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节/中国人的美德
分类
作者 安晋军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节”字的古今通义是对某些事物有所控制、克制和限制,那么具体控制、克制和限制什么,这是节德的一般要求,也是相对比较明确的,直接向人们明示该做什么。具体来说,节德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节制情欲

一般而言,节制主要包括节情和节欲两个层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理智的支配力量把情感和欲望控制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不纵欲也不纵情,使之符合中庸之道,即既无不过也无不及。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甚至带来危害。这是一个通理。人都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恰当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追求正当的欲望不仅是自然的,也是有利于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可是一旦情欲的满足突破某个界限,就可能遇上一些麻烦事。常言道,冲动是魔鬼,意思是如果放纵某些情绪的发泄,那么就会像魔鬼一样多么荒唐可怕的事都可能做得出来。我们经常听说有些人一时冲动做了某些傻事。怎么会这样呢?说明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出了问题。可见,一个人自己的情绪该控制的时候还是应当适当控制一下,这叫情绪管理。情感的表达也一样。有些人的情感本身比较丰富,有时也很夸张,往往把握不好度,这有时是很令人忧心的,甚至会乐极生悲,高兴过度了,事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了。生活中这样的事并不鲜见。时而听说某地某人买彩票中巨奖了,本来是大大的喜事和好事,可他却因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而情绪失控进而失常。

再谈谈人的欲望。欲望是个好东西,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追求各种目标,满足各种欲望,才会觉得活着有劲、有意义。对此有人可能会反驳:那些无欲无求的人应该不会这么想吧!譬如说道家。我们细想一下,果真有无欲无求的人吗?倘若如此,一是他没法生存,二则无欲无求本身便是有所欲求的体现。可见追求和满足欲望是人的正常需要,不过也需要把握好尺度。有一个成语叫欲壑难填,意思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欲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然这样,就悠着点儿,慢慢来,这个沟能填多少填多少,甭想一下子把它填满,想填满不仅不现实,还会搞得自己很累,甚至得不偿失。现实生活中“让我一次×个够”的版本不少,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承受得起甚或享受得了这一次呢?恐怕是瘾过够了,同时负面效应也带来很多。此外,现实中那些贪得无厌之徒通过间接的方式没少给我们授课。有这样一些“老爷”们,他们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在“有”字上下工夫,当官的宗旨很明确,就是为了发财,“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他们发起财来真是一个比一个疯狂:胡长清敛钱好几百万元;谢鹤亭超过了一千万元;成克杰有好几千万,家里有妻子儿女,还要追求“三妻四妾”,到处风流;许迈永有一个多亿,外送美名“许三多”:钱多、房多、情妇多。他们享尽了“有”的甜头,占尽了“有”的风光,最后便有了一个横尸刑场的下场。有的贪官没有走得那么远,也拥有了一般人所没有的东西——手铐。这些留给旁观者的启示很明确:那些人正是因为贪得无厌才导致最后垮掉、倒掉、栽掉,总之没有什么好下场。何苦呢?看来在这个问题上离开节制还真不行。

这里有一个故事:蚂蚁与苍蝇争夺棒棒糖。一只蚂蚁发现了一个棒棒糖,通知了大部队来搬运粮食,却被苍蝇发现。苍蝇也搬来救兵,在苍蝇的齐心协力之下,居然连同死死抓住棒棒糖的蚂蚁一起带走了。苍蝇抓住糖棒,蚂蚁在糖上不松口。在大家的争夺之下,棒棒糖摔下来,摔了个粉碎,苍蝇、蚂蚁各取所需,带着属于自己的一块战利品回家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思索很多。首先我赞叹蚂蚁和苍蝇不放弃的精神,但它也警示我们贪多必失。生物界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各方有各方的所属,各有自己的地盘,如若非要拼个你死我活,非要去霸占那一份不属于自己的财富,那么事态将永无平息之日。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公平的,它从整体上秉持一个均衡原则。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共处于同一个大家庭中,与世界整体的均衡原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有人想打破这个均衡,那么也需承负一定代价。民间有“贪多嚼不烂”和“言多必失”的说法。贪多嚼不烂是说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只贪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言多必失的意思是指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太贪了并不是好事,贪婪者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他们大多并不快乐。原因在哪儿?贪婪容易导致人的性格扭曲。对于不擅克制的人来说,一旦养成贪婪的毛病,就会为实现无法满足的欲望而不择手段。这是很危险的事。

重节操,守气节

说到节操和气节,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甚至不惜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们。原因似乎不言自明,因为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他们的确是有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个人操守。事实上,在和平年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需要高尚的节操。而且在新时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高尚道德情操和伟大气节的英雄模范们。可以说,节操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体现,说到底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自律。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节操也好,气节也罢,总是在讲些大人物的大事迹,都是大手笔,好像跟普通人和小作为没啥关系。其实不然!节操和气节既包含大方面的民族气节和政治气节,也有小方面的日常道德操守和做人气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有骨气的人,反对奴颜媚骨。  俗话说,竹有节,人有志。志气是一种看得见又看不见的东西,它不是嘴上说说,是要有实际行动的。志气一词如果分开来理解就是志向和气魄,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很难有大的出息,一个毫无志向的人,其人生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当然有志向还需结合有骨气才可能使人获得成功。通俗些讲,有骨气就意味着不畏艰险,在正确的轨道上按照自己的意向行进,表示一种执著和坚守。“这个人骨头真硬!”“这个人真有骨气!”这都是我们很熟悉的赞许一个人有骨气的语词。有骨气的人是不会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和困难的,他们有坚硬的精神之骨作支撑,总在希求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步骤行事,谁能说这不是守气节的表现呢?同时也不难看出,有志气和有骨气都着眼于一个“气”字。有时人们也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争一口气”,这其中有物质性的气之意,因为人只要活着就要呼吸气体,但更重要的旨意在于要活出一定的精神气来。人还是需要一点儿精神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的存在价值。

节用资源,节约消费

与节制相联系,节约和节用也是节德的内涵要求。如果说节制是从一般层面讨论节德的话,那么节用和节约则主要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谈节德。此处的节用主要是指资源的节用。

节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尽管从中央和社会各方面都在呼吁应当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可是我们注意到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节用意识还没到位,现在看来这条节用资源的路是一条漫长之路、艰难之路。众所周知,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可再生的还好说点儿,让我们揪心的就是那些定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所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总会有用光的那一天。我们不可能阻止那一天的到来,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尽量推迟它的到来。还有水资源问题。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仅排世界第110位。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能太自私了,不能光考虑本代人及近几代人的需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应当考虑得更长远一点儿,这也是有良知的体现。

P9-13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节的字形字义辨析

 节德的一般要求

 节德在当代社会的践行

第二辑 菁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 范例篇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屈原宁死不易节

 苏武牧羊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陈嘉庚的节俭作风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球王李惠堂的民族气节

 吴佩孚不做汉奸

 狱中英雄江竹筠

 抗日“模范童子军”张六子

 程砚秋:耻歌寇盗学犁锄

 节约标兵黄克诚

 张自忠将军

 杨靖宇的英雄故事

 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梁实秋节制饮食

 有骨气的朱自清

 闻一多拍案而起显骨气

 梁漱溟的气节

 吴宓:宁可杀头,也不批孔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因此,“美德”不过是忽悠傻瓜的着数,“高尚”无非是中着儿的蠢人才会去追求的做人境界。在这些“智者”的眼里,只有名利权位、声色犬马才是值得去追求的,而“美德”则不值一文。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丛林中的狐狸和狼。那些“智者”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绿色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又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赢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德服人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代代相传的“富润屋,德润身”箴言,是以往高贤大德的切身体验,决非忽悠人的虚言。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六十余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赞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很不如人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中国人的美德》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此套丛书能够激发起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国人的美德的兴趣和向往,我们将感到无上的荣幸和欣慰!

焦国成

2013年6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节/中国人的美德》由安晋军编著,主要内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节德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给中华儿女以无穷的力量。可以说,节德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要想真正立足于社会,需要节作支撑;要想使个人的人格尊严不被践踏,需要守节;要想使人、社会和自然处于适度与和谐的状态,需要在为人处事时有所节;要想使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在物质使用方面有所节,等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那些持节守节的人不仅能够收获自足,而且也备受社会的推崇。

《节/中国人的美德》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节/中国人的美德》由安晋军编著,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中国人的美德》丛书,本书为其中之一。本书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书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