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春桥和何仁学编著的这本《古今中外军事人物》以通俗、浅显的文字,精彩、生动的故事,客观、准确、真实地再现了56位古今中外著名军事人物的一生。孙武、蒙恬、霍去病、成吉思汗、亚历山大、克伦威尔、华盛顿等人均在其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今中外军事人物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学建等编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柯春桥和何仁学编著的这本《古今中外军事人物》以通俗、浅显的文字,精彩、生动的故事,客观、准确、真实地再现了56位古今中外著名军事人物的一生。孙武、蒙恬、霍去病、成吉思汗、亚历山大、克伦威尔、华盛顿等人均在其列。 内容推荐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涌现过无数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战功赫赫的名将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知人善任的统帅。他们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导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活剧,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今中外军事人物》一书是专门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编写的通俗读物。作者柯春桥和何仁学在选材上遵循“平衡”的原则,既考虑到古今的平衡,也顾及到中外的平衡;既考虑到欧洲在世界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又照顾到全球地域平衡的需要;既大量推出领导正义战争的正面军事人物,也适当地介绍某些虽然政治上反动但在军事上成就非凡的人物。由于受篇幅所限,《古今中外军事人物》未选现代中国军事人物。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客观、准确、真实地再现著名军事人物的一生,但又不强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他们一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和最能给人以启迪与深思的理论见解。 目录 中国军事人物 兵学泰斗——孙武 出奇无穷——白起 老谋深算——王翦 安边兴邦——蒙恬 平乱英雄——周亚夫 飞将军——李广 大将军——卫青 骠骑将军——霍去病 马革裹尸——马援 乱世雄才——曹操 南阳“卧龙”——诸葛亮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卫国公——李靖 平叛大将军——郭子仪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抗倭名将——戚继光 大清太祖——努尔哈赤 民族英雄——郑成功 封疆大吏——左宗棠 外国军事人物 天才少年——亚历山大 战略之父——汉尼拔 拖延家——费边 智勇双全——西庇阿 独裁者——恺撒 侠肝义胆——萨拉丁 黑太子——爱德华 海上魔王——德雷克 神龟之父——李舜臣 北方雄狮——古斯塔夫 新军统帅——克伦威尔 开明君主——腓特烈 美国之父——华盛顿 常胜将军——苏沃洛夫 独眼将军——库图佐夫 欧洲第一名将——拿破仑 英国救星——纳尔逊 解放者——玻利瓦尔 护国公——圣马丁 朴实无华——格兰特 战争巨子——谢尔曼 总参谋长——老毛奇 对马枭雄——东乡平八郎 马恩英雄——霞飞 战术大师——鲁登道夫 救火能手——朱可夫 英雄本色——崔可夫 阿拉曼英雄——蒙哥马利 雄才大略——马歇尔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热血豪胆——巴顿 大兵将军——布雷德利 沙漠之狐——隆美尔 奠边府之虎——武元甲 有胆有识——萨达特 沙漠斗士——施瓦茨科普夫 试读章节 老谋深算——王 翦 据《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王翦父子)、蒙氏(蒙武子孙)功为多,名施于后世。”这其中的王氏就是指曾经为秦王朝战胜六国,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秦国军队统帅王翦。 王翦,战国末年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当秦王赢政(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中的名将。 公元前361—前338年,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对内实行变法,对外开拓疆土,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得到飞速的发展。到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时,秦国已是“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的富强大国。 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采纳李斯、尉缭子等谋士的建议,发起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王赢政依照其先弱后强、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决定先北灭赵国,继灭韩国,乘势灭魏,控制中原;然后挥兵南下,消灭楚国,最后灭亡燕、齐。王翦就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南征北伐,成为秦国继白起之后的又一位智勇超群的将军。 公元前236年,秦王赢政十一年,赵国同燕国发生战争。秦王赢政认为有机可乘,便以救燕为名,命王翦与桓龄兵分两路进攻赵国。王翦亲率秦军主力,首战阏与(今山西和顺)告捷,顺势又取椿阳(今山西左权),接着连拔赵国九城。在作战间隙,王翦积极整顿军队,裁减老弱残兵,征调青壮年入伍,从而增强了秦军战斗力,为最后灭赵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229年,秦王赢政十八年,王翦再次受命领兵进攻赵国。赵王派大将李牧迎战,双方相持一年之久。最后秦王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王翦乘势猛攻,俘赵王迁,灭掉了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王赢政十九年,秦国以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一事为借口,下令王翦率军攻燕国。燕军联合代军进行抵抗。王翦在易水(今河北易县西北),大败燕代联军。翌年冬10月,王翦率军攻占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逃到辽东,燕国灭亡。 王翦在军事指挥上不仅善于出奇制胜,而且能审时度势,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地制定作战方针。公元前225年,秦王又发起了灭楚战争。战前,秦王赢政问年轻壮勇的李信:“我想攻取荆,依你策划需要多少人马才够?”李信说:“不过用二十万。”秦王又问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人不可”。于是秦王武断地认为:“王将军老了,为何这么胆怯!李将军果是壮勇,他的话是对的。”因而命李信和蒙恬率兵20万攻打楚国。其实,王翦的“非六十万不可”的主张,是建立在对秦楚双方战争力量对比的周密分析之基础上的。从当时情况看,楚国是大国,地广人多,兵力雄厚。早在春秋时代,就问鼎中原,称霸四方。战国中期以后,虽兵挫地削,日渐衰落,但仍具有相当的军事力量,是当时唯一能同秦国较量的国家。秦灭掉燕、韩、赵、魏后,楚国感到形势岌岌可危,决心倾全国之力同秦国决一死战,以挽救危局。况且,楚国尚有良将项燕,不可小视。因此,王翦提出的以优势兵力对楚作战的主张,是非常正确的。王翦见秦始皇因胜而骄,鄙视自己,不纳良策,就托病离职,告老还乡。 李信率20万秦军分兵两路攻楚:一路由蒙恬率军攻寝丘(今河南临泉);一路由李信率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初战获胜。于是李信又挥军西进,与蒙恬会攻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楚将项燕率领楚军在秦军攻城略地时一直尾随其后,伺机而动。当秦军会师城父、立足未稳之时,项燕率领楚军经过三天三夜的强行军,出其不意地从背后发起攻击,大败秦军。 秦王见李信果然战败,追悔莫及。他亲自去请王翦,并对向王翦说:“我悔不听将军之言,导致秦军大败。现在楚军向西逼进,威胁秦国,将军虽有病,能丢下我不管吗?”王翦见无法推辞,便说:“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给我60万人不可”。秦王只好听从王翦的意见,让他同蒙武率60万人攻楚。 王翦手握重兵,深恐秦王猜疑。当秦王到灞上来送行时,他故意请求秦王赐给大量的田宅园地。秦王不解地问:“将军出征,还怕家里贫穷吗?”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领,有功也不能封侯,我想趁大王亲近臣的时候请点田宅作为子孙的产业。”王翦在部队就要出关时,又五次派人回咸阳向秦王要求赐封良田美宅。有人对王翦说:“将军向大王这样乞求赏赐,未免太过分了吧?”王翦解释说:“秦王性骄而不信人,今秦国举国军队由我统领去攻楚,如果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基业以稳固自家,秦王肯定会怀疑我的忠诚。”王翦乞封,用心可谓良苦,本意并不在福荫子孙,而是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叛逆之心,借以消除秦王的疑忌。惟其如此,他才能放手指挥军事,保证对楚作战的顺利进行。 楚王闻王翦率领大军压境,也倾国中之兵,命项燕率军同秦军决战。王翦见楚军为势凶猛,就采取了“坚壁而守”的作战方针,任凭楚军挑战,始终闭营不战。王翦每天只让士卒洗浴休息,吃饱吃好,他经常深入卒伍之中,关心他们的疾苦,“亲与士卒同食。”过了一段时间,他问:士兵们都在做游戏吗?回答说:士兵们正在作投石跳跃竞赛的游戏。王翦高兴地说:“士卒可用矣。” 这时,楚军因寻不到战机,斗志松懈,遂向东转移。王翦抓住战机,乘势挥兵追杀,至蕲(今安徽宿县南)以南,杀死楚将项燕,大败楚军。秦军乘胜向楚国纵深推进。第二年,王翦又与蒙武协同作战,生俘楚王,将楚地纳入秦国的版图。王翦因其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P12-14 序言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涌现过无数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战功赫赫的名将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知人善任的统帅。他们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导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活剧,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今中外军事人物》一书是专门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编写的通俗读物。作者在选材上遵循“平衡”的原则,既考虑到古今的平衡,也顾及到中外的平衡;既考虑到欧洲在世界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又照顾到全球地域平衡的需要;既大量推出领导正义战争的正面军事人物,也适当地介绍某些虽然政治上反动但在军事上成就非凡的人物。由于受篇幅所限,本书未选现代中国军事人物。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客观、准确、真实地再现著名军事人物的一生,但又不强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他们一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和最能给人以启迪与深思的理论见解。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