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熟悉的陌生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国)埃利塞·沙因//保拉·伯恩斯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埃利塞:六岁时,母亲,也是我的养母,我的真正母亲,就已过世,但整个童年时代,我总觉得母亲在天堂里关注着我。我内心珍藏着她的一些形象,如同珍贵的照片一般,我可以随时使这些形象复活。我仿佛看见,一个周六的夜晚,她坐在梳妆台前,描着她那黑亮亮的睫毛,准备和爸爸一起出去。她那香奈尔五号香水的香味令人痴迷。

我能看见她。我穿着睡衣站在门道里,她在镜子里朝我瞥了一眼,对我笑了笑。她头发乌黑,仿佛白雪公主一般。去世之后,她似乎只是暂时失踪了,如同一位公主被流放到某个偏僻王国一样。我相信在那个王国,她会赐予我神奇的力量。

在长岛社区,我跳绳跳得比其他女孩好。我知道这是因为母亲和我在一起。同爸爸和哥哥一起去钓鱼时,母亲帮我把钓到的鱼拉起来。我只需集中注意力,便可调用母亲的力量,我的青蛙会获得社区比赛的胜利。

我没有被允许参加母亲的葬礼,她的死对于我而言始终是个谜。其他孩子问起她的死因时,我很有把握地说她是因为背疼而去世。后来我才知道她背疼是因为癌细胞已侵入她的脊椎。

母亲的离去使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记得她过世后不久,我站在房子的窗户前,屋内一片漆黑。一人独处时,只有我在窗户玻璃中的映象与我相伴,我开始意识到自我。然而,离开窗户玻璃时,我的映象消失了。我问自己,为什么我是自己而不是其他某个人?

二○○二年秋天之前,我从来没有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几个城市和多种文化塑造了我,我为此感到自豪。我对母亲的死一无所知,我搜集到的几个情况在我看来是那么重要——她去世时才三十三岁,这似乎与我们家新地址格兰纳达圆形区三十三号有某种联系。我在巴黎待了一年之后年满三十三岁,这时我越来越想了解自己的出身。这或许并非偶然。人到三十三岁的感觉同其他人描述的人到三十岁没什么两样。我觉得自己应该顺理成章地步入成年。  为矫正严重的散光,我近日开始戴眼镜。由于散光,数年来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美丽的模糊景象。戴眼镜之后,往昔看不见的所有细节一下子被聚焦,被放大。不过,即使这意味着放弃自己关于世界的乐观看法,我也愿意面对现实。

我在最靠不住的地方上班,在位于巴黎商业区中心的一家法国资本投资公司做临时接待员。我在这里上班,部分原因是我想吃除罐装炖菜之外的食物。聊以自慰的是,我和那些使用通勤票的郊区人不一样。他们得省下钱来购买卫星接收器,支付每年到法国南部六周假期的费用。

刚开始,我观察法国商务礼仪,觉得有趣。不过,这种新鲜感逐渐消失。于是,我便摆弄起前台电脑。我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一坐就是几小时。我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在不同搜索引擎内键人一些单词和话题。我键入老朋友的名字,发现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同学已做了哲学教授和纪录片导演。有一位甚至制作了最新的雅克·库斯托电影。

此外,我还将煮好的浓咖啡送给那些穿着制服的大人物。与此同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否能够实现导演电影名作的梦想。大学毕业之后,我移居到巴黎,离开了纽约和男朋友,追求一种自认为是风格独特的导演所过的生活。我经常到索邦大学附近街道两旁的小影院和小戏院看电影,这便是我在巴黎所接受的电影教育。坐在漆黑的影院里,我仿佛又回到了让人感觉安全的母体,与陌生人组成的国际大家庭里的人连为一体。

我想走得远远的,成为另外一个人。在法语中,我的名字“斯塔西”听起来像东德秘密警察的名称“斯塔思”。我想起一个在任何语言里都可以发音的名字,于是我选择了我中间的名字“埃利塞”。不过,我不能完全改变自己的名字,因为不管我跑多远,我总是希望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我。

我的家人仍然叫我“斯塔西”,但不会当面叫,因为我4年来都没见过他们。我哥哥患有精神分裂症,不能走出家门,更谈不上乘飞机。我不在家,这让他们觉得方便。我批评他们过度消费,而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愿意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付不起每月二百一十五美元的房租,他们会帮我摆脱困境的;尽管如此,我却不愿意让他们这样做。我同父亲和继母托妮的联系只是两周打一次电话到俄克拉荷马州。我十一岁时,我们便搬到了那里。

“一切都好吗?”他们会问。

“是的,你们一切都好吗?”我回答道。

“一切都好。和往常一样。”“和往常一样”意味着我侄子还在把家里搅得鸡犬不宁。侄子泰勒小时候就被收养在家里。杰伊和他当时的女朋友抛弃了泰勒。挣扎于精神分裂症的发作,杰伊和达娜——一个十七岁的高中辍学生,无力抚养孩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们吸毒,但有传闻说达娜怀孕时喜欢闻油漆的味道。

自从我蹑手蹑脚走进医院病房,看见泰勒来到人世间的那个时刻起,我就一直想做他的守护天使。我甚至想过把泰勒偷偷带到加拿大,当自己的孩子抚养。可是,如今这个孩子已变成脾气暴躁的少年,而我当初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后来泰勒开始吸毒,情况没有什么转机。由于我和父母对如何对待泰勒有分歧,我便被排除在他的生活之外。P1-3

后记

七个月后。

保拉:第二年六月份,杰茜上幼儿园的最后一天放学后,她的妈妈、小妹妹,还有一位不速之客——埃利塞姨妈都去接她。埃利塞将杰茜托起来,让她坐在肩膀上,这样她可以从成人角度观察世界。看着杰茜兴高采烈地骑在她姨妈的肩上,我体会到她天真无邪的快乐。

我们四人一起吃了午饭,算是庆祝杰茜幼儿园毕业。之后,我们漫步来到附近操场,孩子们在喷泉旁嬉戏。杰茜高兴地尖声大叫,兴奋地将水抛洒在鲁比的头上,埃利塞和我则在一旁,尽可能不让水淋湿。

“这使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以及史蒂文舅舅一起度假。”我对两个女儿说道。

“还有埃利塞姨妈。”杰茜补充道,她指着埃利塞。埃利塞正在用毛巾将鲁比身上的水擦干。

“哦.不是这样的,当时,她没有和我们在一起。”我说道。

“为什么不在一起?”杰茜问道,她的鼻子向上翘起。

“我小时候还不认识她。”

杰茜不作声,她试图理解我说的话。“可你们是双胞胎姐妹。”她说道,仿佛在讲我不知道的事情。

“是的。我们同一时间由同一父母所生,可我是外公外婆收养的,她由马蒂和另外一个妈妈收养。后来,我们长大成人时才第一次见面。”

杰茜看看自己的凉鞋。

“这很令人费解——甚至大多数成年人也不能理解。’’我安慰她,“这种情况很特殊。”

杰茜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但我们回家时,我接着思考家的意义所在。

年轻时,我以为这种血缘关系无足轻重。但见到埃利塞之后,我不再这样想。最初,我对我们关系的亲密持抵触态度,可如今我却不能排斥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我们在不同家庭生活了很多年,因而不必区分彼此。我们之间差异很大,却来自于同一家族。我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相似的精神。认识我们的双胞胎姐妹,了解我们往昔可能拥有的生活,我们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更有把握。我们之间相处并不总是那么融洽,但我们对生活中的同一个谜团念念不忘。

目录

第一章

去世之后,她似乎只是暂时失踪了,如同一位公主被流放到某个偏僻王国一样。我相信在那个王国,她会赐予我神奇的力量。

第二章

毋庸讳言,我之所以不去寻找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其中有害怕因素在内。如果我知道自己是由于强奸或乱伦等行为生下来的,或者自己的父母是罪犯,我该如何应对。

第三章

是不是有人的确研究过我们?我父母知道这一切吗?我还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他们还停留于“以前”的世界。

第四章

我不大愿意有个孪生妹妹,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始终相信我就是我,真正的原创作品。人们说起我让他们想起某个熟人时,我常常做鬼脸。

第五章

解开了自己一生中的重要谜团,我如释重负。但一想到自己的独特性将不复存在,我又感到不安。实际上,我不希望她成为我的复制品。

第六章

为了接受这个事实,我需要重复地提醒自己“我是个双胞胎”,如同一个处于恢复期的瘾君子要克服自我克制带来的痛苦一般。

第七章

我过去的生活难道是场骗局?我长途跋涉,辗转到达那里只为了回到自己原来的出发点吗?

第八章

但是,随爱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团聚使我立刻成为埃利塞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我担心她会指望我来填补生活的空虚。

第九章

我一边浏览用一种语言写的电影对白,一边聆听用另一种语言所说的对话。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双重身份的生活,在法籍身份和美籍身份之间来回转换。

第十章

我会……我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我,但是保拉的看法会刺痛我,因为她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双胞胎姐姐。难道她觉得拥有相同DNA的她会比我做得更好吗?

第十一章

现在抑郁就如同海里的波浪一样撞击着我,我感觉到同样的无助。我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完全沉溺于抑郁之中。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自杀,但是自从从巴黎回来后,我经常希望自己就这样死去。

第十二章

奇怪的是,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两家见面本该是件不同寻常的事,然而事实上,一切却显得如此自然。

第十三章

我在巴黎生活的4年时光结束了。昨天晚上和法布莱斯和让克劳德依依不舍地道别之后,我开始对邻居们说再见,跟我每周都在那里买《巴黎万花筒》的报摊小老板说再见,跟每天买他面包的面包师说再见,跟街上那些纪念葬在这里的伟人的碑牌说再见……我要回家了,回到全新的世界。

第十四章

离开地铁站,我往家里走。在路上,我盯着橱窗和汽车后视镜里的自己,观察着自己的表情。不过我的表情总是很不自然。我清楚自己永远都看不到别人眼里的我是什么样子了。

第十五章

在听了我的故事之后,好像每个人都有故事要讲。有时候,一次不经意的巧遇就会使我们的调查有了新发现。

第十六章

我怀抱着鲁比,给保拉当了一天的非正式保姆,我心满意足。接着,人群开始唱了起来:“回归自我,回归所在,回归到你出生的地方,回归到你灵魂的土地。”

第十七章

埃利塞失去的太多。现在泰勒也走了,她每天早晨孤零零地起床会是什么感觉?但与其说我同情她,她作为一个幸存者更引起我的敬佩。

第十八章

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秘密的答案——这个秘密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事实上纽伯并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但是我们却觉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这好比我们刚刚赢得了一场胜利——仿佛我们把自己生活中曾经受到别人摆布并永远封锁起来的部分收了回来。

第十九章

这样,我并没有多想和保拉关系的发展。如果我知道保拉当时并不想那样做,我也就不会继续发展和她的关系。我说过要与她分享未来的生活。就因为我曾经对她的这个承诺,现在我竟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遗弃的情人。

第二十章

在心理学导论的课堂上,认知分歧概念和人们言行不一致的观念让我着迷。此时的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即虽然我一再强调自己没兴趣寻找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可是我却在做这件事。

第二十一章

我从地铁站出来,到了联合广场,菜市场里人声鼎沸。我笑容满面的看着来往的行人,他们每个人也似乎都对我报以微笑。这让我感觉几个星期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觉得自己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精神崩溃。

第二十二章

离和韦尔斯约好见面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我逃离了川流不息的中心街区,向市中心北部折返。至此,保拉和我的寻亲之旅终于落下帷幕,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今后的生活将由我们两个人共同缔造。

后记

序言

想象一下,有个人和你长相几乎没什么两样。她穿过房间,望着你,说声“你好!”,说话的声音和你一模一样,你会是什么感觉?你发现她的生日、过敏症、痉挛的发作,甚至笑的模样都和你相同。看着这个人,你仿佛是在凝视自己的眼睛,从外面观望自己。这个相貌酷似你的人具有和你完全相同的DNA,实质上就是你的克隆。

然而,我们不必去想象我们是一对双胞胎。小时候我们被不同家庭收养,长大成人。我们知道彼此是双胞胎之后,三十五岁时才第一次相见。

我们试图了解这一内幕,同时本能地想记录所掌握的情况。重逢后的最初三个月内,我们发了数千封电子邮件,比较我们最喜欢的电影、书籍和食品。很快我们发现彼此既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令人惊讶的不同之处。

我们全身心地了解彼此,情不自禁地对先天和后天影响进行非正式研究。我们不清楚我们个性的哪些方面是由基因决定,哪些方面是由环境影响所致。

起初,我们打算各自撰文描述我们的重逢,但这一计划后来变成我们两年协同完成的一个项目。我们在了解亲生父母家庭,分析我们分离的原因时,发现安置我们的一家收养机构令人不愉快的真相。我们了解到我们分离的原因不是情势所迫而是现今摒弃已久的理论——孪生现象给双胞胎本人和他们的家庭带来负担。一些参与同胞子女秘密研究的人员曾经对我们和其他被分离的双胞胎和三胞胎进行跟踪研究。

许多难忘的双胞胎故事,如《王子与贫儿》等文学作品和《父母陷阱》等流行经典作品,都围绕起初分离但最后团聚的双胞胎展开。这一传奇反映了人们对自我本质的根本兴趣。同时,这一永恒的故事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自一八七五年以来,这一问题一直使科学家们着迷不已。当时,查尔斯·达尔文的表弟,英国人类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开展了有史以来第一项双胞胎研究。高尔顿比较了一组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认为“先天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后天的影响”。自那时以来,分离的同卵双胞胎——DNA相同,但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给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使他们得以理解先天和后天这一永恒的问题。二战期间,门格尔在纳粹集中营对双胞胎进行骇人听闻的试验。自那之后,这类研究逐渐减少。通常,人们对行为是天生的这一观点嗤之以鼻,甚至认为这一观点反映了种族歧视。

如今,大多数收养机构禁止分离双胞胎,认为这可能有害健康。《双胞胎:关于我们自身》一书的作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劳伦斯·怀特估计,世界上经确认分离的双胞胎不足三百对。和我们不同的是,大多数双胞胎在一段时间内由血缘关系亲属抚养,都知道自己的孪生兄妹,或者彼此接触多年。

在超声波扫描图像上,我们看到双胞胎在母体的子宫内亲吻、击打、拥抱。显然,双胞胎之间的亲密联系在出生之前就已存在。然而,在母亲体内一起待了九个月之后,我们重逢之时却形同陌路。

内容推荐

《最熟悉的陌生人》由埃利塞·沙因编著。

《最熟悉的陌生人》简介:

同卵双胞胎埃利塞·沙因和保拉·伯恩斯坦,由路易斯·威斯服务公司分别送给两对善良、慈爱的养父母收养。

长大后,埃利塞开始了寻亲之路。她来到纽约,与路易斯·威斯服务公司的凯瑟琳·博拉斯取得联系。凯瑟琳很快找到了保拉,向她透露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不久,这对孪生姐妹有了第一次通话。此后,她们拥有了共同的目标——了解亲生父母的身份、社会背景以及他们的下落。

她们还想查明路易斯·威斯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最初为什么将她们分开。然而,她们得到的答案却出人意料……

编辑推荐

一次冷血的科学实验四十年的漫漫寻亲路;科学与伦理的博弈。个人与家庭的冲突。

埃利塞·沙因编著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悬疑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双胞胎被分别送给两对养父母收养,长大两个双胞胎去的联系,共同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