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精神分析引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奥)弗洛伊德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所谓精神分析的要旨正是在于把这些失误动作、梦、神经症等现象的考察与分析,揭开被压抑于意识内的本能欲望,使这以合理的途径得到宣泄或满足,使精神疾病获得治疗。作为了解、研究弗洛伊德学说的入门性读物,虽然此书写于80多年前,但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中吸收到丰富的营养。该书第一篇《失误动作》介绍的是精神分析的失误动作观,它决非偶然,而是有自己的意义;第二篇《梦》讲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理论;第三篇《神经症通论》则在阐明精神分析有关神经症的理论与治疗技术,并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础原理。

内容推荐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弗洛伊德是个毁誉参半、争议最多的人物。一般说来,人们赞赏他执着、勇敢的科学开拓精神,肯定他对心理学研究领域与方法的拓展及对心理学事实材料的积累。但对于其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潜意识论、泛性论以及由此衍伸出的人性论、价值论、机械决定论、社会文化观等,人们往往褒贬不一。

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共分三编。第一编《失误动作》介绍的是精神分析的失误动作观,指出失误动作决非偶然,而是有自己的意义;第二编《梦》讲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理论,系统阐述了梦的实质、內容、工作原理、释梦的技术等;第三编《神经症通论》在阐明精神分析有关神经症的理论与治疗技术之余,还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所有这三编,均立足于精神分析的两大“触怒了全世界”的理论前提:一是“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生活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二是“可被描述的性的本能冲动——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重要起因。进一步讲,这些同样的性冲动为人类精神最高度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创造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精神分析的要旨正在于透过失误动作、梦、神经症等现象的考察与分析,揭示被压抑于潜意识内的本能欲望,使之以合理的途径得到宣泄或满足,使精神疾病获得治疗。

目录

车文博——《精神分析引论》导读

弗洛伊德——序

第一编 失误动作

第1讲 绪论

第2讲 失误动作

第3讲 失误动作(续)

第4讲 失误动作(续完)

第二编 梦

第5讲 困难及初步的研究

第6讲 释梦的前提假设与技术

第7讲 梦的显意与隐意

第8讲 儿童的梦

第9讲 梦的稽查作用

第10讲 梦的象征作用

第11讲 梦的工作

第12讲 梦例分析

第13讲 梦的原始特点与幼稚行为

第14讲 愿望的满足

第15讲 几点疑问与批评

第三编 神经症通论

第16讲 精神分析与精神病学

第17讲 症状的意义

第18讲 创伤的固着——潜意识

第19讲 抵抗与压抑

第20讲 人类的性生活

第21讲 力比多的发展与性的组织

第22讲 关于发展与退行的一些思考:病因学

第23讲 症状形成的途径

第24讲 一般的神经症状态

第25讲 焦虑

第26讲 力比多理论与自恋

第27讲 移情作用

第28讲 分析治疗

人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首先,这就是对一切口误的解释吗?我想是的。我的理由是,只要人们一研究口误例子,便可得出这种解释。但确实尚无办法证明一切口误的产生均受这一法则的支配。虽然这样做也并无妨碍,因为对于我们的目的,这一层在理论上是无足轻重的。然而,即使我们所解释的口误案例仅是一小部分,我们想要用来说明精神分析的结论却仍然是有效的,何况我们可解释的口误事例还不止一小部分呢!对第二个问题——是否可以把我们的观点扩展到他种失误动作——我可以在此先给予肯定的回答。将来研究笔误,做错事等例子时,你们也可以确信这一点。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建议将这个工作暂时搁置起来,等我们对口误做了更详尽的研究之后再来讨论这一问题。

受到权威们重视的一些因素,如循环系统的扰乱、疲倦、兴奋、心不在焉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呢?如果我们前述有关失误心理机制的分析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对这一问题尚需作更为详细的答复。请注意,我们并不否认这些因素的存在。说实在的,对精神分析来说,否认其他人的主张并不是一件常见的事;它通常只增加某种新的东西——不过,毫无疑问,偶尔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为前人所忽视的新的补充事实上正是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小病、循环系统的紊乱及疲惫状态所引发的生理上的倾向当然可以引起口误。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日常的个人经验亦可以使我们产生这一观念。但承认了这些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它们并不是失误动作所必需的先决条件。人们在完全健康及正常的状态下亦可产生口误。所以,身体的因素只能算是额外的、只能给产生口误的心理机制提供便利和支持。我曾用一类比说明过这种情况(由于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类比取代它、所以我仍用这个类比来说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去了一个人迹罕至之处。在那里,一暴徒袭击了我并抢走了我的手表和钱包。由于当时没有看清楚强盗的面孔,所以我向附近的警察局控告说:“僻静和黑暗抢走了我的钱物。”警官也许会对我说:“在你的话中,你似乎毫无根据地流露出一种极端的机械观。你的控告应该是,一个没有看清的窃贼趁黑暗与僻静抢走了你的钱物。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是抓住窃贼。那样的话,我们或许还可以取还赃物呢。”

心理生理的因素如兴奋、心不在焉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显然于我们的解释帮助不大。它们只是几个空洞的词组,是屏风。我们尚需看一看屏风后面的东西,了解兴奋、特别是注意力的分散究竟带来了什么。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语音的影响,承认词语的类似性及由语词引起的熟悉联想的重要性。它们通过指明口误采取的道路而使口误的产生更为便利。但是,假若我前面有一条路,这样的事实会自动地决定我一定走这条路吗?在我决定走这条路之前,我还需要一个动机,以及一种力量来推动我循着这条路走去,所以,语音和语词的这些关系也正像身体的状况一样,只是一些有利于口误产生东西,并不能提供对口误的真正解释。只需留意一下以下事实就可明白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演讲所用的无数语词有许多与别的语词声音类似,或与其相反的意义密切相关或从中可以引出熟悉的联想,但我的演讲并没有受到这些情况的干扰。我们或许可以从哲学家冯特的观点中找到答案。冯特认为,如果身体的疲倦而使联想的倾向支配了说话者原来的意向,那么,口误便会产生。假如这种观点不与经验相抵触,那么它的确很令人信服。但经验表明,在所有案例中,口误并没有什么身体的或联想的原因在起作用。

          P35-P36

序言

弗洛伊德(Frcud.S,1856—1939)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因强调精神疾病的心理原因而不是器质原因、强调精神分析疗法而不是物理或化学疗法的运用而成为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一派;作为一种心理学学说,因拓展了主流的学院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突显了潜意识及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而成为20世纪头50年心理学的“第一思潮”;作为一种社会人生哲学,因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推广运用于社会、人生问题而极大地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Fromm.E,1900—1980) 曾将他与马克思、爱囚斯坦一起视为现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弗洛伊德本人亦认为其学说乃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对人类自恋错觉的又一次打击,是科学思想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因此,深入、准确地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区分其精华与糟粕所在,不仅是完整把握西方心理学发展脉络之必需,于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建设也不无助益。

正如书名所示,《精神分析引论》乃是了解、研究弗洛伊德学说的一部入门性读物。该书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介绍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是其著作中除《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也是其思想在经历了早期发展后逐渐向后期过渡的一部代表作。在撰写此书之前,弗洛伊德先后出版了《癔症研究》(1895)、《释梦》(1900)、《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1905)、《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五讲》(1910)、《图腾与禁忌》(1913)等著作,确定了精神分析的两大理论前提即潜意识论和泛性论,对梦、失误动作、神经症等亦提出了精神分析的解释。精神分析学说在经历了人们最初的冷落、批评和敌视后已逐渐为人们接受、欢迎,并转化为精神分析运动。荣格、阿德勒也已因与弗洛伊德观点相左而分道扬镳。1914年《精神分析运动史》的出版乃弗洛伊德思想进入后期发展的分水岭。《精神分析引论》则真实再现了这一转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状况。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的早期研究成果,同时也展示出弗洛伊德此时正在酝酿着的一些新观念,如对自我的分析、对现实原则的强调,以及对“潜意识”一词的多重含义所造成的困难的认识等。正是这些观念,预示了此后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与本我》(1923)、《精神分析引论续编》(1933)、《精神分析纲要》(1940)等著作的出版,进而完整地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人格学说及对梦、神经症等的新解释。显然,《精神分析引论》并未详尽无遗地展现弗洛伊德的全部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我们了解、研究弗洛伊德思想之不可不读的著作之一。

《精神分析引论》共分三编。第一编《失误动作》介绍的是精神分析的失误动作观,指出失误动作决非偶然,而是有自己的意义;第二编《梦》讲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理论,系统阐述了梦的实质、內容、工作原理、释梦的技术等;第三编《神经症通论》在阐明精神分析有关神经症的理论与治疗技术之余,还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所有这三编,均立足于精神分析的两大“触怒了全世界”的理论前提:一是“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生活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二是“可被描述的性的本能冲动——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重要起因。进一步讲,这些同样的性冲动为人类精神最高度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创造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精神分析的要旨正在于透过失误动作、梦、神经症等现象的考察与分析,揭示被压抑于潜意识内的本能欲望,使之以合理的途径得到宣泄或满足,使精神疾病获得治疗。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弗洛伊德是个毁誉参半、争议最多的人物。一般说来,人们赞赏他执着、勇敢的科学开拓精神,肯定他对心理学研究领域与方法的拓展及对心理学事实材料的积累。但对于其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潜意识论、泛性论以及由此衍伸出的人性论、价值论、机械决定论、社会文化观等,人们往往褒贬不一。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完整把握与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洋为中用”,或许才是我们在阅读《精神分析引论》时所应持有的基本态度。

《精神分析引论》曾被译为法、意、俄、挪威、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我国,最早翻译此书的,乃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现在,我们又以较为平白的语言并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此书重新翻译,旨在为推进弗洛伊德研究尽点心力。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恳请专家、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彭舜 彭运石

           1998.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