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知侠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文库》编著者刘知侠。

《铁道游击队》入选“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

《铁道游击队》插图为著名画家韩和平老师绘制的12幅精美油画。

《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出的。远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很多惊人的英雄斗争事迹。当时,我和他们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和作战,对他们比较了解和熟悉。后来为了写作这本书,我和他们又曾在一块生活过,直到现在,我和其中几个主要干部还有联系。

内容推荐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文库》编著者刘知侠。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文库》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鲁南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以刘洪、王强为首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压和蹂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建立起一支游击队。他们以微山湖为依托,打票车、劫货车、扒铁路、炸桥梁,破坏了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了敌人的兵力,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目录

第一章 王强夜谈敌情

第二章 老洪飞车搞机枪

第三章 合伙开炭厂

第四章 来了管账先生

第五章 政委和他的部下

第六章 小坡被捕

第七章 血染洋行

第八章 山里来了紧急命令

第九章 票车上的战斗

第十章 初会微山湖

第十一章 夜袭临城

第十二章 敌伪顽夹击

第十三章 进山整训

第十四章 出 山

第十五章 渔船上

第十六章 小坡和王虎

第十七章 地主

第十八章 在湖边站住脚了

第十九章 打冈村

第二十章 六孔桥上

第二十一章 松尾进苗庄

第二十二章 站长与布车

第二十三章 拆炮楼

第二十四章 微山岛沦陷

第二十五章 她的遭遇

第二十六章 三路出击

第二十七章 掩护过路

第二十八章 胜利

后记

新版后记

《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

试读章节

王强点上了灯,说:“这里还僻静些,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找老洪去,马上就回来!”

老周知道这老洪就是刘洪,因为在一块时候长了,叫顺嘴了,就把刘洪叫成老洪了。虽然刘洪和王强的年纪差不多,可是都叫他老洪,这里边也包含着尊重的意思。他俩被派到枣庄来以后,原是由刘洪负责,因为刘洪没有家,所以将联络点设在王强家里。

老周问:“老洪住在哪儿?”

“就在这里。”王强指着东边那个地铺说,“我们两个,都住在这里。有时我也到家去住。”说着就出去了。

老周看看这小黑屋,确有两个地铺,临门一张小桌,两条粗板凳,屋子当中砌着一个火炉,窗台上有些锅碗盆罐一类的东西,显然他俩也是在这里做饭吃的。他和老洪、王强过去在山里,曾在一个连队里作过战。他看到这些摆设,想到刚才王强乌黑的面孔和满身的煤灰,他感到对方真成了一个地道的枣庄人了。老周不由得回想起在山里一道打游击的时节,初进山时,老洪、王强他们的脸也是黑的,以后用山沟的水渐渐地洗干净了,由于常睡草铺,衣服上的煤灰味换上枯草味了,只是在密密的布纹里,还有着些看不出的煤灰,直到换上了军装,身上才完全看不到煤的痕迹了。唯一的就是眉毛黑,只有在那眉毛中间还隐藏着些微微的煤污。现在为了执行党的任务,他们又生活在这煤灰里了。

外边的夜没有山里宁静,火车在轰隆隆地响着,远处还隐隐地听到矿上机器的嗡嗡声,老周想到过去他们在一块的生活,他很想马上看到老洪。记得队伍一拉进山里,老洪就是连里出色的班长,以后被提拔为排长。他有着倔强的性格,个子虽然不高,可是浑身是劲,只要见到他发亮的眼睛一瞪,牙齿一咬,就知道他下了决心,任何困难都会被他粉碎。有一次他们被敌人包围,他用一挺机枪掩护了整连的撤退。他趴倒在坟头上,打倒了十多个敌人,最后灵活地避开敌人的火网,安全地追上队伍。老周想到这里,他真想马上见到老洪,心里才感到松快。

不一会儿,王强回来了。一手提着瓶烧酒和一大荷包熟牛肉,另一手提了一手巾烧饼,放在桌上。

“找不到老洪!一到天黑,你别想摸着他的脚迹!”王强斟了两杯酒说,“咱不等他吧!你也许早饿了,一边吃着一边拉吧!”

“外边……”老周警惕地向门外望了一眼。

“没有什么!我进来时,把栅栏门扣上了,老洪回来会叫门的。”王强说着把门掩了,并笑着问老周:

“你啥时回来的?山里怎么样?”

“我回来四五天了,”老周把声音放低些说,“咱们山里的队伍已经整编,义勇军改为苏鲁支队,从枣庄拉出来的煤矿工人支队,编为三营,还是我哥周震当营长。因为鬼子常到山里扫荡,国民党地方顽固派的部队,又常跟我们摩擦,所以部队流动性很大,一方面防鬼子,一方面还得防这些反共的龟孙。你知道咱这个部队刚成立不久,武器还不齐全,活动的地区又小,因此司令部就派我回来,通过我哥哥的关系,在家乡活动。因为他在这一带威信很高,咱们三营又都是这一带的人,地方群众关系也好,我们计划在南山一带秘密地建立起一小块抗日根据地,以备咱们部队遇到紧张情况时,可以跳过来隐蔽地休整一下,再投入战斗。要知道敌人在山里扫荡得越残酷,插到这敌据点附近,就越安全呀!”

“对!”王强连连点头说,“应该在南山一带开辟一下。

P4-P5

后记

《铁道游击队》出版以后,曾接到不少读者来信,给了我许多鼓励,有的读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次再版,我综合了这些意见,做了一次文字上的修改。在这里谨向热情帮助我的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初版文稿匆促,未写后记,对个人写作以及书中人物等问题,没做交代。因此,出书后,有许多青年读者来信问我一些问题,比如:《铁道游击队》是否真人真事?这些英雄人物的下落和近况怎样?作者怎样写了这本书?作者和书中人物的关系等等。现在就对以上问题,做一简要的说明。

《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出的。远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很多惊人的英雄斗争事迹。当时,我和他们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和作战,对他们比较了解和熟悉。后来为了写作这本书,我和他们又曾在一块生活过,直到现在,我和其中几个主要干部还有联系。

原先,我想把他们所从事的斗争,用传记或报告文学形式来写的,以后改为小说来写了。既然作为小说来写,对他们的斗争事迹,就不能不加以艺术上的选择和取舍。过于繁琐的重复的人物和战斗情节,有的被删去,有的被合并,当然有的也有所加强。为了反映整个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情况,有些地方又把它丰富和发展了。尽管如此,但我还是以他们真实的斗争发展过程为骨架,以他们的基本性格为基础来写的。老实说,书中所有的战斗场面都是实有其事的。

现在再谈谈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以及我和书中人物的关系。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前后,为了写《铁道游击队》,我曾两度到过他们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较长时间。很早以前,我就听到他们在铁道线上的战斗故事。当时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还处在艰苦的阶段,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支持,正确地执行了毛主席制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一样,插向敌人的血管。为了配合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内线的主力呼应作战,他们在敌人控制的铁路线上搞机枪、撞车头、打票车,闹得天翻地覆。这些战斗,在当时确实是震撼敌伪,大快人心的。因此,他们的杀敌故事,就像神话一样在群众里流传,被编成歌子唱,被写成剧本上演,给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抗日军民以很大的鼓舞。我就是被他们英勇的斗争故事所鼓舞、感动的一个。在一九四三年山东的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上,我怀着敬慕的心情,结识了他们队上的个别英雄人物和铁道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的政委(就是小说中李正的模特儿)。以后,我就产生了写他们的愿望。我曾根据他们的部分材料,在报刊上写了些文艺报道。以后铁道游击队希望我到他们队上去,更进一步地熟悉和了解他们的斗争,希望我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把它用文学形式反映出来。这个邀请,使我非常兴奋。

回忆和他们相处的日子,是使我永远难以忘怀的。由于他们的热情、豪迈,我们很快就成了不分彼此的亲密战友和同志。在这段时间,我又系统地研究了他们的斗争和生活。

……

书评(媒体评论)

铁道游击队的壮丽史诗,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碑,是抗日军民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一座无形的丰碑。

——张静波(原铁道游击队长枪三中队指导员)

我想当火车司机,是受《铁道游击队》的影响。

——杨利伟(航天英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