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在改革开放大气候下中国的农业改革、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作者的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这一基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倾听农民的意见,敢于为农民说话,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现实情况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三个指导思对中国农业发展很是指导意义。
前言
一、农业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1992年3月23日)
二、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体系(1991年5月14日)
三、进一步搞好城市蔬菜产销体制改革(1991年7月24日)
四、科学保粮,优质服务(1992年1月21日)
五、开发秸秆资源,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1992年3月12日)
六、认真做好棉花产购销工作(1992年8月5日)
七、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加快我国农区畜牧业发展
的步伐(1992年10月29日)
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
(1992年11月16日)
九、我看《一村之长》(1993年2月3日)
十、走有中国特色发展畜牧业的道路(1993年2月)
十一、落实粮食产销政策,推动粮食体制改革(1993年2月23日)
十二、棉花生产要切实抓好,棉花流通要逐步改革(1993年3月8日)
十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1993年5月22日)
十四、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夺取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1993年5月31日)
十五、当前农业形势及今后工作的建议(1993年6月16日)
十六、农民负担要真抓实减(1993年6月20日)
十七、“菜蓝子工程”关系国计民生(1993年6月21日)
十八、坚定信心,治虫兴棉(1993年7月5日)
……
通过这次座谈会,我们不仅要看到成绩,认识它的意义,更要看到发展潜力,看到目前工作的不足。可以这样说,我国农区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条件很好,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