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为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自1605年问世400余年来已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2000多个版本,被100位世界著名作家评为100部世界最伟大文学作品之首。
小说描写一个穷乡绅读骑士传奇入了迷,决心复活中古时代的游侠骑士制。他化名堂吉诃德,穿上古老的盔甲,骑上一匹瘦马,带上农民桑丘做侍从,出门游侠。一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吃了不少苦头,闹了不少笑话,最后无功而返。临终醒悟。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想,主人公成为世界文学史及社会思想史上不朽的典型。几个世纪以来,千百万读者不断从中吸取思想上、创作上和审美愉悦上的营养。
《堂吉诃德》,全名《匪夷所思的拉曼查绅士堂吉诃德》,是伟大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传世经典。作者以一位因误信骑士小说而毅然自号堂吉诃德的没落绅士人世行侠为主线,通过描写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英勇救美、恶斗群羊、贸然释囚、挑战雄师、地穴探险、爵府奇遇等等荒诞故事,热烈地讴歌了真善美、无情地挞伐了假恶丑,充分表现出了盛行于当时的人文精神。《堂吉诃德》不愧为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问世后四百年来,仅流传于各国的译本就有一千多种,成为世界人民的共有精神财富,泽及一代又一代杰出作家;堂吉诃德这一形象也作为耽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代表人物融入了现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据挪威诺贝尔学会透露,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一百位著名作家在2002年上半年经过投票,评选出《堂吉诃德》为世界最佳小说。
第一部
致贝哈尔公爵
序言
第一章 拉曼查的著名绅士堂吉诃德的身世及日常生活
第二章 匪夷所思的堂吉诃德第一次离家出游
第三章 堂吉诃德受封骑士的滑稽经过
第四章 我们的骑士离开客栈后的奇遇
第五章 续讲我们这位骑士的不幸遭遇
第六章 神父和剃头师傅在我们那匪夷所思的绅士家书房里进行的有趣大清查
第七章 我们的好骑士拉曼查的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
第八章 勇武的堂吉诃德遭遇意想不到的骇人风车之险以及其他值得永志不忘的事隋
第九章 骁勇的比斯开人和英武的拉曼查人的恶战有了结局
第十章 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萨间的妙语趣谈
第十一章 堂吉诃德和几个牧羊人之间的故事
第十二章 一个牧人对堂吉诃德等人讲的故事
第十三章 牧羊女马尔塞拉的故事的结局及其他
第十四章 已故牧人的绝命诗篇及其他出人意料的事情
第十五章 堂吉诃德遇上几个凶残的延瓜斯人后的悲惨经历
第十六章 匪夷所思的绅士在自以为是城堡的客栈里的遭遇
第十七章 续讲剽悍的堂吉诃德及其忠实的侍从桑丘·潘萨在那误认为城堡的客栈里遭受的无尽磨难
第十八章 桑丘·潘萨跟他的主人堂吉诃德的对话以及其他值得一书的事情
第十九章 桑丘·潘萨对其主人发的妙论以及堂吉诃德遭遇死人和其他著名事件
第二十章 勇武的拉曼查的堂吉诃德以最小风险创造了世界上任何著名骑士见所未见和闻所未闻的奇迹
第二十一章 我们那战无不胜的骑士冒险夺得曼博里诺头盔以及其他许多事情
第二十二章 堂吉诃德解救了一伙被强行押往并非想去之处的犯人
第二十三章 这部真实历史所述最为特别的故事之一:著名的堂吉诃德的黑山奇遇
第二十四章 续讲黑山里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勇武的拉曼查骑士在黑山的种种奇举以及他模仿抑郁美少苦修
第二十六章 续讲堂吉诃德在黑山的相思表演
第二十七章 神父和剃头师傅如何得遂心愿以及这部伟大传记不可或缺的其他一些事隋
第二十八章 神父和剃头师傅在黑山的新奇有趣遭遇
第二十九章 将害相思病的骑士从自设的苦境中解救出来的妙计良方
第三十章 美丽的多罗特娅的机智及其他开心趣事
第三十一章 堂吉诃德及其侍从桑丘-潘萨间的妙论和其他事情
第三十二章 堂吉诃德一行在客栈里的遭遇
第三十三章 小说《好奇的冒失鬼》
第三十四章 小说《好奇的冒失鬼》的下文
第三十五章 堂吉诃德英勇大战酒囊及《好奇的冒失鬼》的收场
第三十六章 发生在客栈里的其他奇事
第三十七章 续讲米壳米空公主的故事及其他有趣的事情
第三十八章 堂吉诃德关于文武两道的妙论
第三十九章 战俘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第四十章 续讲战俘的故事
第四十一章 战俘接着讲述自己的遭遇
第四十二章 客栈里出现的其他隋况以及别的许多值得一提的事情
第四十三章 年轻骡夫的轶闻以及发生在客栈里的其他趣事
第四十四章 续讲客栈里的新鲜事儿
第四十五章 澄清曼博里诺头盔及驴鞍之疑兼述其他确实发生过的事情
第四十六章 巡捕的豪举和我们的好骑士的震怒
第四十七章 拉曼查的堂吉诃德莫名其妙地中了魔法及其他逸事
第四十八章 教士继续就骑士小说及其他事情高谈阔论
第四十九章 桑丘-潘萨对他的东家说的悄悄话
第五十章 堂吉诃德同教士的智辩及其他
第五十一章 羊倌对押送堂吉诃德的人们讲的故事
第五十二章 堂吉诃德对羊倌大动肝火并以自讨苦果了结了跟鞭身赎罪的人们的奇特纠葛
第二部
致莱莫斯伯爵
序言
第一章 神父和剃头师傅同堂吉诃德谈病
第二章 桑丘·潘萨跟堂吉诃德的外甥女、管家大吵大闹以及其他趣事
第三章 堂吉诃德、桑丘·潘萨和参孙·卡拉斯科学士间妙趣横生的谈话
第四章 桑丘·潘萨消除了参孙·卡拉斯科的疑问以及其他值得一听一讲的事J情
第五章 桑丘·潘萨和他的老婆特雷莎·潘萨之间有趣的悄悄话以及其他值得永志的事情
第六章 全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堂吉诃德同外甥女及管家的谈话
第七章 堂吉诃德和侍从的交谈及其他重大事件
第八章 堂吉诃德在探望意中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途中的遭遇
第九章 看后便知
第十章 桑丘为使杜尔西内娅小姐中魔而用的心计以及别的一些可笑而真实的事情
第十一章 勇武的堂吉诃德同《死神会议》之车的奇遇
第十二章 英武的堂吉诃德与剽悍的镜子骑士的巧遇
第十三章 续讲林中骑士的逸事:两位侍从问机敏、新奇而轻松的谈话
第十四章 续讲林中骑士的逸事
第十五章 说明和交代镜子骑士及其侍从的身份
第十六章 堂吉诃德遇到拉曼查的一位有识之士
第十七章 堂吉诃德以完满结束的狮子事件昭示出其前无古人的胆气达到了和可能达到的极端程度
第十八章 堂吉诃德在绿衣骑士的城堡或宅院的所作所为以及其他奇闻趣事
第十九章 痴情牧人的遭遇及其他确实有趣的事隋
第二十章 阔少卡马乔的婚礼以及穷汉巴西利奥的遭遇
第二十一章 续讲卡马乔的婚礼以及别的趣事
第二十二章 骁勇的堂吉诃德顺利完成对拉曼查腹地的蒙特西诺斯洞穴的伟大探险
第二十三章 绝妙的堂吉诃德讲他在蒙特西诺斯洞底的惊人见闻,其离奇与荒诞让人觉得纯属杜撰
第二十四章 看似荒诞却是真正理解这部伟大传记必不可少的无数琐事
第二十五章 驴叫逸事和杂耍艺人趣闻以及算命猢狲的绝妙神通
第二十六章 续讲杂耍艺人趣闻以及其他确实奇妙的事情
第二十七章 佩德罗师傅及其猴子的来历,堂吉诃德没能按自己的希望和想象了结驴叫风波反受其累
第二十八章 贝内恩赫利说:认真阅读就能知道所讲的事隋
第二十九章 著名的魔船逸事
第三十章 堂吉诃德遭遇狩猎美人
第三十一章 许多重大事件
第三十二章 堂吉诃德驳斥对自己的责难以及其他严肃而有趣的事情
第三十三章 公爵夫人及其侍女们同桑丘·潘萨进行的值得一读和好好品味的有趣谈话
第三十四章 本书最重要的故事之一:获悉为举世无双的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解除魔法的秘诀
第三十五章 续讲堂吉诃德得到如何为杜尔西内娅解除魔法的秘诀以及另外一些出人意料的事隋
第三十六章 绰号为忧戚嬷嬷的三摆裙伯爵夫人的出人意料的奇特逸事以及桑丘·潘萨写给老婆特雷莎·潘萨的家书
第三十七章 续讲忧戚嬷嬷的奇特逸事
第三十八章 忧戚嬷嬷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
第三十九章 三摆裙续讲她那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
第四十章 同这桩奇遇和这个令人难忘的故事相关的事情
第四十一章 赖销飞木登场,结束这段没完没了的故事
第四十二章 堂吉诃德给即将出任海岛总督的桑丘·潘萨的忠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事情
第四十三章 堂吉诃德给桑丘·潘萨的另外一些忠告
第四十四章 桑丘·潘萨被送往任所和堂吉诃德在城堡中的奇遇
第四十五章 伟大的桑丘·潘萨接掌海岛并开始施政
第四十六章 阿尔蒂西多拉的情思导致堂吉诃德身受铃铛猫的惊恐
第四十七章 续讲桑丘·潘萨在任所的表现
第四十八章 堂吉诃德同公爵夫人的嬷嬷罗德里盖斯的纠葛以及其他值得大书特书并永世流传的事情
第四十九章 桑丘·潘萨巡查海岛过程中的见闻
第五十章 揭示殴打嬷嬷、掐挠堂吉诃德的魔法师、刽子手的真面目以及小厮给桑丘·潘萨的老婆特雷莎-潘萨送信的经历
第五十一章 桑丘·潘萨续建政绩以及其他有趣的事情
第五十二章 名叫堂娜罗德里盖斯的另一位忧戚或伤心嬷嬷的逸事
第五十三章 桑丘·潘萨弃官的悲惨经过
第五十四章 与本传相关而并非离题的情节
第五十五章 桑丘在路上的遭遇以及别的一些一看便知的事隋
第五十六章 为维护堂娜罗德里盖斯嬷嬷的女儿,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同马弁托西洛斯进行了亘古未闻的大战
第五十七章 堂吉诃德辞别公爵以及他同公爵夫人的聪明伶俐的使女阿尔蒂西多拉间的逸事
第五十八章 堂吉诃德奇遇不断、应接不暇
第五十九章 堂吉诃德碰上的一桩堪称奇遇的新鲜事儿
第六十章 堂吉诃德前往巴塞罗那途中的遭遇
第六十一章 堂吉诃德抵达巴塞罗那后的遭遇及其他真实而并非有趣的事情
第六十二章 神奇人头像逸事及其他不能不讲的琐事
第六十三章 桑丘·潘萨参观战船突然遭难以及新的摩尔美人传奇
第六十四章 出道以来最令堂吉诃德痛心疾首的遭遇
第六十五章 揭示白月骑士的来历以及堂格雷戈里奥获救和其他事件
第六十六章 自己读过或听人念过便知的事情
第六十七章 堂吉诃德决定做牧人在野外度过承诺的一年之期以及别的一些确实有趣的好事
第六十八章 堂吉诃德遭遇猪群
第六十九章 这部伟大传记记述的堂吉诃德最特别、最新奇的遭遇
第七十章 接续前章并交代这段故事的幕后隋节
第七十一章 堂吉诃德在回乡路上同其侍从桑丘的交易
第七十二章 堂吉诃德和桑丘终于回到家乡
第七十三章 堂吉诃德在村口见到的朕兆及其他为这部伟大传记增光添彩的事情
第七十四章 堂吉诃德病倒、立遗嘱及与世长辞
堂吉诃德真好像见了鬼啦,总是能够记起套得上他的情况的故事。那会儿,他抛开了巴尔多维诺斯,又想起了被安特凯拉要塞司令罗德里戈·德·纳尔瓦埃斯捉住之后、带回要塞关了起来的摩尔人阿宾达拉埃斯。所以,当那农夫又一次问他怎么样、有什么感觉的时候,他竟然用那个摩尔俘虏对罗德里戈·德·纳尔瓦埃斯的陈词做了回答,跟他从豪尔赫·德·蒙特马约尔记述这一故事的书《狄亚娜》中读到的完全一样。他把那个故事套用得跟真事似的,说出的那一大串蠢话气得农夫直骂娘。不过,那农夫倒是因此而知道自己的街坊疯了,一心只想赶快进村,免得为堂吉诃德的长篇大论上火。临了,堂吉诃德对他说道:
“堂罗德里戈·德·纳尔瓦埃斯先生,请阁下记住,我刚刚提到的那位美人哈丽珐如今成了国色天香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我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正在和将要创建的传世骑士伟业,全都是托她之名。”
对此,农夫答道:
“先生,您可要看清楚,恕我直言,我既不是堂罗德里戈·德·纳尔瓦埃斯也不是曼图亚侯爵,我是佩德罗·阿隆索,您的街坊,您呐,既不是巴尔多维诺斯也不是阿宾达拉埃斯,而是忠厚的绅士吉哈纳先生。”
“我知道自己是谁,”堂吉诃德反驳说,“我还知道自己不仅可以成为刚才提过的那些人,而且还抵得上法兰西十二骑士乃至世界九大豪杰,因为,我的业绩将会超过他们每一个人和他们的总和。”
他们就这样边说边走,于傍黑的时候到了村边。那农夫不愿意让人看见毛驴驮着遭了难的绅士,又磨蹭了一阵,想等天色再黑一点儿,终于看看差不多了,才走进村子到了堂吉诃德家的门前。这时候,堂吉诃德家里已经闹翻了天,他的要好朋友村里的神父和剃头师傅也在,就听见管家在大声地对他们说道:
“佩德罗·佩雷斯(这是神父的名字)硕士先生,您看我这东家是出了什么事儿吧?整整三天没见人影,还有那马、那盾、那矛、那盔甲也都不知道哪儿去了。我是无知女流,我猜想,对,准是这么回事儿,绝对错不了,肯定是那些该死的骑士书,他翻来覆去地看个没完,最后被搅昏了头。我想起来了,听他自言自语地念叨过无数次,说是要当什么游侠骑士、要到外面去闯荡一番。这些书全都没安好心,竟然把全拉曼查最聪明的脑袋瓜子都给毁了。”
外甥女也跟着数落了起来,而且说得更加透彻:
“尼科拉斯(这是剃头师傅的名字)师傅,有好多次,我这舅舅一连两天两夜捧着那些害人的邪书不放,然后,放下书、操起剑,冲着墙壁又劈又砍,折腾累了,就说自己杀死了四个如同高塔一般的巨人,还说累出来的汗水是战斗中受伤淌出来的鲜血,接着,喝下一大罐凉水,身上舒服了,心里也平静了下来,于是就说那水是他的朋友大魔法师、博学多才的爱吃鸡肺给他送来的琼浆。不过,都怪我不好,没有把我舅舅的这些荒唐言行告诉给你们,早点儿想想办法,也就不至于到现在这种地步了。还有那些满篇胡言的书,他有好多呢,应该像对付异端邪教分子似的,全都烧掉。”
“我也这么说,”神父应道,“那就说定了,明天就予以公审付之一炬,免得别人读了以后再去效法我的好友。”
农夫和堂吉诃德全都听到了这些议论。那农夫总算明白了那位邻居的病根儿,于是就高声喊了起来:
“快开门啊,诸位大人,身负重伤的巴尔多维诺斯老爷和曼图亚侯爵老爷来了,安特凯拉要塞司令、英勇的罗德里戈·德·纳尔瓦埃斯押解着被活捉了的摩尔人阿宾达拉埃斯老爷来了。”
屋里的人应声而出,分别认出了朋友、东家和舅舅,一齐跑上前去与之拥抱。还趴在驴背上下不来的堂吉诃德这时候说道:
“不必慌乱,由于马的缘故,我受了重伤。快扶我到床上去吧。若是可能的话,请把妙手乌尔干妲找来,让她为我疗伤。”
“你们瞧,”管家数落道,“巧了吧,我这心里还真把老爷的病根儿给说准啦!您就快进屋吧,就是那个吾儿干爸不来,我们也能把您治好。依我说,那些骑士书真该死,我要说这话,而且还要没完没了地说下去,瞧它们把您给害成什么样了!”
人们立即把他抬到了床上,浑身检查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任何伤口。堂吉诃德说,只是摔伤而已,当他正跟大半个世界都难得找到的、十个无法无天的大胆狂徒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跟他的坐骑若昔难得一起摔了个大跟头。
“是啊,是啊!”神父说道,“居然还有狂徒出场?我发誓,明儿个天黑之前,一定把那些书全都烧掉。”
人们提了好多问题,堂吉诃德概不回答,只是说,当务之急是吃点儿东西和睡觉。按照他的意思做了安顿以后,神父向农夫详细询问了遇到堂吉诃德的经过。农夫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包括他刚被发现的时候和回来路上说过的胡话。这一切更加坚定了硕士的决心,所以,第二天他就拉着自己的朋友剃头师傅尼科拉斯一起去到了堂吉诃德的家里。P36-38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于一六一五年在《匪夷所思的拉曼查绅士堂吉诃德》(简称《堂吉诃德》)第二部的《致莱莫斯伯爵》中写道:“大约一个月前,他派专使给我送来了一份中文御札,请我一确切地说是求我一将之派去,因为他想筹建一所卡斯蒂利亚语学校并以《堂吉诃德传》为读本。”塞翁的一时戏说竞成了预言:堂吉诃德带着他那憨厚的侍从桑丘·潘萨经过三百多年的跋涉,经林琴南和陈家麟的引荐,绕道英伦,终于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魔侠”的身份登上了中国大陆;又过了三十年,中国果然有了第一所教授卡斯蒂利亚语的学府,《堂吉诃德传》也真的成了“读本”。然而,尽管堂吉诃德作为一种特定的人物形象的象征早已融入了中国的语言文化,人们对这部蜚声世界文坛的不朽巨著的全面了解却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因为它的第一个全译本——傅东华从英文转译的译本一直到一九五九年才得以出版,继后,一九七八年又有了杨绛的译本。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出现了一个《堂吉诃德》的翻译热,相继出版了四五个新的译本。当然,同已知的这部作品的六十多种语言的一千多个版本的总数相比,这个数字仍是微不足道的。
《堂吉诃德》一经面世就引起了轰动。第一部于一六。五年一月成书,到同年八月马德里就出了两版、里斯本出了两版、巴伦西亚出了一版,紧接着,又有了一六。七年布鲁塞尔版、一六一。年的米兰版、一六一二年的第一个英文译本;第二部问世于一六一五年末,很快就在布鲁塞尔和巴伦西亚再版,一六一七年又在里斯本再版,一六一八年和一六二O年就分别出了法文和英文译本。嗣后的几百年间,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塞万提斯及其著作的专著和文章足以装备一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诚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在现代小说史上,《堂吉诃德》的作用被认为是有重大影响的。这样的证据可以在笛福、菲尔丁、斯摩莱特、斯特恩身上见到。十九世纪许多伟大古典小说家的主要作品,也可以发现与它的联系,包括司各特、狄更斯、福楼拜、佩雷斯·加尔多斯、梅尔维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从不同方面,二十世纪的许多后现代主义作家,从乔伊斯到博尔赫斯,也是同样情况。”德国诗人海涅说过:“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则说:“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使严肃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从十七世纪以来,根据《堂吉诃德》改编的舞台剧、芭蕾剧、歌剧、乐曲大量涌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它更是多次以不同的形式被搬上银幕和荧屏。这种现象充分地表明了这部杰作的强大生命力。然而,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以及身份、地位、立场、观点的不同,在对之诠释、解读的时候,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十七、十八世纪时,人们一般将之看作是一部诙谐、幽默的佳作;即便是后来,人们尽管逐渐把它看作是一部既郑重又严肃的讽刺史诗,但是也难免常常会忘记塞万提斯在第一部的((序言》中所作的“这个儿子(指《堂吉诃德》)倒是很符合其赖以孕育的监狱环境,那里包藏着一切哀怨、汇集着一切悲声”的明确宣示,因为惑于堂吉诃德的疯傻与荒诞言行而忽略这个人物形象的最为悲壮的悲剧内涵。实际上,《堂吉诃德》远远超出了塞万提斯本人在写作过程中为自己确立的“消除骑士小说在世上和人们中间的影响及流弊”的主旨,因为它真实而全面地表现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广泛地触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风民俗的各个层面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与此同时,从创作手法上来讲,尽管存在有结构松散、某些细节前后矛盾等缺欠与不足,但是,在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塑造方面,《堂吉诃德》超过了欧洲此前的所有小说作品,成了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跨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我大约是在读中学的时候听说堂吉诃德的,但也只是听说而已,真正了解还是在上了大学以后。
一九五六年的初秋,我正年轻且又单纯。当时,我糊里糊涂地从东北的春城来到了首都北京,糊里糊涂地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随后又糊里糊涂地学了西班牙语。我说“糊里糊涂”是千真万确的,毫无夸张之意。那时候,很多人都把到首都读书当成最大的理想,至于学什么,并不特别看重。我正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当时,我怀里揣着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两份入学通知书登上了火车,心里并没有想好究竟准备到哪座学府去就读,打算首先碰上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然而,造化弄人,出了北京站之后偏偏是哪个学校也没碰到。这时候,跟我同行的同学吴广孝要我跟他一起去外国语学院,我也就欣然同意了。到了学院以后,负责接待我们的偏巧是西班牙语专业的学长,他们极力撺掇我们选学西班牙语,说是西班牙语如何如何优美、西班牙的文学传统如何如何悠久与辉煌,其中特别提到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我终于选了西班牙语专业,很快又去图书馆找来当时仅有的《堂吉诃德》第一部的译本,但是,很遗感,只读了几章就放下了。后来又试了几次,却始终都未能读完。一年后,我买到了《堂吉诃德》的原文版本,但是,当时还没有读懂的能力。
我真正了解《堂吉诃德》是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读的是西班牙文的原文。这一次,拿起来就放不下,一口气将第一、第二两部连着读完了。此后,虽然没有再次通读全书,但却不时地将那书取来随手翻开读上一章两章,其乐趣实在是难以形容,从而以自己的经验对马克思为什么总是向人推荐这部著作而且又一定要人阅读原文有了初步体会。我从这里感受到了翻译的悲哀。翻译是一项绝对不可或缺的社会需要,然而,却又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凡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都知道“traduttore,traditore(既是翻译,必定歪曲)”,这句意大利文成语,在这里“翻译”竞同“歪曲”划了等号。这话虽然刻薄,倒也道出了准确传达作者本意实在很难很难的实情。塞万提斯本人对翻译也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他在《堂吉诃德》第—部第六章里曾假借神父之口说过:翻译作品,“无论怎么用心,无论多有本事,永远也不可能具有原来的韵味。”而在第二部的第六十二章中,他则更进一步让堂吉诃德作出了这一著名论断:“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反看佛兰德壁毯,虽然看得见花纹图案,但却缀满使之大为失色的线头,见不到正面的光洁与绚丽。”
我之所以要讲这些,是因为世事实在难料。我一直以为自己同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所能有的不过就是一个普通读者同一位伟大作家及其不朽的作品的缘分罢了,做梦都没有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竟然也会动笔炮制出一个新的《堂吉诃德》译本,而且还是在已经有了多种译本之后。现有的塞翁的译者中有老一辈翻译家、有我的大学同学、有我的熟人,我的介入似乎很有点儿不合时宜。然而,经过认真权衡,虽然自知冒昧,还是义无反顾接受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约请,完成了《堂吉诃德》的新译本。因为我觉得,不同的读者在读过同一部文学作品之后总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同样,不同的译者对同一部原著的解读和处理也会千差万别,从而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就会多少有些不同。这也正是我愿意试笔的动力之一。就我本人而言,通过翻译,获益甚多,自以为对这部传世名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堂吉诃德及其善良的侍从桑丘的种种荒诞言行,越到后来就越让我笑不出来,相反,我感到的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悲哀。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巅峰,已经在世界上流传了几百年,相信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这个译本毕竟要帮助一部分中国读者走近永远活着的堂吉诃德,至于读者会从中结识一个什么样的堂吉诃德,将会只有读者本人知道。作为译者,我要说的是,为使读者认识更为接近塞翁心目中真正的堂吉诃德,我已经用了心、尽了力。但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读者能从这个新译本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我将为此感到最大的荣幸和快慰。
张广森
二OOO年八月一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