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古典诗词中的尘封往事,自将磨洗,认取前朝……
王母娘娘与周穆王有着怎样的风流情事?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无赖?北齐“无愁天子”有着怎样的荒唐事?为什么说李后主“可怜薄命作君王”?贾谊真的怀才不遇吗?为什么李陵身为“叛臣”,却遭到后人的同情与理解?一个垂钓者,因何受到千古文人敬仰?没有东风,赤壁之战的结局会怎样?夫差亡国,罪魁祸首是西施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江上渔者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打捞古典诗词中的尘封往事,自将磨洗,认取前朝…… 王母娘娘与周穆王有着怎样的风流情事?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无赖?北齐“无愁天子”有着怎样的荒唐事?为什么说李后主“可怜薄命作君王”?贾谊真的怀才不遇吗?为什么李陵身为“叛臣”,却遭到后人的同情与理解?一个垂钓者,因何受到千古文人敬仰?没有东风,赤壁之战的结局会怎样?夫差亡国,罪魁祸首是西施吗?……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个高度重视修史的国家,也是一个诗歌异常发达的国家。 历代都有文人以诗歌的方式来吟诵历史——或记史、或作评论、或发感慨、或以史实讽当世。 本书选取历代咏史诗,以诗说史,以史证诗,从中可以看到圣主与昏君,文臣与武将;既有战场的鼓角争鸣,又有名士的风流倜傥,还有佳人的千古悲歌。 全书将诗词与历史完美地结合,使读者在短短数句、几十字的诗中记住历史发展的风云变幻,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古今多少事,尽付词诗中! 目录 第一辑 圣主与昏君 贤臣傅说与君王之梦——傅说为霖寤寐中,高宗一念与天通 王母娘娘与周穆王的风流情事——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燕昭王与黄金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莫以成败论英雄——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刘邦真是无赖吗——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让曹操惺惺相惜的对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北齐无愁天子的荒唐事——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两个亡国之君的虚拟会面——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政治无能,才华出众的李后主——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千秋功罪海陵王——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第二辑 文臣众生相 商鞅变法与作茧自缚——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完璧归赵的书生蔺相如——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屈原的憾事——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 李斯的罪与罚——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去自迟 张良的隐退——千古英雄谁彻悟?金戈铁马雪盈头 贾谊真是怀才不遇吗——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苏武的值与不值——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得其主,不得其时”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官场不倒翁冯道——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梅花岭的香气——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第三辑 名将恨不阵前亡 是是非非说韩信——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名哲重防身 无缘封侯的龙城飞将——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遭遇同情最多的投诚者——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檀道济——万里长城坏,荒宫野草秋 张巡与许远——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残唐一支柱,父子两枭雄——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千载欷歔叹岳王——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明朝的最后一根支柱——只今羽檄方驰急,哪得先生再解围 第四辑 义士的千古悲歌 不言禄的介之推——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侠肝义胆——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侯赢的大智与大勇——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荆轲刺秦王——田光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钓竿钓出的千秋万世名——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嵇康为何非死不可——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阮籍的醉与醒——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第五辑 远去的鼓角争鸣 纸上谈兵的代价——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说不尽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国终结之战——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淝水之战——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采石矶之战——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国姓爷”的千秋功业——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第六辑凋零的红颜 吴越争霸的背后——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中国刑法史上应该记住的弱女子——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王昭君的幸与不幸——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殉情未必与爱有关——日暮东风怨啼乌,落花犹似坠楼人 红颜并非祸水——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计人失望的男人——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 陈圆圆不能承受之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试读章节 武丁为“历史第一梦”大动干戈,奴隶傅说闪亮登场 既是圣人,自与庸碌之辈不同,要么出生时有异象,如商的先祖殷契是其母简狄吞黑鸟的卵而生,或者“梦日入怀”,要么长相奇特,如“尧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傅说的长相也挺奇怪,据《苟子·非相》称,“傅说之状,身如植鳍”,这个“身如植鳍”,说白了就是身子像鱼背上直立的鳍一样佝偻。这种异征其实就是畸形,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当时傅说被罚在傅险做苦役,身份是奴隶。这个后来又被称做“傅岩”的地方在今山西平陆县以东,当时是虞、虢两国交界处。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用土石阻拦。 据说傅说在这种艰苦低效的劳动中发明了版筑术,以此方式修路筑堤,效率极高,且坚不可摧。 接下来再说武丁。朝堂上,武丁依照自己的记忆让人把梦中所见的囚徒形象刻画在木板上,并说这是他日思夜想的大贤,让群臣百官照着图像去各处寻访。大臣们历尽千辛万苦,在傅险,即傅岩的“版筑之间”,即从事土木建筑的奴隶中,寻访到一个与画像上的人面貌相同的人——奴隶傅说的出头之日终于来到了。 当傅说被带到武丁面前时,武丁大喜道:“就是他啊!”武丁马上与傅说交谈起来,并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在一国之君面前,奴隶傅说也不胆怯,应答从容,条条切中要害,见解极其深刻。《尚书·说命》里记载说,武丁把傅说比做磨刀的磨石、渡河的舟楫、济大旱的霖雨,并希望他匡正自己,依从先王,追随成汤,来安定天下的人民。 傅说对武丁说:“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君主圣明,臣下不须教命都将承意而进谏,谁敢不恭敬顺从我王的教导呢?”武丁听了很高兴,就任命傅说为相。他还把傅说比做开国名相伊尹,说:“手足完备就是成人,良臣具备就是圣君。从前先正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曾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的心惭愧耻辱,就像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佐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家。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国家,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重用。你要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王,长久安定人民。”傅说跪拜道:“请让我报答宣扬天子的美好教导。” 梦到贤臣的事真有那么靠谱吗 武丁梦到贤臣傅说,有人信以为真,可明朝的杨慎等人却认为这是为了强调武丁德行高尚,以至于感动了上天,神灵才给他托梦的。实际上这体现了武丁高超的政治手腕,身为皇子的武丁曾在民间待过很长时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设想,武丁在民间时就已经认识了傅说,而且知道他是位大贤,武丁即位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傅说,只是傅说出身低贱,如果贸然起用他,大臣们肯定不同意,所以武丁利用商人迷信鬼神的敬畏心理(《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把自己看中的傅说说成是上天派来的,这就封住了反对者的口,为自己建立不世之功打下了人才基础。 武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举措,博得后世的广泛赞扬,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以“江郎才尽”闻名的南朝梁江淹在《萧骠骑让封节第二表》中写道:“方求士于版岩,宜思贤于屠律。” 唐朝杜甫在《泥功山》中写道:“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这些人都对“武丁梦傅说”不吝赞美,实际上也是他们自己对当朝君主心怀期盼,希望君主能够赏识自己的才华,发掘自己。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政治最大的悲剧不是明君遇上庸臣,而是昏君有干臣不用而亡国。如果明君遇到干臣,那就不仅是社稷之幸,也是明君之幸,干臣之幸。 P5-8 序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晚唐才子杜牧的一首《赤壁》,将半截折断的锈迹斑斑的铁戟细细磨洗,将我们带回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战场,将我们带回那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英雄年代。 从古到今,历史总是让人吟诵。中国古代诗人无不读史,中国古代史家无不能诗。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咏史诗词,这些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咏历史人物——诗人大多以突出被咏者的精神品质,抒发作者对其人的景仰心情为主。例如杜甫的《蜀相》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王安石的《商鞅》咏在秦国实施变法、富国强兵的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二、咏历史事件——这类诗概括性更强,作者提炼历史精神,总结历史教训的创作意图比较自觉,因此诗的含义往往也更深沉隽永。比如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讲述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讽刺了帝王迷信长生。刘禹锡的著名咏史七律《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通过三国终结之战,抒发了世事无常、兴衰难料的感叹,被誉为“唐人怀古之绝唱”。 三、咏历史陈迹——此类诗咏的内容是历史陈迹,但历史陈迹不可能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割裂开来,因此,此类诗抒发的情感与前两类相通。如晚唐杜牧的《赤壁》,再如唐代陈子昂的名作《登幽州台歌》。历代总有文人骚客追古思今,引导读者去关注历史、思索历史、总结历史。 这些诗词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追忆英雄人物的千秋功业,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的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其实仔细探究,诗与史根本不同。钱钟书先生就曾说,“史必证实,诗可凿空”,“诗可尽信,则诗不如无耳”。虽然如此,但诗与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就以诗史互证而著称于世,他一方面视诗为史料,借诗考史释史,另一方面又以史释诗,汇通古今。总体而言,诗具史笔,史蕴诗心,二者珠联璧合,构成了中国文学、史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书选取历代咏史诗,将一幕幕尘封的历史往事加以打捞、梳理,用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语言,以诗说史,以史证诗。从中可以看到圣主与昏君、文臣与武将;既有战场的鼓角争鸣,又有名士的风流倜傥,还有佳人的千古悲歌。 全书将诗词与历史完美地结合,使读者在诗中记住历史发展的风云变幻,以及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