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在幸福的当下(给心灵减压的108个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日)川村妙庆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心灵导师川村妙庆将自己的慈爱、善良、善解人意、悲天悯人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文字之中,使全书散发出独有的暖意。毫无功利心的文字,带给读者的是豁达与享受、轻松与通透。短小的警句箴言,改变生活带给自己的灰色心情,解开压在读者肩上的重荷,让人们学会如何从容地去处理纷杂的人际关系,学会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波折。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温暖朴素的心灵读本。作者比丘尼川村妙庆语言亲切朴实,文字之间洋溢着爱与宽容,豁达与理解。108个简单的道理,源于生活中的我们所能遭遇的种种。作者寓教于理,如邻家姐姐般把生活的真谛传递给读者,指明如何才能活在幸福的当下,怎样去拥有通透、豁达的人生观。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人生真谛:人际关系的启示、克服困难的方法、有益人生的智慧、爱是什么。让读者有针对性地去通过此书解决身边的琐事。

不同于其他身心灵的图书,本书的语言短小精悍,一语中的,文字隽永,是一本当代版《世说新语》。

目录

每日佛法之一 人际关系的启示

 1 当你对对方的“随便”无法释怀时

 2 为什么人器量大就好呢?

 3 像海绵一样生活

 4 仅凭“强硬”是无法做到互相理解的。

 5 你有没有变成自我本位主义?

 6 彼此认同的启示

 7 接纳街坊邻居

 8 何谓真正的孤独

来信/我想改变一下我丈夫……

来信/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公公婆婆与四邻关系很不好

 9 “要做个优秀的人”这是我们的一个误解

 10 道歉的重要性

来信/我对我丈夫总感到很不耐烦

 11 能说会道的人未必富有魅力

来信/我很不善言辞

来信/我是一名教师,但却很害怕在学生面前讲话

 12 说别人坏话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伤害

 13 说别人是非之前先看看自己

 14 不要以怨报怨

来信/我无法原谅我的母亲

 15 柔化“自我”

 16 不可论输赢

 17 争吵的原因

 18 打开心门就能够看清事实

来信/丈夫和我父母不和

 19 不以自己的标准判断他人

 20 谈话的技巧

 21 你没有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呢?

来信/我动不动就冲部下发火

 22 你是容易令人倾诉的人吗?

 23 填平人际关系的横沟

 24 袒护自己,仅此而已

 25 不要只顾自己的快乐

每日佛法之二 克服苦难的方法

 26 生存的课题

 27 不能彻悟所以才会痛苦

 28 经常抬头仰望一下天空

 29 无论何时,都可以重新出发

 30 人之初都是婴儿

来信/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我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来信/活着很痛苦

 32 为什么会烦恼?

 33 对父母而言,你是“无可替代的生命”

 34 痛苦必定会成为力量

 35 不接触他人就无法得到成长

 36 烦恼的根源在于“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37 好事,坏事,人生的正反面

 38 烦恼和痛苦源自事情不随己愿

 39 无法独处的人

 40 切勿感情用事

来信/我丈夫有了外遇,我该怎么办?

 41 “不断烦恼”比“明白”更加重要

 42 想消除烦恼愁闷的时候

 43 想哭就哭

 44 写给受欺侮、痛不欲生的孩子们

来信/陪酒的工作被人评头论足……

 45 凡事因为一念而改变

 46 经历了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47 超脱自我

 48 人生没有什么事是“没有用”的

 49 发现自己的方法

 50 让自己流汗出丑

 51 并非独自一人

来信/我生完孩子后男朋友的态度突然变了,我很痛苦

 52 固执己念会变成一种奴役心理

 53 如何从痛苦中获得解脱自己

 54 灵活的心理更适宜生存

 55 反思一下自己被什么烦恼缠绕着

来信/我儿子债台高筑,实在受不了了

来信/单位里的朋友突然对我很疏远

 56 偶尔让大脑休息一下

 57 认识自己的烦恼模式的方法

 58 不要欺骗自己

 59 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心灵?

 60 放弃执著拘泥,必将迎来新事物

每日佛法之三 有益人生的智慧

 61 你活在“当下”吗?

 62 保持平衡很重要

 63 成为像海一样深厚的人

 64 “明白了”是“不明白”的入口

 65 你有没有一味地只在为生存作准备呢?

 66 牢骚生于己,毁己身

 67 注重“过程”

来信/我想成为一名女演员,可总是不能如愿

来信/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长久坚持下去

 68 不要过分迷信占卜和通灵

 69 写给那些迷信占卜的人们

来信/我店里的生意总是不好

 70 拓宽心灵的视野

 71 稍许的紧张能制造魅力

 72 你能不耻下问吗?

 73 偶尔也坐一坐慢车,绕个远路

 74 所谓“虔诚”是一种更加平心静气、安详的心理

 75 “合掌”的意义

 76 佛让我们得以生存

 77 莫为物欲束缚

 78 我们都会一身“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

来信/浪费的毛病总也改不掉

 79 自由好吗?

 80 珍惜真实的自己

 81 有没有人为自己的经验就是“常识”?

来信/我找工作进展不顺利

 82 生存的意义

 83 你有没有为面子所困?

 84 双脚紧紧踏住“温暖的大地”

 85 正视自己的存在方式

 86 “现在”不是永远

 87 身体的不适其实是生命的暗示

 88 真实地解剖自己

 89 当你厌倦自己的工作时

来信/我应该辞掉侦探的工作吗?

 90 按自己的速度生活

 91 萌芽的人生

 92 拼命地生活

每日佛法之四 爱是什么?

 93 怎样才能找到心爱的恋人

来信/总是没有遇到心仪的人

来信/我的单相思

 94 你的爱平静豁达吗?

 95 怀疑别人之前先置疑一下疑心深重的自己

 96 写给那些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心猿意马的人

 97 写给那些爱上已婚者的人

来信/我没办法停止与同事的婚外恋,内心很痛苦

 98 驱赶自己心中的魔鬼

 99 你有可以互相诉说真心话的朋友吗?

 100 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思想准备

来信/我不断虚荣地对女朋友说谎,感到疲惫不堪。

来信/我的结婚对象欠了一身债。

 101 无法爱他人的人,也不爱自己

 102 爱人比被人爱更加重要

 103 温暖的人能够吸引他人

 104 想要改变他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105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能爱这个人吗?

来信/我非常想帮助我女朋友消除她的痛苦

 106 认识父母的恩情

来信/我突然被女朋友甩了,辗转难眠。

来信/我和交往了八年的他分手了,很痛苦。

 107 相遇的记忆

 108 跨越悲伤

后记

试读章节

61.你活在“当下”吗?

一位寺院的住持发给我一份电子邮件,说在一本册子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受刺激。

“我浪费了的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迫切希望活下去的一天。”

每一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都有各自的人生。

有人觉得一天转眼就过去了,也有人觉得一天没有任何变化和起色。还有人每一天都认真地、充实地生活着。

但是,最令人感到空虚的人生,莫过于那种只关心拘泥将来和过去的事情,却看不到最重要的“当下”的人生。

其实,无须慌乱着急,也没有必要与他人进行比较。

珍惜上天赋予的属于你的生存方式,好好地活在“当下”。

“人总是拘泥昨天,梦想明天,忘记现在”。

62.保持平衡很重要

人在外面工作,回到家后变回自然真实的自己,重复着每一天。

如果只有内、或者只有外,状态始终维持两面中的其中一面,人就会像将自己走到死胡同一般感到窘迫。

内与外。

人要拥有这两面,保持两面的平衡。

63.成为像海一样深厚的人

亲鸾圣人留下众多以“海”作比喻的教诲。

比如,向大海扔石子,大海既不生气也不吵嚷。

可是,向浅浅的水潭扔下石子会怎样呢?

水潭没有足够的深度承接住石子,于是波澜起伏。

我们应该让自己成长为像大海一样“深厚的人”。

64.“明白了”是“不明白”的入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经常会认为“世界不过如此”,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和世界,对人生和世界不屑一顾。有时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什么都明白,不明白的是你”。但是,这种“无所不知”的态度不会令人得到成长。莲如上人曾经这样说过,“以为自己已获心得,这本身就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心得”。也就是说以为自己“明白了”的这种想法,其实正是“不明白”的一种表现。

凡事不要绝对地断定“不过如此而已”,而要认真仔细地追究“真的是那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净土真宗的教义。无须特意找出答案。因为在得出答案的同时,人也就停止了成长。

65.你有没有一味地只在为生存作准备呢?

“我们没有真正地生存,而只一味为生存在作准备。”

当我读到帕斯卡的这句话时,不由得全身振颤,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不亲身经历就无法真正体会出人生的奥妙,可是我们却只顾着学习“生存方式”,想象“人生一定是这样的吧”。

不要只考虑预防淋雨的方法。哪怕淋成落汤鸡也无妨,何不痛痛快快、真真实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呢?

66.牢骚生于己,毁己身

“我要是再年轻些,这种事我也能做”,“我要是健健康康的话,就可以做那样的事了”,“如果我有钱的话,就可以更有余地”,“如果我现在是独身,该多么自由啊”……

我们总是追逐和留恋那些无法实现、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会产生牢骚。

有这样一句话。  “锈生于铁,腐蚀铁,牢骚生于己,毁己身。”

认真接受自己的处境和现实。

认清自我,重新出发。

67.注重“过程”

日本一直以来有一种称为“道”的精神思想。

花道、茶道、书道等,多种多样。

“道”重要的不是进步的结果。

面向目标一步步努力前进的过程才是“道”。

佛道也是如此。佛道就是为了使人们更加人性地生活之“道”。

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都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人生没有必要抄近道,不需要高明的活法。

《来信》

我想成为一名女演员,可总是不能如愿。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话剧演员。但是,现实很残酷,我总是在最后一次评审落榜。每次落榜后都焦躁不安,借酒消愁。妙庆女士,我是不是该放弃呢?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工作呢?

《回信》

话剧演员是个很美好的职业。

你说你每次试镜落选后都会喝酒,我想你是借此来转换自己的心情吧?不过注意别喝多了。

我曾经有幸多次在某电视节目中与嘉宾进行过交谈。所有人的谈话中都提到过谈话要有多彩的表现力。同样是笑,“哭笑”“高兴地笑”“悔恨地笑”等,要充分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

你一个人在房间里时,要把自己“遗憾、不服输”的心情尽情表露出来。所谓的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一天天勤奋刻苦的努力,咬着牙坚持下去的持续力才是真正的才能。

佛教中有一个词“转之妙趣”。我非常理解你每次落选时的沮丧心情。但是,你应该也从落选中吸取了教训,学到了一些东西。

凡事都是让我们获得新发现的契机。

不需要模仿别人,发挥你自己独有的个性,从明天开始重新挑战!

P78-82

序言

初次捧起这本书的朋友,以及重读这本书的朋友,欢迎你们的到访。

我非常高兴今天有缘能与大家通过这本书相识。

我是在2000年开设自己的网页的,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佛教”,“使寺院成为就在我们身边的存在”。

我发布在网上的电子邮箱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咨询来信。有人际关系纠纷,有在工作单位的各种不安,还有与同事的外遇,等等。有时候,甚至能收到“我现在就想死”,“我想杀死我那唠唠叨叨的妈妈”这样惊人的来信。

“你为什么想死?”“你为什么要杀死她?”我询问他们理由,倾听他们的诉说,每天都认真面对每一位朋友的烦恼。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人生的艰辛和深奥,同时令我惊叹竟然有这么多无处诉说自己烦恼的人。

2002年2月,我开设了《每日佛法》的主页,2005年4月将它改为博客。通过博客,向大家介绍我理解的净土、真宗的教义和亲鸾圣人。

如今,每天访问这个博客的人数多达六万人,每天收到的咨询来信大约有二百多封。

距今七百五十年前,有一位叫亲鸾圣人的僧人。

亲鸾圣人教导我们“不要去寻找烦恼的答案,而要究明烦恼的根源”。

也许有人认为佛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烦恼的神奇存在。但是,希望你听了我下面说的话不要感到失望。

佛并不会“实现我们的愿望”,而是教诲我们“只希望自己获得救助”的执著是造成烦恼的根本原因。

所以,虽然我无法通过我的回信解决大家的烦恼,但是希望我的努力能够帮助大家通过自己的烦恼认识自己的人生。

这次通过这本书的出版,得以使大家更容易接触到我在网上坚持书写的博客《每日佛法》和《烦恼咨询》。

人在艰苦的时刻都会感到迷惘,并且有时想逃离,有时想求助于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力量。但是,急于解决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反而会令自己忽视掉一些重要的东西。

不管处于何种境况,亲鸾圣人都会希望大家“拥有一双能够看清事实的双目”,“能够接触到教义的真理”。

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就是人。

混混沌沌地度过一生,还是要清清楚楚地过这一辈子,都取决于你自己。

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真正意义地正视“赤裸的自己”助一臂之力。

川村妙庆合掌

后记

回想一下我走过的人生道路,真是挫折不断。

高中的时候,我父亲突然去世。他是北九州市门司港西莲寺的住持。因为父亲的去世,寺院没有了住持,信徒也都逐渐散去了。

妈妈、哥哥和我三个人都很担心寺院的将来,束手无策。

妈妈看到我们沮丧失落的样子,说:“我们这么失魂落魄、手忙脚乱的也没有用。西莲寺有我来守护,我希望你能到京都去学习佛教。”

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是一名高中生。一直以来寺院的事情都是父母在处理,我来寺院的正殿都没有踏入过。因此我认为学习佛教很“土”,对学习佛教感到不安和抵触。

结果,我选择了一所与寺院有关的日本式插花艺术短期大学。毕业后,我本来希望留在研究室做教授的助手。不知为什么,所有报名的人中只有我一个人落榜,没能让我继续留在学校。我非常失望和失落,那时候我第一次想到“出家做个僧人算了”。这是我二十一岁时的事情。

后来,我进了东本愿寺经营的一所学校。可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时候,“你不能留校”,我想留校的愿望又遭到了拒绝。我本来想不管是做总务还是什么,只要能让我留在学校就好。没想到这所学校也不接收我。我当时真是沮丧极了。

结果,毕业后我开始在一家花店打工。

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工作,OL、店员、夜店、配送、销售等,尝尽了赚钱的痛苦和辛苦。后来,我又为了成为自小就非常憧憬羡慕的播音员,开始了播音员的学习。我原本天真地以为,只要能从播音员学校毕业,就能从事自己向往的工作。可是我所属的经纪公司却对我说:“你当个单口相声演员吧!”“你给艺人当经纪人吧!你只要亲切地听听他们的苦恼,就肯定会很受他们欢迎的”。

“您在开玩笑吧!我想做的工作是播音员,为什么让我做经纪人……”

当时我一心就想成为优秀的成功的播音员。

我先后经历了剧场演出、职业角斗的主持人、展览会场的向导等工作。一面感受着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一面数十次地不断参加各种试镜选拔,最后终于有机会做与电视和电台有关的工作。

可是,我却又不知道今后该走向何方,几乎迷失了自己。

忧郁烦闷的我不经意间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云……”

那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亲鸾圣人的一句话:“光云无碍如虚空。”人生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如果每天都能是晴天那该有多好啊!可是这是不可能的。

我的烦恼就像浮云一般不断地出现在人生的天空。

这时我开始认识到“这样下去,我的人生就只不过是随‘烦恼的浮云’四处飘散的空虚人生。如果我现在不回到西莲寺,就永远回不去了。为什么我会生作寺院之子呢?这其中应该有重大的意义。”

我还想起了教授我佛教的学校的恩师的一句话。

在那所学校上学的时候,我一直表现得很乖。我希望受到每个人的喜爱,总是面带微笑。于是,有一天,恩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川村,你总是笑嘻嘻的啊!”

我以为老师在表扬我,回答道:“是的,这是我唯一的可取之处。”

结果老师说:“川村,你有开朗的好的一面,但是,也会有灰暗的烦恼的一面。你应该把你辛苦的一面更加坦白地交托给阿弥陀佛,不需要掩饰自己。”

听完老师的这句话,我突然感到全身获得了放松。感觉就像把“藏在内心的重担”轻轻地放到了阿弥陀佛的大地上一样轻松。

回想至此,我决定了“我能做的事情就是从父亲那里承继衣钵,站在佛的面前,聆听教诲”。

有一天,一位做IT工作的朋友突然每天打来电话向我诉说他的烦恼。我在与他的交谈中不时地引用了一些亲鸾圣人的话。于是.这位朋友对我说:“你的这些话只对我说太可惜了。我建一个网站,你在网上传播一下佛教吧!”

我接受他的这个建议,开始了“每日佛法”的博客。

人的缘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仔细算来,从二十一岁我遇到挫折,想到“做个僧人算了”开始,转眼已经过了二十年。

如今,我认定僧侣就是我的人生宿命。当然这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终于意识到的。如果没有我的祖先、父母、哥哥、亲戚、朋友、信徒、恩师、婆家、插花以及艺人时代遇到的工作伙伴,还有传授我佛教知识的历代僧侣,特别是与亲鸾圣人的相遇,就没有现在的我,他们缺一不可。

后来,我的名字有幸成为2006年春天“雅虎检索排行榜”中人名检索的第一名。讲谈社经济出版社的依田则子女士得知后,读了我的博客。她一直想联系我,可是因为出差这件事就暂时放在了一边。据说几天后,她回到家打开收音机,恰好听到我在电台的FM-WAVE节目中的谈话。

于是她想了起来:“啊,赶紧联系一下妙庆女士!”

依田女士的热情感动了我。就这样,这本书就问世了。在这里我要再次对她表示感谢。

“相遇”的“遇”意味着同时会遇到好事和坏事。

人生必定会有烦恼的浮云。但是,你抬头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太阳的光芒会从云彩中间透射过来。

阿弥陀佛的光芒照射在心存烦恼的我们的身上。

挫折会令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意味深长。因此,认清自己是很重要的。无论发生了任何事情,佛都不会抛弃你。

遥庆宿缘(亲鸾圣人)合掌

二〇〇七年一月 川村妙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