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史学转折与多重面相——《霍夫施塔特史学研究》序
前言
第一章 政治思想观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短暂的激进主义政治生活
一、中产阶级观:家庭生活的影响
二、激进主义思想:大萧条的烙印
第二节 学术渊源
一、学问至上的家族教育观
二、布法罗大学的学术引导
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史学主流思想
四、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氛围
第二章 “对现代化整体积极性的信心”——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进步史观
一、美国历史书写的主线
二、从激进主义到自由主义的转变
三、“共同的观念氛围”
四、“利益一致性”的假设
第二节 “地位革命”史观
一、“利益政治”:一种物质原因
二、“地位政治”:一种目的原因
三、“地位革命”史观的形成
四、对“地位革命”史观的理解
第三节 反智主义史观
一、美国宗教、政治和商业领域中的反智主义表现
二、美国教育领域中的反智主义表现
三、反智主义史观的旨趣
四、反智主义确实存在于美国社会吗?
第三章 “百分之九十的写作是重写”——历史认识论
第一节 当下性原则
一、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心
二、历史书写的意义指向:理解美国政治的核心观念与变动趋势
三、现实政治与历史客观性的理想
第二节 重写论
一、进步论的衰落
二、对进步主义史学派的反抗
三、对历史解释有限性的认识
四、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
第三节 政治文化史观念
一、思想史与政治史的结合
二、以意识形态为研究对象
三、“理论先于历史”
第四章 “文学艺术性技巧”——历史方法论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视角论”思想
一、社会科学:一种审视历史的视角
二、《改革时代》:视角论思想的产物
三、史料观的转变:视角论思想的产物
第二节 历史叙事的“文学艺术技巧论”思想
一、历史学:一门关乎表达的艺术
二、反讽:一种历史表现策略
三、反讽的共识:一种历史叙事综合策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