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动势力死灰复燃
革命斗争转入地下
巍峨的大秦岭,山峦起伏、峰头林立。群峰之中有一座常年被白云笼罩山顶的高大山峰,它就是白云山。白云山雄立在三河交汇的北岸。山脚下白云店街市人来人往,交易着各种山货。白云饭店的小伙计站在门口招呼着客人,他不住地喊道:“各位客人门前过,请到里面坐一坐。牛肉羊肉泡大馍,吃上一碗生日过。花钱不多,吃个热和。”这时有几个客人走到门口,店小二马上招呼道:“客人请。”并转面向店内喊道,“又来了几位,请!”
白云饭店生意红火,客人满座。客人们一边吃着一边说着笑着。其中一个年轻人说:“红军真好,打凶除恶,还给咱老百姓分粮吃,和保安团白狗子大不一样。红军真是咱穷人的队伍。”另一个放下碗用筷子指着年轻人说:“你说对了。要不是红军到咱这里,咱老百姓还能这样无忧无虑地过日子?红军就是好。”一个稍上年纪的人接着说:“红军好,可红军总不能老住咱这儿,说不定哪一天就走咧。如果红军一走,白狗子保安团就会卷土重来,咱老百姓的罪就又来了。哎,百姓苦啊!”年轻人不服地说:“保安团白狗子如果回来,咱就和他对着干,看他们能咋样?再说咱这里还有游击队。白狗子也不要太张狂,红军走了,还有游击队收拾他们呢!”
白云饭店里的热气、香气和客人们的说笑声汇在一起格外热闹,生气满堂。
白云饭店的后屋正房里,正在举行地下党党支部秘密会议。会议由豫陕特委政委王红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白云山党支部书记钱玉山,支委穆志杰、木春启,游击队长李福林等。王红政委讲道:“同志们,自从红二十五军到咱这里,咱们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动民团被打跑了,人民政权建立了,穷人翻身了,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可是二十五军有自己的任务,不能长期住在咱这里。最近接到中央的命令,红二十五军要北上延安。这是革命的需要。鄂豫陕特委做出决定:红二十五军离开我们这里以后,留豫陕、鄂陕两个特委继续坚持鄂豫陕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为了保存革命实力,除了已经暴露身份的同志随二十五军北上以外,其余共产党员、游击队队员,特委要求转入地下活动。我们支部从现在起转入白云山下的白云饭店,在钱玉山同志的领导下继续坚持工作。党员同志要确保自己的身份不暴露。游击队从现在起进驻龙凤山,以龙王庙为中心,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王红政委说到这里,转身对游击队队长李福林说,“李福林同志,你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保护人民群众,保证同志们的安全,做好和支部的联系。听从党的指挥,伺机有效地打击敌人。”李福林站起来:“请王政委放心,我们一定听从党的指挥,打好游击战。”王红政委向李福林摆摆手:“坐下,坐下。我相信我们的同志能在困难时出色完成任务。下来请钱书记再给大家说说有关事情。”
钱玉山扫视了一下大家:“我补充一点儿,红二十五军从我们这里已经撤走五天了,虽然这个消息一直封锁着,但总有一天,反动保安团会知道的。他们也一定会死灰复燃,我们的处境也一定会更加困难。加之王政委又要去豫陕特委那里工作,我们的人力更加不足。我们的同志平时要多长点心眼,学会和敌人周旋,沉着冷静。我们今后的联络方法、接头暗号都不变,交通员也不变。为了加强游击队的政治工作,经党组织研究决定,派祝彦平同志担任游击队的指导员。希望李福林同志和祝彦平同志配合好,共同搞好游击队的各项工作。最后请同志们自由发言,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王红政委接着说:“好,大家谈,党组织广纳群言。”
会议上大家争先恐后发言,提建议,表决心。会议开得很热烈。
白云饭店的饭厅依旧热闹,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店门前店小二仍不断地叫喊着:“各位客人门前过,请到店里坐一坐。牛肉羊肉泡大馍,吃上一碗生日过。花钱不多,吃个热和……”
街道的人群中走过来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是郑德仁家的大管家刁三,后边两个一个叫郑五,一个叫周九。他们走到白云饭店门口,刁三对店小二说:“嘿,小伙计,喊得好听呀……”店小二转身一看:“哎呀!是大管家您呀,好久不见,快请里面坐,请请请……”P1-3
新政权初建立,全县的形势相当严峻。胡宗南残部窜至终南山,与郑德仁、郑德义勾结在一起,盘踞在白云山地区的玉乡。他们妄图借秦岭地理优势,据险顽抗,伺机偷袭西安,反扑蓝田。为了保卫新政权,维护社会治安,解放东南山区,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武装科和剿匪委员会,决定由康印带领一部分游击队驻守县城,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另外一部分游击队队员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李淑娟就在其中。她和范东凯一起跟随四十七团解放大西北去了。
为了剿灭郑德仁终南山保安团和胡宗南残余势力,解放蓝田全境,县委县政府选派了一名德望很高的周先生以统战方式对蓝桥武装头目曹达汗和国民党红岩寺警察局局长齐振国进行统战教育,敦促他们弃暗投明,共走光明的革命道路。曹达汗和齐振国以前就接受过党的教育,和王红政委有过多次交往。他们帮助游击队护送伤员,保护出入陕北的革命干部,具有先进思想和革命倾向。在周先生的说服开导下,他们一致表示同意起义,齐振国当场代表红岩寺警察局全体人员宣誓,脱离国民党,效忠人民政府,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他当即摘掉国民党帽徽、领章,宣布起义。周先生代表人民政府接收了曹部、齐部的起义官兵,宣读了人民解放军的布告。县政府将他们改编为蓝田县第二游击大队,任命齐振国为大队长,曹达汗为副大队长。他们立即受命挺进白云山地区剿匪,迅速发起围歼以郑德仁为首的终南山保安团和胡宗南残余势力的战斗。郑德仁闻风丧胆,他把终南山保安团交给他的第三大队队长吴明,自己神秘逃亡。齐振国和曹达汗率领的剿匪大队赶到玉乡,吴明的保安团及胡宗南残部望风南逃。剿匪大队兵分两路围追堵截,在蓝田和柞水交界的石顶山与敌人展开激战。吴明和吴智被击毙,郑德义被活捉。敌兵除少数逃往柞水山区外,其余全部被俘虏。
白云山地区的反动势力郑德仁的终南山保安团和胡宗南残余势力被消灭,蓝田全境解放,人民政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然而仇视共产党、杀害革命群众、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匪首郑德仁还逍遥法外,县政府指令公安局抓捕匪首郑德仁。公安局经过调查确定郑德仁藏匿在西安,即派熟知郑德仁在西安住地的张仲甫带人捉拿。张仲甫一行五人,租坐一辆马车经过六七个小时的奔驰,中午十一点多赶到郑德仁的住地大华纱厂。这时郑德仁正用午餐,张仲甫他们快速冲进郑德仁的房间,手举盒子枪大声喝道:“郑德仁,不许动,举起手来!”郑德仁一时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慢慢地举起了双手。吃饭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张仲甫拿出逮捕证,说:“郑德仁,你被捕了。这是公安局的逮捕证,你看看。”郑德仁知道自己罪责难逃,一言不发,满头大汗。张仲甫一声令下:“捆起来!”两名公安人员很快将郑德仁五花大绑起来,押上马车返回蓝田。
就在郑德仁被捕的第二天,田云汉被蒲城县公安局押解到蓝田。
镇压了田云汉,县政府根据群众的要求,决定将郑德仁、郑德义押回戈镇,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公审。郑德仁、郑德义被押上了审判台。他俩龟缩在审判台的一角,头上冒着冷汗,浑身直打哆嗦,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群众控诉了他们的罪行,愤怒地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郑德仁、打倒郑德义,强烈要求人民政府严惩二犯。当公安人员宣布:郑德仁、郑德义二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为此判处郑德仁、郑德义死刑,立即执行。广大群众振臂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人公审大会,群情激愤,呼声震天动地。人呐喊,山回响,天地同声,回荡在白云山山谷。经久不息!
天地有正气,善恶必报应,好人有余庆,恶人遭大殃。这就是白云山的见证。
白云山依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秦岭深处有一座高耸人云的山峰,峰顶常被白云覆盖,故称白云山。
白云山四面沟壑,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古有秦岭栈道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白云山脚下有三条小河汇成一条清水河,河畔有一小集镇一白云店,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到这里赶集交易,是深山中比较繁华热闹的一个小街市。这里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传奇革命故事,涌现了许多革命英雄人物,这里堪称终南山革命中心,是夺取终南山地区革命胜利的发祥地。
1935年2月2日,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此地,为了消灭盘踞在戈镇的反动势力郑德仁的保安团,军长程子华和副军长徐海东派出四名女侦察员,化装成卖唱的来到戈镇。她们身背腰鼓,口唱凤阳曲,在戈镇边走边唱。当她们走到保安团团长郑德仁部下一大队队部门前时,便摆摊卖唱。围观的人们对四名女侦察员手打花鼓边舞边唱的精彩表演不断拍手喝彩。当时有几个看热闹的团丁也点了戏,还不怀好意地要把她们叫到队部里面演唱。为了更好地完成侦察任务,四名女侦察员就答应了。她们把卖唱摊摆进了保安队队部。唱了几出后,团丁便出言无礼,动手动脚起来。女侦察员们借机和团丁大吵大闹,跑出跑进找他们的头目说理告状,引来了好多围观的人议论不休,保安团的头目只好将她们放走了。女侦察员们将敌人在戈镇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地理形势侦察得清清楚楚,迅速返回部队。当日,红二十五军急行军在次日黎明时赶到戈镇,直扑郑德仁保安一大队。三十多名团丁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除少数人逃脱以外,大部分当场被俘虏。保安大队队长宁平安慌忙逃窜被红军战士活捉。反动保安团团长郑德仁吓得瘫倒在地被勤务兵背着逃了性命。红二十五军彻底击溃了郑德仁的保安团,在戈镇建立了人民政权一戈镇区苏维埃政府。
戈镇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以后组织全区劳苦大众开展抗粮、抗税、抗租等革命斗争。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放粮,解救贫苦大众。同时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为这里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播下了革命的红色种子。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奉上级命令离开终南山,继续北上,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会师于延川县永坪镇,合编为红十五军团,成为当时红军长征先期到达陕北延安的第一支队伍。
红二十五军离开戈镇后,留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坚持鄂豫陕根据地的革命斗争。这时反动的地方保安团死灰复燃,他们组成终南山保安团,镇压民众、残害百姓,做尽了伤天害理之事。劳苦大众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革命斗争进入艰苦岁月,红色政权转入地下,党支部秘密转迁到白云山,组织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支部书记钱玉山在白云店以开设饭馆为掩护,收集、传递情报。 《白云山纪事》主要记叙红二十五军离开戈镇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它揭露反动势力郑德仁及其走卒横行乡里、欺压劳苦大众、杀害革命群众的滔天罪行;记叙地下党支部在白色恐怖的艰苦岁月里巧妙、机智、勇敢地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势力郑德仁做斗争的史实;记录了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自己,打击敌人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成绩。
《白云山纪事》以人物对话拓展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反映了革命老一辈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教育我们不忘过去,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跟着共产党,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于志诚著的《白云山纪事》以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为背景。描写了白云山地区劳苦大众集体抗粮与国民党政府作斗争、当地游击队队员铲除恶霸,打击反动势力等真实故事。小说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匪横行,人民生活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同时又颂扬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的机智勇敢顽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小说真实地反映老一辈革命者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教育后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于志诚著的《白云山纪事》主要记叙红25军离开戈镇到全国解放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故事,揭露反动团阀郑德仁及其走卒横行乡里,欺压劳苦大众,杀害革命群众的滔天罪行,记叙地下党支部在白色恐怖的艰苦岁月巧妙、机智、勇敢地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团阀郑德仁做斗争的史实,记录了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自己,伺机打击敌人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成绩。《白云山纪事》以人物对话拓展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故事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真实地反映了革命老一辈,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教育我们不忘过去,珍爱今天的幸福,永远跟着共产党,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