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合花/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茹志鹃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茹志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二女儿王安忆也是当代著名作家。本书选录了茹志鹃的多篇短篇小说结集而成,书中作品具有时代性,人物、环境描写深刻丰富,值得一阅。《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是典型的抒情心理风格的小说,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诗情和厚意,柔美、纤细,洋溢着深沉的女性气质,其他如《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也无不蕴含着像百合花一样迷离的女性的温存和冷俏。

内容推荐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茅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抒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目录

关大妈

妯娌

鱼圩边

黎明前的故事

新当选的团支书

百合花

高高的白杨树

澄河边上

如愿

春暖时节

里程

静静的产院

三走严庄

同志之间

阿舒

第二步

逝去的夜

回头卒

后记

试读章节

上海解放了,不过敌人还占据着部分地区。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着,碰到解放军就上前问:“那边有没有解放?”那些解放军总是说:“快了,小朋友,快回家吧!路上有流弹。”小小问到后来,实在急了,只得拦路抱住了一个头上缠着绷带、拿着盒子枪的解放军问道:“叔叔,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放那边?”那个解放军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别着急,小朋友,那边会解放的。快回家,一会你妈妈该急了。”

“我妈妈就在那边,给反动派关着呢!”那解放军忽然愣住了,半晌,才用他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小的头发说:“那么你爸爸呢?”

“不知道……大概还关在那里,或者就死了。”那解放军听了,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好像他头上的伤口突然痛起来似的,默默地站了一刻,就拍了拍小小的肩膀说:“不要慌,那边马上就解放,你爸爸、妈妈不会死的。”说完就急急地向前走去了。

第二天一早,小小照例跑到街上去,但一会儿,他又喘吁吁地跑回来叫道:“上海统统解放了,爸爸、妈妈要回家了!……”小小一把拖起姊姊,飞似的跑到弄堂口,好像爸爸、妈妈已等在弄堂口了。

“该从这面来的吧?”小小朝这头看看,又掉头看另一边,决不定自己到底该守望住哪一边才是。

“你看那边,我望这面。”米米决定后,就和弟弟背靠背地站着,向远处张望起来。

人行道旁的梧桐影子,斜长的一条条的横在地上,它不知不觉地移动着,渐渐地,树影都缩成一团团的了。

“怎么还不来?……作兴还在路上走。一二三,数到十,妈妈、爸爸就从那边拐角边转过来了……一,二……”小小数到五十,数到五百,没有妈妈的影子,也没有爸爸的影子。

梧桐树影从一条条变成一团团,又从一团团拉成一条条的了。

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把眼光望得远些。不久,她觉得街上走路的人都像妈妈、爸爸,但又都不是妈妈、爸爸。她觉得房子在一排一排地横倒下来,天旋地转,米米头晕了。

晚上,米米、小小都没有说话,胡阿姨送去的饭也没吃,就躺到床上去了。米米望着帐顶,半晌才轻轻地说道:“小小,明天我们到江湾去找吧!”小小唔了一声,就伏在枕头上不动了。

“米米!小小!”突然,妈妈头发蓬乱地站在房门口。

“妈妈回来了!爸爸呢?”

妈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们,眼眶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一九五七年一月

        P48-P50

序言

评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是1999年中国文学界、出版界的一件盛事。评选的发起者、组织者系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评选的创意堪称知机趁势,卓越宏大。评选以完全的公开性杜绝暗箱操作,数轮评选均邀记者监票,程序谨严,无可挑剔。评审委员会之构成坚持了学术的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诸原则。果有群言一堂、和而不同之胜状。评选标准固然是以思想情趣健康、艺术特点突出为主,兼顾作品的开拓价值、代表地位及影响面,而评委们更是用历史的、发展的、整体的眼光来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共斟共酌中国社会百年之沧桑,重读重温中国文学百年之佳作,用理性和激情去擦亮一块块文学丰碑。评选出来的一百种优秀书目,其涵盖面远至世纪之初,广至台湾香港澳门,遍及一百年里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精当、丰富、全面、系统而且可信,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同,一时享有“中国文学的百年盛宴”之美誉。

中国文学的百年盛宴自是人选作家的荣耀,同时也是广大读者的幸事。一百年来中国文学图书汗牛充栋,当今数十位文学专家倾其心智,披沙拣金,平心切磋,优中选优,以集体的智慧开列出百优书目,受益者最终还是广大的读者。对于许多对中国文学怀有美好情感的读者,百优书目就像是布置了一座中国百年文学的画廊,供他们流连观赏;对于那些在中国文学的密林里寻幽探胜的读者,百优书目就像在为他们披荆斩棘、指路导航,自然也节省了他们宝贵的光阴;至于对那些需要深究文学意义、把握文学规律的文学中人,百优书目则更像是在同他们坦诚地交换意见交流心得,于学术的精进将不无裨益——据我们所知,这份书目已经成为一些文学教授向学生推介作品的重要参考资料。诚然,正如任何文学评选结果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完全满意一样,百优书目也难免会引来仁者智者之见;我们只能说,入选者堪称优秀,而百种所限,肯定有优秀者未入其列。选择永远有缺憾伴随其后,遗珠之憾在所难免,这是无庸讳言的。

然而,一批有激情、有责任感、值得信赖的文学专家毕竟开列出了“中国文学的百年盛宴”的菜单,这总是激动人心、令人神往的。于是,把菜单变成美味可餐的盛宴,直接奉献给最广大的读者,又顺理成章地成了一批同样有激情、有责任感、值得信赖的文学出版人的宏愿。鉴于许多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了置齐百种图书的愿望,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南海出版公司以及北京图书大厦,决定协同行动,将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重新出版。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射雕英雄传》、《家变》及《北岛诗选》未能列入重版,经几家出版单位协商,遂将终评排名紧随百种之后的《可爱的中国》、《尘埃落定》和《酒徒》补入。这样,百种图书中有小说51种,诗歌23种,散文17种,报告文学2种,戏剧7种。丛书书目按初版时间先后排序,附在每种书中;同时还附有复评委员和终评委员名单,让我们对评委们辛勤的工作保持长久的敬意。

丛书的每一种图书对所使用的版本做了精心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在尊重初版本的基础上从优择用,重版时仅对所用版本中明显的编校错讹进行修订;由于有些原版本篇幅较小,此次重版时适当地将作家的一些其他重要作品补录其后,当可满足当今读者的阅读需求。丛书统一装帧,典雅考究,成套配装,蔚为大观。可以肯定,这是一套图书馆必藏、藏书人必备、文学爱好者必读的大型丛书。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内容到范式也都堪称现代意义上的新的文学。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永远以其划时代的意义和业绩彪炳千秋,烛照后世。那么,出版这样一套代表整个世纪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丛书,不仅是作家们的荣耀、读者们的幸事,也是我们文学出版人光荣而神圣的世纪使命。愿我们的工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同在,于中国文学圣殿中占有永恒的一席。         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0年5月

后记

戊午年(一九七八年)的正月初一,思想还未完全从守岁时的回顾中拉回来,又匆匆地向前展开,向那宽广、璀璨的前景展翅飞扬。

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过去,也就产生了各人各异的努力方向和计划,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将来总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起来的,只有从过去中得出经验和教训,才知道自己需要克服什么,发扬什么。我就是本着这个意思选编的这个集子。

这十多个短篇,是从《高高的白杨树》和《静静的产院》这两个短篇集子里选出来的。书的题名决定叫《百合花》。

《百合花》在我创作的历程中,是关键的一个作品,是使我鼓起更大的勇气,走上了创作这条道路的一个作品。更准确地说,是茅盾同志对这个作品的热情鼓励,使我更坚定了决心和信心。这个作品跟随我经历过的波折不算少。同志们说我在创作上还有希望,尚可发展,曾以《百合花》为例;而“四人帮”搞文化专制主义,冠我以“文艺黑线”的“金字招牌”的,也以它为例;较多的读者记得的,也还是它。那么,就让它明明白白地,作为我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标志吧!

我是从一九五四年我最初的一个短篇小说《关大妈》选起,到一九六四年《回头卒》为止,共选出了十八个短篇。《回头卒》写于毛主席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其余十七个短篇写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二年。在这八年时间里,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农村到城市,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农业合作化、公社化,把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一下摔进了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激流之中;大跃进的波澜,掀起了人们空前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连最边缘,角角弯弯里的静水,也波漪荡漾起来。记得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和很多同志一样,在编辑部里坐不住了,我白天跑工厂,晚上彻夜地坐在写字台前面,就像在战争年代那样,在要求保持绝对肃静的夜行军中,脑子里却是汹涌澎湃,一旦传来了就地休息的口令时,便就着月光,垫着背包,写下一些不连贯的字句。后来,有同志把这些字句谱成了曲,那些字句就算作了歌词。当时,我又重新经历着这种感情,感到不写下一些什么来,心里就不能平静,哪怕是一些互不连贯的字句也好。外面马路上,没有夜晚,喧天的锣鼓,鞭炮,口号,上海在沸腾,我的心也在沸腾,这明明不是枪炮和烽火,但又明明是革命,深刻的革命!我为自己赶上了这样的时代,感到骄傲,光荣,激动。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里,社会风貌的新变化,新人,新事,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矛盾,这一切都使我热情难抑,心潮逐浪,我努力去认识,去挖掘这个时代的主题,这个时代中人们独有的精神面貌,这个时代特有的人与人的关系。我努力去认识,去领会。感受到一点,就写下一点,因此,时代的足迹在这十多个短篇里,或浅或深,或多或少留下了它们的印痕。侯金镜同志曾说它是“时代激流中的一朵浪花”,我想,在我还没学会如何在短篇小说里,去正面展开宏伟的、波澜壮阔的大海全貌的时候,那就撷取一朵浪花吧!浪花虽小,到底还是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里飞进出来的;金镜同志又说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大合奏中的一支插曲”,那么它也未离开社会主义建设大合奏的主旋律,或者,对主旋律还能起到一点陪衬、烘托的作用。因此,在生活这一浩瀚壮丽的大海里,我努力想游远去,游到海的中心去,不过在游的过程中,凡是我够得到的浪花,我就采来,凡是对我们这一时代大合奏有助的乐句,我也不放弃。可是没想到在“四人帮”横行时,不管写的是大海,是浪花,大合奏还是插曲,一律都打上了叉叉,我的这些作品更是被当作“小吕宋”橱窗里的模特儿,根据他们的需要,不断地更换着帽子。一会儿是“中间人物”,一会儿是“反重大题材”,“反火药味论”也有些像,“无冲突论”也搭点界。开始,真有些紧张,但后来看看,活人头上都可以戴上三四顶帽子,何况作品?连《红楼梦》都戴上了“黄色”的帽子,我这一点点小不点儿的东西,又何足道哉!所以,检查、否定、禁锢都可以,也不那么紧张,也不那么当真了。生活当中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四人帮”这些人也可能知道这一点,所以这方面的神经特别过敏,特别脆弱。一天不喊“批倒批臭”,一天不把“永世不得翻身”这些字写得比斗还大,就一天不放心。搞唯心主义的效果,就是可以安慰安慰自己。

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时间是作品最严格的检验者。”我相信这话,同时,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的这些人物。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风流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实在在,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的。他们一不矫揉造作,二不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之中的人。我在写他们的时候,和他们同过甘苦,和他们一起爬越过各种障碍,一起面对过严峻的现实,也一起享受过前进的欢快。我相信他们,尊重他们,也热爱他们。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现在,我可以明明白白地说出:这就是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世界观。我愿意他们存在下去,因为他们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作为日后的检验。因此,我觉得也还应该选印这个集子。

写到这里,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是在编选集,写后记,怎么这个那个地探讨起问题来了……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已到了写入宪法的时代了。那种强烈的第二次解放感,又从心底升起。我禁不住要歌唱我们坚强的党,歌唱十月的伟大胜利。尽管大家已经唱过万千遍了,但我还要唱,这是我们时代的歌,也是子孙万代的歌,永不凋谢的歌!

同时,我向给我以传统和影响的老一辈的革命文学家、理论家敬礼。在我的创作道路上,始终有你们热情的双手,在搀扶、鼓励和指导着。其中就有被林彪和“四人帮”迫害,过早故世的侯金镜同志,他致力于贯彻“双百”方针,给各种花松土,浇灌,为无名小花争一席之地。现在,在党中央领导下,百花园里春不老。高兴吧!金镜同志。

回顾的话,说得多了一些。现在要朝前看。四个现代化已经从朦胧的地平线上,推到了近景。早已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还要壮大富强起来,也只有壮大富强了的人民,才能永远屹立,才能建设共产主义。否则,共产主义就永远处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等于一句空话。

四个现代化,何等光辉灿烂,又是多么使人欢欣鼓舞。同时,它又是一场革命,凡革命就会有斗争。我虽然已是“知天命”之年,由于“四人帮”夺取了我最可宝贵的十年,因而至今在创作上来说,还未达“而立”之期。不过,我有大决心,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场革命中,跟上队,把笔磨锋利,投入战斗。我为自己能赶上这样一个时代,赶上这样的一场革命而庆幸,庆幸自己生逢其时。

        1978年2月—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3: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