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读博尔赫斯/猫头鹰学术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残雪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女作家残雪对博尔赫斯的解读像是玩心灵的魔术,因为她对于无边的狂想和迷宫般的艺术形式有一种说不出的兴趣。想象力是不可操作的,但是,其语言部件却可以组装,可以演示。读残雪的这本书,我们并没有邂逅博氏迷宫的谜底,残雪把答案隐藏在或明或暗的隐喻之中。残雪是一位置身幻境中的作家,让她来解读博尔赫斯,无异于以毒攻毒。拒绝重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博尔赫斯的创造,不仅是形式层面上的,也渗透在心灵结构的各个细部环节。博尔赫斯把他的思想痕迹残留在语言之外、情节之外。

解读博尔赫斯,说到底是对灵魂真相的一种揭示。残雪沿着博氏笔下人物的精神轨迹,去寻找心灵符号的所指和能指,将故事后面潜藏的艺术规律召唤出来。她的解读是从横截面上切下去的,极为陡峭。从虚构到真实的相互转换也往往是如此突兀,像抽签一般,让你毫无准备。分析博尔赫斯作品的人总喜欢用“张力”这个词,残雪也不例外。但是,残雪对灵魂图像的直觉显然更加敏锐。她能够捕捉到每一个语言细节的神秘味道,在无限分岔的时间的路径与寓言的套中套里,残雪以比侦探还要敏锐的眼光,对故事进行层层剥皮。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残雪对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小说进行的全景式、全方位、细致的文学评论的专集。本书以作家对作家的解读方式,以文学家感悟性的语言,对博尔赫斯迷宫小说的“谜底”进行了精当而独特的解析。本书为中国文学家对博尔赫斯小说进行解读的唯一的一部专著。

目录

解读博尔赫斯

(——一七十四)

附录

属于艺术史的艺术

——卡夫卡与博尔赫斯的小说

高深莫测的法制

——读卡夫卡《审判》

先王幽灵之谜

——《哈姆雷特》分析

灵魂疑案侦察

——读余华《河边的错误》

可以生长的过去

——读余华《往事与刑罚》

艺术复仇

——读鲁迅《铸剑》

试读章节

如果说《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中的艺术之魂露出的是阴沉和狰狞的面貌,那么在《女海盗秦寡妇》中,艺术则以它特有的热情而狂放的叛逆姿态登台了,当然在狂放之际又显得有些难以理解。

秦寡妇是一名特殊的女海盗,同她的加勒比海的同行相比,她身上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性,就是这种神性保护了她,使她不至于像同行那样以上绞架为自身的结局。同女海盗玛丽·瑞特和安内·波内依同样具有无比的勇气与胆量,也同样的残暴、杀人不眨眼的秦寡妇,内心却隐藏了一种稀有的忧郁气质,这种气质使得她的一举一动都自相矛盾,遵循奇怪的逻辑。这就是故事中所指的狐狸本性。狐狸本性让她在关键时刻窥见龙的旨意,狐狸本性让她既服从龙,又反叛龙,也让她在获得无止境的宽恕的同时又受到无止境的惩罚。

秦寡妇的崭露头角发生在一个矛盾激化的时刻——人既违背了龙(最高理性)的旨意又背叛了自身的约束(秦),造反精神高涨的时刻。被拥为新首领的秦寡妇不同于秦之处就在于她的无止境的反叛之心以及对这种反叛的自审和彻底否定。一方面,她是决不驯服的真正海盗;另一方面,她又将海盗的赞助者们称之为“口蜜腹剑”,并制定奇怪的法规约束下属,好像要搞得自己寸步难行似的。这样一个寡妇,“有一双昏昏欲睡的眼睛和一头比眼睛还要光亮的头发”。她是一个女魔王,烧杀抢掠,贩卖妇女。为了燃起更大的疯狂,她甚至同下属一道将火药掺到酒里面去喝。但是看看她在船上制定的法规吧,法规强调大公无私,严守纪律,严禁贩卖妇女(在船上),违令者斩。此种对一般人来说不可思议、自相矛盾的法规,她的下属们却心领神会,使得她可以“指挥若定”。这样的法规必定来自于龙的启示。

皇帝的圣旨终于下来了,人的创造力同理性的制约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较量,海盗们将官府的战舰打了个落花流水,一时间人欲横流,魔鬼高擎艺术的大旗。但艺术的旗帜不仅仅属于魔鬼,它同时也属于最高理性。寡妇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于是那个特殊的转折时刻出现了。那真是一个神秘而又特殊的时刻,空气中充满了龙的暗示和隐喻,美即将从恐怖中诞生。“一天,月儿圆圆高悬空中,水也变红了。看来,故事已接近尾声。秦寡妇明白了一切,她将双剑投入江中,跪在船上,命令把她带到官府的旗舰上去。”“狐狸寻求龙的保护。”这样的时刻就是魔鬼同上帝晤面的时刻。此后狐狸当然本性不改,艺术创造的规律就是如此。秦寡妇到了老年又从事鸦片走私,她以她永不消失的活力,获得了“真理之光”的称号,继续将她的创造进行下去。

高傲的秦寡妇的一生就是艺术活动的再现。龙和狐狸缺一不可。无论龙的淫威有多大,海盗们决不低头;反之,无论海盗们多么无法无天,他们始终在龙的制约范围之内。艺术生涯就是煎熬,就是疯狂的突进与虔诚的归复,就是地狱的起义与来自上天的降伏。秦寡妇变成狐狸的起因则是她丈夫的死,死者用鲜血让她启蒙,她于一瞬间领略了人生的要义,开始了艺术生存的辉煌历史。小说中的秦寡妇还具有中国文化的背景,这是博尔赫斯用外国人的眼光看到的中国文化的启示。

         P5-P7

序言

有一种猛禽,古时名“枭”,俗称“猫头鹰”。它习性古怪:黑夜活动,白昼栖息;即便睡去,也睁着一只眼睛。这独异的生活方式,使它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目光与视野。猫头鹰飞翔时悄无声息,偶尔发出一两声怪叫,难免令人惊悚。

在希腊神话中,它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征。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中国的猫头鹰。他虽不擅丹青,却描画过猫头鹰的图案。我们选取其中的一幅,作为丛书的标志。

我们渴慕智慧,我们企求新声。这便是“猫头鹰学术文丛”的由来。

        编者

        一九九八年九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