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桢主编的《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精)》(以下简称《志愿服务辞典》),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阐述中国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实事求是记述中国志愿服务的成就与经验,以推广我国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加深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推动志愿服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全书分为基本概念与综合理论、实务、法规及相关制度、组织、项目、人物、事件、文献以及其他九个部分。本书编写秉承全面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在每一部分都确立了明确的基本编选原则。词条筛选以中国大陆地区为主,包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适度吸收国际内容。
序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大发展
前言 关于志愿服务
凡例
正文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综合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综合理论
第二部分 实务
一、志愿服务实务概论
二、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体系
三、志愿者管理体系
四、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部分 法规及相关制度
一、全国性立法文件
二、地方性法规
三、全国性政策文件
四、地方性政策文件
五、港澳台地区法规文件
六、国际性文件及其他国家法规文件
第四部分 组织
一、全国综合性组织
二、全国性专业型组织
三、高校及研究组织
四、地方性综合类组织
五、地方性专业性组织
六、企业志愿服务组织
七、港澳台地区组织
八、国际组织
第五部分 项目
一、全国项目
二、地方项目
三、港澳台地区项目
四、国际项目
第六部分 人物
一、优秀志愿者
二、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学者
三、国际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学者
第七部分 事件
第八部分 文献
第九部分 其他
一、志愿精神思想及制度渊源
二、志愿服务活动
三、人物
四、志愿组织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志愿服务大事记(1955-2013)
附录二 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服务大事记(2001-2008)
附录三 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部分词目中英对照表
附录四 志愿服务研究论文
索引
词条标题汉语拼音索引
词条标题汉字笔画索引
后记
全书编纂工作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印两国在历目前的双向文化交流。全书共设置800条目,对两千多年来中印两国贸易往来、科技交流、佛教交流、哲学交流、语言学交流、文学交流、艺术交流、民俗养生健身交流、交通交流、外交往来、学术交流等进行总结,含4000多主题,110万字,配图1300幅。本书的关注点主要有三:一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人员往来与交流;三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现代社会,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途径。
无论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代人精神满足的角度,志愿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蕴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所以,志愿服务是一项令人着迷生爱的事业。
对于志愿服务的这些作用和意义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缺少中国志愿服务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如,宏观层面上,全国志愿服务发展概况如何?与国外志愿服务形成了怎样的“中国特色”?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脉络怎样?微观层面上,志愿服务理论渊源有哪些?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如何?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怎样设计?等等,鲜有系统的梳理。
全书共94万余字、1567个辞条。包括176条概念与理论、159条实务、210部法规及相关制度文件、179个组织、168个项目、307位人物、166个事件、119部文献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辞条83个。附录除“中英文条目对照表”“志愿服务研究论文”外,还首次发布了“中国志愿服务大事记”“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大事记”。全面呈现了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总结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经验,兼具实用性和可读性,很好地满足了广大志愿者以及志愿、公益领域工作者、研究者的实际需求。对于社会各界如何充分利用志愿服务领域中的价值资源和精神资源,以及和政党怎样动员和运用“社会资本”都提供了重大智力支持,是中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本书是通往志愿服务事业的一次旅行,为您打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