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济思想中的动态观念(从剩余到均衡)(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吴振宇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经济现实和理论中的时间与动态

 1.1 引言

 1.2 理解现实经济中的动态

1.2.1 时间进入经济运行的四种方式

1.2.2 经济动态变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1.2.3 经济体系特有的动态因素: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

1.2.4 生产预筹行为的历史变化

1.2.5 狭义的动态与广义的动态

 1.3 经济学思想动态观念的发展

1.3.1 经济学是如何发展动态观念的

1.3.2 影响动态观念变化的四种力量

 1.4 动态观念中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关系

 1.5 动态观念是理解学派差异的钥匙

第二章 早期经济思想的经验主义动态观

 2.1 引言

 2.2 重商主义:商业资本主义的简单动态

2.2.1 重商主义动态观念的总体特点

2.2.2 托马斯曼:货币的运动与增殖

2.2.3 配第:财富的源泉进入生产领域

2.2.4 达维南特:国民收入概念与需求弹性

2.2.5 塞拉:商业和农业的规模报酬

2.2.6 超YUE理性的直觉:凯恩斯新解下的重商主义

 2.3 重农主义:经济循环流的建立

2.3.1 康替龙:动态思维超前的经济学家

2.3.2 魁奈:经济循环的创始人

2.3.3 杜尔阁:维生工资、农业收益递减规律

第三章 古典主义:剩余和积累ZHI名品牌的动态观念

 3.1 引言

 3.2 古典经济学家的动态观

 3.3 大卫休谟:经验主义的动态观

 3.4 亚当·斯密:动态整体框架初步建立

3.4.1 时代背景与思想特征

3.4.2 动态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

3.4.3 斯密的动态观和市场调整机制

 3.5 马尔萨斯:强调经济体系的灰暗前景

 3.6 李嘉图:逻辑一致的整体框架

 3.7 西斯蒙第:生产过剩和时期分析方法

 3.8 穆勒:古典主义的最后综合者

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均衡分析的新路线

 4.1 引言

 4.2 瓦尔拉斯:将经济学拉向静态的交换科学

4.2.1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4.2.2 瓦尔拉斯对经济现实的裁剪

 4.3 杰文斯

 4.4 马歇尔:边际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调和者

4.4.1 时代背景和思想特征

4.4.2 局部均衡分析及其困难

4.4.3 马歇尔的进化论思想

4.4.4 马歇尔经济学中的时间及其特点

4.4.5 马歇尔动态观念中的几个要点

 4.5 克拉克:探索动态分析的美国先驱

4.5.1 克拉克的动态分析方法

4.5.2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4.5.3 劳动价值的决定与就业理论

第五章 奥地利学派:有效的动态主义者

 5.1 引言

 5.2 门格尔:经济过程分析的创始人

 5.3 庞巴维克:资产阶级的马克思

 5.4 米塞斯:时间与不确定性

 5.5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5.6 哈耶克:消费过度与经济萧条

第六章 瑞典学派:宏观经济动态均衡分析

 6.1 引言

 6.2 魏克赛尔:反对萨伊定律的先驱

 6.3 缪尔达尔:在价格体系中引入预期

 6.4 林达尔:动态经济理论

第七章 凯恩斯:时间和动态的革命

 7.1 引言

 7.2 理解《通论》的三个视角

7.2.1 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基础的批评

7.2.2 凯恩斯对经济循环问题的重新考察

7.2.3 凯恩斯的思维桥梁:新的概念与变量

 7.3 凯恩斯经济思想中的动态

 7.4 凯恩斯思想的进一步讨论

7.4.1 凯恩斯与马歇尔方法和瓦尔拉斯方法

7.4.2 熊彼特对《通论》静态性的批评

7.4.3 充满争议的凯恩斯理论

第八章 新古典综合:动态理论与微观基础

 8.1 引言

 8.2 希克斯:一般均衡的动态化

8.2.1 《价值与资本》:一般均衡动态化的早期努力

8.2.2 希克斯其他的动态思想

 8.3 萨缪尔森:动态化的数学表达

第九章 货币主义学派:理论演变的中间体

 9.1 引言

 9.2 货币主义视角的凯恩斯理论与凯恩斯主义视角的货币数量论

 9.3 货币主义是如何着手否定凯恩斯主义的

 9.4 货币主义对动态和时间的看法

第十章 理性预期假设下的宏观经济:折翼的动态

 10.1 引言

 10.2 理性预期学派:对马歇尔路线的有效革命

10.2.1 理性预期学派的几个动态观念

10.2.2 理性预期的进步与检验

 10.3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周期内部的均衡

 10.4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不完全竞争的均衡

10.4.1 繁杂的不完全市场

10.4.2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综合和凯恩斯的关系

第十一章 后凯恩斯主义及其他学术进路的动态观念

 11.1 引言

 11.2 琼罗宾逊:强调历史时间

 11.3 斯拉法:古典主义的最后复兴

11.3.1 《用商品生产商品》的静态属性

11.3.2 对马歇尔厂商与产业均衡理论的批判

 11.4 后凯恩斯主义的其他重要学术路线

11.4.1 哈罗德:动态均衡以及要素的可替代性

11.4.2 卡莱斯基:另一种有效需求不足

11.4.3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论

11.4.4 保罗·戴维森:历史时间的当代捍卫者

 11.5 欧肯及弗莱堡学派:寻找理论与历史的桥梁

 11.6 罗斯托:非均衡的动态增长过程

11.6.1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分析方法与历史观

11.6.2 罗斯托分析中的综合性和非均衡

第十二章 动态观念历史演变的脉络

 12.1 引言:动态观念的微观分水岭和宏观分野

 12.2 分析技术推动的动态观念转变

 12.3 经济分析技术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12.4 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21世纪前十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均发生在主流经济学视野之外,凸显了其处理周期和发展等动态问题的不足。吴振宇著的这本《经济思想中的动态观念(从剩余到均衡)(精)》从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分散化工业生产的现代经济中,时间和动态问题是如何被阐述及理论化的,内容包括重商主义以来主要经济学流派在动态问题上的特点和贡献。试图传递的总体思想是,边际革命使经济分析重心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从剩余转向均衡,损失了部分动态思想;而分析框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过程。研究现实经济问题,需要关注均衡工具的先天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编辑推荐

吴振宇著的这本《经济思想中的动态观念(从剩余到均衡)(精)》并没有像经济思想史著作那样将精力放在观念演变的历史过程上,而是择其要点,勾勒出动态观念变化总的趋势以及重要的创新。在行文中,对学派和经济学家思想的介绍以动态观念为主,不求全面。对各学派和经济学家的选择,以经济思想史编排惯例为依据,必要时根据动态观念演化路径进行调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