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帮裁缝评传(增订本)(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作者 季学源//竺小恩//冯盈之//王以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季学源、竺小恩、冯盈之、王以林主编的《红帮裁缝评传》以红帮发展史纲要和红帮名人名店两大板块,讲述了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对红帮名称的内涵和外延,红帮的源头与红帮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历史贡献和红帮精神等等方面重新作了分析,为我国服装的现代化提供一份历史经验、精神动力。

内容推荐

季学源、竺小恩、冯盈之、王以林主编的《红帮裁缝评传》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著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红帮发展史纲要;第二部分为红帮名人名店评传。为读者和研究者研究“红帮”以及宁波服装文化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序言/吴光

前言/季学源

红帮发展史纲要/季学源

 一、“红帮”名称的由来

(一)说“帮”

(二)说“红”

 二、红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地域背景

(二)经济背景

(三)人文背景

(四)政治背景

 三、红帮的发展历程

(一)孕育期

(二)形成期

(三)繁荣期

(四)腾飞期

 四、红帮历史贡献举要

(一)颠覆旧服制,开创新服制

(二)开创我国近现代服装科学研究先河

 五、红帮精神述略

(一)中西贯通,改制立新

(二)四海为家,衣被天下

(三)精诚敬业,风标自树

红帮名人名店评传

 红帮第一村——张氏等裁缝世家/陈万丰 季学源

一、红帮第一村

二、张氏裁缝世家

三、结语

 红帮元老——江良通及其裁缝世家/陈黎明

一、穷则思变,东渡学艺

二、学成回国,上海创业

三、子承父业,生意兴旺

四、情系家乡,造福后人

五、教研结合,代代传承

 模范商人——王才运及其荣昌祥服装公司/竺小恩

一、上海西服业界的领军人物

二、名副其实的模范商人

三、造福桑梓的贤达乡绅

 铁流万里——王宏卿及其华商被服厂/蒋晓娜

一、承接名店,开创新局

二、铁流万里,赤诚报国

三、转换岗位,续写新篇

 一代宗师——顾天云的服装科研与职教生涯/唐亚蕾

一、天道酬勤,技艺初成

二、溯本求源,冥钩博罗

三、归国创业,著书立学

四、传道授业,桃李芬芳

 江苏西服业的奠基人——李来义及其裁缝世家/蔡贵三

一、洪炉

二、新地

三、辐射

四、共性

 西服王子——许达昌及其培罗蒙西服号/竺小恩

一、在上海:许达昌造就了“西服王子”培罗蒙

二、在香港:许达昌将“培罗蒙”推向世界服装舞台

三、在东京:许达昌毅然确定“培罗蒙”接班人

 硕果累累五十载——服装学专家包昌法/季学源

一、生平素描

二、科研活动和成果一览

三、科研特色初探

 攀登服装科技高峰——戴永甫与“D式裁剪”/刘云华

一、生平简介

二、成果概述

三、研究历程的探寻

四、科教联袂的执教生涯

五、影响与评价

 中国服装界的“国家队”——北京红都服装公司/季学源 钟正扬

一、乔治·布什:“红都,红都!”

二、“红都”的组建

三、3位名经理

 红帮杰出传承者——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舜祁

一、攻苦食淡,勤俭创业

二、创新品牌,享誉天下

三、锐意改革,不断创新

四、心怀桑梓,面向世界

 世界西服达人——陈和平与台北格兰西服公司/冯盈之 竺小恩 韩世强

一、量身定制,承传红帮

二、科教创新,提升品质

三、竞技交流,走向世界

跋/季学源

增订本后记/季学源 王以林

索引

试读章节

红帮,是中国近现代形成的一个很大的服装革新群体。他们是颠覆中国旧服制的主力军。他们在中国服装史上树立了一尊全新的光辉的里程碑。他们揭开了中国服装业现代化的第一章。他们成为中国服装史上最大的一个服装流派。

一、“红帮”名称的由来

(一)说“帮”

帮,源于行(háng)。行,原是古代买卖交易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交易的人们,渐渐按相同的交易内容,结伙成群,名之为“行贩”、“行贾”(gǚ)。汉代文献中已有记述,如《乐府诗集·孤儿行》:“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史记·货殖列传》:“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至隋代,虽然工商业仍被儒家视为“末”,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改变,行贩、行商还是有所发展的,仅东京丰都已有120行。到南宋,仅临安(今杭州)一地已有440行,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到南宋,工商业已开始摆脱“末”的历史地位,不再是“农”(本)的附属。

至明代中叶,市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商皆本”的思想已呼之欲出,⑴于是各种商业、手工业者以职业为依据,结伙搭帮,形成各自的帮口、帮派。

帮,在旧中国,原是封建性的民间社团。主体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沦落而成的大佬、流民、地痞、恶棍结集而成,如青帮、洪帮。他们往往为某种政治团体所利用,参与某些政治活动。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者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帮派渐次淡化党派政治,全力从事本行业的职业活动。虽然有时也介入某些政治活动,如“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罢市抵制日货等等,但毕竟以本业为主务。

随着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的发展和更新,“公会”之类行业、帮口组织应运而生。红帮裁缝已经由背着剪刀、尺子包袱走街串巷寻求生意的流浪者,变为开店铺、办作坊、使用缝纫机械,走上机械化之路的业主。他们开始以现代商家的身份登上社会舞台,已经和封建帮派青帮、洪帮之类性质根本不同了。

1927年11月,上海红帮人士发起筹建“新服式同业公会”,1929年1月更名为“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后又几次更名,但都称“同业公会”。这种公会先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成立,发展迅速,均以红帮人士为骨干和主要领导成员。这时,红帮已不再是自在地散漫于城市街巷中的松散行帮,而是一个有组织纲领、章程,机构相当健全、有多方面统一行动的现代性社群组织了。

(二)说“红”

关于“红”,迄今已有如下说法。

1.“红”即奉化县的“奉”

“红”与奉化县的“奉”声韵相近;奉化又是红帮主要发源地之一,人数众多;1915年10月奉化县已有裁缝(本帮和红帮)二三干人,为统一行规、行风、伦理道德,奉化县知事专门发布公告,并于同年秋天成立“成衣公所”。⑵由县政府专为服装行业发布带有根本意义的文告,并有落实行为,在当时实属罕见,很有意义。由此,有人认为红帮即奉帮。此说自然是有其依据的,但其涵盖面不够广阔。宁波地区的每个县,当年都曾出现过红帮名师、高手、裁缝世家,比如慈溪县的裁缝于明代天启年间(18世纪70年代),已经在北京成衣业中大显身手,形成了“浙慈帮”,在北京前门外晓市大街创建了浙慈会馆。这些裁缝的后代,有一些后来与时俱进,改做西式服装、现代服装,所以,应该认为本帮裁缝是红帮裁缝的前辈,有传承关系。再如宁海县前童镇曾以“三百把剪刀”著称于中国服装界,他们曾于清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在“三北创成衣作场”。其他各县也都有创业于19世纪的红帮裁缝。所以2001年开始编著《红帮服装史》的时候,主编便提出:红帮的主要源头在鄞县、奉化县,即“奉化江两岸”。这是一个新提法。并且认为:红帮之源,并不是单源的,而是多源的。⑶

2.“红”源于“红毛”

“红毛”是早年中国民众对早期来华欧洲人的通俗总称。因为他们的头发呈红色,成为当时民众区别欧美人与东方人、中国人的首要、主要特征。当时,还有人称外国人为“老毛子”、“金发女郎”,也是与外国人的头发颜色有关的。南方人则把欧美人称为“红毛人”。这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就如同后来群众称外国人为“老外”差不多。

“红毛”之说,是有历史文献可征的。

清康熙《台湾舆图》中有一地标谓“红毛楼”;《定海厅志》卷17《关市》记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宁波府所属的定海县专门设有与英法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红毛馆”;《普陀县志》有关于“红毛扰山记”的记述:“约在康熙四年,‘红毛’以郑氏踞其巢窟,遂浮海劫掠。”这里的“红毛”指曾被郑成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侵略者。

因为红帮裁缝早期主要是为这些“红毛”以及为他们服务的买办、翻译、中文秘书、跑街、看门人以及与外国人为伍的中国人,为这些人修补、缝制西服的裁缝,遂被称为“红帮裁缝”。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工业》和《乡风》称:“自海通以还,工人知墨守旧业,不足与人相竞争,于是舍旧谋新,渐趋欧化,若土木,若成衣,……东南两乡业此者,多成衣、土木,名之日红帮裁缝、红帮作头。”“……沪汉各地,凡为西帮裁缝者,不问而知为(鄞县)南乡人。”(见图1)“西帮裁缝”即红帮裁缝。

P3-5

序言

《红帮裁缝评传》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著作,于201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以来,主编季学源教授等对原著做了补遗正讹,补充改革开放后红帮故乡崛起的红帮精神杰出的承传者——罗蒙集团公司,删除了与事实不符的旧资料、旧提法,增订后交付再版,问序于余。我虽然不是红帮史研究专家,但与学源兄为友多年,对其红帮研究是关注的,也参观过红帮史研究所,对宁波学者孜孜求真的精神深为感动,故义不容辞,勉为之序。

“评传”是一种严肃的史学著作体裁。在旧时代,“评传”的传主大多是政界名人、社会名流、学界泰斗、文艺巨匠之类,史学家是很少愿意为平头百姓撰写评传的,即使他们有杰出贡献,也只以“小传”、“外传”、“别传”之类形式,做些片断记述而已。至请期乾隆时期,甚至有“凡不经宸断(皇帝批准)”的史书不得进入诏定“正史”之规定。像红帮裁缝这样的草根群体,虽有过历史性贡献,但从来是“名不见经传”的。20世纪80年代,红帮裁缝发祥地宁波地区的学者开始做红帮群体的调查与研究,想找到一点相关文字资料,都极为困难,真可谓“大海捞针”。

红帮裁缝在中国服装史上是做出了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的,他们是颠覆传统服制、创建新式服制的主力军,他们揭开了中国服装近现代史的第一页,在服装变革中创造了若干个“第一”,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大的流派,在中国乃至海外,均享有盛名,影响深远。但是在20世纪出版的多种《中国服装史》中,关于红帮的专门评述大多付之阙如,或只偶然提及红帮之名。

对服装史上的这块空缺,宁波的学者注意到了。他们从最基本的考查工作开始,走访了红帮裁缝建功立业的40多个城市,访问红帮老人及有关人士数百人,查阅了各类档案资料,从字里行间寻觅有关记述,到20世纪末,整理的原始资料有四五百万字。在这个基础上,几位学者开始做红帮专门史研究,探讨红帮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独特的伦理道德和精神风范,认定他们是我国近现代服装发展的主要源头。2003年,他们编撰出版了第一本红帮裁缝专史《红帮服装史》。其后,几位学者进一步发掘、整理散落于海内外的红帮资料,并着力进行严肃的学术考证与研讨。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0年10月,完成了《红帮裁缝评传》的撰写工作。

《红帮裁缝评传》除了本身的史料价值之外,还给史学界一个重要启迪:史学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草根”人物,为他们树碑立传,对他们的发明、创造、创新做出评价,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性定位,体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红帮裁缝评传》是以“传”为基石,以“评”为精要的。除了概述红帮史迹,还对红帮名店名师进行了具体描述,分别给予历史定位,并纠正了此前著述中的一些讹误。但宁波学者并未就此止步,对其中不少问题做了更深入、更符合历史本来面目和本质特征的研究。

例如关于“红帮精神”,是学者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红帮精神是100多年来红帮人在创业和发展中逐步积淀、凝结而成的,一代代言传身教,各自心领神悟,相率成风,律动既久,自然形成帮口伦理道德规范、职业操守、独特技巧。10多年来,季学源等红帮研究学者始终将此作为重要课题,反复研讨,改进表述,虽然各有不同感悟,但尚嫌不够准确、精辟,尚需进一步琢磨、推敲。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增订本中已做了很多中肯且有创见的论述。

有关红帮技艺的发展历程,也是学者们关注的。开创新工艺,也是红帮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改革开放之后能够在故乡重新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研究中,也是不断有新成果的。比如“量体裁衣”,这是裁缝行业中的传统规则。但季学源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指出红帮名师的“量体裁衣”已有重要突破,进入了新层面、新境界。他们“量体”已经主要不靠工具尺子之类,而是以“目测”和“心测”为主;他们所量的“体”已经不只是顾客的身高、“三围”之类表象,他们更关注的是顾客的气质、修养、个性和爱好。也就是说,他们的“量体裁衣”已是一种整体设计,对顾客要做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度量,把形体具象与精神境界、心性素质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这样,就把“量体裁衣”心理化、精神化、整体化了,制作出来的服装精品便充分个性化了,成为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精品了。为此,季学源提出一个新概念——“内视”,来表述红帮名师们“量体裁衣”的现代性质,可谓见解独到。

目前,红帮研究正在深入,会不断有新的成果产生。这次增订,是新成果的一次展示。相关研究著述一定会在后续研究中不断产生。所谓推陈出新者,殷殷可期也。

吴光

2014年5月16日

(本序作者吴光先生,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暨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

后记

红帮,是中国近现代服饰变革的主力军,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亿华人穿过他们开创的中国现代服装,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红帮的历史功绩呢?就是红帮故乡宁波,到20世纪末,知道红帮发展史的人也是甚少的。在社会科学界也有学者搞不清“红帮”的“红”与“青洪帮”的“洪”的区别。现当代史学家们,则多背离传统,抛却了司马迁、司马光、朱熹、曹雪芹、黄宗羲、王国维、鲁迅等大师一贯重视服制的史学传统,在他们的皇皇巨著中,都抛却了服饰志,更不用说给红帮以历史评说了。尤其令人困惑的是20世纪出版的多种服装史著作,也很少提到红帮(偶尔也只是“提到”而已),根本没有红帮史料的陈述和分析。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新闻界的同志们,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中央媒体,到上海、宁波等地的地方报刊、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将敏锐的史笔和生动的文笔相结合,连续报道了红帮的史迹和创新精神。《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和重要报道已有10篇以上。

宁波人应当为红帮树碑立传,但因多方面原因,这项工作进展迟缓。20世纪80年代以后,红帮故乡的服装业开始复兴了,宁波市、鄞县、奉化县(市)的有识之士,开始调查、整理、展出红帮的史料。21世纪伊始,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文化研究所和宁波服装博物馆联袂,开始红帮研究工作,在省、市社科界、宁波市服装协会等有关方面和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院校的鼎力支持、具体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早期的阶段性成果,引起了文化界、服装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很多著述和报道中,大量引述了这些研究成果,《红帮服装史》被引用、评述尤多。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发掘史料,2009年5月开始组织编撰《红帮裁缝评传》,试图以《红帮发展史纲要》和《红帮名入名店评传》两大板块,相互照应、相辅相成,以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化研究工作。

本书主体部分编写人员如下:

《红帮发展史纲要》由季学源撰写。

《红帮第一村——张氏等裁缝世家》由陈万丰、季学源撰写。

《红帮元老——江良通及其裁缝世家》由陈黎明撰写。

《模范商人——王才运及其荣昌祥服装公司》由竺小恩撰写。

《铁流万里——王宏卿及其华商被服厂》由蒋晓娜撰写。

《一代宗师——顾天云的服装科研与职教生涯》由唐亚蕾撰写。

《江苏西服业的奠基人——李来义及其裁缝世家》由蔡贵三撰写。

《西服王子——许达昌及其培罗蒙西服号》由竺小恩撰写。

《硕果累累五十载——服装学专家包昌法》由季学源撰写。

《攀登服装科技高峰——戴永甫与“D式裁剪”》由刘云华撰写。

《中国服装界的“国家队”——北京红都服装公司》由季学源、钟正扬撰写。

《红帮杰出传承者——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王舜祁撰写。

《世界西服达人——陈和平与台北格兰西服公司》由冯盈之、竺小恩、韩世强撰写。

本书由季学源、竺小恩、冯盈之任主编,主要负责总体谋构、全书文稿内容审读和部分文稿的修改工作。各编写入各负文责,拥有著作权。

本书疏误、不足之处,肯定还会有,我们一如既往,诚挚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指教。

季学源

2014年6月1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