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法官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官昌恒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不曾预想过,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1980年2月我从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不说专业不对口,且直接从大学门走进了省直机关门,对我这个出生在农村里的“山里娃”,不仅国家机关让我陌生,省法院系国家审判机关,更是让我感到十分神秘。

可当我报到后,让我没想到,省法院机关在武昌首义路,办公楼是50年代初建成的旧房,且只有60多人。一楼是家属区,各种杂物堆放堵住通道,四家共一间厨房;走廊灯光昏暗,墙壁灰黑色,碰壁沾灰;二楼靠东边的一间50平方米的房间就是我们新报到人员的宿舍。二楼、三楼属办公区。每间办公室挤着七八个人,任何一个人细微的小动作或者咳嗽声,整个办公室都被打扰。我刚进机关,非常谨慎,处处小心,不敢在办公室走动,就是感冒了咳嗽也只能用手帕捂着嘴,生怕咳出声影响他人办公。在办公室没有人随意走动,没有人敢大声喧哗,就是一张拟稿纸正反两面都得使用,否则就会以不知道节约受到批评。

那时的省法院,虽说人员不多,但是机构设置齐全,业务庭主要分为刑事、民事,特别是刚刚恢复不久的政法机关,刑事为主导,分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不受人待见。我被分配到刑一庭工作,被同学羡慕。正当我上班时,刚恢复不几年的法院正遇上“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平反冤假错案,大量的群众来信来访涌进法院。每天上访人员排成大队,上访信件堆积如山。对来访人员采取简单询问登记式,来信进行分拣,除由省法院受理管辖的申诉案件外,分区域一袋一袋地寄往管辖地法院,所以有人总结叫“看、转、留”,即看地域,按区域管辖转出,属省法院的留下来。由于信访量大,信访科急需扩充人员,我刚到刑一庭,政治处又通知我,说我在大队任过党支部书记,懂得做群众工作,为此调到信访科工作。

信访科隶属院办公室,6个人除了我是年轻人外,其他人都在50岁左右,不是老弱就是病残,工作量很大。每天要接待几十个上访人,千封左右的信件需要分区域整袋整袋地邮寄,光用剪刀剪开信件,手指都被磨破皮。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脑子高度紧张,吵闹声、骂人声震耳欲聋,有时遇到上访人把“文革”时期和“三反、五反”、“四清运动”所受的气,一起发泄到我们工作人员身上,吵得人心烦意乱。碰到有的闹事者,还不时被院领导指责,真可谓“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当年我到省法院才24岁,血气方刚,觉得工作累不说,反而在信访科挨骂被指责,心还很累。同到省法院来的同学都分配在业务庭工作,通过办案学了很多审判业务。而我在信访科业务学得少,还受气挨骂,有种动摇心理,要求回业务庭工作。愿望没有实现,反倒受到了批评。

在信访科工作了两年,由于平反复查申诉案件大幅度上升,各业务庭案件突飞猛进,需要大量年轻干部充实到业务庭办案,我相对也是年轻人,业务庭机构扩编,我又被调回刑一庭。不料就这一调,在我10多年的工作中,被当作不服从安排的典型,连副科级多年也没有被提拔。同来省高院工作的25个大学生中,这时有的已任副厅级的院领导多年。

在刑一庭,我主要负责调研工作,全年要办理各类刑事请示案件50余件,还要拟写各类讲话、材料汇编等。写作成了我腾飞的梦想。

在刑一庭工作不久,院里成立了《湖北法院司法志》办公室,隶属研究室,我又被抽调到《湖北法院司法志》办公室写湖北法院志,一写就是三年。1985年全国法院业余大学成立,各省高级法院为分校,学校需要大量的经最高法院培训的专职和兼职老师。因我在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业余大学”有法律逻辑课,我又被抽调任“业大”老师。在任兼职老师期间,我既要办理50多件刑事请示案件,还要完成巡回全省的教学任务,一个人要完成两个人的工作任务。由于业绩突出,1985年我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在36年多的工作中,我20余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其中荣立一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92年晋升一级工资,并被评为湖北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评为全国立案信访先进个人。曾先后在《人民司法》、《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知音》等10余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的获法制好稿征文一等奖、法制宣传一等奖;出版专著和合著《犯罪醒世录》、《偏离准星的欲望》(1、2版)、《金钱情爱掩卷思考录》等5部作品。先后任立案庭副庭长、审判监督第二庭(现改为审判监督第三庭)副庭长。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2006年9月27日当选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被《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优秀领导人才大典》、《中国世纪专家》等书库载人。我撰写的《我们是怎样把好死刑案件复核关的》被载人《当代专家论文精选》一书中。P3-5

后记

2015年3月3日,我签发了最后一份文书——一份审判委员会笔录后,迈着沉稳步伐走出工作36年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回望同事一摞摞案件,堆满桌子、柜子的厚厚案卷,让我浮想联翩……法庭敲响的法槌,铿锵的宣判声;法庭上各持一理的争辩声,和风细雨的调解声,这不就是我走过的路吗……

在一捆一捆的蛇皮袋子里,满载着法律书籍,可装满一小车。不愿声张的我,让书籍压得汗流浃背。只有一崭新纸箱盒里,整齐地放着崭新的法袍,不愿用手触摸,生怕汗渍浸染。走出办公大楼,仰望镶嵌的国徽让我流连忘返。

我离开了钟爱的审判岗位,心中不免有抹不去的回忆,但·心情是平静的,崇尚法治是我永远的信仰!

目录

第一章 法官,未曾预想的职业

第二章 儿时的印象

 第一节 百里荒的印记

 第二节 妈妈给我留下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 难忘的日子

第三章 艰辛的岁月

 第一节 艰辛

 第二节 苦中有乐

 第三节 我的第一篇文章

 第四节 连篇累牍

 第五节 难以吸取的“教训”

第四章 耕耘与思考

 第一节 审判实践中的沉思

 第二节 沉思中的成果

 第三节 获奖的作品

 第四节 研究与思考

 第五节 在勤奋中创造成绩

 第六节 在逆境中奋进

 第七节 公正是法官职业的本质

第五章 创新之路

 第一节 据特点拟对策

 第二节 找原因订措施

 第三节 解剖问题从质量抓起

 第四节 规范程序从基层管理人手

 第五节 注重效果探索新思路

 第六节 以调解为突破口案结事了

 第七节 结合本省实际规范执法尺度

 第八节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案件质量

 第九节 社会创新强化诉调对接

 第十节 注重宣传作用发挥新闻效能

 第十一节 把和谐作为法律助推器

 第十二节 维权调研紧跟现实

第六章 根据真实案情改编的故事

 一、她戴着手铐欢欣地与恩师离婚

 二、生物博士,终于让冷漠与“理智”的婚姻走开

 三、一场离婚大战中的哀夫怨妻

 四、一场由情感间谍引发的家庭风暴

 五、爱的谎言,逼她逃到天涯海角

 六、一位特级教师对家庭暴力的控诉

 七、婆婆啊,你该如何面对长眠的儿媳

 八、一个失去良知的舞女

 九、丈夫与姨妹同谋,妻子惨遭毒手

 十、一个寡妇与两个鳏夫

 十一、在畸形的情人道上

 十二、继父杀子,九龄童死里逃生

 十三、令人发指的罪恶

 十四、百万元金银首饰被窃案始末

 十五、五百六十万元的“密押”

 十六、婚宴上的悲剧

 十七、雇人索债引发的杀人案

 十八、杀人越货罪当诛

 十九、金钱梦断魂

 二十、偷鸡盗猪犯下死罪

 二十一、从“捷径”到深渊

 二十二、女处长之死

 二十三、法官沦为盗窃犯

 二十四、从法警到死刑犯

 二十五、从审判台走向被告席

 二十六、家庭官司

 二十七、“内耗”的离婚诉讼案

 二十八、二十年之后的无罪判决书

 二十九、一个贪官落网后的亲情风暴

序言

《我的法官之路》,可谓是“十年后再磨一剑”。自十年前我的《偏离准星的欲望》(1、2版)出版后,再没有出版新书。退休后的今年春节,又燃起我写作的欲望,故又拾起笔,将我一些经历、承办的一些典型案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经筛选缀辑成书,以飨读者。

写书的确不易,就说打字,因在十年前写《偏离准星的欲望》引起颈椎病,十多年没摸过键盘了,且把五笔字根忘得一千二净,十年后为了写《我的法官之路》,只好又重背“目具上止卜虎皮,日早两竖与虫依”的字根,捉虫式的敲打电脑键盘。

键盘上下左右有规则的敲击、运行,显示出逻辑思维,文字内涵告诉读者,人生饱尝酸甜苦辣,其经历就是甜与苦、快乐与幸福、高兴与痛苦的辩证统一。人不能得意忘形,低迷不要自卑,往往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奋进才是人生目标。我将自己的职业历程缀字成文,就是让读者以此为鉴,知得失。

“十年再磨一剑”,似时间漫长,又可谓短暂。2006年后没有再写作,美其名日工作忙了,担子重了,可真正的原因是勤奋少了。退休后又缀笔.不免词不达意,文不对题,但许多真实的事例能启迪人生,从中得到教益,且许多有哲理的思维,能让人聪明,吸取教训,以免重蹈他人覆辙。

本书既是对过去的自我回顾,也是对自我的反省;既是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明示自我;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得失的思考。在过去36年多的法官生涯中,我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历经了七任院长,在内设的十个单位从事过刑事、民事、立案、审判监督等工作;在办公室从事过信访,在研究室搞过调研,任过“业大”教师,写过《法院司法志》,办理了数不清的刑事、民事案件,防止过错杀,纠正过冤案,让许多上访人息诉。打击犯罪、维护权益、平反昭雪、息诉服判,在理论上也有许多探讨。当然书中过去有些理论、观点、数额认定等,用现在的观点看已过时,但从另一角度看,正好说明了法治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随着社会进步,法治也不断完善,也正好反映了当年法治状态和法治理念,对历史也是个交代。

几十年法官生涯,办理了许多典型案件,把这些案件经过整理作为案例写入本书,目的是让人们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得到启示、教育。知人者可知得失,知己者可明是非。在我写的有些例证中许多就是因为自负、自居、自傲而放松世界观改造,认为“官”就高人一等,在人之上,镜子总是照着他人,对别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有的头天台上作报告,第二天戴手铐;有的头天接到任命书,再日接到撤职书;有的的确曾为社会作过贡献,为他人作过有益的事,但随着改革开放,大浪淘沙,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堕落犯罪,最终悔之晚矣;有的“与狼共舞”,杀人越货,最终自绝于人民、自绝于社会,成为罪人;有的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败下阵,贪污受贿,入监坐牢。这一切都值得深思。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支持,特别是周桂元主任提了许多宝贵意见,也得到许多朋友的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官昌恒

2017年春于武汉

内容推荐

作者官昌恒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了36年多,从事过刑事、民事、立案、审判监督审判工作。在办案过程中,用文字记述了许多的案件,展示了各类人群的心理轨迹,揭示了产生各类纠纷的主客观原因,目的是让人们以此为鉴。明是非,知得失。《我的法官之路》也介绍了作者防止错案、纠正冤案、打击犯罪、维护正当权益的真实案例,以及对一些法理进行的探讨。本书的一些探讨都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但从另一角度看,正好印证了法治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本书中的案例融资料性、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体,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编辑推荐

《我的法官之路》共包括6章,是作者官昌恒近40年作为人民法官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成长及其心路历程的回忆,有对自己作为穷困山区的孩子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母亲的崇敬,从著名学府的“天之骄子”到人民法官的情感与对社会责任感的升华。书中也汇集了作者在履行法官职责过程中对案件审理的研究、思考的成果,有多篇研究论文列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