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计12章,从英汉法律语言及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的概念、分类、沿革、特征等入手,就相关学科、研习方法、英汉法律语言的变异性、构词理据、法律英语及法律汉语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词汇缺项、法律文化、法律语言辩证关系、法律语境、法律阐释和法律翻译的关系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论述,将有关比较法学、法律语义学、法律阐释学、法律翻译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书中的大量实证范例,更有助于读者深入到貌似高深莫测的对比法律语言学及法律翻译的宏大殿堂,从初阶到进阶,最终成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适格法律英语翻译人才。
第1章 绪论
1.1 有关法律语言学的几个概念
1.1.1 法律语言
1.1.2 法律语言学
1.2 法律和语言的关系(cor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language)
1.3 法律语言学的沿革(evolution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1.3.1 发展简史
1.3.2 国内外法律语言学研究之差异
1.3.3 法律语言学诞生和存在的理据
1.4 法律文本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legal texts)
1.4.1 以文字为特征的划分
1.4.2 从文体学的角度
1.5 法律语言语体特征
1.5.1 精英性(elites of legal languages)
1.5.2 异质性(heterogeneity)
1.5.3 强制性(compulsion)
1.5.4 隐名性和权威性(authorlessness and authority)
1.5.5 格式正式、严谨
1.5.6 法人法语(Talking like a lawyer or writing like a lawyer)
1.5.7 精确性(accuracy)
第2章 英汉对比法律学相关学科
2.1 法律语义学(Iegal semantics)
2.1.1 同义关系
2.1.2 同形异义关系
2.1.3 反义关系
2.1.4 多义关系
2.1.5 上下义关系
2.2 法律语用学(legal pragmatics)
2.3 法律词源学(legal etymology)
2.4 法律阐释学(legal Hermeneutics)
2.5 比较法学(comparative law)
2.6 法律翻译学(studies of leg translation)
第3章 英汉法律对比语言学方法论
3.1 理论构建
3.1.1 宏观理论
3.1.2 微观理论
3.2 一般方法论(general methodology)
3.2.1 定义
3.2.2 区别
3.2.3 划分
3.3 对比研究
3.4 批判性怀疑精神
3.5 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4章 法律语言的变异性
4.1 法律语言与民族大众语言之差异
4.1.1 语音变异
4.1.2 语体功能变异
4.1.3 语法变异
4.1.4 词汇变异
4.1.5 书写变异
4.1.6 保留传统导致的差异
4.2 语域内变异(intra-register variation)现象
4.2.1 地域性语言差异(territorial language difference)
4.2.2 法律体制对法律语言变异的影响
4.2.3 学理法律语言与司法实践语言之差异
4.2.4 时空变异
……
第5章 英汉法律语言构词学说
第6章 法律词语的特征和属性
第7章 句法特征
第8章 法律词语缺项
第9章 法律语言文化现象
第10章 法律语言辩证哲理
第11章 法律语境论
第12章 法律阐释和法律翻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