善待他人

 习惯97:“妈妈,你看我画的。”

——不乱涂乱画

 习惯98:“咱们从这里钻过去吧。”

——爱护公物

 习惯99:“都是她的错,我不原谅她。”

——学会原谅他人

 习惯100:“这事和我设关系。”

——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习惯101:“我才不喜欢和他们一起蹋球呢。”

——善于与他人合作

试读章节

习惯34 “我不想做广播体操了。”——坚持做广播体操

家教摄像头

11岁的燕子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她一点都不愿意在课间做广播体操。

一天上午,课间操的时间到了,同学们都去操场上排队做广播体操了,学校的广播室里也传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只有燕子一个人独自坐在教室里看书。这时,班主任老师推门进来了,他奇怪地问:“燕子,你怎么还在这儿?为什么不去操场上做广播体操啊?”燕子抬起头,说:“做广播体操时,光整队就需要10分钟,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写会儿作业、看会儿书呢。”老师对她说:“你不能这样想,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也很重要啊。做广播体操就是为了让大家锻炼一下身体,上了半天课,出去透透气,换个方式放松、休息一下,这样也有利于学习呀。”燕子说:“其实同学们去操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有几个人会认真地做的。”老师有点生气地说:“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即使只是做做样子,但同学们总得伸伸胳膊、伸伸腿吧,这样也可以放松一下,对身体同样是有好处的。”燕子还是不答应:“老师,我不想去,即使去了也是敷衍您,还不如不去呢。”

面对这个固执的学生,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广播体操,也可以称为课间操。从医学上讲,当孩子上课用脑时,大脑血流量会明显增加,身体其他系统的血流就会相应减少,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正常发育。

孩子长期进行广播体操的锻炼,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和韧带的灵敏性,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另外,广播体操动作舒展、大方,乐曲健康、明快,可以帮助孩子放松神经、调整心态、陶冶情操,也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的组织纪律性。

好习惯培养

1.告诉孩子坚持做广播体操的好处

父母想要让孩子坚持做广播体操,必须先让孩子明白做广播体操的好处。可以告诉孩子,广播体操是专门针对学生一族的健身操,课堂上,两只眼睛长时间注视黑板或课本,会造成视觉的疲劳,影响视力;同时,由于上课时始终保持一种坐姿,身体会因长时间的紧张而出现僵硬与疲惫。做广播体操对调节视神经、预防近视、防止近视的加深以及纠正体姿、减轻身体疲劳等都大有好处。

另外,做广播体操时,不仅可以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还可以伸展肢体,活动筋骨,课堂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情绪也可以得到放松。做完广播体操,再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对广播体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做广播体操的时间,认真、自觉地做好广播体操,可使广播体操起到应有的保健效果。

2.让孩子教父母做广播体操

为提高孩子做广播体操的兴趣,父母可以让孩子教自己做广播体操,比如,对孩子说:“昨天听你说,老师教广播体操了,你教教妈妈(爸爸)好不好?”孩子一听可能就会来劲:“好!”然后踏步运动、上肢运动、伸展运动……非常认真地将广播体操教给父母。一套体操做完后,父母一定要及时地夸奖鼓励孩子:“做得真好,动作真标准。”“我要犒劳一下我的小体操老师,奖励给你一个小礼物吧。”这样,孩子在得到父母的表扬或奖励后,就不会再厌恶做广播体操了。  3.三管齐下,带动孩子做广播体操

父母可以配合老师,劝说孩子做广播体操,当孩子表现好时,尽量让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一下。父母也可以对经常和孩子一起玩的同班同学说:“做广播体操时,你们一块去。”这样,三管齐下,孩子就能长期坚持地做好广播体操了。

习惯35 “我什么也没报,不感兴趣!”——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家教摄像头

今年10岁的小贝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不但如此,她的业余爱好也很广泛,如阅读、唱歌、跳舞等。在别人眼中,小贝可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同学们也都很羡慕她。但是有一点让小贝的妈妈感到非常心疼和苦恼,那就是小贝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一年四季,经常感冒、咳嗽。

小贝的爸爸酷爱运动,乒乓球、羽毛球样样拿手,每周也会进行至少三次的晨跑。看到小贝身体这么虚弱,爸爸就经常鼓励她和自己一起去锻炼,可小贝每次都会找借口推脱掉,对此,爸爸深感无奈。

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老师鼓励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小贝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报了相应的体育项目,但小贝对此却毫无兴趣。放学回到家里,妈妈对小贝说:“小贝,我听你的同学纤纤说学校组织了运动会,她报名参加了百米跑,你报了什么项目啊?”小贝说:“妈妈,你消息可真够灵通的,让你失望了,我什么都没报,不感兴趣。”妈妈说:“参加运动会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为自己为集体争得荣誉,多好的一件事儿啊……”没等妈妈说完,小贝就钻进自己的房间看课外书去了。

专家如是说

参加各种体育比赛,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孩子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时,由于同学的热情加油和助威,能让孩子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自己受到的同学们的尊重,可以有效地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在集体中参与比赛,会清楚地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孩子会自觉自愿地为集体增光、为荣誉而战,因此这也是是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的好办法。比赛后由胜利所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可以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因此,多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好习惯培养

1.在家里经常和孩子进行一些比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让孩子积极地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父母可以经常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一些比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比如,让孩子和妈妈比赛谁刷碗刷得比较干净,和爸爸比赛谁的象棋下得好等等。当然,父母也可以适当降低比赛的标准,让孩子比较容易地就能获胜,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竞赛兴趣,给他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2.告诉孩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平时多参加学校里组织的一些比赛,如拔河、跳远、歌唱、书法等,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与状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比赛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胜负、输赢的关系,让孩子树立起“重在参与”的正确竞争意识。父母还要告诉孩子,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检验自己,要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比赛中去。

3.多陪孩子欣赏各种体育赛事

平时,父母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或者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多陪孩子欣赏电视里的各种体育赛事,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带孩子到现场观摩。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下这项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比如,看足球比赛时,父母可以简单地给孩子讲一下足球的发展史,并告诉孩子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是目前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少国家将足球定为“国球”呢!

父母和孩子一起热情高涨地观看激烈的体育比赛,能够缓解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还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P105-110

序言

我国古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自然,对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的确如此。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记者问其中的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记者诧异地问道。“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地回答,很好地印证了孩童时期的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这个道理。

我们可能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临刑前的死囚,要求法官允许他见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当他的母亲来见他时,他请求母亲让他吃一口奶,当母亲解开衣扣欲哺时,他却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然后怨恨地说道:“为什么小时候你总是纵容我的坏习惯?害得我落到了今天这个下场!”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儿时的坏习惯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细微处着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习惯教育,对孩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全然不管。殊不知,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本身还要重要。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多是一些坏的习惯在作祟。此外,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往往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生活自理的权力,导致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连最基本的洗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等小事情都不会做。所以说,要想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存在一个“关键期”。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经过研究发现:3~12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就会受益终身。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由此可见,12岁前,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好习惯是帮助孩子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是断送孩子前途的枷锁。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父母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利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在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使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10个方面出发,全面、细致地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本书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并以生动的案例、权威的专家指导和实用的培养方法立体地加以展现,相信各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3~12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孩子如果有什么不良习惯,纠正起来比较容易;错过这个时期,那就比较难了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 孙云晓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卢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