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大清华人文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张笑恒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们为何会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

人们为何会为迎合他人而隐藏本心?

人们为何在舒适的环境中也会怀疑、彷徨?

人类为什么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我们为何讲人文?它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这里,大师们将一一为你解答,带你走出内心的泥沼,步入智慧的殿堂。

张笑恒编著的《北大清华人文课》汇集众多北大、清华学者关于人文精神的精辟论述和观点,结合大师们的亲身经历,分别从友善、独立、信仰、自强等十三个方面对北大、清华传承百年的人文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帮助读者解读当下的人生困惑,使其以宽容和善、积极乐观、淡定自信、低调谦和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

内容推荐

阅读经典,读者可以和无缘谋面的历史巨人或不相识的朋友进行精神的对话。

张笑恒编著的《北大清华人文课》搜集、整理了北大、清华两所院校曾经和现在的大师们的人文思想精髓,以大师们真实的经历细致讲解了如何形成宽容和善、积极乐观、淡定自信、低调谦和等良好的人文品格,以及如何将这些品格所散发出来的力量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解读当下人生困惑,更好地提升个人魅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北大清华人文课》是所有对人文有兴趣,希望更多了解优秀人文思想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也是广大在校学生随时翻阅、培养正确人生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首选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平等尊重:不卑不亢、不俯不仰

 1. 想得到朋友,就收敛你的优越感

 2. 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

 5.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6. 永远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

第二章 与人为善:善心善行得善报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3.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 温和友善永远胜过激烈狂暴

 6. 君子成人之美

第三章 独立人格:勇敢追随自己的本心

 1. 不过分依赖别人

 2. 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3. 凡事先问自己,结论在你心中

 4. 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

 5. 你的时间很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6.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7. 人生不是演出,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8.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自己的感觉

 9. 他人的成功你无法复制

第四章 忠于信仰:相信它并且仰望它

 1. 信仰的力量:必要时值得为之献身

 2. 没有信仰的人难以感受到幸福

 3. 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叫爱国

 4. 坚守良知的底线

第五章 厚德载物:宽能容人,厚能载物

 1. 心豁达,世界就宽敞

 2. 人需要有一颗无私的心

 3. 宽恕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4. 丝毫必争不如通达相让

 5. 言必信,行必果

 6. 铁肩担道义

 7.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第六章 自律自控: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最强大

 1. 待人宜宽,律己宜严

 2. 冲动是魔鬼

 3. 三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

 4. 专注目标,不受干扰

 5. 君子慎独

 6. 宠辱不惊,更要“毁誉不惊”

第七章 兼容并包:思想需要广袤的天空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要有“宰相肚”,不搞“一言堂”

 3. 对待西方文化,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 不拘一格降人才

 5. 接受监督也是一种气度

第八章 人文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日新者必日退

 2. 打破常规,勇于创新

 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4. 反弹琵琶,出奇方能制胜

 5.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第九章 自强不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 没什么也不能没自信

 3.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

 4. 锲而不舍,滴水可穿石

 5.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伤

 6. 只有敢于挑战困难,人生才会更精彩

 7. 这一秒不绝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8. 常给自己正面的暗示

第十章 静水深流:让澎湃的欲望安静下来

 1. 剪掉不必要的生活内容

 2. 抚平内心的躁动

 3. 荣誉是别人送的

 4. 莫让虚荣毁了自己

 5. 内心不依赖外物,即获得自由

 6. 急流勇退,留得清名

 7. 给人生来次大扫除,只留最需要的东西

第十一章 虚怀若谷: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

 1.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 自满是才智的止境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肯承认过错则错已改了一半

 6.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7. 有反思自己的勇气

第十二章 行胜于言: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1.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2. 过于求速是做事最大的危险之一

 3. 要学会做的比别人多

 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 即使是不成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 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第十三章 世界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3. 请用长远眼光看待你的专业

 4. 不做竭泽而渔的“愚人”

 5. 独特眼光发现机遇

试读章节

2.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

讲人文精神,讲尊重人的价值,第一条就应该是尊重生命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周国平

毕业于北大,著名哲学家、作家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个乞丐,乞丐伸手讨钱。他搜遍全身上下的口袋,却没有找到一分钱。他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便走向前去,紧紧握住乞丐的手说:“朋友,对不起,我今天出门确实一分钱都没有带。”乞丐赶紧回答:“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

周国平说:“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西方民主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观念: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观点对错、贫富差距等都不能成为把人分化为不同等级的理由。即使最卑微的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应该得到对生命最本真平等的对待。

陪护了钱钟书先生五年的一位护工,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说起钱钟书先生却赞叹不已。她说:“他心肠好,脾气也好,从不在我面前说半句重话。你想想,像我做护工的,有啥地位呀,可他跟我说话时,极客气,十分尊重人,生怕刺伤你。即使疼得要命,他也忍着……”

她还讲述了一件事,说有一天小护士进来查房,钱钟书先生闭着眼在休息,她们以为他睡着了,就小声聊了几句。护士问她为什么从外地来北京做陪护,她说家里穷,需要钱盖房子。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是五六百元。

当天下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来医院。钱先生忽然对她说:“我要3000块钱!你给我带3000块钱来!”杨绛奇怪道:“你躺在医院里,要钱干吗?”钱先生停了一会儿,就用家乡话与杨绛交谈起来。护工虽然在场,但也没听懂。  第二天,杨绛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这位护工。护工惊奇地问:“干吗给我钱?”杨绛指了指钱先生笑着说道:“他听说你家在盖房子,怕你缺钱,叫我拿来给你的。”

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怎样,都值得我们善待和尊重。生活中,人们在拥有的物质上可能会有差距,并且有时差距还很大,但是这并不代表人格上也有差距。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希望被人尊重,虽然有时结果不尽人意,有的人会失败,有的人会成功,但人格却是一样的。文学名著《简爱》中的女主角不因自己贫穷和相貌丑陋而自卑,曾自信地说道:“你以为我穷,长得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和我将一样经过坟墓,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一样。”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尊重别人,因为别人像我们自己一样,都渴望过自由、快乐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去做乞丐,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贫穷,更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承受别人冷漠和鄙视的目光。

庄子家境贫寒,便去找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听了庄子的来意后,说:“好,我得到封地的租金后,借给你三百金,好不好?”

庄子非常生气,他知道监河侯看不起他,不想借粮食给他,只是找借口打发他,便说:“监河侯,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轮印里有条鳆鱼在那儿。我问它:‘鳆鱼,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鳆鱼回答:‘我原来住在东海,不幸随着一场大雨被裹抉到车辙里,您可以弄一点水来救救我吗?’我说:‘好,我即将去拜访吴越的君主,等会儿回来的时候,就引西江的水来救你,怎么样?’鳆鱼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失去了我常依附的水,没有地方安身,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不如干脆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找我吧!’”

说完,庄子便离开了,监河侯感到羞愧万分。

的确,当我们不尊重别人的时候,就会受到别人的侮辱,看不起卑微的人,也同样会得到讽刺。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格,其实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在电影《叶问》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今天的胜负,我不是想证明我们中国武术比西洋拳更优秀,我只是想说,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别,我很希望我们能从这一刻开始,学会如何去尊重对方。”

P5-7

序言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和规范,对于人们涵养道德、丰富情感、升华品格及完善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的人文学术即国学,始终将学术与人格境界融为一体,充满着人文情怀。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形成的。

杨振宁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杨振宁9岁的时候,父亲已经发现他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后来杨振宁回忆说,父亲当时如果教他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他一定学得很快,会使父亲十分高兴。但父亲并没有直接教他数学,而是认识到教育需要均衡。他不想培养一个“神童”,更不想拔苗助长。于是,初一之后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了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他读《孟子》。雷教授介绍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来教他。丁则良先生学识丰富,不仅教他《孟子》,还给他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初二后的暑假,丁先生又教他另一半的《孟子》,这样,经过两个夏天的紧张学习,年轻的杨振宁已经能背诵《孟子》的全文。此后,杨振宁一直都没有间断对国学和人文知识的学习,良好的国学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优秀的人文品格,也对杨振宁以后的生活和科研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年轻人一生的成就影响非常大。正如周国平所说:“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同样,人文精神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使命和目标。

北大、清华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的沧桑历史,更是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先进人文思想的大师。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志士都是从北大、清华走出来或是曾执教于两所高校的。早期的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鲁迅,以及后来的钱钟书、季羡林、冯至、朱光潜、曹禺等,这些人都是北大、清华的优秀代表。直到如今,北大、清华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大量的精英人才。

历经多年,这些大师的思想依然照耀着正在奋斗道路上行走的人们。有人说:“红尘有梦,岁月迷离,只有思想才能永垂不朽。”这话不错,然而,当我们体会北大、清华之人文,吸收北大、清华之思想后,则应当使自己的行为贯彻于现实生活之中,尊重他人,坚守信仰,感恩乐世,看淡功名利禄,恪守君子之风,包容一切善恶美丑……

或许,你一直对于人生感到迷惑,对生活感到无知,那么,翻开此书,与大师倾谈,或可解开人生困惑:或许,你已经被世俗埋没了自己的赤子之心,那么,翻开此书,来自北大、清华的人文之风,或可吹开你闭塞的思想,吹散你心头的阴霾。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李少聪、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刘曼、刘冲、徐芳、王恩聪、聂振岗、刘悦、赵会会、金东东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全书由张恒统撰定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