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情报、情报分析及其方……………………… 1
一、情报 ……………………………………………………… 3
二、情报分析 ………………………………………………… 7
三、科学或艺术:关于情报分析的两种情报观 …………… 15
四、情报分析的工具 ………………………………………… 23
章 情报分析的方基础 ………………………… 28
节 实证主义方与情报分析 ………………………… 29
一、实证主义方概说 …………………………………… 29
二、实证主义方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31
三、实证主义方在情报分析中的局限 ………………… 37
第二节 行为主义方与情报分析 ………………………… 39
一、行为主义方概说 …………………………………… 40
二、行为主义方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42
三、行为主义方在情报分析中的局限 ………………… 48
第三节 证伪主义方与情报分析 ………………………… 50
一、证伪主义方概说 …………………………………… 51
二、证伪主义方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54
三、证伪主义方在情报分析中的局限 ………………… 58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与情报分析 ……………………………… 59
一、认知心理学概说 ………………………………………… 59
二、认知心理学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63
三、认识心理学在情报分析中的指导作用 ………………… 66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情报分析 …………………………… 69
一、唯物辩证法对情报分析的指导作用 …………………… 70
二、矛盾分析是情报分析的准绳 …………………………… 74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倡导情报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 …… 77
第二章 逻辑思维与情报分析 …………………………… 79
节 分析与综合 ……………………………………………… 80
一、分析 ……………………………………………………… 80
二、综合 ……………………………………………………… 83
第二节 归纳、演绎与溯因 ……………………………………… 85
一、归纳 ……………………………………………………… 85
二、演绎 ……………………………………………………… 88
三、溯因 ……………………………………………………… 94
第三节 对比与类比 ……………………………………………… 96
一、对比 ……………………………………………………… 97
二、类比 ……………………………………………………… 99
第四节 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 ………………………… 104
一、历史的方法 …………………………………………… 104
二、逻辑的方法 …………………………………………… 107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108
第五节 数学方法的运用 ……………………………………… 110
一、量化研究的概念与情报分析运用 …………………… 111
二、模型方法的概念与情报分析运用 …………………… 121
三、仿真与运筹分析方法 ………………………………… 129
第三章 逻辑思维局限与情报分析失误 …………… 134
节 认知局限及其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134
一、问题解决的机制 ……………………………………… 135
二、知觉、记忆的局限 …………………………………… 137
三、对情报分析的影响 …………………………………… 139
第二节 导致情报分析失误的思维误区 …………………… 140
一、思维定势 ……………………………………………… 141
二、认知相符 ……………………………………………… 144
三、选择性认知 …………………………………………… 146
四、满意策略 ……………………………………………… 148
五、愿望思维 ……………………………………………… 149
六、团体迷思 ……………………………………………… 151
七、镜像思维 ……………………………………………… 154
八、“历史重演”思维 …………………………………… 158
九、锚定思维 ……………………………………………… 159
十、线性思维 ……………………………………………… 160
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与结构化分析方法 …………… 162
节 批判性思维概述 ……………………………………… 163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 164
二、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 170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在情报分析中的运用 ………………… 177
一、情报分析中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结构 ………………… 177
二、批判性思维对提高情报分析效率的作用 …………… 181
第三节 从批判性思维到结构化分析方法 ………………… 183
一、竞争假设分析法 ……………………………………… 184
二、结构化分析方法群 …………………………………… 187
第五章 情报分析的组织方法 ………………………… 193
节 情报分析团队 ………………………………………… 194
一、情报分析团队的组织特征 …………………………… 194
二、情报分析团队的群体决策 …………………………… 196
三、组织文化和团队情报分析的过程与效率 …………… 198
第二节 情报分析的计划方法 ………………………………… 201
一、计划拟制的基本步骤 ………………………………… 201
二、分析实施的程序与规则 ……………………………… 203
三、构建团队 ……………………………………………… 205
第三节 情报分析的流程 ……………………………………… 207
一、确定情报需求 ………………………………………… 209
二、分解情报问题 ………………………………………… 217
三、形成初步假设 ………………………………………… 225
四、填补情报空白和甄别情报资料 ……………………… 234
五、质疑和验证假设 ……………………………………… 246
六、检查假设的关键前提 ………………………………… 252
七、分析替代方案 ………………………………………… 253
第六章 创造性思维与情报分析 ……………………… 259
节 创造性思维概说 ……………………………………… 260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 261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262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情报分析中的运用 …………… 264
一、联想 …………………………………………………… 264
二、直觉 …………………………………………………… 267
三、灵感 …………………………………………………… 274
四、多向思维 ……………………………………………… 277
五、想象 …………………………………………………… 285
参考书目 ………………………………………………………… 289
情报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单纯的观察发展到成体系、庞大系统从事的国家安全领域的活动。在情报技术发展和专业化的推动下,在国家安全需求的内涵覆盖不断丰富的牵引下,情报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区分出了众多环节,设立专业情报机构、按步骤开展情报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情报活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众多的情报专门工作中,情报分析无疑是为关键也是挑战性的一环:它与技术息息相关但终却取决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它应当“”满足情报需求但往往只能提供可能性评估,它是赋予信息增加价值的一环但也经常伴随着众多的失误并受到诟病。但不可否认,正因为它是将信息转化为情报的必经桥梁,是衔接信息与需求、情报与决策的必然途径,情报分析才成为情报工作的中心环节。高质量的情报分析是情报工作成果的体现,是衡量情报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决策者作出英明决策的前提。
情报分析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得到了认同:正确的情报不仅需要缜密的搜集和细致的观察,也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分析将搜集观察得来的结果转化为正确决策的依据。《吕氏春秋?似顺论?似顺》一文借谋士宁国之口阐述了情报分析的重要性。当别人认为陈国“城郭高,沟洫深,积蓄多”而“不可伐”时,宁国则认为“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 。面对观察得来的同样信息,不同的情报分析人员却形成了不同的结论,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甚至因而影响到国家的根本利益与安全。这不仅说明了情报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情报分析的关键意义和挑战性:情报分析不仅是对事实的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事实的解读,是通过已知的事实去了解未知的事实和未来的可能。后一种分析需要的是情报分析人员的知识、智慧与实践能力,正如谢尔曼?肯特所说.,“依赖于研究人员的评估和逻辑推理能力”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却有不同的结论?原因就在于不同情报分析人员的分析过程、思维和方法不同。高质量的情报分析有赖于情报分析人员运用恰当的方法。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作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 情报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是信息转化为情报的关键。这就好比在工厂中,同样的原材料在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下,会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而在情报工作中,情报分析的方法就是生产工艺流程。换言之,方法是我们解读事实所依赖的工具。
分析人员会运用什么方法,取决于众多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因素:分析人员的经验、类似的分析案例、分析时的环境压力、分析人员掌握的方法、掌握信息的完整性,等等。仅从方法本身来看,它主要和两个方面相关:一是研究方法本身的演进和应用领域,二是分析人员自身对于研究方法的认识、选择和应用熟悉程度。这两个方面,前者是情报分析方法的客观方面,后者则是主观方面,两者结合,主导了情报分析的过程。当然,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很多时候不是一种选项,更多的是分析人员的自觉行为。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购物,面临两种功能相同的的商品,在对价格、售后服务、品牌等因素进行考虑对比时,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详细列出一张表格一一对照,更多时候会出于某种倾向,很自然地更为重视某个或某些因素,这是因为我们受到了自己思维习惯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方法可以学习,但能否发挥作用,能否变成分析人员一种自觉运用的工具,根本上还要取决于分析人员的思维。因此,从分析人员的角度来看,分析方法的差异并不如分析人员自身思维习惯重要。换言之,思维对于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倾向于某种类型的方法。
不管从事多简单的分析、整编工作,分析人员总是受到各种思维的支配,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受什么样思维的支配?在这样的思维下选择或者自觉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情报分析方关注的,就是情报分析人员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处理、分析信息并得出后结论。也就是说,情报分析方是关于情报分析“怎么办”的学问,而要了解这一点,首先就应当对“情报”、“情报分析”等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情报
情报分析工作的目标是生产情报产品,对“情报”的定义理解不同,自然也就会在如何认识情报分析的本质、情报分析过程中包含的具体环节和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受自身的倾向、视角、兴趣、目标、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定义者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概念,而公开的官方定义、情报实践者或研究学者给出的定义,往往更具性,也更有影响力。下面列举的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情报定义。
1.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经2003年修订):情报包括对外情报和反情报。对外情报指与外国及其部门、外国组织、外国人员的能力、意图或行动或者恐怖主义活动相关的信息。反情报指为了免遭由外国及其部门、外国组织、外国人员实施或代表其实施的谍报活动、其他情报活动、破坏行动或暗杀或恐怖主义活动,而搜集的信息和实施的行动。
2.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用户指南》:情报是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知与先知,是美国决策者决策与行动的先导。
3.2005年美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能力调查委员会报告:情报是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它能辅助文职和军事领导人作出更加博闻的决定,准备应对并反制潜在的和正出现的对美国利益的威胁。
4.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网站:情报是按照已知或预期的用户需求,所获取和提供的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5.美国《军事及相关用语词典》:情报是对有关外国或地区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综合、分析、评价和诠释所得到的产品,也指通过监视、调查、分析或理解而获得的有关对手的信息和知识。
6.冯?克劳塞维茨: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7.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弗农?沃尔特斯(Vernon Walters):情报是可能影响我们生活和人民安全的外国的力量、资源、能力和意图方面的信息,通常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获得。
8.美国“战略情报分析之父”谢尔曼?肯特(Sherman Kent):作为一种活动,情报是对某种知识的追求;作为一种现象,情报是由此而产生的知识。知识性是情报的本质属性,在不同的语境下,“情报”的内涵还包括组织、活动。
9.美国情报学者艾布拉姆?舒尔斯基(Abram N. Shulsky):情报是一种与制定和执行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保卫国家安全利益、应对现实及潜在对手的威胁。
10.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马克?洛文塔尔(Mark M. Lowenthal):情报是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定类型的信息,是根据情报需求进行情报搜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决策者的流程。情报是以上流程的产品。情报通过反情报活动维护上述流程和所获信息的安全;情报是根据合法当局的要求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