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品特是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重要的荒诞派剧作家。作品风格多样,反映了日常生活背后的恐惧和荒谬。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品特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威廉·巴克尔著的这本《哈罗德·品特传》介绍了他从童年到成名的文学生涯,并介绍了他的政治生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哈罗德·品特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威廉·巴克尔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哈罗德·品特是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重要的荒诞派剧作家。作品风格多样,反映了日常生活背后的恐惧和荒谬。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品特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威廉·巴克尔著的这本《哈罗德·品特传》介绍了他从童年到成名的文学生涯,并介绍了他的政治生涯。 内容推荐 威廉·巴克尔著的这本《哈罗德·品特传》详尽地研究和分析了哈罗德·品特的作品、书信、日记,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简洁明了的文笔记载了品特的一生,探讨了他的婚姻感情生活、文学生涯和代表性作品,涉及品特对社会、政治、性别、性爱、暴力以及人际关系等看法,探讨了品特作品的创作主题、写作模式、思想意识和语言风格等。作者手法娴熟,探讨深入,对喜爱品特和有志于研究品特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是非常愉悦的享受。 目录 第一章 童年时代的品特 第二章 爱尔兰岁月、穷苦生活和婚姻 第三章 早期剧作 第四章 一跃成名 第五章 文学生涯的转折点 第六章 70、80年代的品特 第七章 90年代至今:政治活动 第八章 晚年品特 附录 哈罗德·品特的作品 试读章节 1930年10月10日,哈罗德·品特出生于伦敦哈克尼区西斯尔维特街19号,是海曼·杰克·品特和弗朗西斯·尼·莫斯科维茨的独生子。杰克·品特是一位女装裁缝。尽管这一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险和周期性的波动,杰克·品特还是克服困难,在斯托克纽因顿开了一家裁缝店。 品特是家中独子,但他的家族很庞大,父母双方都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品特的祖父,杰克的父亲内森·品特,1870年生于波兰,1939年去世。1900年,为了躲避当地对犹太人的迫害,内森只身来到伦敦闯荡。之后,他将全家人从波兰接到伦敦。一家人在斯特普尼的码头边上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搬到了更北边的斯托克纽因顿区的阿姆赫斯特路。内森不善于社交,他的裁缝店主要经营女装。根据家族世代相传的说法,内森惧内,妻子范尼(娘家姓巴龙/伯恩斯坦)性格强势,是一位身材娇小、十分迷人的波兰女子,学过女式发艺,在斯特普尼开了一家美发店。范尼不善于料理家务,喜欢用留声机听奥地利钢琴大师阿图尔·施纳贝尔、舒伯特和贝多芬的曲子。孙子哈罗德很爱她,他曾经说,虽然自己不记得巴龙是祖母的娘家姓,却在表演中用它作为艺名。在品特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唯一的小说《侏儒》的初稿中,主人公马克也姓巴龙。《侏儒》写于1952年,1956年完稿,但直到1990年才得以出版。 内森和范尼育有五个子女,长女瑞秋1897年生于波兰,死后没有留下后代,另外四个孩子都出生在英国。次女索菲比瑞秋小三岁,擅长弹钢琴,她丈夫是出租车司机伊西多尔·利普斯坦。出租车和出租车司机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品特的作品中,特别是《回家》和短剧《维多利亚火车站》。在那个靠知识吃饭的时代,在伦敦开出租车需要非凡的记忆力,才能记住各个街道和地标。当时的许多出租车司机都是居住在伦敦东区的犹太人。伊西多尔是一名共产党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和象棋手。哈罗德的父亲生于1902年,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妹妹玛丽和多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品特接受意大利电影导演罗贝托·安度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生活和作品。在世纪之交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品特说,父亲的家族成员非常有音乐才能,尤其是姑姑索菲,她是一位钢琴教师。不幸的是,索菲和她的女儿,也就是品特的表姐苏,在60年代初相继自杀。与父亲家族不同,品特母亲的家族是典型的伦敦人,性格坚强、吃苦耐劳。品特的舅舅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东区人,在托特纳姆经营一家小酒馆。外祖父哈里·莫斯科维茨生于乌克兰的敖得萨,那是一座拥有大量犹太人口,但反犹太主义猖獗的城市。哈里·莫斯科维茨在1900年前后经由巴黎来到伦敦,像品特笔下那些没有文化的人物一样,他凭借自己的智慧或者说头脑在社会上立足。据家族流传的故事说,哈里·莫斯科维茨的长相与斯大林有几分相似,1926年6月9日品特父母的婚礼上拍摄的一组照片印证了这一说法。照片中的品特家族成员个个体格健硕,哈罗德·品特同样如此,他的这一体型特征一直保持到晚年。在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1999年发行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品特饰演托马斯。伯特兰公爵。从电影中可以看出品特的一些体格特征:身高超过6英尺,表情凝重而凶悍、令人胆寒,就像1957年剧本《生日晚会》中的戈德伯格。 哈里·莫斯科维茨化名理查德·曼内开了一家时装店,曾一次雇佣过六七名销售代表来销售他做的服装。哈里在南非遇见了第一任妻子,妻子去世后,他娶了波兰籍女子萝丝·富兰克林。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品特的母亲弗朗西丝生于1904年,是家中的长女,小时候曾教父亲写字,帮他记账和保管账本。本是他们的长子,妻子费伊患癌症去世后,本杀死了幼女后自杀。品特十分喜欢这个小女孩,她和本的死亡对他的影响很深。 哈里的次子朱达生于1907年,身材魁梧,他化名为乔。曼内,当上了一名拳击手,由此被家人视为不肖子弟,朱达在二战的一次闪电战结束后失踪。品特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时自己大概只有11岁,他和妈妈还有外祖母看见舅舅朱达坐在一辆垃圾车的车厢里,“妈妈和外祖母抬头望去,我吓呆了。”这个情景被写进了品特的一部剧作中,写得滑稽而感伤,如幻如真。她们“大声喊道:‘朱达!’,他看了我们三个一眼,坚定地伸出了两根手指。车开走了……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一生都在寻找他,但毫无结果。”品特笔下的人物总是在寻寻觅觅,例如,1959年的《看门人》里的流浪汉戴维斯声称自己丢了身份证件,得到伦敦的大街小巷去寻找。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