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闻道/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丛书
分类
作者 蒋述卓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述卓编著的《闻道》是暨南大学开设“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以来,延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莅校所作演讲的精选集。本辑是第二辑,演讲者包括迟福林、宋鸿兵、资中筠、欧阳自远、张大春等众多专家贤达,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蒋述卓编著的《闻道》讲者均是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的专家贤达,但《闻道》之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用一本书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希望通过讲者的讲解,启发中国当代青年理性观察、独立思考之热情与能力,从而成为扛起中国未来之责任的脊梁。

目录

社会与经济

迟福林 在当前转型时期,提高消费力的作用及其途径

宋鸿兵 如何抓住经济发展问题中的本质

文化与科技

于 沛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

喻国明 “关系革命”背景下,传媒发展的关键词

范以锦 新时期社会政治生态中,媒体的艰难与希望

欧阳自远 中国人何时登月?——“嫦娥工程”始末

他国之鉴

资中筠 中美当前各自面临的转折点,及其互相之间的影响

吕元礼 新加坡如何为世界增值

精神与思想

马立诚 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

李 敖 黄花岗第73 烈士

孙 郁 鲁迅的思维特征

余光中 旅行与人生

温故与回忆

张 鸣 “摇晃的中国”,辛亥百年反思

张大春 山河入梦:父辈一代的生活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历史的拐点怎么办?速度要慢,把短期的三五年的转弯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增长相结合,具体要求就是把2012年的7.5%与“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把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未来经济的稳定增长相结合,确保转弯的时候不会发生大问题,不要掉下去,解决转弯以后怎样才能走得更好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弯往哪里转?从去年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到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再到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可以看出国家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目标,我们转弯的关键就是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李克强副总理反复强调中国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消费需求。尽快扭转投资消费失衡,形成消费主导的新格局,既是短期政策的着力点,又是中长期的战略选择;既是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

提出消费主导以后,很多人讨论和质疑:“消费主导能拉动中国的结构调整吗?”“如果走向消费主导,会不会出现美国这样的局面?”我跟大家说,现在是转弯的时刻,别无选择。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里最大的潜力在哪里?就在于十三亿人的消费需求,这是可以支持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两年前,世界银行的报告特别提出,具有七亿人口的中国农村大市场将是世界消费版图的最大亮点。所以,这是中国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最大选择,如果中国能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将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最重要的战略地位。

具体来看,消费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我列了以下三个决定:

第一,决定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景。现在经济学家有两种判断,一种是经过前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结束了高速增长期,将进人一个中低期的发展阶段,估计到2016年中国增长速度将降到6%;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乐观,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巨大的投资,国家掌握巨大的国有资本,从短期看,仅投资就可以保持8%的增长。我的看法是,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说未来五到十年的增长速度是较高的8%,还是中速的7%,或是低速的6%。但是消费主导型的转型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会对中国产生绝对性的影响,因为它决定了经济增长能量潜力的释放。如果消费能得到初步释放,五年内初步实现消费主导,十年内基本实现消费主导的话,我们完全有可能、有条件实现8%左右的增长速度。如果在转弯的时候出现方向选择的问题,那么即使这两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从中期来看恐怕经济还是会出大问题。

第二,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我这里概括为三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变化,技术结构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城乡结构改变与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在于需求结构的变化,现在不是没有消费潜力,而是供给严重不到位,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决定公平发展的程度。公平的前提,一是机会平等,二是消费公平。消费公平是基本的公平,现在我们的消费公平是什么情况呢?可以看到,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一年大概有三千亿左右,都属于高收人群体,可国内的消费力却逐年走低,降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最低点。为什么?就在于中低收入群体没有成为消费的主体,而茅台再涨也有人喝。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现在是不是处于这样的历史拐点?我认为不但是,而且正处于历史拐点的最关键时期。比如说,我们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城市化率大概是每年0.8个百分点,在9.7%的GDP增长速度中贡献了3个百分点,三分之一左右。未来十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至少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这并不是政府在到处搞城市化这种概念,而是现在很多从农村出来“80后”、“90后”还会回到农村去吗?未来有年均l到1.2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发展空间相当大,所以我赞成李克强副总理的判断:“中国拉动消费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二十一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亮点,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是拉动消费的载体,一个城里人的消费是农村人消费的3到3.5倍。所以,我们现在处于如何有序地顺应历史发展,使中国进入城市化的时代。

未来十年我们至少还有10到20个百分点的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今天全世界的服务业平均水平是60%左右,发达国家80%以上。香港是90%以上,而我们内地只有43%左右。未来十年内,中国随着结构调整的加快转型升级,服务业有可能进入建国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我们再经过十年的努力,赶上世界平均水平的话,这个转型是巨大的,并且会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家制订的规划是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广东的规划是到2018年,珠三角则是2016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这就会明显改善老百姓的消费预期,对提高消费主导具有重要影响。

序言

近年来,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公民社会似乎已然在网络上形成。在这个公共空间里,人们可以随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对大多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里,虽不乏理性而温和、激越却颇具建设性的声音,但同样也存在大量的语言暴力和戾气逼人的“板砖”。网络很多时候已沦为发泄私愤、恣意妄为的场所。在这个经常挥舞“板砖”、口出秽言的群体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网络上如此不理性,如此“暴力”?是不是我国高等教育出了什么问题?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造成学生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知识面狭窄,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不够。爱因斯坦1936 年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他认为:“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一个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对于社会也是件幸事。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也曾说过:“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 其结果不为新民, 而为扰民。”

那么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应该如何培养?美国高校的做法是开展通识教育,让学生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形成圆融的思维方式,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暨南大学则通过设立“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广邀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李敖先生在我校演讲时所言:“一个演讲可能会影响你一生,你听了以后可能不会马上感觉到,但它会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影响你的一生。”

为了让讲座中瞬时性的内容变成永恒的文字,以惠及更多的人,我们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文字以《闻道》为书名出版。本辑《闻道》选取了14 次讲座的文字整理稿。虽然只是所有讲座的一小部分,却足以体现讲座的宗旨和水准。一是内容丰富,这14 篇文章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国际关系、自然科学等领域。二是水准高,本书的文章作者均为各自领域顶尖的学者,在学界和社会上享有盛誉。无论是聆听他们的讲座,还是阅读他们的讲稿,均能获益。作为讲座的主办方,我与讲演者多有接触。在此,想谈谈我对这些学者的印象。

欧阳自远院士的严谨。由于本书收录了欧阳院士的讲座文字稿,需将文字稿发给其审定。没想到他亲自对其演讲稿一字一句地修改,让人非常感动。作为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有比修改文稿重要千万倍的工作要做。然而他却亲自修改了两次,足见一个自然科学家的严谨与敬业。  李敖先生的幽默。听李先生的讲座非常轻松,他的语言非常幽默风趣。但风趣幽默的背后往往绵里藏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们笑过之后获得启发。

资中筠先生的坦诚。资先生在讲座开始前开门见山地说:讲座中的有些观点可能会引起有些人的不满,但我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我想,这种坦诚一方面源于资先生在学术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资先生日常为人处世态度的自然流露。同样的坦诚也体现在提问环节。对于学生提出的她不是很熟悉的问题,她很坦率地说:“这个问题超出我的专业范围,恐怕无法回答。”一个久负盛誉的学者尚如此谦虚,着实让人感佩。

余光中先生的温情。讲座那天,众多学生慕余先生之盛名前来听讲座。由于报告厅容量有限,导致两三百名学生未能入场聆听讲座。余先生在讲座开始时就说:“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外面还有两三百同学进不来,我感到很抱歉。”讲座结束后,余先生走出报告厅向未能入场的学生表示歉意,并与他们交流了十几分钟。他的这一举动让人感到非常温暖。

阅读本书,感觉像一个小孩在海边拾捡贝壳,总给人眼前一亮。不同的内容,相异的主题,能开阔视野;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能提高批判能力;理性的分析,缜密的论证,能增强思维的严谨性;现实的观照,温情的表达,能给人以人文情怀。

我希望青年学子不囿于专业知识,能旁涉不同学科,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以达健全之人。

后记

《闻道》第二辑即将付梓,我们的心释然了。

一则是我们对本书非常重视。本书收录的讲座嘉宾都是各领域的翘楚,他们智慧的声音和思想的光芒指引着青年学子前行的方向,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为青年人的读书和为人提供了参照和榜样。所以在整理嘉宾的演讲内容时,我们诚惶诚恐,生怕文字稿未能完全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我们几易其稿,尽量使文字稿忠实于演讲者的原意。同时我们也尽量做到整理后的文字稿既有正式出版物的严谨,保证阅读的流畅性,同时又能保留讲座的口语化特点,增强可读性。在出版社编辑好初稿后,我们还将稿件一一发给嘉宾审定。他们的审定与修改使本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有个别嘉宾无法联系上,我们非常遗憾。若文稿有不足之处,敬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以合适的方式修改。

二则是众多名家的思想终于可以和读者分享了。讲演者做一场讲座,受众毕竟有限。将讲座变成书籍一直是我们的愿望,希望讲演者的思想能嘉惠更多的人。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本书融学术性、思想性、前沿性于一体,讲求前瞻眼光,注重学术视野,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不仅使读者获得知识的收获,更能感受到思想对心灵的启蒙与震撼。

本书的出版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首先要感谢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的诸多嘉宾,是他们带来了精彩演讲,是他们带来了足以传承的思想。他们的人生阅历和学术思想是本书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感谢他们授权给我们出版,并亲自修改文稿。

其次要感谢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各位同仁,尤其是陈文举老师、苏运生老师,在人手缺乏的情况下,临时受命,在本职工作外,毅然承担起举办讲座的任务,维持了较高水平。各位同仁的辛勤付出成就了本书的厚度和高度。

同时也要感谢世纪文景出版方的编辑为此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你们的专业水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本书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由于本书的文字稿源于讲座音频或视频的整理,音频或视频的质量以及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差异,难免会造成一些错漏,还望读者海涵并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