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维他命F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本)重松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人生也有维他命可以补充心灵的营养,那应该就是像《维他命F》这样的小说了。在这本「家庭小说」中,以七个不同的处境描绘男性即将进入中年时的矛盾心情,亲子冲击、或是夫妻问题。

重松清的作品多以现代家庭为背景,以不说教的口吻诚恳地面对社会中的青少年问题、中年人的心境或是老人问题。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他在叙述青少年所面对的压力时,更能感同身受,因此故事尤其令人动容;他的每一本书推出时都引发话题,受到瞩目。

内容推荐

《维他命F》被誉为“日本最高的家庭小说”。作者重松清以七个不同的处境描绘男性即将进入中年时的矛盾心情,有亲子冲击、亦有夫妻问题。有在生日时带全家来到昔日和初恋情人一同度过的饭店,回首往事的三十七岁青年;亦有即将迈人四十岁,却一直抗拒“想当初”或“从前”的课长;有面对进入少女期的女儿变化及交友感到不知所措的爸爸;也有面对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产生偏差时,自己却只想逃避的父亲……每个故事都直入人心,在日本出版时,受到无数父母及青少年的认同与共鸣。

目录

滨海饭店,不见不散

拳头

杠龟彩券

潘朵拉

小雪

支撑

母归

后记

试读章节

滨海饭店,不见不散

打开车门一站到停车场,迎面而来的便是海洋的气息,除了咸味外,还融合着一股涩涩的苦味。不习惯大海的麻美捏着鼻子说:“好像臭臭的耶。”她哥哥俊介立刻嘲笑她:“笨蛋,这里是海边嘛,当然有这种味道呀。”

但是,俊介自己却把涨潮和退潮的意思记反了,在车里还威风八面地教麻美说:“海水一直退一直退往陆地上,所以才叫退潮。”这真是苦了达也,他必须在连续急转弯的道路上驾车前进,还得忍住不笑出声来。

久美子绕到车子后方,从后车厢中把行李拿出来时边说:“想不到还满新的嘛。”

达也微微点头,再次眺望饭店。

这间休闲度假饭店是两栋五层楼的建筑,这两栋楼如鸟儿展翼般地衔接在一起。饭店刷白的外墙必定又重新粉刷过好几次吧,建筑物本身倒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他原本以为自己早已遗忘,在东京试着探索往日回忆时,脑海中都只浮现出模糊的影像。然而,一旦像这样实际站到饭店前,才总算觉得“啊,没错,就是这里呀”随即发出叹息。

已经十七年了。

达也明天——严格说来是今晚十二点钟,将在自己曾度过二十岁生日的饭店中,迎接三十七岁生日。

“爸爸。”麻美说:“海在哪里呀?”

“就在饭店的那一边,走路只要十秒钟就到了。夏天还可以在海里游泳呢。”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刹那间感觉久美子仿佛正盯着自己的背瞧,于是又慌忙补上一句:“爸爸是看饭店介绍上写的啦。”

“今天也可以游吗?”

“要游泳的话,可能还不到时候……不过等雨一停,我们至少可以去玩玩水呀。”

麻美大声叫着:“好讨厌喔。”抬起头来,仰望一整个早上都阴雨不断的厚重云层。

六月——梅雨季才刚开始。要游泳的话还嫌太早,附近又没有什么高尔夫球场或是潜水景点,所以即使是学校没课的周末假日,停车场也只停了三三两两的车辆。

“爸爸,我可不可以在房间里做晴天娃娃①呀?”

“啊,很棒呀。你和哥哥一块儿做吧。”

俊介听了,立刻赌气地说:“有够老土的!”达也料准俊介会这么说,微笑着轻戳了一下他的头。真好,不论是幼儿园大班的麻美还是小学二年级的俊介,所作所为都是这么容易预测。

当他配合麻美的速度迈开步伐时,久美子也随即追了上来。她比出一个OK的手势,笑着说:“本来以为这么偏僻的饭店,充其量只会比民宿好一点而已,没想到还不赖嘛。”

达也沉默地回以一笑,只挑起一边嘴角,笑容显得十分冷漠。他自己也注意到这一点,于是迅速闪开视线转向麻美说:

“听得到海浪的声音耶。有没有听到‘唰——唰——’的声音?”

“真的?”

麻美聚精会神地听着,却没料到俊介嘲弄道:“爸爸,你刚刚把妈妈当隐形人喔?”“妈妈跟你讲话你都不回答,很坏耶。”

“你说的这算什么话,爸爸不是笑了吗?”达也转向俊介,久美子也带着轻微斥责的口吻说:“是呀,不一定要每句话都一一回答嘛,有时候就算不回答,妈妈也懂呀。”

是嘛?达也向久美子示意。

对?久美子对达也示意。

结婚十年。他们之间有许多事靠眼神的交流就能明白的。

“啊,我刚听到了喔,海浪的声音。”

将手掌靠在耳后的麻美很开心地这么说。

遗憾的是,那只是饭店旁松树林梢呼啸而过的风声罢了。

达也让久美子和孩子在大厅休息区等候,独自往柜台走去。

“我是东京的冈村。”他这么说完,上了年纪的柜台接待人员在确认过预约名册后露出和蔼的笑容说:“欢迎您回来。”对方这话可能只是灵机一动,但对达也而言却是多此一举。要是他的招呼声再响亮一点,肯定会让达也紧张得直冒冷汗。

接待人员笑容满面地收下达也放在柜台上的住宿优待券。

“请问为四位客人准备的两间双人房,房间里各有两张单人床可以吗?”

“好啊……”

“那么,将在本饭店过生日的是男主人您哕?”

“唔,没错。”

接待人员以双眼及手指确认过优惠券号码后,从架上抽出一本厚重的档案资料。“因为一九八三年时还没有键入电脑……”他聊着些场面话,一边查阅档案。

“冈田达也先生没错吧。您上次是在二十岁生日时莅临本饭店的,所以今年应该是三十七岁吧。”

达也以夸张的动作将那没多长的头发往后拨。他一个人来办理住房登记,果然是明智的决定。

“十七年后再见到‘滨海饭店’,感觉如何呢?”

“唔……这个嘛……”

“我们的信念就是尽量保留旧有的东西,不作任何更动。所以,我想跟您上次来这儿时的印象相比,应该没有多大的改变才是。”

听他这么一说,果然发现这里不论是穿堂、休息区还是大厅,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之前,在东京家里毫无印象的种种;现在,却和眼前的光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十七年前那个仅止于一晚的记忆,始终藏在他不曾留意的角落中,从未消逝。他对这点感到欣喜。同时也感受到一股与这份喜悦不相上下的寂寞。

住宿资料卡共有两张。“不好意思,因为是一间房一张卡,是否能够麻烦尊夫人也填一下姓名?”接待人员恭敬地说。

达也转向大厅休憩区,正想叫久美子过来时却临时改变了主意。“我来填可不可以?”他问。

“嗯,可以呀。”

P1-5

序言

短篇小说的物理

——“短经典”总序

王安忆

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它们的活力并不决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内部的结构。作为叙事艺术,跑不了是要结构一个故事,在短篇小说这样的逼仄空间里,就更是无处可逃避讲故事的职责。倘若是中篇或者长篇,许是有周旋的余地,能够在宽敞的地界内自圆其说,小说不就是自圆其说吗?将一个产生于假想之中的前提繁衍到结局。在这繁衍的过程中,中长篇有时机派生添加新条件,不断补充或者修正途径,也允许稍作旁务,甚至停留。短篇却不成了,一旦开头就必要规划妥当,不能在途中作无谓的消磨。这并非暗示其中有什么捷径可走,由有什么可被省略,倘若如此,必定可减损它的活力,这就背离我们创作的初衷了。所以,并不是简化的方式,而是什么呢?还是借用物理的概念,爱因斯坦一派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理论的最高原则是以“优雅”与否为判别。“优雅”在于理论又如何解释呢?爱因斯坦的意见是:“尽可能地简单,但却不能再行简化。”我以为这解释同样可用于虚构的方式。也因此,好的短篇小说就又了一个定义,就是优雅。

在围着火炉讲故事的时代,我想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晚上讲完,让听故事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那时候,还没有电力照明,火盆里的烧柴得节省着用,白昼的劳作也让人经不起熬夜,所以那故事不能太过冗长。即便是《天方夜谭》里的谢赫拉查达,为保住性命必须不中断讲述,可实际上,她是深谙如何将一个故事和下一个故事连接起来,每晚上,她依然是只讲一个故事,也就是一个短篇小说。这么看来,短篇小说对于讲故事是有相当的余裕,完全有机会制造悬念,让人物入套,再解开扣,让套中物脱身。还可能,或者说必须持有讲述的风趣,否则怎么笼络得住听众?那时代里,创作者和受众的关系简单直接,没有掩体可作迂回。

许多短篇小说来自这个古典的传统,是负责人的讲述者,比如法国莫泊桑,他的著名的《首饰》,将漫长平淡的生活常态中,渺小人物所得出的真谛,浓缩成这么一个有趣的事件,似乎完全是一个不幸的偶然。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作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理由是充分的,但也不能太过拥簇,那就会显得迟滞笨重,缺乏回味。所以还是要回到偶然性上,必是一个极好的偶然,可舒张自如,游刃有余地容纳必然形成的逻辑。再比如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这些短篇多少年来都是作范例的,自有它们的道理。法国被占领,学校取消法语课程之际,一个逃学孩子的一天。倘是要写杂货店老板的这一天,怕就没那么切中要害。法国作家似乎都挺擅长短篇小说,和精致的洛可可风气有关系吗?独具慧眼,从细部观望全局。也是天性所致,生来喜欢微妙的东西,福楼拜的长篇,都是以纤巧的细部镶嵌,天衣无缝,每一局部独立看也自成天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是将一个小世界切割钻石般地切成无数棱面,棱面和棱面折射辉映,最终将光一揽收尽,达到饱和。短篇小说就有些像钻石,切割面越多,收进光越多,一是要看材料的纯度,二是看匠人的手艺如何。

短篇小说也并不全是如此晶莹剔透,还有些是要朴拙许多的,比如契柯夫的短篇。俄国人的气质严肃沉重,胸襟阔大,和这民族的生存环境,地理气候有关,森林、河流、田野、冬季的荒漠和春天的百花盛开,都是大块大块,重量级的。契柯夫的短篇小说即便篇幅极短小,也毫不轻薄,不能以灵巧精致而论,他的《小官吏之死》《变色龙》《套中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但其中的却饱含现实人生。是从大千世界中攫取一事一人,出自特别犀利不留情的目光,入木三分,由于聚焦过度,就有些变形,变得荒谬,底下却是更严峻的真实。还有柯罗连科,不像契柯夫写得多而且著名,可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令人难忘,比如《怪女子》,在流放途中,押送兵讲述他的经历——俄罗斯的许多小说是以某人讲故事为结构,古时候讲故事的那盆火一直延续着,延续在屠格涅夫《白静草原》的篝火,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则是客厅里的壁炉,那地方有着著名的白夜,时间便也延长了,就靠讲故事来打发——在《怪女子》,是驿站里的火炉,年轻人讲述他曾经押送过一名女革命党。一个短暂的邂逅,恰适合短篇小说,邂逅里有一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可超出事情本身,不停地伸展外延,直向茫茫天地。还有蒲宁,《轻盈的呼吸》。在俄罗斯小说家,这轻盈又不是那轻盈。一个少女,还未来及留下连贯的人生,仅是些片鳞断爪,最后随风而去,存入老处女盲目而虔敬的心中,彼此慰藉。一个短篇小说以这样涣散的情节结构起来,是必有潜在的凝聚力。俄国人就是鼎力足,东西小,却压秤,如同陨石一般,速度加重力,直指人心。

要谈短篇小说,是绕不开欧·亨利的,他的故事,都是圆满的,似乎太过圆满,也就是太过负责任,不会让人的期望有落空,满足是满足,终究缺乏回味。这就是美国人,新大陆的移民,根基有些浅,从家乡带了上路的东西里面,就有讲故事这一钵子“老娘土”,轻便灵巧,又可因地制宜。还有些集市上杂耍人的心气,要将手艺活练好了,暗藏机巧,不露破绽。好比俗话所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变法不同。欧·亨利的戏法是甜美的伤感的变法,例如《麦琪的礼物》,例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子》,围坐火盆边上的听客都会掉几滴眼泪,发几声叹息,难得有他这颗善心和聪明。多少年过去,到了卡佛,外乡人的村气脱净,已得教化,这短篇小说就要深奥多了,也暧昧多了,有些极简主义,又有些像谜,谜面的条件很有限,就是刁钻的谜语,需要有智慧并且受教育的受众。是供阅读的故事,也是供诠释的故事,是故事的书面化,于是就也更接近“短篇小说”的概念。赛林格的短篇小说也是书面化的,但他似乎比卡佛更负责任一些,这责任在于,即便是如此不可确定的形势,他也努力将讲述进行到底。把理解的困难更多地留给自己,而不是读者。许多难以形容的微妙之处,他总是最大限度传达出来,比如《为埃斯米而作》,那即将上前线的青年与小姑娘的茶聊,倘是在卡佛,或许就留下一个玄机,然后转身而去,赛林格却必是一一道来。说的有些多了,可多说和少说就是不同,微妙的情形从字面底下浮凸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微妙。就算是多说,依然是在短篇小说的范围里,再怎么样海聊也只是一次偶尔的茶聊。还是那句话,短篇小说多是写的偶然性,倘是中长篇,偶尔的邂逅就还要发展下去,而短篇小说,邂逅就只是邂逅。困惑在于,这样交臂而过的瞬间里,我们能做什么?赛林格就回答了这问题,只能做有限的事,但这有限的事里却蕴藏了无限的意味。也许是太耗心血了,所以他写得不多,简直不像职业作家,而是个玩票的。而他千真万确就是个职业作家,惟有职业性写作,才可将活计做得如此美妙。

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一生则写过二百多个短篇小说。那民族有着大量的通话传说,像卡尔维诺,专门收集整理童话两大册,可以见出童话与他们的亲密关系,也可见出那民族对故事的喜爱,看什么都是故事。好像中国神话中的仙道,点石成金,不论什么,一经传说,就成有头有尾的故事。比如,皮兰德娄的《标本鸟》,说的是遗传病家族中的一位先生,决心与命运抗争,医药、营养、节欲、锻炼,终于活过了生存极限,要照民间传说,就可以放心说出,“从此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在这里事情却还没有完,遗传病的族人再做什么?再也想不到,他还有最后一博,就是开枪自杀,最后掌握了命运!这就不是童话传说,而是短篇小说。现代知识分子的写作渐渐脱离故事的原始性,开始进入现实生活的严肃性,不再简单地相信奇迹,事情就继续在常态下进行。而于常态,短篇小说并不是最佳选择,卡佛的的短篇小说是写常态,可多少晦涩了。卡尔维诺的短篇很像现代寓言,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更接近于散文,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依斯的《都柏林人》则是一个例外,他在冗长的日常生活上开一扇小窗,供我们窥视,有些俄国人的气质。依我看,短篇小说还是要仰仗奇情,大约也因为此,如今短篇小说的产出日益减少。

日本的短篇小说在印象里中相当平淡,这大约与日本的语言有关,敬语体系充满庄严的仪式感,使得叙述过程曲折漫长。现代主义却给了机缘,许多新生的概念催化着形式,黑井千次先生可算得领潮流之先。曾看过一位新生代日本女作家山田咏美小说,名叫《YO—YO》,写一对男女相遇,互相买春,头一日她买他,下一日他买她,每一日付账少一张钱,等到最后,一张钱也不剩,买春便告罄结束。还有一位神吉拓郎先生,名叫《鲑鱼》的小说,小说以妻子给闺密写信,因出走的丈夫突然归来停笔,再提笔已是三个月后,“他完全像鲑鱼那样,拼命地溯流而归……”。浅田次郎的短篇《铁道员》因由影星高仓健主演而得名,他的短篇小说多是灵异故事,他自述道是“发生在你身上……温柔的奇迹”,这也符合我的观念,短篇小说要有奇情,而“温柔的奇迹”真是一个好说法,将过于夯实的生活启开了缝隙。相比较之下,中国的语言其实是适合短篇小说的,简捷而多义,扼要而模糊,中国人传统中又有一种精致轻盈的品味,比如说著名的《聊斋志异》,都是好短篇,比如《王六郎》,一仙一俗,聚散离合,相识相知,是古代版的《断臂山》,却不是那么悲情,而是欣悦!简直令人觉着诡异,短篇小说是什么材料生成的,竟可以伸缩自如,缓急相宜,已经不是现代物理的概念能够解释,而要走向东方神秘主义了!

现在,“短经典”这套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的出版,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呢?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上海

后记

目前已知的维他命约有十五种。举凡一般人熟知的维他命A、B、C,到日常生活中鲜少被提及的泛酸、尼古丁酸等,但其中并没有一种维他命叫做“维他命F”(虽然在专业领域中,也有人称必需脂肪酸为维他命F。不过,先别理那么多了)。

既然没有,就创造它吧。既然有些小说像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是钙质,那么就多一本为人心补充维他命的小说也很不错吧。我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出这七则短篇故事。

当初写作时是打算将Family、Father、Friend、Fight、Fragile、Fortune……等F开头的单字,作为每篇作品的关键字,融入故事情节中。但如今再回过头来重新阅读这七则短篇故事时,才发现自己当时应该是对Fiction(粗略翻译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深信不疑才写下来吧。同时又觉得,身为一个文学创作者,今后必须持续敬畏与相信的,也只有“文学作品”的力量而已吧。

笔者作品于杂志发表,以及集结出书之际,承蒙“小说新潮”编辑部的江木裕计先生和新潮社出版部的中岛辉尚先生等人多方关照。谨在此致上无尽谢意。

二〇〇〇年七月

重松清

书评(媒体评论)

重松清写人生、写困境、写绝望、写挣扎,文字是淡淡的,然而却不是张爱玲那种冷眼俯视人间残酷的淡然,重松清的淡,时常包含着一种暖。……他的笔尖饱含感情,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便卸除了所有心理防备。也许,这正是重松清的作品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中华读书报》戴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